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入川之戰(一)

率領中華軍由黔江縣攻入四川的,是段鵬率領的南京軍區的第七軍、第二十軍。

因爲跟據前線的回報,川軍在夔州府一線聚集了重兵防守,在各個險要地段都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雖然中華軍在火力上佔了優勢,但發動強攻,還是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商毅才決定,從川軍防守薄弱的黔江地區入手,一舉從四川中部插入,直搗重慶府。

不過川湘邊境一帶的交通不便,因此段鵬決定,以第七軍的特種師爲先鋒,首先發動對黔江的進攻,主將段鵬本來就是特種兵出身,對這種山地行軍作戰的方式有足夠的經驗,當年就是他率軍攻克了天險仙霞關,而且這一次出戰,特種師爲了輕裝上陣,把全師所有的火炮全都放棄,毎名士兵只帶了足夠的火槍彈藥和手榴彈,和一些單簡單的工具,以保障部隊的行軍速度。

同時爲了隱藏自己的行蹤,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中華軍並沒從湖北西南部的施南地區直接進攻黥江,而是選擇從湖南西北的石牙關進入四川,石牙關位於黔江東南一百多裡的地方,正好是在黔江地區以外,中華軍從這裡進軍,而且基本選擇的是山路,經過了兩個晝夜的行軍,行程一百六十餘里,迂迴到黥江縣的南側,而行蹤絲毫也沒有被川軍發覺。

而中華軍白天躲在深山裡休息,等到天色晚下來之後,段鵬才下令,向黔江縣發動進攻。

這時川軍的主力都集中在夔州府一線,但在黔江縣還是駐守了五千人馬,畢竟這裡也裡雙方的邊境接壤地區,吳三桂不可能不留一些兵力駐守,但黥江的守軍劉洪認爲黥江一帶地勢險要,道絡崎驅,而且中華軍從這裡進攻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十分大意,沒有嚴加守衛,再加上中華軍迂迴到了黥江縣的南側進攻,而且又是在晚上才發起進攻,更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結果等中華軍殺到黥江縣城前,城上也沒有幾個守夜的川軍士兵。大部份人都己經進入睡夢中了。

而中華軍的突擊隊立刻拋出了飛爪,向城牆上攀爬,守夜的士兵雖然還想阻攔中華軍登城,但人數太少,中華軍的突破點有二十餘個,根本就防不勝防,而且中華軍的士兵平時都是訓練有素,整個爬牆的過程只用了十幾秒的時間,第一批士兵就登上了黥江縣的城頭。

守城的士兵見中華軍的士兵已經蹬上城牆,也在繼續抵抗,紛紛向城內退去,呼叫援軍。而中華軍的士兵趁機佔領了城牆,打開城門,放大隊人馬進城。

中華軍的部隊突入城中,立刻長驅直入,殺向縣衙,雖然在中途遭到了川軍的攔擊,等雙方交戰了不到二十分鐘,就被中華軍打得狼狽退逃,中華軍一直殺到了縣衙門前,這時黥江的守將劉洪纔剛剛穿帶好了盔甲。

“轟!”

縣衙的大門被中華軍用手榴彈炸開,中華軍殺入縣衙中,而劉洪見勢不妙,只好棄械投降,到天明的時候,中華軍己完全控制了黔江縣城。

天亮之後,段鵬只留了兩個營在黔江城裡駐守,並且派人催促駐紮在施南地區的大隊人馬儘快入川,自己帶領着其他的部隊,立刻出發,去搶佔彭水縣。

彭水縣位於涪陵江的上游,在黔江縣西部約八十餘里的地方,中華軍一路急行,雖然是在山路中行軍,但進行的迅速仍然極快,到晚上四更左右的時候,大軍到達到了彭水縣,隨後立刻就像彭水縣發動的進攻。

因爲彭水縣的位置相對靠內,因此無論是駐軍還是警備力量,都遠遠不及黔江,而且這時也沒有收到黔江失守的消息,當然也就更沒有想到中華軍會如神兵天降一般,殺到彭水縣來,結果中華軍爬上城牆,打開城牆,衝入城中等過程中,彭水縣裡居然連一點反應都沒有,有些夜間活動的人見了,還以爲是川軍在夜間行動。

等中華軍殺進縣衙的時候,彭水縣的知縣孫誠正摟着自己的小妾,還在呼呼大睡着。從中華軍攻城,一直到控制彭水縣,只用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

而攻佔了彭水縣之後,段鵬仍然沒有停留,繼續沿涪陵江向前挺進,又於當天傍晚間,趕到了武隆縣,再次襲擊得手,又佔領了武隆。

就這樣中華軍在不到三天的時間裡,從四川中部挺進,連繼攻佔黔江、彭水、武隆三縣,深入四川境內二百餘里的距離。一共殲滅川軍二千餘人,俘虜四千五百餘人,自身僅僅只陣亡了十六個人,另外有三十三名士兵受傷。

儘管中華軍的傷亡幾乎可以不計,但因爲連續的急行軍,擔任先鋒的特種兵師的官兵也都十分疲備,畢竟在這三天的時間裡,幾乎是日夜不停,爬山涉水的趕路,再不就是搶關奪城,都己經到達極限了,另外在黔江、彭水二縣的留守兵力也用去了一個團,因此段鵬只能在武隆縣暫時駐紮休息,同時也派人催促大軍儘快趕來支援。

