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

商毅是在二月十五曰到達了揚州、而這時局勢又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變化。

原來清肅親王豪格渡過黃河之後,因爲立功心切,也不等多鐸的大軍到達,率軍直撲徐州,而徐州的守將李成棟毫不抵抗,就舉兵向豪格投降。於是清軍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軍事重鎮徐州。

而李成棟是高傑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他投降清軍,有很大程度也是因爲對明朝,對史可法的做法感到失望和寒心。在高傑死後,歸李成棟部下所管的兵力達到三萬餘人,他投降之後也使豪格的兵力大增,另外高傑餘部的其他將領李本深、胡茂禎等人見了也都有些蠢蠢欲動,軍心不安。

徐州是江淮的門戶,自古以未都是南北兵家的必爭立地,徐州一失,意味着江淮門戶大開,清軍可以東進淮安、中攻鳳陽,西取穎川,三路均可用兵。

這時己經駐兵在宿州的劉良佐得知李成棟投降豪格之後,不等清軍攻來,立刻放棄宿州南逃,狂奔三百餘里,一直逃到了壽州纔算收住腳。

而這時史可法早己經亂了方寸,現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商毅儘快領兵來揚州支援。因此商毅到達揚州之後,史可法也親自帶領着揚州的官員出城來迎接,兩人見面之後,史可法也不禁放聲大哭起來,道:“以恆,我大明三百年豢養士民,不意竟會到這一天。”

商毅也只好安慰他道:“督師不必如此,只要有我商家軍的一兵一卒在,斷不會讓清虜渡過長江,必然力保半壁江山,請督師儘管放心。”

聽了商毅的話之後,史可法也稍稍有些安心,趕忙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請以恆進城稍做休息,我己爲以恆準備了接風宴席。”

商毅點點頭,也下令將人駐紮在城外,自己帶着一個偵察營進城。所有的客套都結束之後,商毅和史可法也立刻開始研究抵抗清軍的戰術安排。

現在清軍己經佔領了徐州,進軍的路線也有多種選擇,因此首先就要弄清楚清軍進軍的方向,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防禦佈置。不過在商毅看來,清軍多半是會沿黃河南下,進攻淮安府的路線。

因爲在鳳陽、廬州一線還有劉良佐和黃得功兩鎮人馬駐守,合計兵力超過十萬,從這一線進軍,也未必可以輕易取勝。而淮安府本是高傑的防區,現在高傑己死,李成棟己降清軍,這一線的防守兵力大減,而且還可以利用李成棟,繼續招降高傑的餘部。因此這纔是清軍最佳的進軍方案。

而這時高傑餘部李本深和胡茂禎保着高傑的遺孀幼子駐守在淮安府,大約還有兩萬人馬,其餘人馬分佈駐守在睢寧、宿遷等地。但現在這些人馬的意向都讓人難以預料,也不能予重任。因此商毅也向史可法建議,將李本深和胡茂禎調到其他地方駐守,由自己領軍馬進駐淮安府,迎戰清軍。如果清軍不走這一條路,而是改攻鳳陽,那麼自己就率軍北上,直搗徐州,迫使豪格撤軍。

史可法也認爲商毅的意見可行,因此下令李本深,率軍移居揚州府治內的高郵州,由商毅率軍進駐淮安府。另外又下令劉良佐進駐鳳陽、黃得功進駐泗州,以防清軍從另一路進攻。

同時商毅又向史可法要求,第二批過江的商家軍第三師將分兵兩部,一部駐守揚州,做爲接應人馬,另一部駐紮江南常州,接應浙江運用的物資,並且讓商家軍的海軍的戰艦在揚州江邊停泊,另外還要在揚州爲商家軍安排倉庫,存放物資。史可法對商毅的這些要求也沒有異議,全都一一照辦。

隨後商毅又在揚州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率軍出發,進駐淮安府。而史可法也親自陪同商毅一起前往。

那知到了淮安府之後,守軍竟然四門緊閉,不讓商家軍進城。原來這時李成棟派人來給李本深和胡茂禎下書,勸他們投降清廷,李本深和胡茂禎,包括高傑的遺霜邢氏等人接信之後,到是都有些動心,因爲他們現在對明朝基本不保什麼信心了,而對史可法同樣也心灰意冷,但就在這時,他們得知商家軍己經渡江北上,進駐揚州,又有些猶豫不定起來。

因爲商家軍這段時間己來,在山東取的戰績他們也都是清楚的,而且在南京的時候,高傑可是在商家軍手上吃了個虧,高傑的部下對商家軍也悸殫三分。清廷畢竟是異族人,不是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其實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投降清廷的。萬一這次商家軍真把清軍給擊敗了呢?

