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吳甡督戰

得知李自成親自率領大軍來進攻光州之後,在廬州的吳甡也有些坐不住了。

因爲他以經收到了劉澤清帶軍出擊, 迎戰闖軍,被打得大敗而歸,連彭瑞都命喪疆場的結果,也使吳甡有些發熱的頭腦終於又冷靜了下來。至少明白了二個道理:一是現在自己手裡雖然有十餘萬大軍,但也就只有商毅的商家軍,還可堪一戰,其他的人馬其實都是打醬油的貨,只不過是湊人數,拼堆頭而已;二是李自成的賊軍也並不是烏合之衆,還是有相當的戰鬥力,只是分和誰動手。打商毅固然不中用,但打起其他的明軍部隊來,還是十分給力的。

結果在轉了一圈之後,吳甡發現,自已又回到了原點:這次南下督師,如果自已想要對朝廷有所交待,還只能依靠商毅的人馬。而且吳甡現在也淸楚了商毅拒絕攻取信陽,並不是因爲怯戰,而是他對戰事的計劃進展有自已的看法,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用兵。現在看起來,也只能由着商毅了。

但吳牲卻又有些擔心起來,因爲現在李自成聚集了八萬多大軍進攻光州,而商毅手下,只有一萬多人馬,雙方的衆寡也實在太過懸殊了。而劉澤淸、謝科、高君遠三部又靠不住,萬一商毅孤軍作戰,寡不敵衆,被李自成的大軍擊敗了,那可就糕了,自己可就一點資本也沒有了。

不過在這一段時間裡,吳甡到也沒有閒着,他在廬州又整合了幾支地方部隊,又增加了兩萬多人馬,加上留守廬州的馮元慶和崔文榮二部,差不多以經湊齊了三萬大軍。

在其他幾條戰線上,進攻黃州的劉良左和黃得功兩人到是在黃州城下合兵,雖然黃州城有李自成手下的大將劉芳亮把守,一時還難以攻下,但也壓制住了黃州的闖軍,使他們不能有所行動。而駐守九江的左良玉在吳甡連續五次下令之後,也終於有所行動,出軍進駐興國州,對武昌的張獻忠也形成逼進的態勢。總體來看,基本都還尚能維持下去。當然這也是因爲有商毅在光州牽制住了李自成的大部份兵力有關。

另外從京師又傳來了消息,孫傳庭也經做好了準備,將於八月出關南下,進駐中原。這樣將和吳甡形成對李自成的南北夾擊之勢。當然前提是商毅必須在孫傳庭的人馬南下之前,先扛得住李自成的這一次進攻。

因此吳甡最後也決定,親自到光州去一趟,和商毅好好計議一番,看看下一步的計劃,是繼續守住光州,還是暫時先讓一步,退守回廬州,等孫傳庭的人馬南下之後再出兵。總之吳甡明白,自己可不能像上一次那樣對商毅發號施令就完了,還是先和商毅協商好,起碼要讓商毅自己同意。

於是吳甡帶領兩萬人馬,來到了光州。但等吳甡到達光州的時候,李自成以經撤軍回了信陽。

原來上次李自成對光州發起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之後,就立刻將大軍撤走,自己駐紮在信陽州里。而且再也沒有派遣大軍來攻城。而劉澤清、謝科、高君遠三部人馬得知李自成的大軍撤退之後,也都又率領人馬殺了回來,準備追擊一陣,再立點功勞。不過商毅勸阻他們,說這次是李自成主動撤軍,以防其中有詐,因此不要去追擊了。三人現在對商毅的說己是奉若神明,他說不追,那也就都不追擊,還是回到了光州城外駐紮。

不過雖然闖軍再也沒有來攻打光州,但還是不時派遣小股人馬來襲擊光州,雙方也接戰過數次,總體來看,明軍還是勝多負少。也同也傳來了李自成打算放棄湖廣之地,揮兵北上收入關中之地的傳言。

吳甡進城之後,聽商毅彙報了近一段時間以來的戰事經過之後,也不由大爲放心,這麼看來堅持到孫傳庭出關南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又將商毅誇獎了一番。對商毅拒絕攻取信陽的事情,也支字未提,好像沒這回事一樣。兩人商量了一番之後認爲,這是李自成確實有可能揮兵北上。因此也決定試探着出兵進攻信陽,看一看闖軍的反應再說。

而在隨後的三天裡,明軍分三路出擊,進展竟然都出乎人意料的順利,連續佔領了羅山縣、光山縣、息縣等地,闖軍都沒有來爭奪,同時周少桓也帶領人馬,進攻信陽,但出人意料的是,這時信陽竟是空城一座,闖軍都以經撤退到了隨州。

周少桓率軍進駐信陽,立刻向商毅發出了告捷。然後就在信陽駐守。兩天之後,收到了商毅的命令:繼續出兵西進,進入德安府,攻打隨州。

周少桓接令之後,由信陽出兵,進西出發,一路上根本就沒有遇到闖軍的阻擋,十分順利的就進入到湖廣省的德安府境內。德安府也就是後世的湖北省北部的隨州、安陸一帶,北面接南陽、東連信陽,南抵漢陽、武昌,北靠襄樊相連,恰好處於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的交接地帶,可謂是西通宛洛,南達吳越,地當荊豫要衝,扼阻襄漢咽喉。

