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戰曲阜(三)

絕山虎衝向的,是離自己最近的成進,而成進也急忙揮刀招架,兩人立刻激戰了起來。

如果是在平地,兩人到是有一打。但成進只不過練了一個多月的騎術,在馬上作戰跟本不是絕山虎的對手,沒擋三刀,就被絕山虎逼得在支右拙,第四刀更躲閃不過,只能棄鞍離馬,從馬背上滾落了下來。

絕山虎見打開了一個缺口,不由大喜,也顧不得再去追殺成進, 急忙縱馬從缺口逃走。那知戰馬還沒逃兩步,只覺肩上一庝,一支箭不知從何外飛來,正射中了自己的右肩頭上。緊接着座馬發出一聲哀鳴“咕咚”一聲,栽到在地上。原來馬頸處也以中了一箭。

這兩箭自然都是商毅射出的。他是特種兵出身,知道在圍攻敵軍的時候,如果那一方能配一名阻擊手,一定會大佔優勢,而在這個時候,也只有自己能夠勝任這個角色。因此在周少桓等人圍攻上去的時候,他並沒有衝上去, 而是將馬停在一邊,取出自己的弩弓,上好箭匣,嚴陣以待。剛好絕山虎殺敗了成進,正要逃走,商毅立刻就出手了。他的弩弓是現代產品,只好上好箭匣,就能夠連繼發射,因此連射了二箭,一箭射中了絕山虎,另一箭射中了絕山虎的戰馬。

絕山虎猝不及防,隨着坐馬一起摔到,落地的時候,正好又是右肩先觸地,插右肩頭的箭又向肉裡進了幾分,只痛得絕山虎差一點昏了過去。而這時成進也以從地上爬了起來,見絕山虎被商毅射落馬下,急忙趕了上去,不由分說,先給了絕山虎幾拳,只打得絕山虎昏頭轉向,再也掙扎不了。然後成進拿出繩子,將絕山虎綁上。

這時在戰場上的另一邊,童大勇帶着幾個騎兵,正在大戰靠山熊,周少桓也和兩個匪兵交戰,只有鑽山鼠十分機靈,他一直躲在靠山熊等人身後找機會,一見絕山虎打開了一個缺口,立刻知道機會來了,忙一催坐馬,跟着也從缺口裡通過去。

但這時周少桓正好殺死了兩名匪兵,從斜刺裡趕了上來,見鑽山鼠要逃走,看着自己也追不上了,急忙從馬鞍後又抽出了一隻雙刃斧,猛然向鑽山鼠投擲出去。這一飛斧正好釘在鑽山鼠的馬頭上,戰馬四肢一軟,栽倒在地上。把鑽山鼠也摔了下來。周少桓也飛馬趕上來,用長槍逼住了鑽山鼠,又過來兩個士兵,把鑽山鼠綁了起來。

現在只剩下靠山熊一人,這個傢伙到是真如其名,力大如熊,使一對大斧,十分悍勇,一人力敵童大勇和三名騎兵,竟一點也不落下風。

其實童大勇從小就是力大過人,而且他從十二歲開始幫父親童方打鐵,更是練得力氣越來越大,他使的大刀也是加重份量的厚背大砍刀,以力量而言,並不在靠山熊之下,只是他也一樣騎術不濟,因此也打得十分被動。另外三名騎兵更是不濟,不一會兒,就被靠山熊砍死兩名,另一名也被擊落馬下。

不過這樣一來,圍攻靠山熊的人少了之後,空隙也大了,商毅立刻擡弩一箭,正射中靠山熊的一隻眼睛。只疼得靠山熊扔掉大斧,捂着眼睛嗥叫不止。童大勇趁機揮刀猛砍,將靠山熊的人頭砍下。

三名當家的二擒一死,匪賊本來就在懼意,那裡還敢再抵抗下去,紛紛作鳥獸散了,這一場戰鬥進行了還不到半個時辰。而穆陵軍成軍之後,也是首次遠途作戰,就取得了完美的勝利。

商毅立刻命人查點損失,因爲這一戰匪賊跑得快,因此戰果並不算大,一共殺死匪賊二百一十六人,生擒二十二人,當然包括兩名匪首。而繳獲的戰利品只有二十七匹馬還算是收穫,其餘都可乏可陳。而穆陵軍戰死了十九人,其中有十三人都是騎兵。屬騎兵隊的有十人,屬偵察隊的有三人。

商毅立刻下令,將殺死的匪賊腦袋砍下來,俘虜都綁好,準備帶到兗州府,去向曾化龍請功。同時掩埋屍體,清理戰場。

就在這時曲阜縣的城門也打開,出來了十幾名官兵,全是步行,爲首一人自報身份,道:“在下是曲阜縣典史劉方伯,不知你們是那裡來的官軍,打敗了賊人,救下了我們全縣。

商毅下馬,道:“我是青州府穆陵關千總商毅,奉登萊巡撫之命,去救援兗州府,只是路過曲阜縣,偶遇賊兵,將其擊敗。”

劉方伯道:“商毅?莫非就是青州府沂水縣率領一支民團,就剿滅了青狼峰匪賊的商毅嗎?”

