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工匠

因爲四民排列,士農工商,工匠的地位僅僅只比商人高一點,還不如農民。而當個商人還能發財,雖然不貴,但卻能享富,而工匠一向都是被人瞧不起的職業,除了極少數師傅級的工匠之外,一般的工匠收入都不高,僅僅也只夠養家餬口,因此一般考不上科舉士子,有回家務農的,也有經商的,但絕少有當了工匠的人。

雖然孫和鼎在本質上,也算是一個讀書人,但他畢竟是見過世面,見識也比一般只會死把聖人之言的書呆子強得多,對他來說,聖人之言固然很重要,但這些數理,巧技之術也不容忽視。對商毅所說的,覺得十分新鮮,而且也不無道理。因爲靠聖人之言,是無法抵禦清軍的,因此把工匠的工作,說成是“爲國家作出貢獻” 也並不爲過。

而工匠們聽了商毅的話之後,有不少人有感動的熱淚盈眶,對商毅也充滿了感激。

商毅見了, 也嘆息不巳,中國古代確實太不重視工匠這種技術人員了。這也是造成中國在近代全面落後於世界的原因之一。其實就是在現在,中國在領先了世界近兩千年之後,以經被歐州追趕上來。儘管憑藉着之前建立的巨大優勢,和龐大的帝國基礎,中國的整體國力依然還領先於世界,但在尖端科學領域裡,中國以經開始落後於歐州各國。

過去的1642年,在中國歷史上只算是一個普通的年份,但在世界史上,甴其是科學史上,卻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被謄爲“現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就是在這一年去世。伽利略的一生,不僅創造出多項舉世的科學成就,更爲重要的是,他創立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創立了科學的進行實驗研究並把實驗的方法與數學方法、邏輯論證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從而爲後世的物理學、天文學、數學,乃至是後來的工業革命,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世的惠更斯、帕斯卡、牛頓等科學家都深受伽利略的影響。

正是因爲如此,在隨後的二百年時間裡,歐州才能大步發展前進,一直到十八世末期,終於確立了全面領先於中國的優勢地位。而在這二百年的時間裡,中國不僅自身停止不前,甚致在某些方面,還出了到退現像,一直到186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

儘管在後世,還有人爲中國在十九世紀到底是今先還落後,被列強欺辱是必然還是偶然爭論不己。最居代表性的一種觀點是,據一些科學機構研究的結果表示,在1860年中國的GDP值佔全世界的25%,而英國只佔4%來證明,當時的中國其實並不落後。但商毅卻知道,這些人都有意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時中國的領土面積是英國本土的五十倍,而人口是英國的三十倍,以這樣龐大的國力人口基數,卻只比英國高出六七倍。何況在科技領域,當時的中國比英國更是望塵莫及了。

想到這裡,商毅也不禁搖了搖頭,苦笑了一聲,自己想得太遠了,現在離鴉片戰爭還有二百多年的時間,自己可管不了那麼遠,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說。

目前穆陵關裡一共有正式工匠七百二十五人,分別爲鐵匠二百八十五人,木匠一百七十三人,火藥匠一百二十七人,泥水匠八十二人,其他工匠五十八人,另外還有學徒二百多人。雖然想一下子把技術人員的地位提到後世的高度是不可能,但也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管提升他們的待遇,以及在本集團中的地位。

隨後的幾天,商毅和孫和鼎及其他工匠經過了詳細討論之後,針對工匠的待遇,制定了幾點規定:

一、將正式工匠分爲技工、技師、工程師三個職稱等級,每個等級又分初級、助理、高級三級,同計是九個等級,達不到技工標準的,爲學徒。而且每個等級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技工按二兩白銀起,每級加二兩白銀,技師按十兩白銀起,每級加三兩白銀,工程師按二十兩白銀起,每級加五兩白銀。學徒毎月只有五錢白銀,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各個工種,相應還有其他補貼。

二、對穆陵關裡的毎名正式工匠按技術熟練程度,進行評級,但除了孫和鼎被評爲初級工程師,其他各工種的負責人可以評爲初級技師之外,其他工匠只評出技工的三級,以後毎年進行一次考覈評定,毎個人都有公平的晉升機會。當然評定的標準由孫和鼎和其他各工種的負責人一齊慢慢制定。

三、對每名工匠進行免費認字教育,不識字的工匠,最多隻能評爲初級技師,不能獲得更高的職稱。以後還耍逐漸對每名工匠進行專業技術的陪訓和學習。

四、工匠的蔪酬在十兩白銀以內,可以自選是白銀或是米支付,毎石米拆價按二兩白銀計算,超出十銀的部份,一率用白銀支付。

五、對於有技術、產品創新的工匠,將實行特別獎勵。

這五條規定,極大提高了工匠的待遇,同時也拉大了各等級工匠之間的待遇差別,初級技工一月可以獲得一石米,基本可以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要,而最高的高級工程師加上其他補貼,一年收入可以達到四五百兩白銀,可以比得上一個中等富裕的人家,如果有有技術、產品創新,還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這對於提高工匠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爲現在山東地米價大漲,既使是在沒有被清軍洗劫青州、萊州、登州等地都達到了六七兩白銀一石,有些地區甚致超過了十兩,因此薪酬的支付主要是以米來計算。不過糧食畢竟是緊俏物質,因此超過十兩白銀以上的部份,還是以白銀支付。

