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宮內,正逢兩月一次的親人入宮相聚。這本該是溫馨的時刻,可殿內氣氛卻異常凝重。皇貴妃端坐在上首,目光先掃過眼神遊移、始終不敢與她對視的額娘,又落向一旁姿容出衆,眉眼間更是與她有幾分相似,卻垂首斂目、沉默得近乎怯懦的胞妹,心底那股失望與不甘便如潮水般翻涌,幾乎要漫過心口。
她指尖緊緊攥住手中的繡帕,指節泛白得幾乎要將那錦緞撕裂。良久,才緩緩擡眼,聲音聽不出太多起伏,卻裹着一絲若有似無的冰冷,一字一頓地問:“額娘,這……也是阿瑪的意思嗎?”
佟佳福晉臉上掠過一絲不忍,囁嚅了半天,才磨磨蹭蹭地開口辯解:“蘭懿……你阿瑪自然是不同意的。可你膝下無皇子,那兩位已經長成,過不了兩年便能入朝堂理政,族裡實在急得不行,硬逼着他表態。你入宮十多年,如今眼看着……眼看着也就到此爲止了,你阿瑪也是沒辦法。更可氣的是你伯父,不僅不幫着說話,反倒想着送他家格格入宮。是你阿瑪據理力爭,才商定讓你妹妹入宮……”
她微微一頓,語氣不自覺地放柔了幾分,帶着恰到好處的勸慰意味:“蘭懿,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妹妹入宮後定會安分守己,事事聽你安排。若將來她誕下皇子,便交由你親自撫養。這可不同於宮中其他皇子,你是孩子的親姨母,有這層血緣關係在,自然也更親近,有佟佳血脈的皇子纔是你日後的依靠啊。”
她緩緩頷首,語氣裡又添了幾分推心置腹的懇切:“你仔細想想,這將來的風光,怕是要比當年的宜妃姐妹更勝一籌。你手握宮權,蘭雅得皇上寵愛,你們姐妹二人同心同德、彼此扶持,這後宮之中還有誰能與你們抗衡?”
“你膝下有了皇嗣,皇上自然會愈發看重你,對我們佟佳一族也會更加倚重。說不定……你還能坐到那個位置上。這般既顧全了家族,又成全了自身的好事,豈不是兩全其美?”
說到最後,她腦海中似已浮現出兩個女兒將來寵冠後宮、自己盡享無上榮光的景象。見皇貴妃只是冷冷的看着她,仍不說話,絲毫沒有被打動的模樣,佟佳福晉的語氣不由得強硬起來,彷彿終於攥住了不容辯駁的理由,字句間隱隱透着施壓的意味:“蘭懿,事到如今,你已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你該清楚,額娘說的全是實情。”
“族裡已經退了一步,斷沒有再退讓的道理。就算你不答應,他們也會想辦法送旁人入宮,但終究不是一家人,到時候與其他支脈相爭,鬧起來反倒難看。蘭雅入宮,對你來說反而是最穩妥的。”
皇貴妃見額娘這般理直氣壯,不由得氣極反笑,面上浮起一抹冰冷的嘲諷,語氣愈發冷硬如鐵:“佟佳福晉,沒瞧見妹妹還在這兒嗎?這般堂而皇之地說什麼讓她生了皇子便給我抱養,您可真是個‘好額娘’,教唆兩個女兒在後宮相爭,您的胸襟手段,可比赫舍裡福晉差遠了!”
“提醒您一句,別忘了,我如今先是皇上的皇貴妃,纔是您的女兒。若是嫌棄我這個皇貴妃帶不來您要的無上榮耀,想再送個女兒入宮爭寵,大可親自去求皇上廢了我!”她冷笑一聲,字字如刺,“還敢拿包衣出身的宜妃姐妹與我相比?您自甘墮落要比那包衣,不必扯上我。言行這般愚蠢無知,該慶幸自己肚子爭氣,生下了我!”
“回去轉告族裡,此事絕無可能,我絕不同意!”皇貴妃目光掃過被她懟得面色鐵青的額娘,以及慌忙攙扶額孃的三妹,懶得再多看一眼。她霍然起身,轉身便向內室走去,只留一句擲地有聲的話在殿中迴盪:“嬤嬤,送客。佟佳福晉今日以下犯上,往後沒有宣召,不得再踏入宮門半步!”
