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破敵之策

兗州城外, 流寇的大營中, 許可變、王國寧、馬進忠、李養純等幾個大流寇首領都聚集在大帳中,互相大眼瞪小眼,都不說話。

自從上一次攻城戰功成垂敗之後,以經又過去了三天時間,在這三天裡,流寇們每天都對兗州城發動進攻。但兗州城的防守力度明顯比第一天要強硬了許多。別說是像第一天那樣,差一點就攻破了城池,而就連再想攻上城牆去,也變得十分困難了。

同時在官軍的嚴防死守下,流寇們的傷亡也十分慘重,這時陣亡的人數以經超過了一萬,其中流寇的精銳人馬也戰死了二千五百多人。而受傷的人數也足有三千多人,由於流寇之中裡基本沒有什麼專業的大夫,也缺少必要的藥材,受傷的流寇士兵基本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顧,是死是活,就只能各安天命,因此在營地裡,到處都能聽到傷兵的哼哼聲,每天都有因重傷而不治身亡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許可變、王國寧、李養純都覺得有些抗不住了,主張另想他法,不再攻打兗州只有馬進忠還有些不甘心,堅持要繼續攻打兗州。這時幾個人正在爲此展開了一番討論。

許可變首先道:“我看不能再打下去了,我們的損失實在太大了,而且還不知那一天才能夠攻下兗州城,也許根本就攻不下來,如果繼續再打下去,只怕我們的這點人馬都要在這裡消耗精光了。因此我們還是另找出路纔好。”

馬進忠反駁道:“另找出路?說得到是容易,只是現在我們那還有別的路可走?如果真的有別的出路,那麼在當初,我們就不會來進攻兗州府了。”

其他幾個人也知道,馬進忠說的也是實情,進攻兗州府確實是當初的時候,衆人商議良久之後,覺得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在馬進忠反問之後,沒有人答得上來,一時大帳裡也都沉默不語。

過了好一會兒,王國寧才道:“要麼乾脆我們還是退回去算了,還是和闖王或是八大王他們合營,返樣大夥兒在一起幹,人多了力量也大些。”

馬進忠冷笑了一聲,道:“人多了力量自然是大了,只是你們也要掂量掂量,是我們的人多,還是闖王、八大王他們的人多?合營?說得是好聽,怕就怕合營完了之後,接着就是要合了你的命。”

王國寧還強辯道:“我看闖王可並不是那樣的人。”

馬進忠又“哼”了一聲,道:“等你明白他們是那樣的人之後,只怕就以經晚了。”

其實王國寧何償又不知道,與李自成或張獻忠去合營,無異於與虎謀皮,好的話不過是在他們手下做個小頭目,壞的話只怕就要送命。只是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才這麼一說。因此聽了馬進忠的話之後,也不禁垂頭喪氣,一言不發了。

這時李養純又道:“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繞開兗州府,去打別的地方,比如青州府?”

馬進忠還是搖了搖頭,道:“我們連兗州府都打不下來,又談什麼去打別的地方,如果我們繞過了兗州府之後,又打不下青州府或是萊州府,到那時豈不是腹背受敵了嗎?因此就是要打其他的地方,也是要先把兗州府打下來,只有這樣才能爲自己留下一條後路來。”

其他人聽了,還足覺得馬進忠說的有道理,這些年來,他們和官軍周旋,別的沒有學到,但是知道一點,就足一定要儘可能在交通四通八達的地區活動,一但形勢不利,也好方便逃竄。山東地方三面環海,迴旋的餘地小,可並不是一個流寇們理想的活動地方。

許可變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們豈不是就在這裡等死不成?”

馬進忠道:“我們當然不會等死,現在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努力,攻下兗州。”

其他三人聽了,也都苦笑起來,說來說去,其實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

許可變雙手抱着頭,作痛苦狀,道:“我們不是一直都在攻打兗州府嗎?只是攻不下來才另想別的辦法呀?”

王國寧也道:“爲了攻下兗州府,我們以經損失慘重了,繼續攻打下去,真不知還要再損失多少人?我看不管有沒有其他的路可走,還是先撤退了再說。”

馬進忠立刻接口道:“但你們想過沒有,我們的損失大,難到官軍的損失就沒有嗎?也許現在官軍同樣是以經難以爲繼了,只不過是在咬牙苦撐着罷了。只要我們再加一把力,說不定就可以打下了兗州府。如果現在撤退,那麼戰死的弟兄們就都白死了,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徹底全白費了。你們都好好想一想,是繼續攻城,還是撤退。總之我是不退的,要走你們走,我的人馬留下,繼續攻打兗州。撤不撤,你們自己看着辦吧。”

其實流寇們還真的沒有別的地方可去,而且馬進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萬一城裡的官軍也頂不住了呢?這一撤豈不是就前攻盡棄了嗎?由其是馬進忠也放出狠話來,其他人都撤了他也不撤,一個人留下來攻打兗州。因此萬一真被他打下來,最後的果子,不是讓馬進忠一個人摘了去嗎?

