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

杭州灣東南,海面。船帆如雲,百舸爭流,西班牙遠征船隊,以經全部到達了浙江沿海。

西班牙遠征軍的司令官德拉佩納,頭帶能皮雙角軍帽,身穿着一件以紅色爲主基料,鑲着藍色邊條,緊身雙排銅扭扣的高領貼身軍裝,白色緊身馬褲,和黑色高筒皮靴。佩着羽飾肩章,斜打着一條深藍色寬邊緞帶,腰澗佩着軍刀和短火槍,雙手戴着白手套,顯得十分華麗。

這時他正站着旗艦船尾高聳的船樓上,以居高臨之姿,看着自己麾下龐大的船隊,心中也不覺生出一股縱橫海上,所向無敵的感覺,彷彿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也能夠戰而勝之。而目光轉向西邊,挑望的遠處的浙江沿岸地區,也涌起了無限期待的感覺。征服這片東方的大陸,建立殖民統治,一直都西班牙的夢想,而如今這個夢想,將由自己來完成,想到這裡,德拉佩納一時也充滿了自豪感。

巴特羅*諾阿*德拉佩納今年五十三歲,出身於一個軍人世家,己經有三十多年的軍事主涯,曾經參加過西班牙與瑞典之間1632年的呂茨恩戰役戰役,1634年納德林根戰役,在這兩次戰役中爲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了不少功勳,而且在年輕的時候,他有在馬尼拉也有短暫服役的經歷,因此才被任命爲這支遠征艦隊的主將,而且在次出征之前,被國王菲利普四世賜於伯爵的頭銜。並且把他的軍銜升爲中將。

這支西班牙艦隊一共有大小戰船六十三艘,其中超過千噸的大船有二艘,七百噸以上的戰船有八艘,五百到六百噸的戰船有三十七艘,其餘都是五百噸以下的戰船。共噸位爲三萬一千八噸。

全軍的人員達到一萬二千人,其中士兵人數爲七千五百多人,西班牙籍士兵爲五千人左右,外籍僱傭兵八百餘人,其餘爲印度、馬尼拉土著兵,水手三千五百多人,西班牙籍有一千五百多人,另有其他僕役、奴隸、醫生、牧師、妓女一千餘人。

在武器方面,整個船隊共有大小銅炮二百四十餘門,鐵炮四百八十餘門,煫發槍一千五百餘支,火繩槍四千餘支。另外還有戰馬三百餘匹,驢三百餘匹。

德拉佩納的旗艦“銀河戰艦”號,是一艘下水不足十年的新式戰船,總重量爲一千二百三十七噸,全長六十七米,艦身長五十米,寬十二米,高二十米,吃水六. 三米。一共設有五桅十一帆,分爲三層甲板,一共裝配了火炮九十門,在歐州各國的戰船中,戰鬥力絲毫不弱於英國的“海上君主”號。曾經參加過1639年與荷蘭的唐斯海戰,而且這也是西班牙大帆船最後一批超級大船。

因爲近年來西班牙國力衰退,國庫空虛,以經很少建造千噸以上的大船了,更多是五百至七百噸級的中型戰船,這支西班牙艦隊中,也是以這樣的戰船爲主力。

儘管這支船隊的規模僅僅只有當年無敵艦隊的三分之一強,但在這個時候的中國海上卻確實算得上是一支無敵艦隊,即使是目前在東南亞風光最勁的荷蘭人,在一時也湊不齊這樣一支龐大的艦隊來。因此徳拉佩納的自信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就在德拉佩納沉浸在自己對未來的美好幻像中的時候,樓梯上傳來的一陣腳步聲,把他拉回到了現實中來。

走上船樓的是一名身材高挑的年輕女軍官,一身紅色鑲黑邊的合體軍服穿勒出起伏優美的曲線,在英姿颯爽中又多了幾分女性的嫵媚,在熊皮雙角軍帽下,幾轡金色的秀髮搭在額頭上,一雙冰藍瞳孔的雙眸,閃爍着精明幹練的神色。她來得徳拉佩納面前,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伯爵閣下。亞莉桑德拉向您報道。”

德拉佩納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亞莉桑德拉上尉,你終於來了。”

雖然亞莉桑徳拉的年齡還不到徳拉佩納的一半,但她的身份可不一般,出身於西班牙的傳統貴族之家,十六歲就加入了皇家待衛隊,十八歲晉升爲少尉,併成爲駐馬尼拉軍隊的武官之一,在馬尼拉以經服役了三年,現在以二十二歲之齡,晉升爲上尉。而且也是這支西班牙遠征軍的副司令官。

德拉佩納從今年年初從西班牙本地出發,當時艦隊只有四十三艘戰船,經過了八個多月的航行,纔到達馬尼拉,因爲在路上遭受風雨,損失了九艘戰船,三百多名士兵。在馬尼拉修整了差不多二個月,其餘的戰船都是在馬尼拉徵集,其中有十八艘都是隸屬亞莉桑徳拉直接指揮的戰船。而亞莉桑德拉的坐船“海上玫瑰”號,也是整個遠征軍中另一艘超過千噸的大戰船。僅次於“銀河戰艦”號。因此亞莉桑徳拉對全軍的影響力,也絲毫不弱於徳拉佩納。

