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

史可法離開揚州之後,商毅也立刻着手安排江淮的佈置。雖然從理論在來說,現在整個江北都屬於商毅的管轄範圍,但實際的控制區域其實只有淮河以南,大別山以東的地區。包括鳳陽、廬州、滁州、和州、揚州、淮安六府。總面積大約十五萬多平方公里。其餘的地方,依然都在清軍的手裡,不過也比商毅現在控制的浙江省大了近一半。

而商毅也作出安排,命劉澤清駐守鳳陽、劉肇基駐守廬州。成進駐守揚州、羅遠斌駐守淮安。也就是由商家軍控制淮東地區、明軍接管淮西地區。

因爲現在商毅還一口吞不下整個江淮地區,另外這次作戰的主戰場在淮西,對這一帶地區的破壞十分嚴重,而由余商家軍守住了揚州,淮東基本沒有受到什麼損害,而且以後清軍如杲再度南侵,淮西依然還是主戰場,因此商毅只能退而求其次,只是把淮東地區先劃入自己的實際控制範圍。

淮東地區亦可稱爲蘇北地區,實際就是揚州府、淮安府兩個府治,但北接山東、南連江南,可以把商毅目前的勢力範圍連成一片,而且背靠大海,也有利於發揮商家軍的海上優勢。而另一方面這兩個多月以來,商家軍在揚州、淮安地區也建立了初步的民衆基礎,有利於商家軍在這裡速度建立起統治基礎。

揚州府位於長江北岸的出海口,與蘇州府隔江相望,而現在蘇州府實際也算是商毅的勢力範圍了,現在江南、江北這兩塊地區也基本算是連結起來。但目前商家軍並沒有完全佔領整個淮安府,只是控制着黃河以南的地區,淮安府的大部份地區,都還有清軍的控制之下,不過由於清軍新敗,現在這一地區的統制基礎十分薄弱,因此商毅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渡過黃河,發動魯南戰役,收取整個淮安府,打通江淮和山東的連結。

不過江淮之戰結束以後,商家軍的士兵也十分疲勞,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修整,還有損失的士兵也需要補充,而且這一次作戰,也需要和山東的商家軍配合作戰,分從南北兩路一起用兵才行。因此商毅也決定,命各路人馬暫時休整十到十五天的時間,然後再發動這次戰役。

而在休整的同時,商毅也下令到登州,招周少桓到淮安,和自己會面,一方面商議一下兩路用兵的計劃,另一方面也想詳細瞭解山東戰區這幾個月以來的發展情況;又命令第五師返回江南去駐紮,第一、三、四師留在江北,一面休整,一面備戰。並且又通知杭州的葉瑤瑱和周士奇,馬上安排調動一批行政人員過去,要在揚州和淮安建立起商家軍的行政機構糸統。

接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後,周少桓也和唐鎮兩人立刻動身乘船南下,因爲約定是在淮安碰頭,路程比到杭州也減少了一半多,因此只用了九天時間,周少桓就趕到了淮安。

這時成進、段鵬、楊武丞、羅遠斌、王信等人都在淮安聚齊,周少桓、唐鎮和他們差不多有一年沒見面了,這次相見,自然都是十分高興,拍肩搭背也少不了,互相之間都問候一番之後,周少桓和唐鎮才見到商毅,兩人首先向商毅彙報了在他離開山東之後,商家軍在山東的進展情況。

進入弘光元年(1645年)之後,山東雖然也是戰事不斷,但基本都是千人以下規模的小戰鬥,因爲周少桓也牢記商毅離開時候的教導,不以奪取大城市爲目地,也不發動大中規模的戰役,仍然是以小規模游擊戰爲主,把部隊分散爲以營爲單位,尋找機會打擊清軍的薄弱環節,並逐步向濟南府、兗州府的地區滲透。

儘管商家軍這樣的戰術,令駐守阿巴泰十分頭疼,但他也不敢冒然進兵,只能分兵把守各處要地,被動的防守,目前總算還是保住山東現有的州府城市,至於縣城,也就只好聽之任之,因爲阿巴泰也實在是力不能及。

到了四月份的時候,商家軍的實際控制區域己經大大增加,在青州府境內,只有北面的青州、臨淄,南部的莒州、蒙陰等少數城市還在清軍的控制之下,而其餘的廣大地區都被商家軍佔領。而且商家軍還佔領了濟南府的東北的利津、蒲臺、沾化、海豐、陽信等縣以及附近的鄉鎮,現在商家軍在山東地區的實際控制面積達七萬平方公里左右,約佔山東總面積的四成左右,戶籍四十二萬七千戶,人口有一百九十二萬四千餘人。

在軍事建設方面,山東商家軍的數目也進一步擴大,除了第二師以外,駐穆陵關獨立團己經擴編到八個團,實際達到了一個旅的編制,而在登州地區又新增了兩個旅的編制,還組建了一個騎兵團,一個偵察團。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民兵編制,正式兵力達到三萬七千餘人,民兵一萬二千餘人。總兵力比起山東戰區剛剛開始的時候,擴大了一倍有餘。