但接到了史可法讓他們移居高郵,把淮安交給商毅駐守的命令之後,李本深、胡茂禎等人又怕史可法會不會是想借機分化自己,或者是李成棟寫信來勸降的事情敗露了,史可法是帶着商家軍是來淮安剿滅自己,因此淮安城中人心惶惶,而李本深、胡茂禎、邢氏等人也都連日商議對策。

那知商家軍進軍迅速,還沒等他們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就己經到達了淮安城下,而李本深、胡茂禎等人也不由緊張起來,李本深趕忙下令將淮安城四門緊閉,不放商家軍的人馬進城。

商毅當然知道,在另一時空裡,李本深、胡茂禎包括邢氏最後都投降了清廷,現在看來,這夥人確實靠不住,而且時間也不容耽擱,因此也立刻下令,將火炮推出,準備炮轟淮安,展開強攻。

史可法趕忙攔住商毅,道:“以恆,不可魯莽,高傑剛死不久,他的部下軍心不穩,心懷疑惑,也是正常,只能加以勸慰,開導更是了,如果以武力相攻,弄不好還會拒他們逼反,眼看着清軍逼近,我們切不互相火拼消耗。”

商毅對史可法的說法其實是很不以爲然的,史可法督師江北近一年,難有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太依賴原明的官軍了,而且對他們是一味的估息遷就,從沒想過自己建立一支新軍,來牽制拘速他們,結果只能不斷縱容助長了江北四鎮的脾氣,而事實卻證明,現在明朝的官軍己經爛到了根子,根本指望不上,按照商毅的意思,就應該狠狠教訓他們一頓,讓他們知道自己和史可法不一樣,沒有史可法那麼好說話。

因此商毅道:“督師,軍情火急,己容慢愎勸慰開導,只怕不等他們想通,清虜的大軍己經攻到了淮安城下了。”

史可法道:“以恆,你不要着急,先在淮安城下紮下營寨,等我只身進城去勸說李本深、胡茂禎等人,一定能夠說服他們開門放行的。”

史可法都這樣說來,商毅也不能不給史可法這個面子,畢竟史可法隻身進城,也冒着很大的風險的,因此道:“那麼就辛苦督師了。不過今天必須要進城駐軍,天黑之前,督師若是不能說服李本深、胡茂禎等人開城放行,我就攻城而入,區區一座小小的淮安城,還不在我商毅的眼裡。”

史可法聽了,也苦笑了一聲,果然連一個從人也不帶,隻身來到了淮安城下,叫開城門,進城去勸說李本深、胡茂禎等人。而商毅也下令,依然將所有火炮都在城外列開,商家軍的一個師配有二百門以上的各種火炮,其中重中型約佔一半,這時在淮安城前一字排開,將炮口對準了淮安的城牆,給城裡的人增加壓力,也是加強史可法的勸說力度。

不過並沒有讓商毅等到天黑,不到一個時辰,淮安城的城門大開,李本深、胡茂禎跟着史可法一起出城來迎接商毅的大軍進城。

不過看到了商家軍在城外排開的火炮,李本深、胡茂禎等人的臉色也都有一些不大自然。但還是和史可法來到了商毅的面前,施禮參拜,說自己是爲了防備清軍進攻,纔不得不關閉城門,請商毅見諒。

雖然明知兩人說的是瞎話,但商毅也不會戳穿,相反還誇了兩人幾句,說了幾句在非常時期,理當如此之類的話。同時也下令,帶一個團和一個偵察營進城,其餘人馬都在城外駐紮,當然也立刻接管城門的控制權。同時在城裡也嚴加守衛,以防李本深、胡茂禎等人有詐。

不過有史可法從中調停,又在商家軍的兵勢壓迫下,李本深、胡茂禎等人到也不敢亂來,只用了兩天時間,他們就和商毅辦理好了各頂交接手續,然後帶領着人馬,連同邢氏、高傑的幼子一起,離開了淮安,到高郵去駐紮。而史可法仍然不放心,跟着他們一起回到高郵,一直到把高傑的餘部都安頓好了之後,史可法這才返回到揚州。

而這時在鳳陽那邊,劉良佐和黃得功見這次史可法把商家軍請過江來了,到也有了一點信心,他們對啇家軍的戰鬥力還是有體會的,因此兩人也各自帶領着人馬,分別進駐鳳陽和泗州,守住了揚州西面,這也讓史可法放心了不少。而這時商家軍第三師的人馬也渡過了長江,來到了揚州,史可法趕忙又給他們安排駐紮的位置,同時也準備倉庫,存放物資。

第66章 忽悠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99章 廷議(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92章 合圍(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81章 洋人(下)第334章 突襲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79章 大不敬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1章 婚姻(下)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81章 佈置(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94章 勸降(下)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406章 國策(下)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32章 對持(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6章 雨戰(二)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148章 新政(一)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63章 剃髮令(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
第66章 忽悠第62章 剃髮令(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99章 廷議(下)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二章 小姨子的那點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92章 合圍(三)第58章 登萊巡撫(下)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81章 洋人(下)第334章 突襲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79章 大不敬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1章 婚姻(下)第31章 碧華軒(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205章 南京宣言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81章 佈置(二)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39章 團兵初成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84章 四徵湖北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200章 登基建國(二)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94章 勸降(下)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406章 國策(下)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332章 對持(一)第59章 進取漢陽府(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61章 奇襲仙霞嶺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67章 新法令(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166章 雨戰(二)第340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六)第148章 新政(一)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63章 剃髮令(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