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

這次商毅沒有親自指揮剿滅馬家寨的戰鬥,也確實是因爲他實在抽不開身。現在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在造船和整編軍隊的事情處理完之後,接着商毅就要關注的是自己手裡的另一個重點項目,兵工廠。

其實兵工廠的建設一直都在孫和鼎的指揮下,按步就班的進行着,因爲現在商家軍的勞動力充足,因此工程進展也十分順利,而且這時西班牙遠征軍的俘虜也全部都編進了兵工廠的建設隊伍中幹活。也包括司令官徳拉佩納和華金伯爵。

現在整個兵工廠以經初居規模,在外圍的圍牆都豎起來四尺多高,有些局部的圍牆以經全部完成,並且完成了幾座崗樓,圍牆外圍的壕溝也正在加緊施工中。

而兵工廠內部的建設,也有一個工作區的工程接近尾聲,一排一排新做的磚瓦屋房以經豎立起來,孫和鼎現在也開始劃制工作區,並安排從穆陵關帶來的工匠進行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以及一些生產物資的準備。等到開年之後,兵工廠可以開始部份運行生產。因爲現在時間緊迫,不可能等到兵工廠全部建好之後纔開始投入生產,只能是一邊建設一邊生產。

從西班牙軍那裡抓來的工匠中有一百二十多名槍炮製造工,五十多名火藥配製工,這時也都安至在兵工廠裡,也全都歸孫和鼎管,現在一邊熟悉環境,一邊甴阿科尼亞派傳教士教他們一些簡單的中文,以更於以後好與中國工匠進行溝通。有時孫和鼎也找他們溝通交流,討論對生產設備進行改進。作爲戰俘,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他們也覺得很滿意了,因此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也都不錯。

因爲商毅考慮到,在未來與清軍的戰鬥中,可能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自己是以一個浙江省的力量與淸軍相抗衡。因此商家軍不僅要在戰術運用上多下苦功,而且也必須要保持在火器技術上領先優勢,纔有可能抵擋得住清軍的進攻。雖然戰爭的勝負,並不是全靠武器的技術來決定,同時還包括、經濟、政治、戰略、戰術等方面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認武器的技術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而且武器同樣也是制約戰略、戰術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其是目前,商毅僅僅只有浙江這一個省,確切的說是隻有五個府的地盤,因此必須都把自己的每一個優勢都發展到最大限度。

雖然目前商家軍在火器技術上,比清軍要領先得多,主要體顯在燧發槍、刺刀、手榴彈和霹靂火箭這四項。但這些優勢並不明顯,因爲除了燧發槍之外,後三項在技術上幾乎沒有任何難度,可以說只要清軍吃過幾次虧之後,就馬上就能仿造類似的東西出來。既使是燧發槍,也不是不可仿造的,因爲中國這時也出現了燧發槍,只要能弄到幾支樣品,以淸軍現在的技術水平,最多一二年時間,也能大量仿造。

雖然這些武器也需要相應的戰術才能發揮到最大的作用,但如果武器相當,商家軍的優勢也會大大削弱,因此商毅必須要開發幾項淸軍在短時間內,無法仿造的武器技術,才能確實商家軍的領先優勢。

但受制於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雖然商毅在穿越之前,收集過有許多近現代武器的圖紙,但絕大部份都是根本無法實施。如果可能,商毅到是想造出AK47,可昔在這個時代就連三八大蓋也造不出來。因此這幾天商毅天天在電腦上查自己過去收集的資料,總算找到幾項在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能夠實施,而其他人短期內無法仿造的武器。當然想把這些武器製造出來,還需要西班牙工匠的幫助,因爲歐州人在這方面確實比中國的經驗豐富的多。

因此商毅準備好了圖紙,來到兵工廠,和孫和鼎一起,將這些西班牙工匠中師傳級的人招集起來,等人都到齊之後,一共有十七個人,商毅馬上開問道:“我想知道,在你們當中,有誰會刻膛線,是螺旋形的膛線,槍炮都可以?”

返些工匠們之間互相看了看,響起了一陣“嗡嗡” 小聲議論聲音。過了好一會兒,有一個人站了起來,道:“閣下,要給槍炮刻螺旋的膛線並不難,但需要專門的機械設備才行,我看在您的兵工廠裡,並沒有這些機械設備。空着手是沒法做的。”

商毅點點頭,笑道:“這個我當然知道,如果我有這些機械設備,那就不用問你們了,現在我的問題是,你們當中誰能製造出刻螺旋膛線的機械設備,我出一千兩白銀的賞金,只要能夠製造出來,而且證明有效。”

這一下工匠之中又是一陣議論紛紛,比剛纔的聲音又大了不少,因爲一千兩白銀對工匠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按這個時代的匯率比價,大約可以摺合六七百多荷蘭盾,相當於歐州一箇中等富裕家庭一年的收入。在當時荷蘭盾是金幣,一荷蘭盾中大約含七亳克黃金六七百荷蘭盾相當於五百克黃金。而從購買力來說,當時一百九十二荷蘭盾能夠買二噸黃油。因此工匠的興趣也都大大增加。

這時先前那個發言的工匠又道:“閣下,我願意試一試,不過我需要幾個幫手和一些相應的材料。”

商毅點點頭,道:“告訴我你的名字。”

那工匠道:“多明戈斯,布魯諾*多明戈斯。”

商毅道:“很好,多明戈斯先生,這件事情我就交給你來完成,需要什麼材料和幫助我都可以提供,但幫手你要自已找,就在你們的工匠裡面,你想選誰都可以,只要能夠做好並且證明有用,賞金一分也不會少,由你和你的助手平分。有什麼需要幫助,你可以找孫先生,他會幫你解決。”

