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四)

幕府軍的士氣本來就不高,在前三天的戰鬥中,雖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那畢竟是建立在長槍對大刀的面對面作戰基礎上,而現在卻是面臨着一個只能捱打,不能不手的局面。因此在遭遇到了中華軍的猛烈打擊之後,幕府軍立刻就軍心渙散,全盤崩潰,紛紛的向後撤退。結果幕府軍的箭頭陣地的第二條防線,很快就潰敗下來。士兵們紛紛向桃配山的主陣撤退。

而這時離中華軍發動進攻開始,還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也讓倒幕軍的其他大名看得目瞪口呆,火槍到了中華軍的手裡,怎麼就不同了呢?

不過中華軍雖然出戰了,但商毅可也不會讓這些大名都閒着,立刻下令,讓倒幕的大名分爲兩路,立刻向幕府軍的左右兩翼發動進攻,而在中路,中華軍也向幕府軍箭頭陣地的主陣桃配山陣地推進。

在中華軍出戰之後的鼓舞之下,整個倒幕軍的士氣也都爲之一振,因此各大名們也都鼓足了勇氣,又一次向幕府軍發動了進攻。

幕府軍箭頭陣地的主陣和第二條防線的距離並不遠,只有不足二百米,因此中華軍的推進速度雖然不快,但也在逐步向幕府軍的主陣所在的桃配山逼近過去。

而在桃配山陣地上,主將德川直義也沉不住氣了,親身披掛上陣,手執太刀督戰,指揮着幕府軍的士兵向中華軍發動進攻。因爲徳川直義心裡十分清楚,在中華軍強大的火力面前,如果一味的防守是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只能主動進攻上去,和中華軍進行近身作戰,纔有可能抵擋得住中華軍的攻勢,這是唯一的辦法。

但幕府軍剛一出擊,就被中華軍迎頭一陣痛擊,立刻又被打得紛紛後退,中華軍又趁機向前推進,達到了幕府軍的第二條防線附線附近,而幕府軍的主陣因爲己經進入中華軍的射程以內,只好被迫後壓縮了幾十米的距離,不少桃配山上的士兵也都紛紛逃下山去。

徳川直義見況,也不禁脖然大怒,立刻揮刀連斬了幾名帶頭撤退的將領士兵,同時嚴令士兵不許再後退了,必須向中華軍發動進攻。

而在徳川直義的嚴逼之下,幕府軍的士兵們只得硬着頭皮,又向中華軍的陣線發動進攻。但中華軍仍然從容不迫的開槍射擊,孑弾一波一波的向幕府軍射擊而去,但這一次幕府軍的士兵總箅是沒有被打退,而是前撲後繼,冒着中華軍的槍林彈雨,完全不計傷亡,拼命向前進攻。

中華軍的火力雖然兇猛,但畢競也是用的前裝槍,和後世的自動突擊步槍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可能真正做到密不透風的地步,在幕府軍這樣冒死似的衝鋒之下,還是不斷的拉近着雙方的距離,不過中華軍的射程大大提高,因此幕府軍離中華軍的主陣還有一段相當的距離,而且衝得越近,幕府軍的傷亡也就越大。但如果幕府軍能夠一直保持着這樣的進攻勢頭,還是可以攻到中華軍的陣線前。當然在那個時候,幕府軍必然會受到嚴重的損失。

但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徳川直義也只能硬着頭皮,咬牙撐着,否則任由中華軍狂轟濫炸,幕府軍恐怕會更慘。因此只能不斷將兵力派上去,哪麼是再大的損失,也再所不惜,現在幕府軍己經出動了二萬餘的兵力投入了戰鬥,同時德川直義也起快派人,到南宮山去向酒井忠義求援,請他向自己這邊增援軍。

接到了徳川直義也救援之後,酒井忠勝也不敢怠忙,因爲他早就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支援其他的戰場,因此立刻下令,向桃配山増派了兩萬兵力。

不過就在這時,戰場上的局面又發生了變化,因爲在中華軍的火槍隊列之後,中華軍己經布好了三百餘門迫擊炮,分爲三批,輪流向幕府軍發動轟擊。

迫擊炮的射程比火槍要大出了一倍,而且是採用曲射,因此可以從火槍隊的頭頂上飛過,而正好是落到幕府軍的陣列中間,頓時在幕府軍的陣列中展開了一連串爆炸。

本來中華軍的阻擊火力雖然猛烈,但打擊的還是衝在前列的幕府軍士兵,因此有一些狡猾的士兵故意放慢了速度,不沖到第一線去,而是躲在隊列的中間,但迫擊炮加入了戰場之後,中華軍的打擊也呈立體化的展開,幕府軍的陣列中,就算是靠後的士兵也不能保證安全。

其實這種步炮配合戰術一直是是商毅所追求的效果,在以前的戰鬥中,也償試也一些類似的戰術,只是以前中華軍的火槍射程太近,和火炮相差太遠,難以形成比較嚴密的配合,而且以前中華軍也缺少榴彈炮,因此這種戰術所用的也不多.