不過周少桓在率軍進入德安府之後,並沒有繼續向隨州進發,而是在隨州以北的萬河鎮,找了一個廢棄的莊子駐軍。並且挖戰壕,築土牆,修築防禦工事。果然一天之後,偵察兵來報告,在萬河鎮西南三方,都發現了闖軍的大軍,每路人馬都不下萬人。

周少桓接報之後,絲毫也不驚慌,事實上這一切都在商毅的計劃之中。

其實從一開始,商毅就不相信,李自成會這麼撤軍北上,恐怕十有**是誘敵之計。商毅這樣的猜測也不是沒有道理。雖然他不知道這是李巖分析,商家軍兵力過少,而且不善於主動進攻這兩個弱點的基礎上,李自成制定出來的戰術。但商毅從歷史上得知,李自成是非常善於使用透敵深入,然後合兵圍擊的戰術。明末的幾位干將,左良玉、孫傳庭、傅宗龍等人都在他這一招下吃過不少大虧。

在另一時空裡,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李自成率兵北上,也是靠這一招徹底擊敗了孫傳庭,然後全面佔領關中之地,爲最終攻入北京,滅亡了明朝奠定了基礎。

而從目前的局勢上來看,闖軍雖然在商毅手上連吃了好幾次虧,但並沒有傷及元氣,實力依然雄厚。李自成率領七八萬大軍來進攻光州,決不會就這麼不疼不癢的打了一戰就撤軍。從李自成大軍撤退之後,雙方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接戰來看,闖軍幾次敗退,都像是詐敗。同時商毅派出的偵察兵也打探到,所謂“李自成準備揮兵北上” 的消息,其實是從光州周圍的一批流動小商販、貨郎,走方郎中等人那裡傳出來的,並不可靠,這些人其實很可能是闖軍派出的細作。

基於這些原因,商毅判斷,李自成是又打算採用誘敵深入之計。不過這一次商毅也不打算置之不理,而且還準備來個將計就計:首先派出一支精銳人馬,佯作中計,率軍突進,深入到闖軍的佔領地區中。然後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修築工事,穩守待援。利用商家軍強大的火力,吸引住闖軍包圍。然後商毅再親自率領其他人馬,以及其他各路明軍分頭出擊進攻,來一個內外夾攻,中心開花,給李自成一個沉重的打擊。

當然商毅主張其他各路明軍也分頭出擊進攻,到並不是指望他們能夠出多大力量,而且給他們找一些事做,都別閒着,雖然明軍的戰鬥力並不怎麼樣,但總也能吸引一部份闖軍的注意力,分擔一些壓力,不過最終作戰後主力部隊,還是要靠自己的商家軍。

吳甡聽完了這個計劃之後,第一感覺就是太大膽了,而且也太冒險了,一但失敗,以前所有的戰績就全成了浮雲。不過細細一想,也不是完全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因爲商毅即然敢提出來,就一定有相當的把握,同時他現在也對商家軍的戰鬥力有充份的把握。

雖然吳甡當然不知道,商毅的目地其實是爲了逼李自成儘快北上,自己會去搶佔襄陽,然後順流而下,再取下武昌,在湖廣以北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但這一戰如果真的成功,就有可能一舉扭轉整個湖北的局面,到那時孫傳庭在從關中出兵南下,兩軍合擊,也確實有可能一舉重創李自成。只剩下一個張獻忠,那就好對付了。那麼這樣一來,自己這次南下督師不說是功德圓滿,也算是立下了奇功一件,對朝廷,又皇帝也能夠有所交待了。而且說不定回到朝中就能出任內閣首輔,執掌朝政。

在這樣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吳甡經過了再三的考慮,終於同意了商毅的計劃。而且吳甡也知道,只要商毅想要進行這個計劃,就算自已不同意,他也完全可以一個人單幹。

在吳甡同意之後,商毅立刻調兵遣將,準備實施這個計劃。而這一計劃的關建就在那一支故意裝作上當的前鋒軍隊。而商毅選定了周少桓的二團,另外又給他們配上了一個偵察連。

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37章 新武器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71章 追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404章 新年(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302章 造勢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402章 北境第269章 召見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34章 收尾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402章 北境第66章 新法令(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21章 狙擊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7章 行軍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65章 出兵第245章 獻投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2章 派遣內應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
第154章 進軍湖北(上)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68章 攻城激戰(一)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155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一)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100章 收編海盜(一)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37章 新武器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71章 追擊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48章 清軍整頓(一)第404章 新年(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63章 濟南備戰(三)第116章 豫北戰役(二)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302章 造勢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48章 皇太極(上)第402章 北境第269章 召見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266章 變數(二)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46章 內外夾攻第234章 收尾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17章 海盜(一)第82章 進攻黃州(三)第402章 北境第66章 新法令(上)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21章 狙擊手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318章 攻佔九州島(七)第17章 行軍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75章 南明的行動(下)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165章 出兵第245章 獻投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2章 派遣內應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