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

“今天我們終於見到這位聞名以久的中國將軍。就在他的府邸,他和他那位信仰主的妻子一道接見我們,整個氣氛非常愉快。

不過在我們還沒有見面的時候,就讓我見到了一個令我十分震驚的東西,因爲在他接見我們的那間房子裡,居然掛着一幅巨大的木雕世界地圖作爲背景,在上面十分清楚的繪製出了我們所己知的世界地形,儘管我不知其他地方的情況,但我所熟知亞州南部和歐州,以及歐州的主要城市,確實都繪製的十分準確。

雖然我不認識中國字,但也可以從這幅地圖的大不列顛島上,十分輕易的就找出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紐卡斯爾、謝菲爾德、利茲、南安普敦等主要城市的位置。甚致還可以從地圖上找到,我從印度來到中國所走過的道路。僅從這一點就可從看出,這是一個對世界都十分了解認識的人。

這還不算什麼,更爲神奇的是,在這幅地圖上,竟然還繪有荷蘭人剛剛纔發現了不久的南方大陸(即澳大利亞),而且還是完整的形狀,但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知道南方大陸的整體形狀,因爲居我所知,至今爲此歐州人還沒有發現南方大陸的全部。”

…………

“商毅將軍是非常年輕的人,居說他只有二十六歲,即使這個說法不準確,但他的實際年齡應該也決不會超過三十歲,他的身材很高,略有些削廋,帶有十分明顯的軍人氣質,雖然初一看並不起眼,但如果相處久了你就會發現,他是一個充滿了自信,而且意志堅定的人。

他擁有候爵的爵位,官職大體相當於歐州的一個總督,手下掌握的軍隊數量約有十萬左右,包括一支以火槍火炮爲主要武器的陸軍,和一支以西式帆船爲主的海軍,還有一支以歐州人爲主體的僱傭軍隊伍,管轄區包括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大致相當於整個大不列顛島的面積,這到並不是什麼意外,因爲整個中國的面積比歐州還要大,因此一箇中國總督的轄區也許會比一個歐州國家都大。但他的態度非常和藹,並沒有一個總督應有架子。不過並不像是一個貴族家庭出身的人,這一定我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確定。

我只是奇怪,很難想像一個如此年輕,卻又不是貴族出身的人,怎麼能夠達到這樣高的地置。居亞當神父解釋說,因爲現在的中國正處於戰亂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滿族己經佔領了中國一半的土地,就好像是匈奴王阿提拉入侵羅古帝國一樣。而在這種戰亂時期,有能力的人,崛起起的速度也會比平常快得多,商將軍就是靠着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才換取了今天的地位。

但儘管是這樣,但我也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奇蹟,在歐州的歷史中就連凱撒也不能與之相比。也許只有漢尼拔才能和他相提並論吧。

另外漢斯說的沒有錯,商將軍確實能夠說十分流利的英語,雖然語言有些奇怪,但和任何一個英國人交流,都不會問題,我想他就是去倫敦生活,也不會覺得不適應的。我們的對話基本都是用英語在進行,而且十分順利,只是在和其他人交談時,纔會使用到西班牙語。這又是一樣令人覺得難以理解的問題。”

…………

“和這個時代的亞州人一樣,商毅將軍娶了不只一位的妻子,據我瞭解,和他己經明確夫妻關係,己經有三個人,另外還有兩名己經確立了夫妻關糸,但還沒有正式舉行過婚禮的女子。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名是西班牙人,她是西班牙岡薩雷斯家族的直系女性,岡薩雷斯候爵的女兒,曾經擔任過西班牙菲律賓殖民地的駐軍長官,在岡薩雷斯家族因爲支持新教,而被菲利普四世監禁的時候,岡薩雷斯小姐正在參加西班牙艦隊對中國的進攻,和商將軍爲敵。

但在得知家族覆滅之後,岡薩雷斯小姐在戰場上投降了商將軍,這也導致了西班牙遠征艦隊的全面失敗,岡薩雷斯家族的軍隊也成爲他手下和一支僱傭軍。雖然我不知道岡薩雷斯小姐和商將軍的婚姻是什麼促成的,但可以肯定,這應該是一樁政治婚姻。

陪他一起接見我們的妻子,是他的第三位妻子,這是一個十分年輕而又美麗的東方女人,據亞當神父說她是一箇中國商人的女兒,而她的父親,商將軍的岳父,同時是商將軍的一個得力的助手。

但看得出這位夫人是曾經受過良好的西方禮儀教育的人,不僅但能說流利的西班牙語,而且能接受吻手背禮,這在傳統的中國是絕對不允許的。也許是因爲接待我們的關係,她穿着一套白色西班牙貴婦服裝,顯得既高雅又華麗,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爲人種的關糸,我甚致還會以爲是一名西班牙的貴族婦女。”

…………

“而隨着交談的深入,我發現商將軍對歐州,包括對英國的瞭解程度確實令我吃驚,他不僅知道過去歐州歷史上出現過的希臘城幫、羅馬帝國、英法的百年戰爭和文藝復興,就連現在全歐的混戰,和英國同樣發生內戰都知道。同時他對這些戰爭的起因和目前行進行到局勢也十分清楚。

