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

清軍在太社稷和太廟裡雖然也佈置了一部份兵力守衛,但在這個時候,誰都知道大勢己去,沒有再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了,在守衛承天門的軍隊向紫禁城裡退卻的時候,也都跟着一起撤退,但有相當一部份清軍向商家軍投降。?

投降的清軍基本都是清軍入關之後收納的降兵,雖然付責守衛太社稷和太廟的清軍將領還想阻攔,但一來是投降的清軍實在太多,想攔也攔不住,二來商家軍已經攻了進來,也不容他們在太社稷和太廟裡久耽誤,結果也只好對投降的清兵放任不管,帶着沒有投降的清兵退進了紫禁城裡去駐守。?

蘇建林一面命人收容降兵,一面指揮着軍隊,繼續向紫禁城的午門發動猛攻。但紫禁城是清軍最後的陣地了,因此清軍也進行了拼死的抵抗,而且守衛紫禁城的,都是清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滿漢旗軍,多鐸也親自持刀督戰,清軍也是人人拼命。戰鬥也進行得十分激烈,清兵們乎完全是奮不顧身,對商家軍的進攻不躲不閃,不招不架,而是對砍對刺,不少人在中刀中槍之後,依然還死戰不退,甚致用牙咬,用石頭猛砸等等招術,也全都用上了。?

商家軍僱傭兵團的戰鬥力雖然強悍,但在清軍幾乎是兩敗俱傷的奮力戰鬥下,竟然也難以在取得突破,商家軍連續發動了三次進攻,雖然有一次甚至都己經衝過午門,但都被清軍打退了回來。在午門附近,己經是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蘇建林見況,也只得下令暫時後退,重新修整一下,同時也等着皇城的另三方都殺進來,然後再向紫禁城同時發動進攻。反正這時清軍都被困守在皇城裡,也跑不了了。?

見商家軍停止了進攻,並退後了一段距離,多鐸這才鬆了一口氣,他雖然沒有親自上陣,但一直在後面督陣指揮,大聲喊喝,整個戰鬥的過程也看得清淸楚楚,戰鬥進行到緊張的時候,他同樣也是心驚肉跳,這時也覺得全身是汗,連嗓孑都喊啞了。因此命令清軍嚴守午門,自己回到了皇宮裡暫時休息。?

回到太和殿上,多鐸摘下頭盅,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抓起茶壺,一口氣把一壺茶全都灌了下去,然後“呼呼”的喘了半天,這時屯齊也回到皇宮裡,多鐸見了,立刻問道:“現在怎麼樣了?”?

屯齊低着頭,道:“王爺,奴才無能,北安門己經失守。”?

多鐸呆了一呆,又苦笑了一聲,道:“算了,這也怪不得你。”?

其實北安門的失守頗有些戲劇性,清軍同樣採用城上沷水的辦法來對付商家軍的爆破戰術,結果不想忙中出錯,不知是那個士兵,居然把一顆震天雷給扔下去了,震天雷爆炸反而引發了炸藥的爆炸,反到是幫了商家軍一個幫,就這樣把北安門給炸開了。?

這時屯齊道:“王爺,南京怕是守不住了,我看我們還是儘快逃出去吧。”?

多鐸苦笑了一聲,其實在商家軍攻破了南京城的外圍防線之後,他也不是沒有想過逃走,但那時總覺得自己還有七八萬人馬,還有南京城牆可以據守,總還能堅持一二十天,如果逃出南京城,也就成了一次孤軍,只能四外竄逃,朝不保夕,因此才決定死守在南京城裡,那知今天才笫五天,南京就守不住了,而現在逃走,也晚了。?

於是多鐸搖了搖頭,道:“現在整個皇城都己經被商家軍包圍了,我們又能逃到那裡去呢?只怕是一出了皇城,就會被商家軍給活捉了,所以我那裡也不去,就在皇宮裡,等商家軍攻進來,就在這裡和商家軍決一死戰,爲大清盡忠了。”?

屯齊道:“王爺,留在南京城裡,早晚都是死,不如冒險突圍一把,或許還能死中得活。現在天都快黑了,雖然承天門和西安門都被商家軍攻破了,但還有北安門和東安門在我們手裡,出了東安門就是朝陽門,殺出了朝陽門,也就出了南京城,也算好躲藏了。而出了北安門,可以直接從城牆翻出去,躲進神烈山裡去。因此還是有機會的。”?

多鐸聽了之後,也頗有些心動,畢竟他也不想死,而且屯齊的辦法,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反正現在也是活不了,不如賭一把,就是死馬當活馬醫,如果被商家軍抓住也就算了,萬一僥倖還真的逃脫了呢??

屯齊見他有點活動的意思了,立刻又道:“王爺,奴材先帶人從東安門向外殺,吸引商家軍的注意力,您再從北安門突圍,躲進神烈山裡去。如果奴材僥倖,出殺出了重圍,咱們就在神烈山裡匯合,然後再別的辦法?”?

多鐸這才點了點頭,道:“好,屯齊,招集人馬,我們這就開始突圍。”?

因爲是要逃離皇宮,因此也不能告其他正在抵抗的清軍,否則現在皇城的防線就會立刻崩潰,只能招集在紫禁城裡守衛的清兵。?

