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

此時嘉興城內,守將盛師友正愁眉苦臉的伏案疾書,

而身後侍衛們不用看猜到了他在寫什麼,如今這種情況,除了寫求援信還能幹什麼?

“這都不知道是第幾封求援信了。”侍衛暗自嘀咕着。

當年曹圭守嘉興時,守軍可是有七千多人,但後來蘇州被兩浙佔領後,嘉興成爲後方城市,其防守重要性自然下降很多,如今的守軍只有三千人了。

更何況,前些天蘇州城外淮南軍使用新式攻城器一舉攻陷蘇州的消息可是早就傳開了,五百步的射程,上百斤的巨石,加上只需要少數人操作,日夜轟擊,盛師友可沒有信心在那種攻城利器的轟擊下守住嘉興。至於說出城與楊渥一戰?別開玩笑了,他才三千人,對方卻有足足兩萬人,所以出城一戰絕對不可能。

“將軍,我軍細作回來了!”這時候,外面一個親兵進來報告。

“有什麼消息,說就是了。”盛師友頭也沒擡,有氣無力的道了一句。

盛師友今年才三十多歲,在嘉興擔任守將卻有五年了,自從曹圭離任以後,他便是這裡的守將,而那時候嘉興已經成了後方城市,既沒有敵軍來攻,也沒有不開眼的盜匪肆虐,可以說他的日子過得很不錯。

然而自從武勇都造反以後,淮南軍出兵蘇州,盛師友的逍遙日子也就到頭了,整日裡愁眉苦臉的,好像一下子老了足足有十歲。

一個多月前,楊渥率領的偏師先是攻佔了常熟,接着又迅速攻下崑山和華亭,而蘇州更是早早就被淮南軍包圍了。那時候他還在猶豫着是不是要出兵救援蘇州,雖然他的兵力不多,但到底也是一份力量。然而,不等他作出決定,蘇州被攻破的消息就迅速傳來。

嘉興這裡本爲後方,如今一下子也成了前線,淮南軍要來攻打嘉興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城中軍民更是早就喪膽,許多部將都在勸說盛師友放棄嘉興,然而盛師友卻還想做一番努力。

倒不是他覺得自己能擋住淮南軍,而是他認爲淮南軍一旦打下嘉興接下來前往杭州的路就被打通了,淮南軍有可能直接南下攻打杭州,使得本就危急的杭州局勢更加危險。

所以他不斷寫信給湖州刺史高彥,希望他能派兵增援嘉興。只要嘉興守住了,杭州和湖州纔會安全。

然而高彥給他的回信卻是讓他繼續堅守嘉興,對於援兵的事卻隻字未提。

“啓稟將軍,我軍細作在蘇州城外發現敵軍出兵的跡象,目標應該就是嘉興!”

盛師友先是一震,接着頹然嘆了口氣:“這麼快就出兵了嗎?”

他低頭想了想問道:“你說,湖州那邊到底會不會派援軍來?”

或許在高彥看來,相比於嘉興,湖州自身也需要守備。自從高渭和屠環智率領的湖州援軍在靈隱山覆滅後,湖州的兵力同樣捉襟見肘。更何況,杭州纔是錢鏐的根基之地,所以湖州即便有多餘的兵力也肯定會用於增援杭州。

然而在盛師友看來,嘉興的重要性不在湖州之下。高彥他們要是不來增援嘉興,或許等到嘉興失守了他纔會後悔。

“高使君應該會派出援軍吧?”侍衛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盛師友點了點頭,對於這個回答他也沒感到失望。他想了想,將剛纔那封沒寫完的信撕掉又重新寫了一封,“你帶着這封信親自去湖州,告訴高刺史,本將會在嘉興堅守五天,五天後如果還不見湖州援軍到來,本將就會放棄嘉興,撤往杭州了!”

侍衛一愣,連忙接過信答應了,匆匆離去。

湖州刺史府中,大小官員此時已經匯聚一堂,共商眼前戰事。

刺史高彥坐於主位上,下首坐着的便是朱行先、盛師友和沈行思等湖州將領。

“諸位都說說接下來該怎麼辦吧!”高彥的聲音有些沙啞,這些天爲了戰局他早就操碎了心。

高彥是錢鏐的老部下了,當年湖州刺史李繼微投降淮南後,錢鏐便任命他爲新的湖州刺史。

而高彥也沒有辜負錢鏐的信任,這一次杭州剛發生變故他便派兒子高渭和湖州指揮使屠環智前去救援,不想在靈隱山遇伏兵敗。

來不及爲自家兒子的死感到悲痛,接下來他就面臨着保衛湖州的重任。

湖州與杭州一樣,都是錢鏐的根基之地,其重要性更在蘇州之上。所以當蘇州被圍的消息傳來後,他不僅沒派一兵一卒去救援蘇州,反而拼命加強湖州的防禦。

然而蘇州迅速失陷的消息依然讓他感到震驚。接下來淮南軍肯定會繼續攻打嘉興,對於是否要救援嘉興,手下衆多將領卻有了分歧。

湖州和嘉興所處的位置有些特別。湖州北臨太湖,東面是嘉興,西北面是升州、常州等淮南領地,西邊是田覠的宣州,可謂三面都是敵人;而嘉興北面是蘇州,西面是湖州,南面卻是杭州。

大部分將領都認爲,湖州自身也處在前線,若是出兵救嘉興,湖州防禦就會空虛。淮南軍只要在嘉興拖住湖州主力,然後從升州、常州等地出兵從攻打湖州,到時候不僅嘉興守不住,連湖州也有危險。

但也有人提出,若是不去救援嘉興,等淮南軍攻佔嘉興後直接南下杭州,憑藉投石機之利,杭州只怕真要危險了。

畢竟田覠和淮南雖然不和,但名義上仍然是一家人,在對付兩浙時兩家有共同的敵人。要是淮南和田覠達成個協議,比如說淮南先幫田覠攻下杭州;田覠再反過來幫淮南攻下湖州,那麼兩家就有可能聯合起來,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派軍救援嘉興。

兩方人爭論不休,連高彥也難以下定決心。

接着嘉興守將盛師友又派人來威脅說,淮南軍已經出兵南下了,若是湖州不派出援軍,他就只會堅守嘉興五天,五天時間一到他就會撤到杭州去。

對於這個消息,高彥等人除了大罵盛師友無恥以外,也沒有別的主意。畢竟若是嘉興真的迅速失守了,到時候萬一淮南軍南下與宣州田覠匯合,那他們如今坐視不理就真是兩浙的罪人了。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零八章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三百章 崩潰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十三章 溫馨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九章 夜談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四百八十章使者
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零八章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九十八章三請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三百章 崩潰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十三章 溫馨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三百零一章後路已斷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九章 夜談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廣陵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擊第四百零一章吳國最大的敵人第四百八十章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