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

嘉興府,海鹽縣郊外。

這時己進入十二月中間,接近新年,家家戶戶都忙看辦理年貨,田野裡己經沒有人在勞動。而正有一擡兩人小轎,前後呼擁着十餘個從人中,現在田間的道路上行走着。

坐在轎子裡的人姓馬,名勝,是海鹽縣馬家寨寨主馬賀強的三兒子。因爲現在馬賀強以經佔據了海鹽縣,馬家也都搬到了海鹽縣居任,因此這時馬勝也正趕向海鹽縣去,不過馬勝的目地,並不僅僅是與家人團聚,歡度新年,而是另有要事。

馬勝是崇禎九年(1640年)考上了秀材,也使馬家從一個普通的地方土財主,一舉晉升爲正式的鄉紳門第。雖然隨後馬勝參加了二次省試,但都沒能考上舉人,但馬賀強上下使錢,加上又攀上了馬士英的關係,因此也爲馬勝在嘉興府裡謀了一個書辦的差事。同時馬賀強自己也撈到了一個團使的職位,又花錢給另兩個兒子馬猛和馬勇弄了武舉的名頭,一家人也都有了正式的身份。

而馬家也是從那時開始時,開使發達起來,現在以經擁有土地八萬三千多畝,還着代理了馬家寨周也十七個村子裡稅賦,控制了三個鹽團,家資也積十數萬。

就在昨天,馬勝在嘉興府接到了杭州府推官蘭秉浩的書信,這才知道,新任的浙冮總兵商毅似乎在挑馬家的眼了,因此馬勝也不敢大意,趕忙回到馬家寨來找父親商議。

那知他回到馬家寨之後才知道,這時馬賀強、馬猛、馬勇都以經搬到了海鹽縣。不過從留守馬家寨的家人那裡,馬勝得知馬家寨和造船廠發生衝突的事情,馬勝也不禁大驚失驚,老爹和老哥這事可辦得太冒失了,怪不得商毅要找馬家的事,因此趕快又趕奔海鹽縣。

因爲攀上了馬士英的關糸,雖然馬賀強屈身低了一輩,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嘉興府的地方官員對馬家的態度都恭敬了起來,來打秋風的更是沒有,遇逢大事海鹽縣的知縣大人還要專程派人來請馬賀強去商議, 底下的差役們更是恭恭敬敬,見了面都是馬老爺長馬老爺短的。因此馬賀強也不覺脾氣見長,漸漸有些不把地方官員放在眼裡了。

但馬勝到底是讀過幾天書,也上過杭州參加省試,而且又在嘉興府裡混了幾年事,見識目光都開闊了不少。當然知道父兄的這種態度可不是好事。雖然馬家攀上了馬士英這棵大樹,但馬士英只是鳳陽總督,不能直接干涉浙江的事情。因此和地方官員搞好關糸,也能少去許多麻煩。官場嘛,不都是人擡人高嗎?

由其是這一回,父兄不知是那根弦不對,居然惹到商毅的頭上來了,不用問一定兩個兄長做的好事,這幾年自己兩個兄長也確定太不像話了,簡直就是把眼睛長到腦門頂上,見了縣太爺都是一付凌氣凌人的樣子。但這商毅是好得罪的嗎?

儘管馬勝對天下大勢認識得還不完全淸楚,但也知道商毅手裡有兵,又能打仗,現在是浙冮總兵,在浙江巡府沒到任之前,他就是浙江的最大的官員。另外商毅的背景也同樣不小,他是吳甡的同黨,吳甡是什麼人,那可是朝廷的大學士,管轄五省的督師,還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這麼深的關係,就是馬士英也不敢輕易得罪商毅。父兄這不是找死嗎?