這時留守在紫禁城裡的清軍只有一千多人,不過全部都是滿旗軍,不僅忠心基本可靠,而且戰鬥力也比較強。多鐸從中只挑選了最精銳的二百人跟着自巳,而其餘的人都由屯齊帶領,希望給商家軍造成清軍是從東安門大舉突圍的樣子,這樣自己也好從北安門殺出城去。?

但就在兩人還沒完全準備好的時候,忽然聽見在皇城外面喊殺聲大起,槍聲、炮聲也明顯密集了起來,而且可以聽得十分清楚,喊得最多的是二句話“放下武器,投降不殺”“收復南京,活捉多鐸”。?

多鐸聽了,也怔了一怔,就在這時,一個士兵衝進皇宮,道:“稟報豫親王,東安門己經被商家軍攻破了。”?

多鐸和屯齊也都不禁大驚,屯齊趕忙道:“王爺,現在情況緊急,己經不能再等了,奴材這就帶人去東安門,儘量攔住商家軍,您也趕快走了吧!”?

說着屯齊給多鐸磕了一個頭,然後帶領着人馬,向東安門殺去。?

而多鐸這時也有些緊張,正想派人去打探一下,現在北安門的情況怎麼樣了,但就在這時,又有一個清兵慌慌張張的跑進了皇宮,大聲道:“豫親王,午門己失守了,請您快發兵去増援。”?

多鐸身子一震,午門失守也就意味着紫禁城被攻破了,而從太和殿放眼看去,己有不少清兵都向太和殿的方向敗退了回來,而且“放下武器,投降不殺”“收復南京,活捉多鐸”?也更爲響亮了。多鐸也知道,自己不能在這裡停留,立刻對自己挑選出來的二百名清兵道:“我們從玄武門走。”?

玄武門是南京紫禁城的北門,要走北安門,就一定要從玄武門出去。多鐸這時也不管那名報信的清兵,帶着自己挑選的士兵,出了太和殿,向北而行。?

這時天色己經暗了下來,但皇城裡到處都是火光,到處都是槍聲、喊聲、廝殺聲。而多鐸這時可不敢有絲毫停備,帶領着士兵穿過了太極、保和兩殿,越過了後宮,從玄武門出了紫禁城,沿着北安門大街走去。?

還沒等他們走出一百步,只見前方一陣大亂,只見有無數的清兵正向他們迎面跑了過來。多鐸也不禁大吃一驚,趕忙拉住了兩名清兵,問道:“怎麼了?這是出了什麼事?”?

有一名清兵到是認識多鐸,但這時也顧不得給多鐸行禮,道:“豫親王,北安門己經失守了,商家軍已經殺進來了,快向後逃吧。”?

多鐸聽了,也不禁一陣頭昏,皇城的四門都已經被商家軍攻破了,自己現在又能逃到那裡去呢??

――――――――分割線―――――――――分割線――――――――?

就在多鐸離開太和殿還不到十五分鐘,第一師就殺進了太和殿,剩餘的清兵也全都投降,十分鐘之後,師長蘇建林也踏進了太和殿。?

太和殿爲紫禁城三大殿之首,商家軍攻佔了太和殿,也就意味着紫禁城基本己經被商家軍所攻破了。而這一次收復南京的戰役也取得全面的勝利。第一師雖然不是第一個攻進南京城裡的部隊,但卻是第一個攻入皇城,佔領太和殿的部隊,這樣的戰績,也配得上王牌部隊的稱號。?

不過令蘇建林趕覺到有些遺憾的是,現在還有另一條大魚,就是淸軍的主將多鐸還沒有抓住。因此蘇建林一面命令部隊繼續向皇宮裡面進攻,一面也審問抓住俘虜,有誰知道多鐸的下落。同時也向成進報告了自己的進展。?

這時在太和殿裡俘虜的清軍己多達千餘人,到是有幾個漢軍的士兵向商家軍招供,說是看見多鐸帶着一隊人馬,向北方逃走了。?

蘇建林得知了這一消息之後,也立刻來了精神,這條大魚可不能放跑了,因此馬上叫這幾個漢軍的士兵帶路,自己親自帶領一個營的士兵,去尋找多鐸,而其餘的士兵留在太和殿裡,打掃戰場,並等侍商毅和成進到來。?

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88章 勸降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5章 出兵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94章 撤兵第271章 妙手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35章 追擊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02章 備戰(四)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65章 雨戰(一)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63章 通商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49章 新政(三)第196章 軍校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83章 夜襲(一)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93章 遷移(一)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78章 工匠第59章 保薦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
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11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88章 勸降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165章 出兵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94章 撤兵第271章 妙手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92章 秦淮風月(上)第35章 追擊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71章 進攻琉球(二)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42章 收復臨朐縣(一)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03章 生絲之戰(四)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01章 田府盛宴(下)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64章 大戰之前第23章 靈活作戰(二)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102章 備戰(四)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65章 雨戰(一)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163章 通商第106章 圍城打援第149章 新政(三)第196章 軍校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71章 發動羣衆(下)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83章 夜襲(一)第262章 察哈爾之戰(五)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1章 再徵湖北(一)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109章 圍殲阿濟格(五)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93章 遷移(一)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178章 工匠第59章 保薦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