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

龍嘯大明

阿濟格站在陣地裡的瞭望塔上,用望遠鏡看着在清軍的陣地外,己經佈滿了中華軍挖掘出來的縱橫交錯,寬窄不一的各種戰壕、交通壕,心裡也不禁生出了一股寒意。***原來中華軍的真正目地就在這裡。

中華軍的迫近作業戰術,就是從中華軍的戰壕陣線開始,向清軍的防線方向,以“之”字型的線路,挖掘戰壕迫近,而毎一條“之”字型戰壕之間,又挖掘交通壕互相連通,僅僅只用了五六天的時間,結果整個戰場就大變樣了,在雙方陣地之間平坦的土地上,各種的戰壕、交通壕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一般,而清軍就如同被網在中間的獵物一樣。

現在中華軍的戰壕挖到最近的地方,離清軍的防線竟只有三十多步的距離。現在清軍在陣地裡都能夠聽到鎬鍬挖鏟泥土的聲音。阿濟格甚致都懷疑,中華軍會不會把戰壕一直挖到清軍的陣地裡面來。

但能夠在短短的五六天時間裡,就挖出了這麼多的戰壕、交通壕,這可不是中華軍士兵的功勞,而是依靠支援前線戰鬥的民役。

商毅當然知道,打仗從相當大的程度上說,就是拼消耗,打得是綜合國力,而後勤保障是否跟得上,也就是綜合國力的最直體現。以前中華軍和清廷作戰,基本都是在自己控制的地區,或是控制區的邊緣地帶,後勤補線短,運送週期也不長。但這一次側是完全在境外作戰,對中華軍的後勤供應,也是一個嚴格的考驗。

因此在這次中原大戰中,南京政府在南京、山東、湖廣等地,一共動員了八十餘民役,牛馬驢騾等牲口十萬餘匹,各種車輛近三十萬餘輛,爲中原戰場的戰士們運送糧食、彈藥、以及其他的各種物資,仗跟隨在前線做固定民役的,就有十五萬餘人,當然更不用說南京、山東等地的兵工廠、木工廠等等也都日夜不停的趕工生產戰爭所需的各種物品。

好在是南京政府的絕大部份官員,以及幾乎所有的中華軍官兵平時一直保持着親民的形像和作風,再加上政府機構也對這次戰爭進行了的大力宣傳,並且也非常努力的動員民役出力,當然對但任民役的百姓也給予了比較優厚的報酬和補貼,因此民役們也比較支持這次的戰爭,各項支前工作也都完成做比較好,儘管這一次中華軍是首次走出了自己的領地作戰,但也並沒有在後勤保障方面出現什麼大問題。

這時在豫南戰場上,大約有八萬餘名隨軍的民役,因爲中華軍的士兵要付責戰鬥,守衛陣地,因此挖掘戰壕的工作,實際是由這些隨軍的民役來完成。不過這些民役全部都是來農民,幾乎和土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挖土掘塹對於他們來說,當然是家常便飯,於是一個個輪動鐵鍬鐵鎬,日夜加緊的幹了起來。

中華軍向清軍陣地挖出的“之”字型戰壕都是八尺多深,六尺多寬,而且在戰壕裡並排可以走二三個人,在戰壕的一側,還有留着一個三尺多高的臺階,一但淸軍進攻過來,士兵們站在臺階上,可以向敵軍開槍射擊。每隔三丈多遠的距離,還會舉起一架木梯,保證戰士們可以迅速的殺出戰壕,進行戰鬥。而連通“之”字型戰壕的交通壕,要比戰壕略窄一點,也有七尺多深,四尺多寬,兩人可以在戰壕中錯身而過。

無論是戰壕還是交通壕,都可以將整個人藏在地平線下,因此只要是中華軍的士兵和進行作業的民役在戰壕裡面,根本露不了頭,不用怕遭到清軍的射擊,而且在施工的地段,戰壕的頂上還覆蓋了石塊保護,就是炮彈也落不下來,非常安全。

其實在戰壕開挖了兩天之後,清軍就己經大致猜出了中華軍的用意,並且也曾發動過幾次突擊,但讓清軍沒有想到的是,中華軍的士兵雖然是躲在沒頂的戰壕裡,但對清軍的動向十分清楚,只要清軍一出擊,中華軍的士兵們就會立刻從戰壕裡冒出頭來,向清軍展開射擊,或者與清軍進行白刃作戰,令清軍根本就無懈可擊。

在連續發動了幾次突襲之後,清軍損失了近千的士兵,但對中華軍的挖掘工程卻沒有造成一點影響,阿濟格也不得不終止了突襲。當然這又有一個讓阿濟格不能理解的問題,爲什麼只要清軍一發動突擊,中華軍就能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呢?就好像是有人親眼看見了一樣,但在每一次突擊之前,中華軍明明都躲在戰壕裡,根本就沒有見到有站出來放哨的士兵。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中華軍的士兵雖然是在戰壕裡面,但卻是在用潛望鏡觀察清軍的動靜,南京政府早就己經制造出了水銀鏡,那麼再製出潛望鏡,當然就不存在任何的困難了。

不過現在令阿濟格感覺到最可怕的,到還並不是中華軍的作業迫進戰術,而是軍心正在發生着變化。因爲時間又過去了五六天,援軍還是沒有半點動靜,儘管清軍的糧草、彈藥還都十分充足,但遲遲沒有援軍的消息,使全軍上下都己經開始產生不安定的情緒了。

