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

神烈山,孝陵,享殿。

享殿的正殿上本來是用來供奉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靈位的位置,不過現在已經成爲魔門的據點,這時剛剛趕到南京的璞愚印和墨經緯正在這裡相對而坐。

璞愚印道:“這次雖然幫助清軍攻破了南京,但聖門弟孑的傷亡確實太大了一點,至少也需要十年才能夠恢復過來,看來我們以前對商毅的實力,還是有一些估計不足。”

墨經緯雖然自傲,但在璞愚印面前卻絲毫也不敢表現出來,低着頭道:“師尊,都是弟子無能,才使這次聖門傷忙慘重。”

璞愚印寬憵他道:“你也不用過於自責了,復興聖門的大業,那能沒有犧牲就能夠實現呢?這些都是我們聖門弟子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好在是南京己經被攻破了,雖然現在商毅依然在西北城區中駐守不退,但朱由崧己死,皇城己被清軍攻佔,我看商毅就是固守,也堅持不了多久,而且淸軍還可以從江北調兵過來,因此時間一拖久了,商毅必然會撤出南京,何況現在瑤瑱己經在我們手裡,足可以牽制住商毅。因此這一次你還是做得不錯。”

雖然話是這樣說,其實在璞愚印心裡可並不這麼認爲,因爲商家軍的目標本來就不是堅守南京的城牆,就是要和清軍在南京城內交戰,結果還是付出了這麼多的代價,要不是紫玲瓏抓住了葉瑤瑱,魔門的這次計劃只能夠用失敗來形容了。

墨經緯當然不知道璞愚印的真實想法,因此聽師父這麼說,心裡也好過了一些,又道:“師尊,那麼瑤瑱的事情應該怎麼處理呢?”

璞愚印看了他一眼,正色道:“我知道你對瑤瑱一直都念念不忘,但現在我們還要利用她來威脅商毅,因此暫時就把她交給玲瓏來看管。在這段時間你不許有什麼舉動,更不可因爲兒女私情,誤了大事。”

見璞愚印用少有的嚴厲態度對自己說話,墨經緯心裡也不禁一凜,趕忙低下頭道:“弟子不敢。”

璞愚印又把聲音放緩和了一點,道:“現在你應該多想一想,怎麼樣利用瑤瑱來脅迫啇毅,甚致是利用瑤瑱來設置圈套,除掉商毅,只要商毅一死,不僅是你和瑤瑱之間就沒有任何阻礙了,就連聖門也少了一個大敵,明白了嗎。”

墨經緯這才恍然大悟,道:“弟孑明白了。”

璞愚印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很好,我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再過一兩天,瑤瑱失蹤的消息也該傳到南京了,別人猜不出是我們乾的,但葉基輔一定猜得出來,因此他也一定會來南京找商毅,他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救走瑤瑱。現在南京城裡戰事未平,孝陵的地方既偏避,又好隱藏,這段時間我們暫時把據點設在孝陵,你和玲瓏都留在這裡,輕易不要離開。”

墨經緯當然願意留在孝陵,立刻點頭,道:“是,師尊。”

璞愚印這才起身,道:“好了,我先到南京城裡去看看,雙方的對陣情況,然後再回來和你們商議怎麼對付商毅的事情。”

墨經緯道:“師尊,現在都已經快子時了,您還是休息一夜,明天再去。”

璞愚印搖了搖頭,道:“晚上有晚上的好處,正好可以觀察一下商家軍的佈防情況。你在這裡小心守着,不可大意。”說完之後,這才起身,走出了殿外。

這時正是夜色正濃,因爲沒有月色,只有微弱的星光,一切的景像都是朦朦朧朧,而璞愚印趁着夜色,走出了孝陵的文武方門,穿過了陵墓神道,一直走到了下馬坊。順便也沿路檢了一下魔門弟孑的守衛情況,基本還算是可以讓人滿意。

過了下馬坊,也就是出了孝陵的範圍,向前走了不到一里,只見在山道中間,一個付手站立着的背影。璞愚印心中一凜,立刻做好了嚴備,同時抵聲喝問道:“什麼人?”心中忽然一動,又道:“是基輔嗎?”

那人影緩緩的轉過身來,道:“是我。”

璞愚印苦笑了一聲,道:“果然不愧是基輔,這麼快就找到這裡來了,我還以爲至少會等到明天。”

葉星士面無表情,也沒有理璞愚印,道:“我知道瑤瑱就在孝陵裡,你們把她關在什麼地方?”

雖然葉星士的突然出現,讓璞愚印頗有些措手不及,但想着有葉瑤瑱在手裡,而且孝陵裡有魔門的重兵看守,因此也有恃無恐,道:“你放心,我們雖然把她抓來,但沒有爲難她,把她安置在享殿的側房裡,而且由玲瓏親自守護她,你儘管可以放心。”

葉星士沉默了半響,才道:“我已經說過,不會干涉天下大勢,你們爲什麼還要對瑤瑱出手?”

璞愚印苦笑了一聲,道:“我也不想這麼做,但爲了聖門的復興大業,不得不如此,爲什麼你偏偏要把瑤瑱嫁給商毅,而商毅偏偏又是聖門復興的最大敵人。你應該明白,這種局面早晚都會出現的。”

葉星士又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看來我確實錯了。”

璞愚印道:“基輔,現在還不算遲晚,只要你迴歸聖門,我們可以馬上放了瑤瑱,至於商毅,只要你們能夠說動他,支持聖門的復興大業,投降清廷,他以前做過的事情,都可以既往不咎,大家仍然可以算是自家人,而且我們絕對會重用他。”

葉星士冷笑了一聲,道:“墨經緯會同意嗎?這麼多年他一直都在打瑤瑱的主意,還不就是爲了你那兩句判詞,他會甘心讓瑤瑱這樣嫁給商毅嗎?”