商毅一怔,沒想到自己的事蹟都傳到兗州府來了,道:“不敢當,不過現在我以經任命出任穆陵關千總。”

劉方伯忙又施禮,道:“原來是商千總,方纔是下官失禮了。商千總擊敗了匪賊,可是救下了我們全縣百姓,請商千總和弟兄們都進縣裡去休息一下。我們的知縣大人以經在縣衙備下了酒宴,一定要當面向商千總致謝。”

原來匪賊來進攻曲阜縣,可把縣裡的一干官員嚇壞了,縣裡一共才三百多名士兵,那裡敵得住匪賊的進攻。知縣王亶望當時就想棄城而逃。幸好這時有人來報,城外出現一支官軍,和匪賊打起來了。王知縣不禁又驚又喜,趕忙上城去觀望,果然官家毫不費力,就打退了匪賊。王亶望這才長出了一口氣,真是要謝天謝地謝人。

但在歡喜之餘,王知縣卻又有些擔心起來,匪賊雖是打跑了,但官軍卻又來了,雖然還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官軍,但這年頭的官軍其實比匪賊也強不了多少,殺燒搶掠,凡是賊做的事情,官軍都做,有時甚致比匪賊還狠,

而且這一次是幫自己是打跑了匪賊,無論如何自己也該有所表示纔對。但自己這一個小縣,又有多少積攢,對方可別來個獅子大開口,那不就成了前門逐虎,後門就進來了狼。因此王知縣立刻派典吏劉方伯出城,探一探這支官軍的來頭和口氣。同時又命主薄去查一查庫房,看看還有多少庫存,萬一這支官軍開口索要,自己心裡也好有個底。

商毅當然不知道這些內情,還以爲是真的請自己,笑道:“劉典史請替我轉向貴縣堂尊,官兵逐賊捕盜,仍是份內之事,不足言謝。我們還是趕到兗州救援,要馬上啓程,因此就不進貴縣,以後有機會再見吧,不過戰場上的屍體,還請典史大人替我等掩埋。”

劉方伯忙道:“好說,好說。”

商毅這才命士兵們停下收拾戰場,帶上同伴的屍身,還有匪賊的首級和俘虜,連同戰場上的死馬也帶上。又向兗州府進發。

шшш ☢ttκan ☢¢Ο 看着商毅帶着人馬遠去,劉方伯也擦了一把汗,道:“這還是官軍嗎?我們大明朝還有這樣的官軍嗎?”

―――――――――分割線―――――――――分割線―――――――――

曲阜縣離兗州府近在咫尺,因此穆陵軍從來出發之後,只走了一個多時辰,就到達了兗州府。

這時許可變、王國寧、馬進忠、李養純等人的大軍在兗州府南城下寨,商毅也不想驚動他們,率軍繞到兗州府的北門進城。

這時曾化龍己率軍到了兗州府三天,接到了商毅到了兗州府的消息之後,也十分高興,連忙親自到北城來迎接商毅。

城門打開,吊橋放下,商毅領軍進城,這才發現曾化龍帶着一干衆將在城門邊迎接自己,趕忙下馬,因爲他的官職最低,只好一一參拜衆人。其中就有商毅見過的萊州府膠州守備劉天錫、威海衛指揮馬漢福,尋山後所千戶楊明遠和王徐寨前所千戶馮志剛等人。

曾化龍把他扶了起來,和聲道:“商毅,一路辛苦了。”

商毅忙道:“巡撫大人尚爲國事操勞,我等豈能言辛苦。”

曾化龍笑了笑,又看了看進城的隊伍,道:“你帶的兵果然是與衆不同。不枉本官舉薦一場。”

商毅道:“大人過獎了,屬下愧不敢當。”

這時曾化龍才注意到,有一輛大車中竟然全是裝的人頭,車後還跟着幾十名被縛的俘虜,不禁道:“商毅,這是怎麼回事?”

商毅這才把路過曲阜縣,擊敗匪賊的事情說了一遍。曾化龍聽了,也不禁哈哈大笑,拍着商毅的後背,道:“好啊!想不到你還沒有來到兗州府,就立下了大功一件,救下了曲阜縣,這個功勞可不小啊!日後我定爲如實上報朝廷。”

其實斬流寇之首二百餘級算不了什麼,就是和商毅過去的功績相比,也相形成拙得多。但曲阜縣可不是一般的小縣城,是歷代衍聖公的居住地方,歷來都非常受朝廷重視。而曾化龍也是讀書人出身,對孔子和他的後人自然是無從尊崇,曲阜縣在他心裡的地位,不亞於耶路撒冷之於基督教徒,因此聽說商毅救下了曲阜縣,使自己心目中的聖地免亍被流寇劫掠,自然是喜形於色,對商毅也不由更器重起來。

而隨曾化龍來的衆將也早就聽說過商毅的名頭,見商毅在來兗州府的路上就立了一功,而且又深受巡撫大人的器重,因爲都是又羨又嫉,只是當着曾化龍的面,都不敢表露出來。

這時所有的隊伍都進到兗州城裡,城門重新關上。曾化龍返才一拍商毅,道:“商毅,你先去安置好你的兵吧!今天晚上我在館驛裡爲你擺宴接風,同時也算是爲你慶功。”

第37章 新武器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47章 營救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64章 調兵第134章 開業(一)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06章 接頭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章 安撫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5章 強盜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5章 受勳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95章 遷移(二)第101章 守城第269章 召見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35章 鄉鬥(下)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33章 餘波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2章 佈置(三)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8章 軍備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65章 出兵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67章 重逢(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
第37章 新武器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32章 攻城(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247章 營救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64章 調兵第134章 開業(一)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65章 察哈爾之戰(八)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73章 杭州時報案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206章 接頭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83章 臺灣佈防(上)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章 安撫第115章 豫北戰役(八)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5章 強盜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5章 受勳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00章 湖北失守第95章 遷移(二)第101章 守城第269章 召見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35章 鄉鬥(下)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33章 餘波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2章 佈置(三)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87章 訪英使團出發第8章 軍備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165章 出兵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76章 鹽場(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67章 重逢(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