而且在軍中也開始產生衆多的流言,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儘量阿濟格知道,必須阻止各種流言的蔓延,但他卻苦於沒有打破流言的辦法,在這個時候,靠一味的強壓是不行的。而且阿濟格在這個時候,對多爾袞的信心也開始動搖起來。

就在這時,成進和李定國也收到了統戰部發來的命令,要求他們努力克服困難,儘快殲滅阿濟格部。

這時土工迫近作業己經完成了大半,雖然離成進和李定國的預想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得知了由於曰朝軍隊的參戰,使目前的戰局又發生重要的變化之後,成進和李定國也立刻決定,馬上向清軍發動全面總攻。

就在九月二十八曰拂曉時分,首先是在淮河南岸,中華軍分從左右兩路,向清軍的防守陣地發動了進攻。

清軍在淮河南岸一共佔據着三個村孑,分別是洪窪村、尹山村、中渡店村,呈一個“品”字形排列。

付責西路進攻洪窪村的,是淮南軍區第一軍,由於這時中華軍的戰壕己經離清軍的陣地極近,甚致可以從戰壕裡直接將手榴彈扔到清軍的陣地裡。因此中華軍一開始就利用天明前的最後一點黑暗的時間,首先向清軍的陣地裡狂投手榴彈。

結果在短短的十幾分鍾時間裡,數千顆手榴彈如雨點一樣落到清軍的陣中,連續的發生爆炸,將陣地裡清軍炸得死傷一片。而在爆炸的硝煙尚未散盡,中華軍就立刻乘着黎明的曙光,向清軍的陣地發動了猛攻,並且迅速的殺入清軍的陣地中,和清軍展開了白刃戰。

面對中華軍的猛烈進攻,而且幾乎是在戰鬥一開始就攻入了自己的陣地,清軍頓時抵擋不住,放棄了前沿陣地,退回到洪窪村去防守。

洪窪村是一個較大的村子,一共有一百二十多房居民,村裡的民房多達數百間,當然也都被清軍拿來當作防守掩體使用。

而中華軍也隨後殺入洪窪村,立刻就遭遇到清軍猛烈的火力攔截,幾乎從毎一間民房裡,都有淸軍佈下的射擊點,不斷的對衝進洪窪村的中華軍士兵射擊,而中華軍也只能一間民房一間民房的進行爭奪,幾乎毎奪下一間民房,都會有好幾名中華軍的士兵陣亡,有時甚致在爭奪一間民房時,會付出十幾名士兵的代價,因此在爭奪洪窪村的戰鬥中,也給中華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損失。第一個衝進洪窪村的六十六團儘管連續攻佔了二十多個民方,但也爲此幾乎損失了近一半的士兵。

後來中華軍將火炮推到前沿陣地上,對每一間民房逐一的火炮轟擊,結果一連轟塌了二十餘間民房,落在民房裡的清兵有一部份逃出,但也有一部份被瓦礫碎石所掩蓋起來。

這一來有不少清軍也不敢在躲在民房裡面,只能衝殺出來,與中華軍展開白刃戰,當然也有一部份清軍依然躲在民房裡面射擊。雙方的士兵交錯混雜在一起,激烈的戰鬥着。

但這一次中華軍己經決定要殲滅阿濟格部,因此進攻也打得非常的堅決,無論傷亡多少,也決不後退一步,而是向清軍發動連續的突擊進攻,一點一點的奪取洪窪村的陣地。加上後面的火炮也源源不斷的跟上,給步兵的進攻提供火力支援。

戰鬥差不多進行了近兩個時辰,洪窪村的民房轟蹋了近一半,還有不少民房燃起了大火,在中華軍這樣兇猛而堅決的進攻面前,清軍終於堅守不住陣地,紛紛逃出村子,向中渡店村敗逃而去,也有相當一部份清兵沒能逃出去,被中華軍俘虜,或是向中華軍投降。到了下午二時左右,中華軍也終於成功的攻佔了洪窪村,然後稍作了一下休整之後,繼續向中渡店村發動新一輪的進攻。

第403章 新年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09章 進京(下)第55章 火船(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1章 備戰(三)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52章 談判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91章 逼宮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97章 僱傭兵(上)第81章 洋人(下)第84章 夜襲(二)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8章 許婚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61章 破局(上)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35章 天命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1章 婚姻(下)第264章 調兵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72章 勸進(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84章 襲擊(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01章 守城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48章 新政(一)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37章 新武器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66章 忽悠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71章 追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
第403章 新年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86章 突破淮河(上)第15章 廬州聚兵(下)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209章 進京(下)第55章 火船(一)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233章 林家的決斷第101章 備戰(三)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29章 驅民作戰(上)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52章 談判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91章 逼宮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48章 皇太極(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59章 察哈爾之戰(二)第97章 僱傭兵(上)第81章 洋人(下)第84章 夜襲(二)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28章 許婚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11章 清軍南撤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272章 不解(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117章 假太子案(四)第61章 破局(上)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35章 天命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11章 婚姻(下)第264章 調兵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172章 勸進(上)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84章 襲擊(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189章 議和後續(二)第101章 守城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34章 迎頭痛擊第148章 新政(一)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37章 新武器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第66章 忽悠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171章 追擊第31章 碧華軒(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62章 皇太極暴斃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