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清軍南進(上)

洪承疇向多鐸保證,商家軍在攻佔了廣德州之後,不會繼續向南京外圍進軍,到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確實有根據的。

清軍和商家軍在南京外圍激戰的時候,派出出的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三路人馬也都展開了各自的攻勢。

吳三桂和尼堪分兵兩路入川,由尼堪領兵,由湖廣施州衛進攻重慶,而吳三桂回兵關中,進取漢中,不過因爲四川路途遙遠,因此暫時還沒有回信。而另外兩路,耿仲明和韓岱進攻湖南、尚可喜和覺羅巴哈納進攻江西,都己經取得了一些進展。

現在駐守湖南的是原明湖廣巡撫何騰蛟。清軍擊敗了大順軍,攻取了湖廣北部之地以後,何騰蛟取道寧州、平江到達長沙。並在長沙設置了自己的巡撫行轅。而清軍在佔領了湖北之後,首要的目標是進取南京,而攻下南京之後,又和商毅連番激戰,因此也沒顧得上管何騰蛟,並且對何騰蛟釆用招撫手段,連續二次派人來招降何騰蛟。

但清軍的招降都被何騰蛟拒絕,同時也抓住這段空閒時間在長沙安官設吏,招收殘餘明軍,招收了原明軍將領黃朝宣、張先璧、劉承胤、曹志建等幾部軍隊,聚集了人馬近兩三萬餘人,準備以湖南爲基地恢復湖廣全省。

鄭芝龍在福建擁立了唐王朱聿鍵以後,何騰蛟也奉隆武朝廷爲正朔,而得到這樣一位地方實力派大員的歸順,朱聿鍵當然也十分高興,當即任命何滕蛟爲湖廣總督,駐於長沙,並下令湖南各府屬錢糧俱解督府,等於是給了何騰蛟在湖南的財政軍大權。並任命原武昌兵巡道堵胤錫出任湖廣巡撫,駐於常德,並應何騰蛟所請,任命章曠爲湖南道員、傅上瑞爲偏沅巡撫,湖南諸將也皆封爲總兵。

朱聿鍵被擁立上位之後,到是頗想有一番任爲,希望何騰蛟能有守住湖南爲西翼,並讓鄭芝龍出兵守住江西爲中央,而在東翼又有商毅駐守在浙江,這樣一來就可以保住南方的大部份地區,和清軍抗衡,並圖復國。

不過和鄭芝龍、商毅相比,何騰蛟手頭上實力就顯得十分寒酸,所依仗的不過是一些原明留下來的散兵遊勇。而何滕蛟也知道指望這一批人難見大事,因此也在湖南招兵入伍,操練人馬。

這時被清軍擊敗的大順軍餘部也都陸續南逃,進入湖南、江西等地區。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宮山一帶遭遇到當地民團的襲擊,己經身亡。而在李自成死前,手下最力的大將劉宗敏己死於清軍之手。大順軍的一號、二號人物都相繼戰死,大順軍也陷入羣龍無首、各自爲政的混亂中,諸將之中,田見秀、牛金星、宋獻策等人都向清軍投降。

而其他的大順軍餘部大體可以分爲兩批,劉芳亮、劉體純、張鼐、袁宗第、吳汝義、郝搖旗、王進才、牛萬纔等人逃到湖南東部的平江、瀏陽一帶結集,李自成的夫人高氏,三弟李孜也在其中;李過、高一功、李友、賀籃、劉汝魁、馬重禧、張能、田虎、楊彥昌等人則逃到湖南西部的澧州一帶駐紮。

但這兩批大順軍的餘部都面臨着缺少糧餉,又沒有根基的困境,於是衆人商議,決定還是就近投奔到何滕蛟、堵胤錫的部下。這時兩批大順軍加起來,共計有近二十萬人馬,雖然家眷佔了近一半,但其中也相當一部是當初大順軍的精銳士兵,戰鬥力還比較可觀,如何能夠好好利用這些人馬,確實能夠在湖南戰場發揮很大的作用。而且正好這時何滕蛟、堵胤錫手下也缺少軍隊,因此雙方也一拍即合,何滕蛟、堵胤錫都願意接受了大順軍的投降。

於是由何滕蛟收編湖南東部平江、瀏陽一帶的大順軍,堵胤錫收編湖南西部澧州一帶的大順軍。這一下湖南的軍隊擴張了數倍,而何滕蛟也頓時軍威大振起來。

但接納了大順軍的餘部之後,在如何利大順軍餘部的問題上,何滕蛟和堵胤錫卻出現兩種不同的態度。

儘管收納了大順軍的餘部,但何滕蛟對大順軍並不信任,依然視其爲流寇, 多方提防。同時還把從大順軍將領口中得知到李自成遇伏身亡的消息,假冒成自己的戰功,上奏隆武朝廷,稱是自己聯絡鄉勇,伏擊大順軍,誅殺李自成,並使大順軍的餘部自悔投降等等。

在俱體操作上,何滕蛟也沒大順軍以充分的休整和補給機會,使大順軍真正爲自己所用,相反還利用大順軍各將之間的矛盾,實行分化和排擠。大力提拔原來大順軍中地位較的郝搖旗、王進纔等人,委任爲總督標下總兵、副總兵,但對原大順軍的高級將領劉芳亮、劉體純、張鼐等人,則極力打壓,既不安置駐地,也不供應糧餉,使這幾部大順軍只能被迫就地打糧維持,但又被何滕蛟加以掠奪的罪名,同時還派人誘降這幾部大順軍的士兵低級將領,收爲自己的撫標親兵。