因此馬勝坐在轎子裡,心裡也在盤算,到了海鹽以後,怎樣把兩個兄長訓訴一頓,然後想辦法來彌補和商毅的關係。不過以馬勝這幾年在嘉興府當差的經驗來看,事情還大有挽回的餘地,因爲馬家寨的人雖然到造船廠去鬧過幾回事,但並沒有把造船廠怎麼樣,相反自己還吃了不少虧。因此事情還不算大。託託人情,再花些銀錢,應該就能把商毅這邊給疏通順了。

同時馬勝也相信,商毅也不會做得太絕,畢竟自己家也裡地方鄉紳,也能爲官府出不少力,不管是誰在浙江當官,想坐穩位置,就不能把鄉紳得罪的太狠了。這是官場的潛規則,商毅也不例外。

馬勝正在轎子裡想着,忽然聽見轎窗邊有人道:“少爺,您看,這兒有好多軍隊。”

馬勝怔了一怔,急忙挑起轎簾,向外看去,果然見前方塵土飛揚,隱隱約約有一支軍隊,正在向馬家寨的方向前進而來。馬勝也不禁嚇了一跳,這是那裡來的軍隊,難到是強盜嗎?他們這是要去馬家寨嗎?會不會是商毅派來的人馬?想到這裡,馬勝也不覺得心中一緊,趕忙從橋子裡鑽了出來,道:“快,快跑,找地方躲起來,可千萬不要被他們抓到了。”

幾個跟差還沒有反應過來,有一個人道:“少爺,那這轎子呢?”

馬勝跺了跺腳,道:“不要了,不要了,扔到一邊去,趕緊跑吧。”

果然等一行人還沒有跑出一百多步,只聽身後傳來一陣喊聲:“站住,不許跑了。”緊接着只聽“叭、叭” 幾聲響,馬勝身邊的一個家丁忽然慘叫了一聲,撲倒在地上。

馬勝頭腦中立刻閃出了一個念頭,他們用的是火銃,一般的強盜哪裡來的火銃,只有正規的軍隊纔有火銃。難到這真是商毅派來的人馬嗎?商毅真的這麼狠,只爲了這麼一點小事,就要把馬家寨給剿了嗎?但現在馬勝也來不及細想,撒開兩條腿,拼命的向前跑去。而在他的身後,喊聲、腳步聲、槍聲也一下子都響了起來。

馬勝的身邊有好幾個人都中彈倒地,嚇得他連頭都不敢回,一個勁的只顧着跑,幸好馬勝並不是像一般的讀書人那麼文弱,到還有些力氣,因此還能咬牙堅持下來。而且到底是在這裡出身,道路熟悉,左拐右彎,也不知跑了多久,聽了聽身後沒有聲音了,馬勝回頭看了看,果然是把追兵都給擺脫了。馬勝這才鬆了一口氣,停了下來。只覺得腿腳痠疼,呼吸不暢,雖然是大冬天,但也出了一身大汗。馬勝也不顧斯文,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氣。再看看自己身邊,只剩下三個從人,其他的也不知是被打死了,還是被抓住了。

這時一個大個子從人過來,道:“少爺,咱們現在怎麼辦?還去不去海鹽了。”

馬勝喘了幾口氣,呼吸稍微平緩了一點,想了一想,道:“先在等等吧,休息一會兒,然後咱們繞道到海鹽縣去。”

等馬勝等幾個人到達海鹽縣的時候,以經差不多到了黃昏時分,馬勝也顧不得休息,徑直來到縣衙裡,來見父子馬賀強。

父子見面之後,馬賀強見兒子風塵僕僕,也不禁大吃一驚,而馬勝見到父親卻不見兩個兄長,也很是驚訝。兩人幾乎是同時道:“這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最後還是馬勝首先把自己收到了蘭秉浩的書信,才知道商毅放出了口風,對馬家寨不滿,趕忙從嘉興府趕回了馬家寨,因爲在馬家寨裡沒見到父兄,然後才趕到海鹽縣來。而且在路上又遇到了一支軍隊的追擊,等等事情的經過都說了一遍。

馬賀強聽完以後,也不禁長嘆了一聲,總算是弄明白怎麼回事了。

原來當初在叛軍敗亡的時候,馬賀強以鄉紳的名議,接管了海鹽縣,本來只是想當幾天臨時的知縣。但當着當着居然就當出癮來,想再多當幾天。

雖然馬賀強知道商毅入主了杭州,但馬賀強認爲商毅雖然是浙江總兵,不是浙江巡府又不是杭州知府,管不了行政的事情,因此也沒有去理商毅。後來商毅派來了代理的嘉興知府,馬賀強也認爲只是臨時代管一下,反正也幹不長,又沒去理。就這麼馬虎着過,自己也正好可以多過幾天知縣癮。

