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

明石姫離開之後,商毅又立刻下令駐守仙霞嶺的段鵬,嚴守各處福建通向浙江的隘口,禁止任何人員出入,以防清軍乘虛攻入浙江。

雖然商毅不想接納朱聿鍵,但並不能明目張的阻止朱聿鍵一行來到浙江,只能夠釆用這種封鎖邊境,禁止出入的做法,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朱聿鍵還能克服重重困難,從福州來到杭州,那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只能說是天不該絕他。不過這種可能性確實不大。

當然現在商毅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朱聿鍵的身上,湖北的戰事纔是當前的重點,兩天以後,商毅收到了湖北地區發來的捷報,知道商家軍挫敗了清軍對湖北戰區的第三次進攻,又取得了輝煌的戰利。由其是現在南方在湖南、江西的戰場上連遭敗績的時候,這一次商家軍戰鬥的勝利,也就更顯得難得了。

雖然湖南、江西並不屬於商家軍的地盤,但總體來看,都同屬於南明的陣營,和浙江也存在着脣亡齒寒的關糸,南明在湖南、江西戰場上的失利,對浙江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過湖北的勝利,也使整個浙江再一次被轟動起來,加上【杭州時報】又大力宣傳,也大大沖淡了這些失敗帶來的消極影響。

而商毅也開始認真思考李巖和李定國提出,奪取黃州,全面控制黃州府的建議。

雖然在當初商家軍躍進大別山,開避湖北戰區的時侯,商毅是禁止奪取大城市,以避免引起清軍的重視,因此商家軍有好幾次可以奪取黃州的機會,但都放棄了。當然這一招也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清軍前兩次征剿湖北戰區時,都對商家軍的實力出現了估計錯誤。不過現在的情況己經大不相同了,再連續三次擊敗清廷的進剿,由其是這一次,清軍己經出動了六七萬的龐大兵力,依然還是被商家軍打得大敗,湖北戰區還想不被清廷重視,都是不可能了。

而且三旅到達湖北戰區之後,使湖北戰區的正式兵力達到近三萬人,而且像九師、三旅都是久經戰陣的部隊,戰鬥力很強,同時整個黃州府地區,除了少數幾個州府縣城以外,基本都在商家軍的控制中。而且這時洪承疇己南進江西督戰,多鐸又要坐鎮南京,不能輕動,黃州的清軍新敗,士氣低落,可以說現在奪取黃州的時機己經成熟了。

一但商家軍奪了黃州,全面佔領黃州府,不僅能夠使目前整個湖北戰區進一步得到穩固和發展,同時還可以爲下一步復奪南京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無論是對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大有益處的。

但商毅也考慮到其中不利的因素,儘管這次清軍又進剿失利,還損兵拆將,但目前在湖北依然還有三萬六七千兵力,而攻打黃州可是攻城戰,並不像在野戰中可以大範圍運動轉移,調動清軍的兵力,尋找有利戰機,只能硬拼硬,不管有利無利都要打。如果因爲攻打黃州,而過多損失兵力,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而且湖北戰區的商家軍剛剛打敗清軍的進剿,彈藥的消耗量也很大,同時還缺少重型火炮,是否能支持攻打黃州,也未必可知,因此最好是能夠先給湖北戰區補充一批彈藥武器,然後再實施攻打黃州的計劃。

而就在這時,南京、北京的情報系統都傳回來消息,清軍的第二批援軍己經出京南下,目前己經度過了淮河,進入鳳陽府地區。

在北京期間,多爾袞曾承諾給洪承疇拔調十萬人馬南下,但由於大軍調齊需要時間,因此在洪承疇出京南下的時候帶來了五萬人馬,現在剩下的五萬人馬也終於都被派出南下。而這一次清軍的領軍主將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滿州鑲黃旗梅勒額真,巴牙喇纛章京,號稱滿州第一巴圖魯的鰲拜。

商毅得報之後,也是憂喜參半,因爲清軍再次出動大軍南下,就意味着北方的留守兵力進一步空虛,這樣自已跨海突襲計劃的成功率,也就會大大的増加,但在目前的情況下,這一支人馬加入南方,勢必又會増強清軍的實力,由其是現在湖北的商家軍剛剛擊敗清軍的進剿,正是兵力疲憊,彈藥缺乏的時候,這支人馬如果被清軍投放到湖北戰區內,可以立刻使湖北戰區的局勢發生完全逆轉。

因此商毅立刻回覆李定國和李巖,告訴他們鰲拜己經領軍南下的消息,讓他們暫緩實行攻打黃州的計劃,先迅速整編修整軍隊,嚴守目前的地區,防止鰲拜部加入湖北戰區。同時也告訴他們,浙江將會在近期內打通水路,運送一批彈藥到湖北來,以増援湖北地區的戰鬥力。並且會再向南京地區發動一次進攻,給南京製造壓力,迫使多鐸把鰲拜部調到江南來駐防南京。然後再視戰局而定,是否攻打黃州。

回信發出之後,商毅立刻招集長江艦隊的統領黃震,以及三名分艦隊的指揮官,詢問長江艦隊的準備情況,能不能馬上和清軍交戰。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準備,把原計劃組建海軍第六分艦隊的新戰艦,也都大部份補充到長江艦隊來,並且又增加了一部份士兵之後,長江艦隊基本己經恢復到剛組建時的規模。