他能說出歐州混戰是因爲新教國家與舊教國家的衝突,而主要的國家是法國、荷蘭、瑞典和西班牙、德意志聯邦,而現在的歐州大陸上,西班牙一方顯然己經處於劣勢,新教國家即將取得勝利。法國與荷蘭將取代西班牙成爲歐州強國。而英國的內戰,則是因爲國王與議會之間的矛盾,他還做出一些推論,在英國的內戰中,議會軍將取得最後的勝利,並且他還表達了自己對議會軍的統帥克倫威爾將軍的尊重。

儘管我聽說,這位將軍曾經有過一段不短時間的在歐州的生治經歷,但至少在1642年以後,他就已經回到了中國。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在遠離歐州數萬英里的國家,僅僅只是從一些商人那些得知到的消息,就能夠對歐州的局勢有着如此淸晰的瞭解和分晰。這又是一個我無法理解的地方,也許只能從東方的神秘學中找到解釋,居說中國有一種神奇的預測術。

另外他似乎對我們的來意十分清楚,因爲他十分明確的對我表示,如果是在他的轄區範圍以內,希望和歐州各國都建立來往關係,不僅僅只是商貿方面,還有文化、科學、政治各領域的來往和交流,包括英國在內,都可以在他的轄區範圍內建立商館,派駐人員。

但他也明確表示,不希望各國把歐州的敵對情緒帶到亞州來,而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正常的商業競爭。同時還着重對我指出,他希望和英國建立經貿關係,但不會再乎英國內戰究竟是國王獲勝還是議會獲勝,無論那一方,只要是能代表英國,他都願意與其進行合作。

我認爲他的這種態度對實現我們公司的計劃很有利,無論國內的局勢如何,只要公司能夠和他達成合作協議,都會有效。”

…………

“通過今天的會見,足以說明,商將軍對世界的認識絕不在任何一個歐州人之下,同時他待歐州的態度十開放,不僅不排?歐州國家,同時也願意和歐州國家進行全方位的交濟來往,他的見識和態度,毫無疑問對於公司進一步打開亞州貿易及爲有利。甚致還可以有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但問題在於,商毅將軍僅僅只是中國的明帝國一名總督,並不像莫臥爾帝國皇帝賈汗吉爾那樣,能夠代表明帝國,因爲在中國,皇帝的意志是大於一切的,擁有可以輕易的推翻一個大臣的任何努力,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甴,因此還有很大的不確實因素。而我們也需要進一步確實,商將軍對他的皇帝有多大的影響力,他的做爲能否得到皇帝的全力支持。

另外據各方面的消息來看,現在的明帝國本身這就承在着極大的危機,北方的滿族己經佔據了明帝國的大半土地,中國己經分裂成南北兩大政權,而且雙方並沒有互存的打算,但我瞭解的絕大部份中國商人,都不看好這塊戰爭中的南方明帝國,事實上就在幾個月以前,要不是商將軍的軍隊擊敗了滿族大軍進攻,或許整個南方政權己經不存在了。因此我認爲我們對中國的考查應該更慎重一些。

不過在最後,商將軍也直言不違的向我說明了他的國家的危機,北方的滿族確實佔領了大片的土地,而南方的明帝國正處在下風,但他相信自己的軍隊一定能夠挫敗滿族的進攻,收復國家的全部土地,恢復國家的安定與和平。因爲在歷史上,滿族的先祖女真族就曾經佔領過中國北方,而曾使整個歐州都聞風喪膽的蒙古族,甚致征服過整個中國,然而到了最後,以漢族爲主體的中國,依然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至少從他說話的語氣,還有堅定的表情來看,我認爲他絕對是充滿了信心。”

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3章 出兵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81章 佈置(二)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43章 提案(下)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88章 勸降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山東戰役二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83章 游擊戰(二)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章 應對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42章 海警第144章 規則(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35章 鄉鬥(下)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78章 衡州府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4章 天像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268章 重逢(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5章 南歸(上)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
第54章 水上進攻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3章 出兵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81章 佈置(二)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43章 提案(下)第424章 中俄之戰(四)第188章 勸降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50章 驚動了官府(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山東戰役二第105章 圍殲阿濟格(一)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75章 守衛兗州(三)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128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下)第152章 忠貞營歸降(上)第221章 掃平遼東(二)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90章 武昌擴軍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365章 南洋首戰(二)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83章 游擊戰(二)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67章 三徵湖北(四)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84章 進山追擊(二)第2章 應對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42章 海警第144章 規則(上)第256章 進攻蒙古(上)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50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三)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35章 鄉鬥(下)第31章 碧華軒(上)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78章 衡州府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24章 天像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00章 清軍的援軍(二)第159章 經略江淮(下)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146章 制度(上)第268章 重逢(下)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17章 朱印船(上)第241章 訪歐之旅(五)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84章 大西軍出戰(四)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5章 南歸(上)第207章 北伐計劃(下)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105章 進攻杭州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