而現在中華軍的火槍射程大幅提高,同時迫擊炮加入之後,也豐富了火炮的打擊手段,也完全有進行這一戰術的基礎了,因此也就在日本的戰場上償試使用出來。

結果在中華軍的步炮協作的配合下,對幕府軍的打擊進一步加強,雖然迫擊炮的實際殺傷力並不及火槍,但是可以直接打到了幕府軍的中部,甚致是偏後的位置。不僅是加大了對幕府軍的殺傷力,而且使幕府軍的進攻連續性也大受影響。衝在前排的幕府軍傷亡之後,後排的幕府軍卻受到迫擊炮的攔截,無法及時的跟進上來,導致了幕府軍的整個進攻效果都大受影響,無法再對中華軍造成危脅。

中華軍趁機繼續向前穩步的推進,而在這個時候,迫擊炮的作用也顯示了出來,由於自身的重量輕,移動和使用都很方便,因此完全可以跟得上步兵前進的速度,一步一步的向幕府軍的主陣推進過去。

本來幕府軍的攻勢就是在免力的支撐,如果中華軍還只是火槍的打擊,也許幕府軍還能夠撐一會兒,甚致是衝到中華軍的陣列前進行近戰,但現在加上了迫擊炮之後,幕府軍也終於抵擋不住,只能被中華軍逼得一步一步的後退。一直退入了主陣。

儘管中華軍推進的速度並不快,但一來的武器的射程遠,二來雙方的距離本來也不大,因此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中華軍就己經越過了幕府軍的第二道防線,逼近到幕府軍的主陣只有不足一百米的距離,而中華軍發射的迫擊炮的射程己經基本可以覆蓋大半個桃配山。結果所有的炮彈也都全部向桃配山的幕府軍轟擊過去。

雖然這時徳川直義拼命的阻攔幕府軍的敗退,不斷的喝斥、威逼着幕府軍的士兵主動的進攻上去,並且連續斬殺了好幾名士兵,但現在都無法阻擋幕府軍的敗退。有不少士兵甚致直接繞過了桃配山,向南宮山的幕府軍的中軍方向撤退。

而就在這時,幕府軍的援軍也到達了桃配山。

其實現在徳川直義部的幕府軍雖然連連敗退,但幕府軍的實際損失並不算大,傷亡的士兵人數也就在一萬左右,現在的兵力還在三萬五千左右。而桃配山本來就只是一個小山丘,並沒有多少地方,現在德川直義部的士兵幾乎全部都退到了桃配山,再加上從南宮山增援過來的二萬兵力,一下子頓時將桃配山擠得滿滿當當,幾乎是接踵摩肩,人滿爲患。

而中華軍的所有迫擊炮也都開足了火力,拼命向桃配山展開了猛烈的轟擊,同時又派出了一百多架霹靂火箭箱,向桃配山上發射了數千支霹靂火箭。

這時桃配山上己經擠滿了幕府軍的士兵,因此中華軍的火炮、霹靂火箭的爆炸效果也發揮到了最大,只打得桃配山上爆炸不斷,火勢滿山,硝煙彌散。而幕府軍的士兵更是被打得慘叫連天,心驚膽寒,死傷無數,在桃配山上四處奔逃,整個桃配山完全陷入了一片的混亂中。

結果幕府軍的援軍到來,不禁沒有起到任何的積極效果,相反還給桃配山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爲他們的到來,使桃配山的空間變得更小,同時還在無形中擋住了桃配山向南宮山的撤退道路,結果幕府軍互相擁擠、推搡、甚致是互相刀兵相見,也有相當一部份幕府軍都是死於自相踐踏中。

到了這個時候,徳川直義也無計可施了,事實上他的命令這時也己經沒有任何作用,除了身邊的數百衛兵之外,根本就沒有人再聽他的,該跑就跑,該撒就撒。而且現在徳川直義也感受到了中華軍的危脅,因爲有好幾顆炮彈己經在他的附近爆炸,因此徳川直義也不敢在強撐下去,趕忙帶領着的自己的衛兵,放棄桃配山,向南宮山的方向轉移。

但等到要撤退時,徳川直義才發現,現在整個桃配山都己經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各條下山的道路,都被堵得死死的,而且到處都爆炸、到處都是火焰煙霧,徳川直義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撤下桃配山。

好在是這時中華軍並沒有向桃配山發動地面進攻,仍然還是不斷用火炮和霹靂火箭向桃配山轟擊,力圖依靠火力驅逐桃配山上的幕府軍。

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49章 新政(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72章 求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84章 襲擊(上)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34章 收尾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07章 哭諫(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7章 追擊第84章 夜襲(二)第147章 穿插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31章 攻城(上)第89章 交易(下)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38章 軍歌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34章 收尾第402章 北境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一章 真像
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47章 金殿廷議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39章 臨朐縣失守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38章 軍隊調整第159章 談判破裂第149章 新政(三)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22章 隆興堂覆滅(下)第117章 戰後總結第218章 另一位宗師(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378章 第二戰(三)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41章 火炮對決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18章 戰後餘波第129章 圍點打援第99章 清軍的援軍(上)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72章 求和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201章 登基建國(三)第184章 襲擊(上)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41章 龜山島海戰(一)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83章 游擊戰(二)第234章 收尾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07章 哭諫(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27章 追擊第84章 夜襲(二)第147章 穿插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84章 中荷決戰(二)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31章 攻城(上)第89章 交易(下)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77章 火炮對攻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138章 軍歌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270章 新的監國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48章 進攻商館(上)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53章 進軍武昌(四)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236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118章 收復南京之戰(三)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243章 血與火之夜(二)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34章 收尾第402章 北境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一章 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