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

葉瑤瑱接着又道:“冊封就這樣定下來了,還有就是在冊封之後,哥哥也應該規定,後宮裡的人員,最好再不要再經管外面的事情了。”

商毅怔了一怔,這纔想起來,在自己的妻妾當中,以前除了葉瑤瑱代理朝政之外,還有林鳳舞管着銀行的事務,明石姬管南方的情報,陳圓圓管着宣傳文化方面事情,每一個人都確實幫助商毅做過不少事情。後來明石姬懷孕之後,就把情報事務交出來,生下了女兒之後,也沒有再接手,而現在陳圓圓也把自己手上的事情都推了,安心的在宮裡養胎,這時手頭上有外事的人,其實只有林鳳舞,她還管理着銀行的事務。

葉瑤瑱又道:“雖然這些年來,鳳舞一值在爲銀行的事情操心,可以說銀行的發展到現在,鳳舞確實是功不可沒,但如果還是由鳳舞來繼續打理銀行的事務,就不合適了,而且現在銀行的業務已經走上了正軌,鳳舞也完全可以抽身出來了,交給別人,鳳舞是個明白道理的人,應該會懂得這一點的。而由宮裡不是成立了內務府嗎?以後內務府的事情就交給鳳舞來管吧,雖然說是大材小用了,但爲了大局,也只能這樣安排了。”

商毅也沉默了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應該讓鳳舞放手銀行的事情。”

雖然商毅希望讓自己的后妃們都有些事情可做,不致於毎天都關在皇宮裡,成爲籠中雀,然後互相勾心鬥角,但繼續讓林鳳舞來管理銀行,確實不合適了,因爲現在銀行是帝國的貨幣發行機構,控制着帝國的經濟命脈,是一個及爲重要的機構,理所當然的應該交給政府公職人員來管理,皇室最好還是從這裡面抽身出來。

想了一想,商毅道:“內務府是皇宮的機構,並不算公職,鳳舞辭去了銀行事情之後,後宮就再也沒有公職人員了。我想不如成立一個慈善會,主要付責救濟窮苦、生活困難的家庭,上不起學的孩子,沒有子女的老人、沒有父母的孤兒,由你們來牽頭,最好能夠把其他大臣們的夫人都發動起來,資金一部份可以由宮裡出,一部份可以向外界集資,接受捐款,名字就叫中華慈善總會吧。這樣一來可以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二來你們也都有事可做,不致於毎天都悶在皇宮裡。”

這個想法確實有些出乎葉瑤瑱和紫玲瓏的預料之外,不僅僅是因爲商毅要成立中華慈善總會的構想,更爲意外的是要給後宮的嬪妃們找一些事情做的想法,因爲歷代的皇帝從來都沒有想過,給後宮的嬪妃們找事情做,按中國的傳統,後宮的嬪妃唯一的任務就是伺奉皇帝,替皇帝生兒育女,至於關在皇宮裡悶不悶,閒不閒,從來沒有誰關心過。

當然葉瑤瑱畢竟和商毅做了近十年的夫妻,對他的思想十分了解,因此還好一些,但紫玲瓏卻是大爲意外,因爲過去她曽收集過許多有關商毅資料,自以爲對商毅的性格十分了解了,但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收集的資料還遠遠不夠,或者說對商毅的估計嚴重錯誤。

雖然紫玲瓏當然知道,在早期的時候,商毅確實是任用過不少妻妾管事,但當時只是認爲商毅是隻信任身邊的人,而沒有想到別的,現在看來商毅和別的皇帝有很明顯的不同,顯然是從心裡在爲後宮的嬪妃着想。因此紫玲瓏對商毅的看法,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在以前只認爲他是雄材大略的帝王,知兵善戰的名將,現在才知道他居然還有這樣細緻柔情的一面。

葉瑤瑱沉思了一會兒,也點了點頭,道:“成立中華慈善總會,這件事情很好啊,我看這是可以做的,別人恐怕也沒有什麼話說,玲瓏姐姐看呢?”

聽到葉瑤瑱問自己,紫玲瓏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點了點頭,道:“這當然是好事,樂善好施的人,自然是誰都喜歡。”

這是商毅很早就有的想法,創辦一個古代的紅十字會似的慈善組織。其實像慈善會、救濟會一類的機構,自古就有,但絕大多數都是民間創辦,由官府出面的很少,更不用說是由皇宮出面。畢竟雖然在官方文章中常說皇恩浩蕩,但事實上在廣大百姓印像中,皇權都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威嚴、恐懼,就是不會有什麼恩情之類。因此現在由皇室出面,創辦中華慈善總會,不僅可以改善皇室在人們心目中的形像,拉近皇室和普通平民之間的關糸,建立一個新的皇室形像,同時也是爲皇室建立一個好名聲,得到廣泛民羣支持,獲得人心的好辦法。

見葉瑤瑱和紫玲瓏都同意自己的意見,商毅也十分高興,又道:“好吧,明天在宣佈了冊封之後,接着就宣佈成立中華慈善總會,你們也一起商量一下,俱體怎樣做法。”

這時紫玲瓏忽然問道:“你打算把這個中華慈善總會弄成多大的規模,皇室一年的收入是多少,開支又是多少,一年又能夠拿出多少錢來,皇室現在連內庫都沒有,這筆錢從那裡出來呢。”