大帳裡又是一陣沉默,過了好一會兒,許可變才道:“好吧,我留下來。”

王國寧也道:“我也留下來。”

李養純也道:“我也一樣。”

馬進忠臉上這纔有了笑容,道:“好,大家都回去好好休息,明天一起努力,爭取攻下兗州。”

―――――――――分割線―――――――――分割線―――――――――

商毅當然不知道,在流寇的大營裡,爲了撤軍還是繼續攻打兗州,正在發生着激烈的爭辯。這時商毅正在離流寇營地三四里遠的一處小山上,用高倍距望遠鏡觀察着流寇大營的動靜。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穆陵軍被分爲兩批,輪流不斷的守衛城池。而官軍也一直都以穆陵軍爲核心,嚴守着城池,並且多次打敗了流寇的進攻,再也沒有發生流寇差一點兒攻破城池的現像。但連曰的做戰中,官軍身也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到現在爲止,官軍總計陣亡了一千八百多人,商毅的穆陵軍就有八十七人陣亡。再加上受傷的人員,現在可戰的官軍只有六千多人了。

雖然說暫時還沒有出現兵員緊張的情況,但官軍也經不起再這麼消耗下去。曾化龍和王應泰也開始商議,如果戰事再這麼發展下去,就準備要招集城中的青壯年百姓來守城了。

而在另一方面,雖然現在糧草的問題暫時解決了,但經過了連曰的激戰之後,守軍也都十分疲勞了,即使是平時訓練最好的穆陵軍,也開始出現疲勞的跡像。儘管從總體情況來看,官軍還沒有出現疲於奔命的局面,但也談不上樂觀。同時流寇們現在似乎還沒有要撤軍的跡像,因此局勢再這麼發展下去,恐怕只會對官軍就會越來越不利了。

這時以經進入了崇禎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商毅還知道,到了這個月底,清軍就要打到兗州府了。因此必須儘快解決流寇,返回穆陵關才行。

於是就在這兩天的時間裡,商毅在流寇攻城退兵之後,都會暗暗出城觀察流寇的大營,尋找流寇的弱點。

因爲有高倍距的望遠鏡,商毅可以對流寇的大營觀察得十分仔細,甚至連個人的面貌,都能看得十分淸楚。通過觀察,商毅也瞭解,流寇的大營分爲兩個部份,在靠近兗州城的一面是主力兵營,主力流寇兵士,還有靑壯年人員,馬匹軍器輜重等物,也都集中在這裡。整個營地佈置得也頗有章法,雖然說不上是嚴備森嚴,但也算守衛得頗爲嚴密。

而後一部份是家屬親眷的營地,住着的都是老弱婦幼,以及糧草、生活物資用品。基本上是以家庭爲單位安居,但還有十幾個帳蓬裡住着都是年輕女孑,估計是被流寇擄掠而來的,還沒有成爲流寇的家屬。同時還有一部份重傷的士兵也被安置在這裡。

這裡的防守就要鬆懈得多了,毎天都可以見到老人婦女出出進進,營地到處都掛滿了各種衣物,甚至還有不少兒童少年在營地內外玩耍。既使是在這種戰亂的時候。孩子們還是會想辦法爲自已尋找快樂。

兩個營地之間相隔不到三四里路,因爲後營還負責流寇兵營的飯食,因此毎天都會有許多青壯年婦女挑擔推車,到前營來送飯。而除了運送傷兵之外,前營的流寇兵很少會集體到後營去,當然零散去後營的人員每天到也有不少,估計是與親屬團聚。當然也有純爲解決生理問題的。商毅都看見過好幾次,有幾個流寇連帳蓬都來不急進,就在外面抓住一個婦女,按倒在地上,就開始辦事。大膽開放的尺度,可比後世大得多。誰說古人保守來着。

觀察了好幾天情況之後,商毅也做出了決定,就以流寇的後營爲擊破目標,因爲這裡是流寇的後勤基礎,等燒燬了流寇的糧草和物資,看流寇還有什麼辦法。

雖然在營地裡的,大多數都是婦女和幼兒,一但官軍發動襲擊之後,恐怕其中大部份人都難以倖免,但商毅現在以經沒有別的辦法了。只有儘快解決流寇,才能返回穆陵關,否則等清軍一到,恐怕就只能陪着兗州府一起葬送了。

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302章 造勢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77章 鹽場(下)第308章 宣戰(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36章 林家會議第72章 求和第123章 造船(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0章 浙江巡撫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10章 淸廷聯盟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91章 逼宮第403章 新年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78章 回航第288章 計劃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4章 趕集(下)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46章 內外夾攻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章 喜迅(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97章 遷移(四)第142章 偵察兵第67章 建設(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章 喜迅(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4章 趕集(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3章 震盪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77章 鑄炮第246章 身世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
第24章 南京使臣第174章 人民公社(上)第302章 造勢第31章 李自成的決策(下)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77章 鹽場(下)第308章 宣戰(上)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28章 主動出擊(下)第227章 排華事件(二)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36章 林家會議第72章 求和第123章 造船(下)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390章 中荷決戰(八)第263章 察哈爾之戰(六)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20章 浙江巡撫第47章 援救王家大屯(上)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10章 淸廷聯盟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260章 攻佔聖地亞哥堡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88章 帝國體制(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04章 生絲之戰(五)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46章 干係臘戰記(二)第91章 逼宮第403章 新年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278章 回航第288章 計劃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4章 趕集(下)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03章 海商(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46章 內外夾攻第80章 道州之戰(一)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章 喜迅(上)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97章 遷移(四)第142章 偵察兵第67章 建設(下)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81章 總結作戰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1章 喜迅(上)第153章 忠貞營歸降(下)第262章 溧水之戰(四)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4章 趕集(下)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23章 震盪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44章 龜山島海戰(四)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177章 鑄炮第246章 身世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15章 淮安戰役(三)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61章 又有匪賊來襲第344章 勝利的果實(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215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上)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164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上)第283章 後宮的政治(上)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11章 圍殲阿濟格(七)第214章 商毅的條件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248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一)第122章 開封戰役(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