不過黃震等人在商議之後,決定將三個分艦隊的編制又重新調整了一下,第一分艦隊擁有三級巡洋艦二艘,四級驅逐艦十五艘,五級護衛艦八艘。共計戰船二十五艘,主要是付責仍然足在長江入海口至南京段江面作戰。而第二、三分艦隊分別包括有四級驅逐艦二艘,五級護衛艦三艘。六百料以下戰船十二艘。三百料以下戰船二十艘。共計各有戰艦三十七艘,主要是付責深入長江中游江面作戰。

釆用了新的編制以後,第一分艦隊雖然沒有上一次編制的戰艦數量多,但卻沒有小型戰船,實際的戰鬥力反而増加了不少。而第二、三分艦隊的戰船也有所增加,總計戰船數量也達到了九十九艘。

聽商毅介紹了目前的戰局之後,黃震、何濱、易吉軒、南亞虎等四人也知道現在重新打通水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過在上一次水上敗仗之後,整個長江艦隊上下都非常不服氣,也憋足了一口氣,一定要向清軍把這個敗仗討回來,而且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全艦隊都在努力的訓練如何應對清軍的火船進攻戰術。

他們到是沒有想到,報仇的機會這麼快就來了,因此也都立刻向商毅表示,長江艦隊己經完全做好了準備,這次出去,一定狠狠教訓一下清軍。報上一戰敗仗的一箭之仇。

見到長江艦隊的指揮官們並沒有因爲上一戰的失敗而氣餒,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氣和鬥志,商毅也十分高興,不過商毅也知道,光憑血氣之勇是不能戰勝清軍的,而且在有的時候,戰意過於旺盛,也未必就是好事,因此也問他們打算釆用什麼樣的戰術來對付清軍的火船戰術。

黃震當然不會是隻懂說大話,其實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應付清軍的火船戰術,並且和何濱、易吉軒、南亞虎都作過詳細的研究和試驗,這時也早己是胸有成竹了。因此一見商毅問起,立刻和何濱、易吉軒、南亞虎等人在模擬沙盤上演試了一番。

看完了黃震等人的演試之後,商毅也覺得十分滿意,按這樣的戰術,確實可以對付清軍的火船戰術,也可見黃震等人確實是下過一番苦功夫。因此也可以放心,於是商毅也立刻下令,讓長江艦隊再次出擊,主動向清軍發動進攻。

同時也和黃震等人商議決定,這一次長江艦隊還攜帶一部份彈藥武器物資出航,一但擊敗了清軍的水師之後,就由第二或是第三分艦隊立刻逆江而上,將這些物資運送到湖北戰區去。

領命之後,黃震、何濱、易吉軒、南亞虎等四人也立刻連夜出發,回到通州,準備率艦隊出擊。

當然要給南京製造壓力,不僅僅只能依靠長江艦隊的力量,在陸路上同樣也要對南京的外圍發動攻勢,才能造成足夠的聲勢。另一方面也是爲下一步收復南京做準備。

因此商毅又下令駐守常州的楊武丞,再次進攻鎮江,而這一次可不是試探進攻,如果清軍從南京來支援鎮江,就在鎮江府境內與清軍對持,那怕與清軍決戰也再所不惜。

同時又命駐守廣德州的成進率軍出擊,進攻寧國府。一但商家軍攻下寧國府,南京就有被商家軍完全包圍的危險,因此這兩路進攻,都是清軍必救之地,也不怕多鐸不調鰲拜渡江増援南京。

當然最關建的一戰還是水戰,如果商家軍不能擊敗清軍的水軍,重新打通和湖北戰區的水路聯繫,就無法向湖北戰區提供支援,就算鰲拜部被調到南京,湖北戰區的局面也就不容樂觀。

因此雙方的水軍再次較量的勝敗,也成爲這一次的焦點之戰。

強烈推薦:

第252章 對持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71章 不解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18章 海盜(二)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94章 遷移(二)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79章 救急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79章 桂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398章 國事(一)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9章 授藝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84章 夜襲(二)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72章 不解(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88章 喜得千金第302章 造勢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66章 忽悠第268章 重逢(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5章 強盜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5章 強盜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97章 遷移(四)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34章 收尾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83章 佈置(四)第45章 戰後總結第37章 進攻南陽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49章 新政(三)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01章 備戰(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
第252章 對持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271章 不解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18章 海盜(二)第56章 山東之變(四)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261章 會師馬尼拉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94章 遷移(二)第132章 北京的寒冬(三)第430章 新的啓程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49章 大獲全勝第79章 救急第43章 守衛新野(上)第79章 桂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46章 暫時的平靜第133章 北京的寒冬(四)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398章 國事(一)第20章 保衛家園(四)第134章 南京公審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9章 授藝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84章 夜襲(二)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272章 不解(下)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88章 喜得千金第302章 造勢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66章 忽悠第268章 重逢(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5章 強盜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356章 到達呂宋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5章 強盜第199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97章 遷移(四)第395章 荷蘭求和(四)第65章 三徵湖北(二)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34章 收尾第165章 教育和科舉(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83章 佈置(四)第45章 戰後總結第37章 進攻南陽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149章 新政(三)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125章 伏擊清軍(三)第101章 備戰(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5章 南京風雲(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