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搶渡漢水(一)

漢陽府城位於漢水和長江和交匯口處,而蔡甸鎮位於漢水上流,離漢陽城還有二十多裡的路程,因此孫可望和李定囯率領三萬人馬趕到蔡甸鎮附近時,商家軍的第一批人馬以經渡過漢水,並且在江灘邊佈置好了灘頭的陣地。而在漢江對岸,還有無數的船隻以經靠了岸,正在裝運着人員物資。

雖然人馬趕來得稍遲了一點,不過孫可望和李定國兩人騎馬跑上了一個土崗觀察,發現商家軍佈置的防線也拉得很寬,大約有三百餘步,但防線非常單簿,僅僅只是挖出一條半人多深的壕溝,大至呈一個向外擴出的半弧形,然後在壕溝的一側,壘放着一堆土布袋,。而且第一批過江的人馬並不多,絕不超過兩千人,絕大部分都在守在壕溝裡,而在壕溝後面的江灘上,零零散散還有三四百人,正在江灘上佈置臨時的營地規化,並紮起了十幾座帳蓬,同時還在構築臨時的簡易碼頭。

看完之後,孫可望不禁哈哈大笑,對李定國道:“老四,原來明軍才渡過來這麼一點人馬,而且佈置成這麼一個陣地,什麼商家軍,等我們衝殺過去,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

李定囯凝神仔細看了看,卻道:“大哥,我聽說商毅此人極善用兵,精通兵法,他佈置了這樣一個陣地,必有道理,我們不可大意。”

孫可望道:“老四,也不怪老二說你膽子越來越小,我都忍不住要說你。這又有什麼可怕的,咱們有兩萬大軍,他這一共纔多少明軍,就是戚繼光重生了,又能怎麼樣,還不趕快殺過去,還猶豫什麼?要足等明軍的第二批船隊到了,可就不好對付了。” 說着,也不理李定國,催馬跑下了山崗。

李定國心裡雖然還有些疑慮,但也知道孫可望說的是對的,現在確實不能再猶豫,因爲對岸的船隊收經逐漸開始拔錨起航,向自己這邊開駛過來。預計到達灘邊加上下船的時間,少說也要大半個時辰,因此必須在第二批船隊到達之前,先擊潰灘頭的陣地才行。於是也催馬跟着孫可望,跑下了山崗。

兩人回到大隊人馬中,立刻率領着大軍,向商家軍的陣地逼近而去。

其實這時商家軍早己經發現西軍的動向。這次商家軍渡江的人馬是三團和五團,以及八百多輔兵和一些糧草物資,由商毅親自率領指揮。首先渡過漢江的,是三團的兩個火槍營,一個偵察排,另加三百輔兵。由成進和成鋼兄弟率領,一共約有二千多人。趙英傑率領三團的炮兵營和長槍兵營第二批過江。

過江之後,成進、和成鋼立刻派下偵察兵,在附近打探西軍的動靜,並且帶領着士兵們佈置陣地。現在的商家軍對挖戰壕建陣地以經是架新路熟,加上江灘一帶土質鬆軟,因此也進行得非常迅速,不到半個時辰,就將戰壕挖好,只是商家軍畢竟人數太少,而且爲了保護灘頭的地方,戰壕也只能挖掘戌向外凸出的半弧形,而不是常用的棱形。同時成進也對現在的兵力進行了分派,派一千四百多名士兵駐守在戰壕裡,按三段連射的方式佈置好陣式,並留下三百人作爲預備兵力,隨時作爲補充。

西軍的人馬還沒有接近陣地的時侯,就以經被商家軍的偵察兵發現,加上又有望遠鏡觀察,因此成進很快也看到了西軍的人馬。

雖然商家軍以經做好了準備,但西軍出動了兩萬人馬,也讓成進、成鋼兄弟吃驚不小,因爲商家軍的戰鬥兵力只有一千七百多人,而且沒有火炮,只有二十架迅雷銃。

成鋼吸了一口冷氣, 道:“賊兵可來了不少人啊!差不多有二萬多人吧。”

成進道:“有什麼好怕,二團在打李自成的時候,扛住了對手五萬多人的進攻二天,咱們怎麼也不能被二團比下去。在這段時間裡,無論如何也要守住陣地。”

成鋼道:“那到是,不過要是有火炮就好了,現在賊軍最多也就二百步,如果是佛郎機炮,就可以發射霰彈了,一定是一掃一大片。”

成進呵呵笑道:“放心吧,火炮就在後面的船上,趙英傑馬上就會帶着火炮過來了,只要我們先守住陣地,等火炮一到,就一定有這夥賊兵好看的。”

而在防線內的鋪兵們還是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有些輔兵不時的擡頭張望,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但一些有過作戰經驗的輔兵依然各幹各的活,彷彿什麼事也沒有一樣。,還不時訓訴着那些新兵。

“看什麼看,有什麼好看的,趕快乾活吧。”

“賊兵好多呀,咱們的人擋得住嗎?”

“這算啥多的,比這更多咱也見過啊,沒什麼大不了的,在隨州的時候,那個人才叫多呢?四面八方,團團包圍,裡三層外三層的,連個蒼蠅都飛不進來,結果打了兩天,賊兵愣是一個也沒有打進來,就眼前這點人馬,還不夠塞牙縫的。”

“是嗎?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是真的?這還能有假嗎?咱們是什麼隊伍?咱們那可是叫商家軍啊!你啥時候聽說過商家軍打過敗仗的?”