而堵胤錫卻和何滕蛟的方式則完不同,一來是他已經認識到,現在明軍的餘部將領和士卒都已腐敗已極,根本不堪大用,只有大順軍還可以一戰,因此只有全面聯合大順軍,使之納入己範共同抗清,纔有保住湖南的希望。另一方面現在湖南的軍隊幾乎都掌握在何滕蛟手裡,自己部下幾乎一兵一卒都沒有,也只能充份利用大順軍的力量。

於是堵胤錫只帶了幾十名隨從人員,親自趕到澧州的大順軍營中,向李過、高一功、李友等人陳明大義,曉以利害,說得聲淚俱下,也讓衆人頗爲心服,並且又與他們釃酒爲誓,使大順軍的衆將領十分感動,都願以聽命歸附。隨後堵胤錫又派遣自己的親隨傅作霖帶着自己的上疏,前往福建,在朱聿鍵面前爲大順軍的降將請爵受封。

何滕蛟和堵胤錫對待大順軍截然不同的態度,也在兩批大順軍內部產生不小的反響,不久以後,受何滕蛟招撫的幾部大順軍除了郝搖旗、王進才二部以外,其他人包括李自成的夫人高氏,三弟李孜都率部進入崇德府,同李過、高一功等人率領的大順軍匯合,在堵胤錫部下聽用。

但這一來卻引起了何滕蛟的忌恨,因此也上疏福建,不僅攻擊堵胤錫,而且極力詆譭大順軍反覆無常,不可重用,更不可委以重職。

而傅作霖帶着堵胤錫的上疏到達福建之後,卻在隆武朝廷中立即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內閣大學士蔣德璟、路振飛、林增志等人對此都大爲不滿,不僅重翻了大順軍攻破北京,逼死崇禎的舊帳,同時還把南京城破的責任也都推到大順軍身上,正是由於大順軍放棄武昌,才使清軍能夠沿江而下,直取南京,因此赦其無罪也就是很寬大了,怎麼還能請爵受封呢?

但翰林兼給事中張家玉、顧之俊、御史錢邦芑等人卻都支持堵胤錫的意見,認爲現在自已最大的敵人是滿淸,而不是大順軍,因此對大順軍的餘部應該加以安撫,使之爲自己所用,反正封個候爵、伯爵也不過只是一個虛名,相反還能坐收十幾萬人馬,又何樂而不爲呢?

朱聿鍵到還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衡量了利弊之後,還是決定釆納堵胤錫的意見,正式下旨招撫大順軍,並派馬吉翔爲使者前往湖廣頒詔:封高夫人爲貞義一品夫人,賜珠冠一頂,表裡四匹。封李過爲御營前部左軍,掛龍虎將軍印,興囯侯,並御賜名爲赤心,高一功名爲高必正,而其他諸將爲都封伯有差,所部稱“忠貞營” 。

何滕蛟得知以後,雖然心裡很不舒服,但皇帝的聖意己經決定了,他也不便再加任向的反對意見。只好暗氣暗憋,暫時忍下這一口氣來。

不過這時湖南的明軍己經非同小可,堵胤錫招撫了大順軍餘部之後,實際得兵七八萬餘衆,而何滕蛟這時也招募到三萬多撫標新兵,直接歸屬自己指揮,並分派吳承宗、姚友興、龍見明、覃裕春、滿大壯、胡躍龍、向登位等將統領,再加郝搖旗、王進才二部大順軍,和先期招集黃朝宣、張先璧、劉承胤、曹志建等幾部,手下的軍隊也達到近十萬餘衆。

洪承疇在南京上任之後,任命漢軍正藍旗梅勒章京佟岱出任湖廣總督,駐守武昌。但這時清軍的主力都在南京駐守,而且在湖廣駐守的軍隊也多數派到黃州防備商家軍,在武昌、荊州一帶駐守的兵力並不多,一共才一萬多人。駐守荊州的鄭四維手下只有五千人。

因此何滕蛟也不覺膽氣壯了不少,到是頗有和清軍大戰一場的意思。而堵胤錫也想趁勢進軍,收復湖北之地。於是堵胤錫也制定了一個出兵計劃,兩人分兵出擊,由何騰蛟、章曠統兵由嶽州北上,牽制清軍在武昌的兵力;而自己同忠貞營從澧州出兵,先攻下荊州,然後引兵東進同何滕蛟部明軍會師武昌,然後攻取武昌,進而收復整個湖北地區。

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14章 優勢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4章 宣戰(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03章 完婚(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6章 三路出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02章 備戰(四)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91章 逼宮第38章 家事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54章 激戰(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381章 喜迅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0章 民心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7章 南方情報第83章 游擊戰(二)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48章 新政(二)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47章 穿插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61章 破局(上)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9章 收復青州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65章 出兵第37章 南方情報第77章 火炮對攻
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14章 優勢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34章 宣戰(上)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8章 江南攻勢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103章 完婚(一)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249章 孝陵—神道(下)第16章 三路出擊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30章 蘇州織造(一)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244章 血與火之夜(三)第49章 皇太極(下)第102章 備戰(四)第286章 帝國體制(一)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138章 江南初定(三)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91章 逼宮第38章 家事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54章 激戰(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381章 喜迅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0章 民心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258章 進攻修道院(下)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11章 深夜靜思第37章 南方情報第83章 游擊戰(二)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48章 新政(二)第108章 處決立威第147章 穿插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423章 中俄之戰(三)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371章 荷蘭的決議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75章 浙江援軍第61章 破局(上)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9章 收復青州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77章 入川之戰(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165章 出兵第37章 南方情報第77章 火炮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