後來得知商毅有海鹽鳳凰山邊建造船廠,一開始馬猛和馬勇還不知道是商家軍的造船廠,於是派人去鬧事,後來雖然知道了,但他們兄弟兩在海鹽一帶橫慣了,又仗着有馬士英的勢力,依然還是一再去找茬。而馬賀強則認爲商毅的官雖然不小,但畢竟是武將,朝廷對武將管束得一向很嚴,連過去嘉興知府都對自己客客氣氣的,還用得着怕商毅嗎?對馬猛、馬勇的行動也一直釆用默許的態度。在馬賀強的心裡,也有給商毅一點顏色看看,別來干涉自己在海鹽當知縣。

馬勝聽完之後,也不禁頓足捶胸,老爹和兩個哥哥真是井底之蛙,太沒見識了,也不看看現在什麼時候了,如果是十年前,這麼做還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現在可不行了。現在的形勢是誰手裡有兵,誰就是大爺,文尊武脾的那一套,以經不好使用了。何況商毅也是有背景的人,而且比馬家還要大得多。

聽兒子給自己簡單的上了一堂當前的局勢分晰課,馬賀強也終於明白,原來自已是捅了一個大蔞子,也不禁臉色大變,忙問兒子道:“老三,現在我們可怎麼辦?我剛剛得到消息,馬家寨遭到一支軍隊的攻擊,因此我己經派你兩個哥哥帶兵趕回去救援去了,這麼看這是商毅派來的人馬,這是要剿滅我們了。”

馬勝聽了,忙道:“快,快派人去把他們叫回來,我們馬上離開海鹽,先到鳳陽府去投奔叔爺,請他老人家出面,爲我們周旋。”

馬賀強一聽就急了,道:“那馬家寨怎麼辦?咱們這十幾年賺下的家產可全都在馬家寨呀!”

馬勝道:“爹,這些家產不能要了,先把咱們的命保住,只要咱們父子幾個還在,家產沒了還可以再賺回來,要是人沒了,那可就什麼都完了。”

馬賀強遲疑了一下,道:“商毅不會這麼心狠吧?要不咱們和他談談,最多多花一點錢,和他講和……”

他還沒有說完,馬勝也急了,道:“爹,這都什麼時候了,您還這麼猶猶豫豫的,要是商毅想講和,早就會派人來講了,現在他連軍隊都派來了,擺明了這是要把咱們馬家寨給剿了,還有什麼和能講。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馬賀強還要說話,一個家丁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道:“老爺,老爺,現在縣城外來了一支軍隊,正在攻城,可怎麼辦吶。”

父子兩人聽了,不由都臉色大變。

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87章 人材(下)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98章 遷移(五)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77章 鑄炮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405章 國策(一)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37章 南方情報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2章 勸進(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41章 造船廠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章 強盜第123章 造船(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08章 哭諫(下)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9章 吳甡督戰第84章 開戰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91章 勸進(上)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68章 重逢(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8章 立威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121章 狙擊手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63章 通商第60章 爭奪山東(四)
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87章 人材(下)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81章 奉旨進京(下)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64章 爭奪山東(八)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98章 遷移(五)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77章 鑄炮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405章 國策(一)第343章 勝利的果實(上)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37章 南方情報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40章 鄧州之戰(三)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72章 勸進(上)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55章 戰利之後的問題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41章 造船廠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229章 暗流涌動(一)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63章 烈火焚城第216章 參政院(下)第24章 羅川口攻防戰(三)第5章 強盜第123章 造船(下)第174章 八旗圈地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08章 哭諫(下)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27章 蒙古出援第39章 吳甡督戰第84章 開戰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49章 大獲全勝第191章 勸進(上)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36章 林家會議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19章 進取光州(二)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90章 金陵風月第268章 重逢(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8章 立威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121章 狙擊手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63章 通商第60章 爭奪山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