多明戈斯道:“好的,閣下,我明天就開始動手製做。”

最早的槍膛內帶有膛線的火槍誕生於十五世紀初的德國。但當時還只是直線形的溝槽,這是爲了更方便從槍口裝填彈丸。而十六世紀以後,歐州纔開始將直線形膛線改成螺旋形,到了十七世紀,螺形膛線的火槍火炮就以經在歐州的軍隊中開始使用了。因此刻膛線技術只是施工工序麻煩,在歐州到並不是什麼尖端技術。而且刻膛線的機械設備也並不複雜,多明戈斯對此也頗有信心。

因爲商毅當然知道,螺旋形膛線技術,將是未來槍炮的發展趨勢,而且在後世以經普通使用。因爲在火槍和火炮的管壁內則刻出螺旋形的膛線,可以使發射出的炮彈子彈作旋轉運動,在出膛之後,保持穩定的旋轉飛行,和湑膛管槍相比,可以提高射擊精度,增大射程。著名的米尼式前裝線膛槍,是由法國士兵克勞德?愛迪爾內?米尼在十九世紀發明,重約五公斤,膛管內刻有螺形膛線四條,其最大射程可以達到九百多米。即使是在一戰的時候,這都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對商毅來說,雖然沒指望自己的線膛槍達到米尼步槍的射程,但就是打個對拆,也能達到四百五十米,而有效射程在二百米以上,在這個時代,絕對是一個超遠射程。目前商家軍中射程最遠的魯密銃,有效射程也不到一百五十米。而且這項技術,恐怕是清軍在短期內無法仿製的。

不過這個時代,動力學說在歐州也纔是剛剛起步,而中國更是不知所云,因此在商毅向孫和鼎解釋螺旋形膛線槍的發射原理時,也讓孫和鼎聽得一頭霧水,聽了半天之後還是怎麼也弄不明白,爲什麼在槍炮管內壁刻出膛線之後,會使彈丸射程提高數倍。但見商毅說得信心十足,他也不由半信半疑,不管商毅說得是真是假,先按他所說的去做出來試一試就是了。反正在中國古代對生產技術都是隻管方法,很少去研究技術的原理。

解決了膛線的問題之後,商毅又拿出幾張圖紙,放在桌上,道:“你們來看一看,這兩件武器能做嗎?”

雖然在圖紙上標註的尺寸文字都是中文,但這些工匠都是造炮造槍的出身,因此也能看清個六七成。而孫和鼎也看了個**成。圖紙畫的是兩種武器,一種是火炮,而另一種是在一輛木車上,並排列着數十支槍管。看起來似乎和迅雷銃是類似的武器。

但這時以經有好幾個西班牙工匠指着圖紙驚呼起來:“這不是管風琴槍嗎?”

商毅點點頭,道:“對,這就是管風琴槍,你們誰造過這種槍?”

管風琴槍一般認爲就是原始的機關槍,原理其實就是把多個槍管放在一起,造成能夠在短時間內連繼發射的效果。雖然中國在這個時候也製造出類似管風琴槍的迅雷銃,但在這方面歐州的經驗無疑要比中國豐富得多,早在十五世紀,歐州就以經出現管風琴槍,並裝備到各國的軍隊中。管風琴槍的缺點就在於填彈的速度太慢,不過在這個時代,這也是難以克服的。

而這時又有一個工匠道:“這可不是普通的管風琴槍,這是雷霆槍車。”

其他的工匠聽了又發出一陣驚歎,雷霆槍車是在1625 年,由英國人威廉?得魯蒙德發明,就將許多槍成排裝在小車上,最多可以達到一百支,可以加強了管風琴槍的機動性,也是目前歐州使用的最好的管風琴槍。得魯蒙德曾宣稱,只要兩個人操作就可以對抗一百個士兵。據說一直到拿破倫時代,一直還在使用這種雷霆槍車。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也出現了這種雷霆槍車的變形版管風琴槍。因爲雷霆槍車出現還不到二十年,既使是在歐州也是一件新鮮玩意,絕大多數工匠也只是聽說過,還沒見過真傢伙,而商毅居然能拿出它的圖紙來。

而商毅也看着那個工匠,道:“沒錯,這是雷霆槍車,你見過嗎?會造嗎?”

那名工匠道:“我見過這種雷霆槍車。雖然沒有造過,但我想並不會很難?不過我想知道,造雷霆槍車有沒有賞金?”

商毅點點頭,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名工匠道:“徳隆*卡瓦略。”

商毅笑道:“好吧,卡瓦略先生,雷霆槍車就交給你來付責,做好之後,同樣也是一千兩白銀。”

卡瓦略也不禁喜形於色,道:“閣下,我保證完成。”

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75章 湖南失陷第52章 派遣內應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48章 新政(二)第144章 新年(上)第177章 鑄炮第346章 親情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09章 宣戰(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206章 接頭第35章 鄉鬥(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94章 遷移(二)第271章 妙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31章 攻城(上)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4章 南京使臣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86章 講和(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370章 戰術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47章 對策第33章 餘波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
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75章 湖南失陷第52章 派遣內應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148章 新政(二)第144章 新年(上)第177章 鑄炮第346章 親情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09章 宣戰(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206章 接頭第35章 鄉鬥(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36章 林家會議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94章 遷移(二)第271章 妙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54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31章 攻城(上)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24章 南京使臣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253章 加勒比海盜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186章 講和(上)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178章 新年氣像(下)第186章 講和(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370章 戰術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147章 對策第33章 餘波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