璞愚印也有些惱火,道:“早知道會這這個結果,當初就不該告訴經緯。不過你放心,經緯那邊,由我來處理,一定不會有事的。”

葉星士搖了搖頭,擡頭看着天空,道:“晚了,已經晚了。”

璞愚印道:“怎麼算晚了呢?你儘管放心,我已經見過瑤瑱,她現在的情況很好,和玲瓏有說有笑,就像是過去在聖門裡一樣,根本就不像是被抓來的樣子。因此只要你馬上回歸聖門,一點也不晚。”

葉星士微微笑道:“是嗎?這孩子也太多鬼主意了,想不到這次連我也被她算計進來了。”

這時璞愚印才發現,氣氛有些不對,葉星士對自己的話一直避而不答,而且似乎有些是在故意東扯西拉的拖延時間,因此道:“基輔,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葉星士淡淡一笑,道:“璞愚印,你想過沒有,瑤瑱就會這麼輕易的相信紫玲瓏的那一封信嗎?就因爲那一封信而孤身冒險才被你們抓來。不要忘了她可是我的孫女,怎麼可能連這麼一點小小的圈套都看不出來呢?”

璞愚印怔了怔,這樣想起來,這次抓捕葉瑤瑱的行動確實進行得太順利了,而葉瑤瑱在孝陵裡的表現,也確實有些奇怪,完全不像是受制於人,而是一付勝劵在握的樣子。只不過人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因此也都沒有太在意,最多也只當她是故弄玄虛。但聽葉星士這麼一說,這才發現確實是有些不對勁,雖然還想不出問題出在那裡,但心裡卻不由自主的升出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來。但見葉星士不在說下去,忍不住道:“你是說她是故意讓玲瓏抓回來的,她爲什麼要這這樣做?”

葉星士道:“是爲了我?”

璞愚印不解,道:“爲了你?”

葉星士點了點頭,道:“對,她是爲了讓我徹底和聖門決裂。”

璞愚印的身孑一震,終於明白了過來,不由心中大凜,這個後果實在太可怕了。

就在這時,葉星士的身體一動,“呼”的一拳向璞愚印打了過來。

兩人之間至少還相隔着十幾步的距離,但不知怎麼,從葉星士揮拳到擊出,整個人也就到了璞愚印的面前,但偏偏又感覺這一拳的來勢並不算快。這種感覺非常奇妙,只有身在局中才會體驗得到。

璞愚印也是有數的高手,知道是因爲剛纔葉星士的那些話使自己的心神失守,因此才被葉星士抓住了空了,當下免強凝神聚氣,也同樣揮出一拳。

兩拳相交,葉星士的身體只是晃了一晃,而璞愚印卻連退四步,站穩之後,臉上出現一抹異樣的紅色,但趕快就又恢復了常態。

但一擊之後,葉星士依然付手而立,並未趁勝追擊。

這時璞愚印才道:“基輔,不要忘了,現在瑤瑱還在我們手裡,你真的要和聖門徹底決裂嗎?”

葉星士知道他是在對自己展開反擊,道:“瑤瑱在你們手裡不假,但你以爲你逃得過我的手掌嗎?拿你去換瑤瑱,夠不夠。”

璞愚印冷笑了一聲,道:“你可以打敗我,也可能殺了我,但絕不可能活捉我,拿什麼去換你的孫女。”

葉星士淡淡一笑,道:“剛纔是騙你的,我根本就沒有這個打算。就在剛纔我們說話的時候,商毅己經潛入考陵,去營救瑤瑱,而是你把瑤瑱所在的位置親口告訴商毅的,我只不過是在這裡拖着你,能打敗你之後,再去接應商毅,我們兩人聯手,足以救出瑤瑱了。”

璞愚印的身體一震,心神終於再度失守。而就在這時,葉星士的拳頭,又到了自己的眼前。

第251章 調兵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208章 進京(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406章 國策(下)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78章 衡州府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83章 夜襲(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3章 出兵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85章 襲擊(下)第193章 雷汞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55章 民嘯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9章 安慰公主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52章 對持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93章 勸降(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96章 軍校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47章 金殿廷議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98章 困境(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72章 求和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95章 遷移(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44章 新年(上)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94章 勸降(下)第118章 海盜(二)
第251章 調兵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208章 進京(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45章 南陽大捷(上)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406章 國策(下)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78章 衡州府第212章 各懷心計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37章 南方情報第233章 除夕——皇城之戰(下)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83章 夜襲(一)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18章 保衛家園(二)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13章 出兵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85章 襲擊(下)第193章 雷汞第127章 主動出擊(上)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188章 坤興公主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68章 再坑一次張獻忠第95章 形勢逆轉(下)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55章 民嘯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9章 安慰公主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2章 擁立新君(二)第252章 對持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59章 局中之局(二)第93章 勸降(上)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82章 破敵之策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78章 長城填詞第196章 軍校第261章 察哈爾之戰(四)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158章 襄樊之戰(三)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176章 鹽場(下)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47章 金殿廷議第411章 南洋戰役結束(五)第198章 困境(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72章 求和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95章 遷移(二)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144章 新年(上)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94章 勸降(下)第118章 海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