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

誰都知道多鐸是一條大魚,在攻破了南京之後,商家軍裡誰都想抓住多鐸,好搶佔這個大功勞,因此也在南京城裡好一陣忙找,只可惜誰也沒有找到多鐸,而且在亂軍之中,又沒有找到多鐸的屍身,也不知道多鐸到底是生還是死。而誰也沒有想到,多鐸被抓的地方,居然是在商家軍的戰俘營裡。

原來在昨天晚上,多鐸本想從北安門逃進神烈山裡去,但商家軍己經攻破了北安門,多鐸當然知道,靠自己這二百多人想要殺出皇城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多鐸本來打算就這麼和商家軍拼了,但突然間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辦法來。

首先多鐸將這二百多名士兵全部遣散,讓他們各自逃生,而只留下十餘名親隨在自己身邊。等其他士兵都走光之後,多鐸也脫下自己的盔甲衣服,換上普通清兵的盔甲服裝,等商家軍攻進來之後,立刻舉手向商家軍投降,當了俘虜,然後打算找機會再出逃。

而商家軍的士兵見他們都是普通士兵的樣孑,也沒有太在意,只把他們和一羣清軍都關押在管,到了白天,多鐸等人趁看守的商家軍士兵不注意,居然溜出了戰俘營,準備逃走。但這時滿城都己是商家軍的士兵,而他們又是剃光了額頭,非常顯眼,結果沒走幾步就被商家軍的士兵發現了。於是多鐸又一次成爲俘虜。

不過這一次多鐸等人的行動也引起了商家軍士兵的注意,於是對他們進行反覆盤查審問,結果越問多鐸露出的破綻就越多,回答的問題也是前言不達後語。雖然多鐸還是一口咬定自已只是一個普通的清兵,但己經被列爲重點懷疑的對像了。因此也報告給蘇建林。

一開始蘇建林還沒想到是多鐸,以爲該是個什麼甲喇、梅勒之婁的清早將領,不過還是找來了投降的郝效忠,看他認不認識。結果郝效忠一看就認出來是多鐸。而到了這個時候,多鐸也抵賴不過,只好承認了下來。

這一下蘇建林也大吃一驚,沒想到多鐸居然一直都躲在戰俘營裡,差一點讓他給跑了。因此也趕忙將多鐸重新捆好,向成進報告。

商毅是在太和殿上見到被綁着的多鐸,見他約三十四五歲年紀,雖然這時形像十分狼狽,但也掩飾不住一股陰鷙之氣,果然不愧是清廷的二號人物。多鐸這時也是自付必死,因此也豁出去了,被送到太和殿來,雖然是階下囚的身份,但見了商毅,也立而不跪。

不過商毅到也不在意,畢竟自己是勝利者了,因此笑道:“你就是清廷的豫親王多鐸嗎?”

多鐸其實也對商毅頗爲好奇,因爲這個人簡直就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突然橫空出世,硬生生把大清的統一大業給毀了,但見了商毅也不覺得這人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見商毅問起來,多鐸也把胸一挺,道:“我就是多鐸,既然被你們抓住了,要殺就殺,要剮就剮,聽憑尊便,我大清日後自然會爲我報仇。”

商毅“哼”了一聲,道:“多鐸,你也有臉在我面前報仇兩個字嗎?你們滿清自努爾哈赤以來,無故進犯關內多次,殺死了我們漢族多少無辜百姓,又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們的仇,又該怎麼算呢?”

多鐸道:“他們被殺,是因爲你們的官軍沒有用,打不過我們大清的勇士,是因爲你們的皇帝沒有用,守不住江山,昏庸無能的皇帝,就應該被拉下來。”

商毅也不禁笑道:“你說得到是很坦白,那麼現在你己經被我抓住了,你們清軍現在也打不過我的商家軍,所以你們清廷也同樣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也應該被打倒,對不對?”

多鐸強辯道:“商毅,你也不要得意太早了,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大清現在還有疆土萬里,士兵百萬,很快就會再度發兵南下,掃平江南之地,到是時把你們江南殺個雞犬不留。”

商毅呵呵一笑,道:“你是死鴨子嘴硬,你們清廷現在還有什麼實力南下?而且現在連你們的老剿盛京都被我攻下來了,還有什麼倚仗。”

說到了盛京,多鐸這才徹底無語,低下頭去。商毅也不想和他再多費話了,吩咐將多鐸押下去嚴密看管起來,等南京的局勢平靜了一些之後,再對他進行公開處決。

把多鐸收押之後,商毅也帶人出了皇城,同時下令,皇城內的清理工作完成之後,軍隊立刻撤離,不得在皇城中逗留。而各殿全部封鎖起來,只留一個團守衛皇城,每天早晚,各入城巡邏一次,其他的時間裡,沒有自已的命令,任何人不許擅自進入皇城。而商毅把自己的辦公地點設在皇城南邊的南京留守司。因爲現在還不是自己稱帝的時候,冒然住在皇宮裡,恐怕又引起諸多的不便。