其實率領大軍隨後趕進的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何衝也知道,段鵬帶領看特種兵師是孤軍深入,雖然打得順手,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風險,因此在接到了段鵬的戰報,得知中華軍己經佔領了黥江之後,何衝也下令部隊,加緊行軍,儘快進入四川,和段鵬的部隊匯合。

但大隊人馬的輜重衆多,不可能向特種兵師那樣輕裝上陣,結屎等何衝率領大軍到達黔江之後,段鵬己經攻下了武隆,離黔江還有一百四十多裡的路程。

而何衝也擔心段鵬率欦特種兵孤軍深入,師老兵疲,而且彈藥消耗,恐怕有危險,但他又怕段鵬還向前進攻,大軍的行進速度肯定沒有特種兵快,因此立刻下令第七軍的三旅,也輕裝出行,儘快趕去和段鵬部匯合,以増強段鵬部的兵力。爲了讓三旅儘快趕上特種兵師,士兵們將鐵索背心都脫掉,也不帶手榴彈,毎人就一支火槍,六十發彈藥和三天的口糧,就這樣上路了。

好在是段鵬並不是有勇無謀,只知一頭猛衝的人,攻下了武隆之後,就在原地駐紮,等待後援兵力,結果三旅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之後,終於到達了武隆縣,和段鵬匯合,同時也把特種兵師的另一個團也帶來了。

得到了第三旅的増援之後,段鵬也十分高興,留下第三旅在武隆駐守,自己帶領着集合了全部兵力的特種系師,向涪州又發動了進攻。

因此涪州濱臨長江沿岸,上游是重慶,下游是忠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只有佔領了涪州,才能徹底打亂目前川軍的防線。

不過段鵬也知道,自己在武隆停留了兩天,涪州的川軍一定己經知道了黔江、彭水、武隆都己失守的消息,因此一定在涪州做好了充分的防守準備。而自己的兵力雖然不少,但缺少重型火炮,連雲梯都沒有,想攻克涪州,一定十分困難。但換一個角度來想,中華軍從黔江進軍,確實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就算現在涪州收到了消息,有所準備,但涪州城裡的駐守兵力也絕不會太多,而其他地方想派兵増援,恐怕現在也還沒有趕到,因此中華軍也並不是沒有機會。

缺少重型火炮和雲梯,那麼就只能靠爆破手段來攻破涪州的城牆了,因此段鵬也下令,收集士兵的手榴彈,將火藥退出來,合在一起,製做成彈藥包,經過了一夜的努力,終於做成了一百斤的炸藥包十二個,每個炸藥包用一附擔架,由兩名士兵擡行。段鵬也估計,就靠這十二個炸藥包,足以攻克涪州城了。

這樣中華軍再次出擊,向涪州城發動了進攻。

等段鵬帶領着人馬,趕到涪州城的時候,卻發現這時的涪州城門大開,城牆上沒有一個川軍的士兵守衛,整個城池似乎都是空蕩蕩的,毫無設防。

段鵬也不禁有些傻了眼,雖然他想過很多種在涪州會遇到的情況,但就是沒有想到眼前這一種,因此也自語道:“川軍這是在玩什麼把戲。”

特種師的師長紀華城道:“軍長,川軍是不是在玩空城計?但怎麼沒人上城樓彈琴泥?”

儘管在實際的歷史中,空城計是子虛烏有的東西,但在這個時侯【三國演義】己經成書近三百年了,空城計的故事也己深入人心。

段鵬瞪了他一眼,道:“什麼空城計,都是羅大大亂編的,這樣幼稚的計策也能騙得了你嗎?老馬只要派一小隊士兵進城一眼,諸葛亮就要穿幫了,你也是職業軍人了,當故事聽一聽就完了,還真的信了。”

紀華城道:“我當然不會信,但川軍裡沒準有人信啊,要也派一小隊士兵進城去看看。”

段鵬道:“說了半天,就這麼一句話有點道理,派一個連進城去看看,但要小心一些。”

第160章 民心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72章 勸進(上)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73章 勸進(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55章 火船(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06章 接頭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19章 投效(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4章 玄皇教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252章 對持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97章 遷移(四)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97章 遷移(四)第80章 洋人(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88章 計劃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章 喜迅(上)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41章 造船廠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80章 報紙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37章 新武器第90章 遇刺(上)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36章 機構調整第3章 各懷鬼胎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00章 備戰(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
第160章 民心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193章 清廷的準備(上)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180章 進取貴州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247章 南京? 北京?第115章 決戰之前(下)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428章 平定叛亂(上)第219章 渡過鴨綠江第303章 曰本內戰爆發(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43章 收復臨朐縣(二)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72章 勸進(上)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73章 勸進(下)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24章 南京使臣第55章 火船(一)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9章 福王登基(上)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186章 大西軍出戰(六)第206章 接頭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119章 投效(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14章 玄皇教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252章 對持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97章 遷移(四)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97章 遷移(四)第80章 洋人(上)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288章 計劃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16章 山東戰役(四)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第25章 攻取兗州(一)第1章 喜迅(上)第30章 李自成的決策(上)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141章 造船廠第一八九章 整軍備戰下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180章 報紙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37章 新武器第90章 遇刺(上)第102章 守住蘇州第157章 襄樊之戰(二)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36章 機構調整第3章 各懷鬼胎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34章 向南向北(一)第100章 備戰(二)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