另外要求工匠識字,也是商毅的重點要求,因爲只有認字,才能使工匠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技術水平。當然對於那些年級較大的工匠來說,雖然現在開始學習認字的難度較大,但升上到初級技師之後,毎月也有十兩白銀的收入,可以達了小康之家的水準,也很不錯了。

因此這五條規定製定出來之後,孫和鼎和幾名工匠頭也都覺得十分滿意,於是商毅就讓孫和鼎去向工匠們公佈, 並且開始對毎一名工匠評定職稱。

隨後的幾天裡, 商毅一面等待着朝廷的晉升旨意,一面也督促的穆陵關裡的各項工作的進行情況。

首先周世奇和周少卿將人口統計和分配安排計劃制定出來,經過他們的統計,現在商毅集團一共有人口八萬三千四百七十七人,男子爲五萬一千六百九十三人,女子爲三萬一千七百八十四人,其中青壯年男子爲四萬二千一百三十七人,少年男子爲五千三百五十二人,青壯年女子爲二萬三千四百二十二人,少年女子爲三千六百七十三人。共計戶籍爲二萬八千八百二十五戶。

按照支持,在沂水縣安置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五戶,其中有五千一百七八戶安置在縣城裡,其餘分設爲十五個村子安置,在臨朐縣安置一萬一千八百七十四戶,其中有四千三百二十九戶安置在縣城裡,其餘分設爲十二個村子安置,分另有三千六百一十六戶安置在穆陵關內。另有清軍的俘虜八百四十六人,也全部都安置在穆陵關內。

商毅對此也沒有異議,讓周世奇和周少卿立刻着手去安排。

而這時葉瑤瑱和孫和京將穆陵關裡所有的物資也終於統計完成。除去支助給曾化龍的十萬兩白銀和五萬石米之外,穆陵關裡目前的物資依然十分豐富。

在銀錢貴重物品方面,有白銀一百一十二萬六千五百兩,黃金七千四百六十兩,珍珠一千六百八十餘兩,還有各色綢緞共二萬三千七百餘匹,緞衣和裘衣四千二百餘領。各種器皿一萬三千六百三十餘件。在糧食方面有,各種米慄十四萬五千二百石,麪粉三萬六千六百七十石,雜糧六萬三千七百石,另外還馬匹牲畜的飼料六萬二千五百餘石。而在牲畜方面,不計馬匹,有牛四千六百三十七頭,驢六千七百五十八頭,豬一萬二千六百七十四頭,羊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六頭,雞鴨家禽六千四百七十餘隻。

從目前來看,商毅手頭上,僅糧食一項,就足夠支付一年半有餘,但因爲現在工匠和士兵的薪酬主要還是以糧食支付,因此糧食的實際供應,連一年的支持不到。而商毅又命人趕忙去聯繫青州府的林家,看看能不能通過他們,從南方購買糧食。有多少買多少,反正現在銀子充足,多屯積糧食,絕對沒有壞處。

同時爲了禁止糧食外流,商毅又嚴令規定,在自己的管轄區範圍內,沒有穆陵關千總司的允許,禁止任何私人從事糧食買賣業務,本地居民的家產土地一率充公,全家都罰作苦役。外地商販的財產沒收,並視買賣數量給予處罰。

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65章 出兵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5章 強盜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400章 國事(三)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82章 游擊戰(一)第57章 火船(三)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346章 親情第8章 軍備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8章 立威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272章 不解(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6章 夜襲(上)第13章 雙截棍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章 出兵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37章 新武器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88章 勸降第84章 夜襲(二)第120章 投效(下)第84章 開戰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68章 變數(四)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32章 碧華軒(下)第81章 佈置(二)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81章 佈置(二)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06章 圍城打援
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30章 福王登基(下)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65章 出兵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5章 強盜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400章 國事(三)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82章 游擊戰(一)第57章 火船(三)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346章 親情第8章 軍備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222章 新武器(三)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8章 立威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272章 不解(下)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6章 夜襲(上)第13章 雙截棍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章 出兵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37章 新武器第72章 水路攔截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88章 勸降第84章 夜襲(二)第120章 投效(下)第84章 開戰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268章 變數(四)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32章 碧華軒(下)第81章 佈置(二)第6章 傳教和教學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9章 團兵初成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200章 田府盛宴(上)第81章 佈置(二)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3章 進攻浙江(五)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06章 圍城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