另外在登州還建立了兵工廠、木工廠、服裝廠、冶鐵廠等一糸列軍工工廠,除了少數尖端的技術如火帽、雷汞、線膛槍、重型火炮、地雷和造船之外,其他所有的武器和其他裝配、包括糧食,都基本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了。

而在內政方面,登州府和萊州府已經建立起完整的行政系統,村鄉的公社建設,土地清理和重新分配工作也基本完成,大約有三十八萬多戶的百姓都分配到了自己的土地,因此商家軍在山東地區的統治也已深入人心,而且正是有這樣廣泛的百姓基礎和擁護,也是山東戰區各方面都能得到迅速發展的最大原因。

當然爲了能夠向商毅詳細的彙報這一段時間山東的工作,周少桓可不僅僅只是口述,也做了經心的準備,帶來的各項文件帳冊也達到六大本,對毎一項工作,都有詳細的記錄。

商毅聽完了周少桓和唐鎮的彙報之後,也十分高興,山東戰區的局面發展,比自己預想中的還要好,而且周少桓也顯示出自己不僅僅只能領軍打仗,同時在內政和建設方面,也同樣表現的十分出色,看來把山東交給他去經營,自己也可以完全放心了。

因此商毅誇講了他們幾句,然後又問道:“唐大叔、少桓,你們在山東做得很好,那麼下一步,你們有什麼算呢?”

周少桓道:“大人,現在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控制的地方太小,我們治下的人口以經接近了兩百萬,但大部份都集中在萊州、登州兩府,由於我們和清虜互相對持,戰爭不斷,因此大批的百姓都逃離到萊、登兩府安居。約佔總人口數的八成左右,青州府和其他地區所佔極少,但在萊、登兩府的耕地數量有限,己經不能再容納更多的人口了。而現在清虜在山東的兵力不足,因此我們打算攻取青州,徹底佔領青州府全境,把青州府也納爲我們真正的統制區域。”

商毅點了點頭,山東省在明萬曆時期的人口數量最多,約爲五百六十萬左右,經過清軍的幾次襲劫之後,人口雖然大減,但大約在四百萬左右,而萊州、登州的地方只有山東全省的三成左右,而且這兩地的耕地面積也並不多,現在卻差不多容納了山東近半數的人口數量,負荷也確實有一點大。因此周少桓建議,徹底佔領青州府,擴大完全佔領區的建議,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商毅道:“少桓,你的想法不錯,如果是在江淮之戰以前,確實可以馬上施行。但……”商毅說着,取過了地圖,指着青州的位置,道:“靑州的位置過靠北,而且青州一失,濟南必然震動,而濟南一但有失,整個山東都難保全,因此一但青州有失,清虜極有可能向山東增派兵力。青州府北面依然不會平靜,還是難以穩定下來,讓人口定居,安心耕種。”

接看他的手指向下移動,到達青州府南部,接着道:“我們現在己經佔領了淮安,如果能夠趁着清虜新敗,佔領整個淮安府,就可以和魯南接壤,因此如杲你們出兵先佔領青州府南部,然後攻取沂州,則可以和淮安府連成一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把青州府南部納爲內地,而且還能夠與淮安府互相呼應,你們認爲怎麼樣?”

周少桓仔細看了看地圖,也點了點頭,道:“大人的這個計劃,確實比攻取青州要好,但這樣一來,卻有另外一個問題,雖然可以使山東和淮安連結成一片,但地勢卻過於狹窄,甴南至北,長達二千餘里,而東西最窄,不足百里,如此缺少縱深,形成一字長蛇,首尾難顧,容易被清虜從中切斷。這是少桓的一點愚見,請大人蔘詳。”

商毅拍了拍周少桓的肩膀,呵呵一笑道:“什麼愚見不愚見,我們過去可不興這一套,有什麼話大家都可以擺到桌面上來說,怎麼纔到山東一年時間,就變得打起官腔來了。”

周少桓也不楚有點尷尬,道:“大人說的是,我…”

商毅笑道:“好了,這次就算了,以後可千萬別在這樣,在我心裡,一直拿你們當兄弟看待,你在山東做得好,能擔當大任,我高興還來不及。”

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36章 隱密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87章 講和(下)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36章 投靠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6章 機構調整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203章 夜奔(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02章 備戰(四)第134章 開業(一)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37章 新武器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97章 困境(上)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80章 洋人(上)第64章 破局(四)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82章 佈置(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93章 勸降(上)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91章 逼宮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51章 調兵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54章 激戰(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69章 召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
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36章 隱密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187章 講和(下)第208章 清廷新軍(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341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七)第36章 投靠第72章 水路攔截第126章 伏擊清軍(四)第36章 機構調整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203章 夜奔(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02章 備戰(四)第134章 開業(一)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37章 新武器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202章 布萊克報告(三)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97章 困境(上)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80章 洋人(上)第64章 破局(四)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82章 佈置(三)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93章 勸降(上)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91章 逼宮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251章 調兵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49章 收復青州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297章 發展計劃(下)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81章 總結作戰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54章 激戰(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69章 召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60章 局中之局(三)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