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

杭州城中,楊渥看了看錢鏐的屍身,不由嘆了口氣。

對他來說,錢鏐就這樣死了卻也是件好事,一來可以杜絕後患,省下許多麻煩,二來也算對各方面有個交代。

錢鏐畢竟是一方梟雄,他繼續活着,楊渥還得擔心以後會不會鬧出什麼事端來,而且對成及等錢氏舊將用起來也需要小心防範。

再者,這次攻打杭州給淮南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傷,雖然楊渥以加大撫卹以及修建忠烈祠等各種辦法來安撫,但畢竟錢鏐不死,難保衆將心中不會沒有怨氣。

如今錢鏐自己了結了,既免得淮南動手帶來各種不好結果,又能避免諸多麻煩,卻是最好的結果。

所謂人死爲大,錢鏐既然選擇了自我了結,楊渥也沒必要對他清算到底。他當即溫言安撫錢傳璙等人和兩浙衆將,又下令以親王之禮儀將錢鏐安葬。

這樣也算給錢鏐保留了最後的臉面,更能向兩浙衆將表示自己的寬宏大度,何樂而不爲。

果然,聽到楊渥的表態後,不管是錢傳璙、錢傳瑛等錢家人,還是司馬福、羅隱等錢鏐舊部,對楊渥都倍加感激起來。

當然,錢鏐雖然死了,但之前對錢家的處置卻不會就此改變。

而且之前答應封錢鏐爲越國公的,如今也只能改封錢傳璙。按照唐朝的爵位繼承之法,錢傳璙也只能降級冊封爲郡公。

而整個投降儀式也只能由錢傳璙代替其父來完成,將來廣陵的忠烈祠落成之後也只能由他去祭拜了。

投降儀式結束後,楊渥親自前去查看杭州府庫,這裡在昨天就被楊渥的人給封存起來了。

杭州作爲錢鏐的根基之地,除了前年的武勇都之亂和今年的攻城戰外,這裡避開了其他的戰亂破壞,加上錢鏐苦心經營多年,杭州的繁華之處絲毫不比廣陵差。光是從府庫之中得到的各種繳獲,就讓楊渥樂得閉不攏嘴。

剛進糧倉,楊渥便見裡面的各種糧食堆積得像一座座小山似的,粗略一估計就知道至少有七八十萬石。

“殿下,一共是九十二萬石糧食,可惜杭州圍城已有近一年時間,糧倉裡的糧食被守軍消耗了許多,不然應該更多才是。”見楊渥臉上露出喜色,負責進城來清理府庫的徐融躬身稟報道。

九十二萬石糧食是個不小的數字,要知道今年淮南的夏收也不過是徵收了一百萬石糧食,這一下就獲得了接近夏收的收穫,算是大大補償了之前的消耗。

除了糧食以外,繳獲的各種現錢更是多達百萬貫,若是再加上沒收錢家的財物,接下來撫卹傷亡,以及對有功將士進行獎賞都不用擔心了,還能剩下許多。

此外,繳獲的兵器,鎧甲等更是足以再裝備起至少兩萬大軍,等到徹底將兩浙的地盤給消化掉後,淮南就可以擴充新的一軍。

“殿下,幸好錢鏐最終是投降了,不然若是把他逼急了,將這些財物、兵甲付之一炬,那咱們的損失可就大了!”徐融滿是慶幸的說道。

楊渥點了點頭:“將這些繳獲都運回廣陵吧,打了一年的仗,去年廣陵的府庫就空過一次;今年爲了打仗府庫也一直沒什麼積蓄,還是先後向百姓借了兩次糧才度過難關的。這次的仗打完之後說不得也要好好休養一段時間了!”

“殿下能認識到這一點,實乃百姓之幸,淮南之幸!”徐融鄭重拜道。

他還擔心楊渥消滅錢鏐後會變得不可一世,不顧民力繼續窮兵黷武,那樣即便能擴充地盤,也會出現根基不穩的情況。

而若是用個一兩年時間來休養生息,尤其是消化一下剛剛打下來的兩浙之地,到時候就不會出現根基不穩的問題了。

接收了整個杭州後,楊渥從杭州降軍中挑選精銳士兵五千人,打散後分別編入淮南各軍之中,其餘老弱士兵一部分直接解散,一部分則收編爲州兵,擔負起杭州的治安。

司馬福等投降將領則按照其能力分別做出安排,不過他們基本都是被分別編入到各軍之中,以免相互抱團,日後出現小團體。

至於顧全武等之前就在廣陵的將領,隨着錢鏐已死的消息傳到後,也做出了各自的選擇。

成及、方永珍二人按照當初的約定,在祭拜過錢鏐後便徹底投靠了楊行密;可惜的是,顧全武雖然也選擇了投降,不過他卻不願再帶兵打仗。

楊行密也不願勉強他,讓他在新軍擔任教官,也算是發揮一些餘熱。

另外,羅隱以年紀大了爲由,也拒絕出仕淮南。他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便是出仕淮南只怕也活不了幾年了,所以楊渥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至此,割據兩浙十餘年的錢鏐勢力徹底覆滅。而淮南所掌控的地盤則從江淮擴大至兩浙,不僅地盤迅速擴大,掌控的人口也迅速增加。