商毅也怔了一怔,這個問題他到還沒有想過,在中國古代,國家財政與皇室財政在名議上,是有明確區分的,前者就是國庫,收入主要來自各地的各種稅收,用於國家的諸項開支。而後者俗稱爲內庫,收入來自於一部份國庫的拔款,皇莊地租及各地歲貢,外藩進貢等,主要用於皇宮,皇室的費用開支。

當然在大多數時候,國庫、內庫的界限其實並不很清楚,皇帝可以直接向國庫伸手要錢,而國庫缺錢的時候,也可以向皇帝申請,啓用內庫的財產,不過總體來說,還是以皇帝向國庫要錢的時候居多,另外在內庫缺錢的時候,皇帝往往也會巧立名目,隨意堵加稅收,如在明朝萬曆年間,皇帝爲了擴充內庫收入,派出礦監、稅使四處搜刮肆虐,一度也弄得天怨人怒。

因爲現在帝國才成立了一年多的時間,各項制度都還沒有建全,因此國庫和內庫還沒有明顯的區分,皇室的開支仍然是從國庫中支取,當然在皇宮裡,也有一個自己的小錢庫,也有一筆資金,但存放的只是國庫拔款的餘錢,和外藩送來的禮物,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內庫。

葉瑤瑱點了點頭道:“玲瓏姐姐說得有道理,老是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雖然現在皇室的開支並不大,去年一年的花費還不到四百萬銀元。但以後北京皇城的費用也要算入皇室的支出,宮裡的人員也還會増加,皇室的機構建全起來,開支也會直線上漲。既然是這樣,不如就趁着這個機會,把內庫成立起來,確定皇室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免總是從國庫裡支取費用。”

商毅也點頭道:“對,現在也確實是到時候了,可以把國庫和內庫分開,各行其道。而且以後皇室的開支,必須嚴格的控制在內庫的範圍以內,絕不能向國庫伸手要錢。更不能亂立名目,徵收稅用。”

因爲現在國會成立之後,國家増減稅收,必須通過國會,這也使皇帝失去了另立名目,搜刮稅賦的權力,當然這也是商毅限制皇權的目地,取消了皇權對財政的控制。不過確定皇室的收入來源還是非常必須,按照商毅的想法,皇室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一是從毎年國家的政財收入中分配一定的比例,作爲皇室的費用,二是皇莊的地租及產出的收入,三爲皇室的投資收益,如股票,資助開拓殖民地等等,四爲各地的歲貢和外藩進貢,第三項也存在着投資失敗的風險,而第四項屬於各地官員,外國的自願,因此皇室穩定收入主要還是來自於前二項,甴其是第一項,因此從毎年的政財收入中抽出多少做爲皇室的費用合適,也需要認真計算一下。而第二項皇室擁有多少土地合適,也同樣需要研究,因爲皇室的土地是不用收稅的。

葉瑤瑱笑搖了搖頭,道:“算帳的事情,我一看就頭疼,這事情還是讓鳳舞去操心吧,反正也不急於這一時。”

紫玲瓏剛纔一直在一邊聽着他們說話,並沒有插嘴,現在等他們說得告一段落了,才苦笑了一聲,道:“我真的有一點不明白了,你這個皇帝到底是怎麼當的,別的皇帝都是恨不能把國家的政財大權一骨腦的全都抓在自己手裡,什麼事情都是由自己說了算,而你到好,政權權力都讓給了國會,自己只留下一個不疼不癢的否決權,現在財務權力也都放棄了,把皇室的支出全都限制在內庫裡,不僅不能加稅,連國庫都不動用,我確實有些不明白,要是這樣,你這個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其實紫玲瓏也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女人,只是進宮的時間不長,對商毅的思想,建國的思路並不瞭解,因此她的政治思想仍然是停留在傳統的層面上。對商毅的這些做法,當然就覺得難以理解了。

葉瑤瑱微微一笑,道:“玲瓏姐姐,我明白你的想法,不過你最好把以前的報紙都看一看,還有書房裡的那些書籍,就會明白哥哥這樣做的用意了。”

第82章 破敵之策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1章 造船廠第76章 二打山東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93章 勸降(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57章 奪船(下)第186章 出獄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79章 桂王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91章 勸進(上)第186章 出獄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8章 家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52章 談判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43章 拿人墊吧第91章 逼宮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39章 吳甡督戰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67章 新法令(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45章 迴歸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68章 重逢(下)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67章 新法令(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52章 談判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95章 遷移(二)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5章 強盜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
第82章 破敵之策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39章 驅逐荷蘭(二)第404章 新年(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412章 南洋戰役結束(六)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1章 造船廠第76章 二打山東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213章 龜甲船(下)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93章 勸降(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76章 二打山東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38章 到馬事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93章 稱王設官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157章 奪船(下)第186章 出獄第132章 招安李自成(上)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79章 桂王第135章 追擊清軍(二)第191章 勸進(上)第186章 出獄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379章 第二戰(四)第38章 家事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264章 進攻馬尼拉城(三)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139章 江南初定(四)第152章 談判第50章 清軍整頓(三)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43章 拿人墊吧第91章 逼宮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210章 跨海入朝(三)第36章 海軍計劃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39章 吳甡督戰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67章 新法令(下)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95章 進攻南京第145章 迴歸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129章 接見鄭成功第268章 重逢(下)第28章 管理戰俘(上)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67章 新法令(下)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39章 第二支西班牙艦隊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152章 談判第259章 抵達呂宋第95章 遷移(二)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77章 琉球之變(二)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5章 強盜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二章 帝國體制五皇權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99章 廷議(下)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2章 靈活作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