因此儘管徳拉佩納心裡多麼不願意,但對亞莉桑德拉也要禮讓三分。

這一次遠征中國,因爲亞莉桑德拉在馬尼拉待的時間較長,對中國的情況也有些瞭解,因此出任先鋒船隊,首先到定海島登陸,希望能把這裡做爲進攻中國大陸的一個據點。而徳拉佩納則率領大隊船隊,先到達臺灣,等待亞莉桑德拉的結果,然後再行動。

在1643年的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共同佔據着臺灣,荷蘭人佔據着臺灣的南部,以及澎湖列島,而西班牙人佔據着臺灣北部的基隆一帶。因此遠征艦隊首先在臺灣停靠。收到亞莉桑徳拉的通知以後,才趕到浙江沿海來。

遠征艦隊的兩名司令宮互相見過禮之後,亞莉桑徳拉才道:“伯爵閣下,請您在定海島上岸吧,我們以經在島上紮好了營地。”

ωwш ☢ttκan ☢¢ ○

“不!”德拉佩納搖了搖頭,道:“上尉,我們不在這個海島上登陸了,而是直接在生理人的大陸陸地上登陸,建立定居點。”

“生理人”是西班牙對馬尼拉華人的稱呼,這個詞其實是由“生意人”直接轉譯而來,因爲到馬尼拉經商的華人通常都自稱“生意人”,久而久之,也成爲這個時代西班牙人對中國人的統稱。就好像在明中葉,把所有歐州人都叫佛郎機人一樣。

亞莉桑徳拉一怔,有些不解,道:“這又是爲什麼?伯爵閣下,我們在出發之前,不是早就計劃好了嗎?先在靠近陸地的一個海島上登陸,建立定居點,然後再逐漸向陸地上擴張,定海島是這一帶海里最大的島嶼了,是一個建立定居點的好地方,是什麼原因使您突然改變了主意?”

德拉佩納道:“亞莉桑德拉小姐,你難道不知道隨機應變的道理嗎?我以經從臺灣的一些商人那裡知道,在中國的浙江一帶,正在發生着叛亂,這也正是我們的好機會,因此我認爲我們沒有必要在海島上浪廢時間,而是應該直接在陸地上登陸,建立定居點,然後再向內陸擴張。”

亞莉桑德拉“哼”了一聲,道:“伯爵閣下,浙江發生叛亂的事情,我在定海島上也以經知道了,如果我們能夠提前一個月出發,也許就如您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好機會。可惜現在這場叛亂以經被生理人的軍隊平壓了下來,我們以經失去了這個機會。”

德拉佩納乾笑了兩聲,又道:“上尉,我承認你的消息非常靈通,但你想過沒有,就算叛亂被平息下來,生理人也要經歷一個防禦邊減弱的時期,對於我們來說,仍然直得試一試。而且這一帶的海域裡的海島太多了,暗礁的數量一定不少,像我們這樣的大船,停泊在這種海域裡,是很容易觸礁的。因此我認爲在海島上建立定居點,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亞莉桑徳拉道:“我承認您所說的海島情況有道理,但是就這樣冒然在陸地上登陸,也未免太冒險了,我們也許會在沒有任何準備工事的情況下,和生理人的軍隊相遇,發生戰鬥。那樣一來,不是對我們很不利嗎?”

“哈哈哈哈!”德拉佩納聽了,發出了一陣大笑:“亞莉桑德拉小姐,我覺得你的但心實在是有些太多餘了,或者說是你太謹慎了。就算是遇到生理人的軍隊又能怎麼樣,生理人本身就是膽小和怯弱的民族,而且他們現在還在野蠻的石器時代,他們的戰船根本就不堪一擊,他們的軍隊現在還是使用長矛和短劍作武器,你認爲他們可以抵擋得住我們的火熗和火槍嗎?”

“但是,伯爵。” 亞莉桑徳拉繼續抗爭道:“你要知道,生理人的國家比整個歐州大陸還要大,生理人的人數比歐州所有的國家加起來還要多。這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如果您過於輕視他們,會受到戰場上的懲罰。”

德拉佩納道:“那又怎麼樣,我們不是一樣征服了同樣廣闊的非州,征服了美州大陸,征服了那裡的土箸居民,那麼這一次也不會例外,我們遠征的目地,就是要在生理人的國家建立我們的殖民地,用生理人的財富, 點綴皇室的光彩,讓哈布斯堡王朝的光輝,照耀在東方的土地上。” 他用力的揮了揮手,道:“用槍炮開口說話,用劍來指畫地圖。”

亞莉桑德拉也不禁發出了一聲苦笑,因爲她以經發現,自己完全沒法和德拉佩納再說下去了。

第90章 合圍(一)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80章 洋人(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66章 忽悠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88章 勸降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27章 追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399章 國事(二)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8章 江南攻勢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7章 雨戰(三)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42章 提案(上)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71章 妙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369章 交易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78章 回航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56章 火船(二)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3章 震盪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4章 反擊(二)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6章 接頭第95章 進攻南京
第90章 合圍(一)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80章 洋人(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205章 軍隊建制第66章 忽悠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231章 除夕——驚變(下)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179章 新年氣像(下)第188章 勸降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27章 追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386章 中荷決戰(四)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399章 國事(二)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98章 廷議(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90章 武昌擴軍第18章 江南攻勢第203章 登基建國(五)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167章 雨戰(三)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142章 提案(上)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271章 妙手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369章 交易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78章 回航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56章 火船(二)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11章 跨海入朝(四)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23章 震盪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14章 反擊(二)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03章 大島海戰(下)第206章 接頭第95章 進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