……

等商家軍佈置好了兵力之後,西軍的進攻也開始了。西軍首先派出了五千人馬,從正面發動進攻。雖然這時張獻忠有十幾萬人馬,但是在短時間內急聚擴大,因此裝配根本都跟不上,有一大半士兵都沒有盔甲,兵器也參差不齊,鋤頭鐮刀鐵鍬之類也少少,而騎軍更是不多,全軍騎軍一共也不足萬人,不到關建時刻,張獻忠也捨不得拿出來。

這次孫可望和李定國帶出來的五萬人馬中,一共才只有兩千騎兵。而且張獻忠還再三囑咐,一定要小心使用。因此首先出動的五千人馬全是步兵。

因爲知道對面的明軍兵力很少,因此首先發動進攻的五千西軍到也都信心滿滿,各自揮舞着兵器,喊殺着向商家軍的陣地衝了過來。

這時商家軍也早己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守在戰壕裡的士兵也都架好了火槍,對準了前方,而留在戰壕外的士兵也都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支援上去。

成進和成鋼站在戰壕邊上,密切觀察着西軍推進的距離,現在商家軍使用的測距方法誤差較大,不適合射程較近的火槍。但成進在佈置陣地的時候,在戰壕以外,做了幾個距離段的標記點,因此可以非常精準的知道敵軍前方的方位。一直到西軍進入火槍的射程內。

“開火!”

隨着成進的一聲令下,第一排四百多支火槍幾乎的同時發射,噴出了火舌,巨大的聲響也震徹着漢水岸邊的曠野。

西軍的士兵幾乎都是第一次聽到如此巨大的排槍齊聲,只覺心頭巨震,就連在後陣觀戰的孫可望和李定國也覺心裡都不由一顫。而這時在西軍進攻士兵的前端,以經如同割草一般的倒下了一排士兵。有的被彈丸擊穿了身體,立即或仰或臥,栽到在地上,絕氣身亡,也有人中彈的不是至命部份,但劇烈的疼痛感使他們徹使喪失了行動能力,倒在地上,悟着傷口發出痛苦的哀叫聲。

整個西軍的進攻隊伍中立刻一陣譁然,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商家軍的第二排齊射又開始了。

商家軍的第一排火槍都是使用的魯密銃和新式的煫發槍,西軍正好在射程範圍之內。但第二排火槍基本都是鳥銃和穆陵關自制的火銃,射程稍短,而由於西軍的前進速度不快,還超出了鳥銃的射程範圍一點。因此在第二排火槍齊射,打死的敵軍至少要減少了一半。

儘管不致於致命,但彈丸打到人身上,也能將皮肉打開,鑽心似的疼痛,如果擊中正部位,將骨頭打柝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也讓人受不住,結果這一次排槍齊射之後,不少人都捂着中彈的地方,扯着嗓子慘叫着,也讓那些沒有中彈受傷的士兵見了心驚膽顫,心裡也不禁打開了退堂鼓。

而緊接着商家軍的第三排齊射又開始,於是有更多的人中彈受傷,慘叫聲越來越兇,有的人臉都痛得扭曲變形,有的人腰彎得像一支大蝦米,有的眼淚、鼻涕、口水都一起流了出來,還有的人疼得滿地打滾。反正是各種各樣的動作都有。

這時其他的士兵見了,那裡還敢再繼續向前進攻,趕忙轉頭就跑,有的受傷輕的人一瘸一拐的跟在後面,有些傷重的只能躺在地上叫着:“別扔下我呀!”“帶着我呀!” 之類的話。轉眼之間就全部都退了下去。只在雙方的陣地中間位置留下了二三百俱屍體,還有一些雖然沒有死,但傷得很重的人在盡力的掙扎。

成進和成鋼都沒有想到,看樣孑是來勢兇兇,人多勢衆的賊兵竟然這麼不經打,只用了三排射擊就把他們打得狼狽逃竄回去了。看來張獻忠的人馬,實在是太差勁了。

成鋼喃喃的道:“這夥賊兵怎麼就這麼沒用呢?這麼快就退回去了。聽說二團在隨州打李自成的時候,他們拼命的像槍口上送,那打起來該有多過癮。”

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307章 民意第81章 佈置(二)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9章 收復青州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79章 大不敬第92章 合圍(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93章 勸降(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章 清廷(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86章 講和(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80章 放棄青州第65章 破局(五)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90章 合圍(一)第54章 水上進攻第403章 新年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4章 玄皇教第40章 海軍出擊第88章 交易(上)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
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307章 民意第81章 佈置(二)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242章 血與火之夜(一)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28章 中原大戰的最後一戰第49章 收復青州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279章 大不敬第92章 合圍(三)第274章 杭州時報案(下)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105章 進軍江北(三)第415章 南京風雲(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79章 跨海突襲艦隊啓動第149章 干係臘戰記(五)第150章 二次進攻(上)第319章 登陸下關(上)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93章 勸降(上)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13章 平定朝鮮(二)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51章 撫平青萊第1章 清廷(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186章 講和(上)第26章 江北之爭(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198章 困境(下)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106章 清廷御前會議(下)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39章 鄧州之戰(二)第392章 荷蘭求和(一)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127章 試探進攻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230章 暗流涌動(二)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80章 放棄青州第65章 破局(五)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75章 浙江援軍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90章 合圍(一)第54章 水上進攻第403章 新年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4章 玄皇教第40章 海軍出擊第88章 交易(上)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160章 豐臣公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