此外,因爲沒有了錢鏐的威脅,湖州、蘇州、嘉興等地的駐軍數量也能大大減少,在開發這些地方時也少了許多顧忌。

最重要的是,從此以後淮南就有了一個穩固的後方,在今後與其他勢力相爭的時候再也不必擔心腹背受敵,這纔是消滅錢鏐最大的意義。

“錢鏐已經死了,但孤的老對頭死去,爲什麼孤的心中一點都不感到高興,反而爲錢鏐之死感到悲傷呢?”廣陵城中,楊行密用疲倦的聲音自言自語着。

自從七月份病了之後,雖然醫者囑咐過一定要好好休養,但當時杭州戰事正急,整個淮南的政務、軍務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他哪裡有時間休息。

結果,他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許多;等到八月份臺濛病死的消息傳來時,他更是心中悲痛,以至於病情進一步加重,如今都只能躺在病牀之上,渾身無力,而且頭痛欲裂。

“大王這是累了的緣故,聽說世子殿下已經在回廣陵的路上了,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到廣陵,到時候大王就能歇一歇了。”

一旁,嚴可求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提起了楊渥即將回來的消息。

他知道這是楊行密年紀大了之後變得有些多愁起來。

他本來就是個重情義之人,隨着當年一同創業的老兄弟一個接一個的故去,加上他自己也年老多病,自然會懷念起當年人物。

聽嚴可求提起楊渥,楊行密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在這個亂世,能有這麼一個優秀的繼承人,可以說是他最爲自豪的事情。

“是啊,孤老了,也是該歇歇了。這次渥兒回廣陵,孤準備將淮南的政務都交給他處理。”

這時,房門被打開,範遇匆匆進來道:“大王,剛剛得到的消息,朱全忠的部將楊師厚在漢水大敗趙匡凝,趙匡凝放棄了襄州,帶着家人和近五千部衆正準備來廣陵投奔大王!”

“什麼?這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趙匡凝就把襄州丟了?”楊行密皺眉不已。

這個趙匡凝也太沒用了一點吧?好歹也有九州之地,竟然這麼短時間就被擊潰了;而且即便襄州丟了,江陵也還在他的手中,沒必要這麼快就放棄一切逃到廣陵來吧?

“他現在到哪裡了?”

“目前剛過鄂州,不過,經過鄂州時,鄂州守將劉存將趙匡凝的五千兵力給扣押了,說是要用來防備馬殷和朱全忠的進攻。”範遇道。

楊行密點點頭,鄂州如今守軍相對不足,扣下趙匡凝的軍隊用於防守也無可厚非。

“那麼江陵呢?如今也落入了朱全忠的手中嗎?”

江陵守將乃是趙匡凝的弟弟趙匡明,去年才從雷彥恭的手中奪取過來。

“趙匡明也率領兩萬軍隊放棄了江陵,如今投奔蜀王王建去了。”範遇道。

兄弟二人一個投奔淮南,一個投奔蜀中,這也是亂世之中的一種保全家族的手段,所以楊行密對此也不感到奇怪。

只是趙匡凝太廢物了,一個月之內就把整個山南東道和荊南的九州之地丟棄了,淮南連做出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換言之,將來淮南要想向荊襄擴張,所要面對的就不再是杜洪這種小藩鎮了,而是直面朱全忠這個目前天下的霸主。

“朱全忠攻佔了江陵後,如今在做什麼?是撤軍回去還是繼續向我淮南或者雷彥恭進攻?”楊行密又問道。

“目前的消息是,朱全忠駐軍襄州,還沒有什麼大動作。”範遇猶豫了一瞬後又說道:“不過,有傳言說,天子在幾天前被弒了,動手之人正是朱全忠的義子朱友恭和部將氏叔宗!”

楊行密臉色急變:“此言當真?朱全忠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做出弒君之事?”

作爲一個在大唐威權尚未徹底喪失的年代成長起來的人,楊行密雖然也不怎麼看重天子,但他對立國近三百年的大唐還是滿懷感情的。如今聽說朱全忠弒君,那麼接下來恐怕篡位自立就不遠了吧?

想到這,楊行密臉色滿是悲憤,連連咳嗽不止:“朱全忠逆賊,孤要親自去討伐他……”

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
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四百六十七章逃離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四百四十七章野心第七百零六章開疆拓地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一百七十一章 爆破(上)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五章 休整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五十章 悠閒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