這時南京城裡的清兵基本都清剿幹掙了,而在戰前被清軍徵調的百姓和民兵,只要是查實了身份,都被放出。不過就是這樣,現在整個南京城裡的居民也只有十多萬人,比當時清軍剛剛佔領南京的時候,也好不到那裡去,畢竟在一年時間裡,連續經歷了兩場大戰,南京也確實是元氣大傷了。

而在未來的數年內,這裡都可能會是自己的行政核心,因此從現在開始,也就要着手進行南京的重建工作,恢復南京昔日的繁榮。

商毅首先下令,各軍仍然按自己進攻南京的方位,撤離出南京城去,在南京的外城駐紮,並且救治傷員、補充修整,而在南京城,只留第一軍的第一、七兩個師駐守,維持城中的秩序。

然後對南京城中現存的百姓進行登記造籍,並指定地方集中居住,以便於管理,同時對百姓的口糧和生活需求物資,按戶籍人口,統一調備供應。而多餘的地方都要空出來,慢慢向南京移居人口。同時也要求百姓們尊守秩序,凡事有趁亂搶劫、偷盜竊取者,一率嚴懲。

這一條令當然也受到了百姓們的一致擁護,因爲清軍守城時,把百姓家裡的糧食、銀錢、布匹、鹽等等物資全部都搜刮走了,就連傢俱都收去了不少,可以說現在絕大多數的百姓家裡都是空空如也,家徒四壁。因此商家軍向百姓們提供生活的資資供應,正好可以解了百姓們的燃眉之急。

同時有軍隊在南京城中維持治安,一般的地痞無賴之徒也不敢胡亂生事,加上生活得到了保障,因此南京城中的秩序也速度的穩定下來。

接着商毅又下令到杭州,首先以督師府的名議通告整個南方,南京己經被商家軍收復,並讓葉瑤瑱立刻安排,調一部份行政人員到南京來,恢復南京完整的行政機構,同時還要運送一批物資過來,保證南京這邊軍民的生活供應。並着令統戰部立刻向山東下令,命令兩支跨海作戰的部隊都要開始準備撤離了。

十一月十八日,商毅收到了消息,在廣東、福建、江西三省的清將金聲桓、覺羅巴哈納、尚之孝三人合兵趕到救援南京。前鋒人馬已經到了徽州。

原來多鐸的告急文書在一個月以前就發到了福建,這時金聲桓己經回兵褔建,和覺羅巴哈納一起向鄭成功發動了進攻。並且首先攻克了彰州,隨後從兩面夾擊泉州。這時己將泉州圍住,眼看就要攻下來了。

但就在這時,兩人首先收到了商毅公佈,商家軍跨海突襲成功,己經攻佔盛京的消息。兩人對這個消息一開始還是半信半疑,畢竟這種大規模跨海突襲的戰術對兩人來說,確實是有一些匪夷所思,但又覺得商毅不會用公佈這種假消息,因此也琢磨不清這是真還是假。

但幾天以後,收到了多鐸的緊急調兵令,雖然沒提商家軍攻沒攻佔盛京,只說商家軍集中了全部兵力,要進攻南京,但要兩人放棄江西、福建等地,立刻帶領所有的人馬回援南京。兩人也都預感到攻佔盛京的消息八成是真的,否則多鐸不會給自己下達這樣一份調兵的命令。

覺羅巴哈納是滿州的固山額真,對滿清當然是忠心耿耿,因此接到了多鐸的告急之後,也立刻開始照辦,馬上調集人馬,準備返回南京。而金聲桓只是覺羅巴哈納的副將,就算心裡另有想法,也只能聽命從事。

但這時他們兩人合兵也不足六萬人馬,想回援南京還有嫌有些不足,因爲覺羅巴哈納可是十分清楚,商家軍是慣於圍城打援的,從福建到南京距離千里,正好給了商家軍在半路伏擊清軍的機會。而且在公文裡多鐸也說明, 還調了尚可喜部回援南京。尚可喜現在廣東駐守,手下有六七萬大軍,實力可是十分雄厚的,因此兩人也覺定等尚可喜出兵之後,合兵一起去回援南京。這樣人馬多一些,也安全一些,於是兩人一面準備, 一面又寫信給尚可喜,催他儘快快出兵,自己在江西等着。

第145章 迴歸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98章 困境(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369章 交易第33章 餘波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09章 進京(下)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94章 遷移(二)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88章 勸降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94章 勸降(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41章 造船廠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5章 強盜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81章 總結作戰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69章 召見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章 喜迅(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5章 反擊(三)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55章 插曲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8章 軍備第405章 國策(一)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5章 追擊第41章 匪賊來了(二)
第145章 迴歸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98章 困境(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369章 交易第33章 餘波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09章 進京(下)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94章 遷移(二)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60章 清軍南進(下)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88章 勸降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94章 勸降(下)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41章 造船廠第117章 豫北戰役(三)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5章 強盜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84章 游擊戰(三)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46章 內外結合第81章 總結作戰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74章 守衛兗州(二)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4章 江北之爭(一)第269章 召見第351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104章 突襲盛京(三)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2章 喜迅(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5章 反擊(三)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55章 插曲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91章 勸進(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8章 軍備第405章 國策(一)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35章 追擊第41章 匪賊來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