勒嬤嬤望着眼前這難堪的亂局,眉頭微蹙,神色間難掩幾分左右爲難。但她終究在宮裡,不敢違逆皇貴妃的吩咐,只得斂衽躬身,恭恭敬敬地將面色難看的佟佳福晉二人一路送離了宮門。
事情鬧到這般田地,本就再無遮掩的可能。是以,佟佳福晉二人面帶難色地離宮未久,皇貴妃便親自下旨,自言其有違聖恩,懇請皇上收回此前賜予她親眷入宮的恩典。這消息轉瞬便傳遍了六宮內外。
衆人初聞時無不驚詫,紛紛遣人四處打探內情。待隱約知曉其中緣由後,無不暗歎皇貴妃此刻的進退維谷,更對佟佳一族這般步步緊逼的行徑暗生齒冷。
永和宮內,董佳佳等人聽聞此事,心底對皇貴妃的境遇也泛起幾分同情,可一想到她那句包衣出身的刻薄言語,方纔那點憐憫便如潮水般漸漸退去。
格蘭珠望向景仁宮的方向,語氣裡帶着幾分唏噓:“真沒想到,連皇貴妃這等身份,竟也會遭家族背叛,這世事當真是變幻無常。”
戴佳氏聽了這話,也不由得點了點頭,深以爲然地附和道:“可不是嘛,連皇貴妃這等身份,終究也逃不過這般俗世牽絆。”
兆佳氏執起茶盞淺淺抿了一口,脣邊漾開一抹淡笑:“皇貴妃的尊榮本就仰仗家世而來,被家族拿捏脅迫,也是常理之中。何況如今佟佳一族正是鼎盛之時,他們缺的從不是一位穩居高位的皇貴妃,而是能延續皇室與佟佳一族聯繫的皇子。說到底,皇貴妃終究也只是個皇貴妃罷了。”
“世家大族,哪有簡單的?如今宮裡有皇貴妃坐鎮,就算那位佟佳格格真能入宮,最好的結局,怕也不過是第二個僖嬪罷了。”董佳佳語氣裡帶着幾分涼薄的諷刺。
三人聽了這話,臉上紛紛露出驚訝之色。誰都清楚,僖嬪如今的境況實在算不上好,膝下空空,皇上連個皇嗣都不想給其撫養,這輩子怕是也就困在嬪位上,再難有寸進了。
兆佳氏對董佳佳這番結論頗感好奇,遂微微傾身,帶着幾分探究開口問道:“可佟佳一族送那位格格入宮,不就是爲了求個皇嗣嗎?若她真能懷上皇嗣,難道皇貴妃還能對她下狠手不成?那可是她的親妹妹啊。而且就算皇上與皇貴妃再怎麼情深似海,也斷不會容忍這種事發生吧。何況經此一事,佟佳一族因皇貴妃此番拒絕,怕是早對她生了防範之心,未必會給皇貴妃對那位格格動手的機會吧?”
格蘭珠與戴佳氏聽了兆佳氏這番分析,不由得連連點頭表示贊同。董佳佳卻淺淺一笑,話裡帶着幾分耐人尋味的深意:“皇貴妃或許確實不會,但其他人呢?比如毓慶宮、儲秀宮那幾位,還有延禧宮那位,他們可未必樂見佟佳一族這般順遂。更何況,皇上心裡究竟是何打算,如今還說不清呢。依我看,這事啊,後頭還有的熱鬧瞧呢。”
兆佳氏三人聽了董佳佳這番剖析,頓時茅塞頓開,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可不是嘛,皇貴妃既已明確拒絕此事,若佟佳一族執意要送格格入宮,即便皇貴妃不會親自出手阻攔她入宮或是懷皇嗣,卻未必會阻攔旁人對她動手腳。想通了這其中關節,兆佳氏三人再看向董佳佳時,眼神裡又添了幾分由衷的佩服與讚歎,暗暗期待起董佳佳說的熱鬧起來。
可她們哪裡知道,董佳佳口中的熱鬧,卻並非她們所想的那般。此刻的董佳佳沒再理會格蘭珠等人,只望着景仁宮的方向陷入了沉思,她正暗自琢磨着皇貴妃薨逝的緣由。董佳佳清楚那位即將入宮的佟佳格格究竟是哪位。孝懿皇后的胞妹,除了那位活到乾隆朝、算得上福壽綿長的佟佳貴妃,她實在想不出第二人。
她記得這位佟佳貴妃終其一生都未曾誕下子嗣,若非早年撫養過雍正與乾隆兩位帝王,結局怕是遠不會那般體面。正因知曉她無子的結局,董佳佳纔不難推斷,康熙其實並非真心盼着佟佳一族能誕下皇子。
想來也是,如今的佟佳一族已重歸滿洲貴胄之列,勢頭正盛,康熙怎會坐視他們繼續壯大?一旦佟佳一族真有皇子傍身,太子的位置便再難安穩。眼下有個母族勢大的十阿哥已夠讓康熙費心,若再多一位母族背景深厚的皇子,怕是朝野上下都要亂了套了。
想到這,董佳佳腦海裡閃過小說中無數宮闈傾軋的戲碼,心中不由浮起一個陰暗的猜測,皇貴妃這驟然薨逝,會不會是佟佳一族親手促成的?正如兆佳氏所言,他們缺的從不是一位皇貴妃,憑着康熙母族表妹的身份,佟佳格格入宮後位分定然不低,畢竟董佳佳記得這位佟佳格格最後是坐到了貴妃之位。可皇貴妃終究不是皇后,或許在他們眼中早已成了絆腳石?
但這個念頭剛起,便被她自己推翻了。這裡頭藏着個巨大的漏洞,皇貴妃終究是佟佳一族出身,爲了一個尚未入宮的格格、一個虛無縹緲的皇子,就捨棄一位穩居高位的皇貴妃,這筆賬怎麼算都不划算。
更重要的是,謀害皇貴妃這等事,康熙不可能會毫無察覺。一旦康熙察覺,那可就不是小事了。史上佟佳格格能在孝懿皇后薨逝三年後順利入宮,這本身就說明佟佳一族不會是皇貴妃薨逝的幕後推手。
思及此,董佳佳心中又泛起濃濃的疑惑,孝懿皇后究竟是因何而逝的?
想到這裡,董佳佳暗自輕嘆了一聲。皇貴妃與赫舍裡皇后終究不同,她處事還算公允,即便自恃出身高貴、不屑與自己深交,董佳佳在她面前也從未有過膽戰心驚之感。可赫舍裡皇后就不一樣了,那副笑裡藏刀的模樣,時常讓她暗自膽寒。至於鈕祜祿皇后,雖是個不錯的人,奈何相處時日太短,入宮一年多便匆匆薨逝,實在讓她無從親近。
這般算來,皇貴妃若能活着,於她實在是再好不過。如今後宮這般格局,恰好能讓她在永和宮安安穩穩地享受寧靜的生活。只是她心裡也清楚,皇貴妃驟然離世絕不可能是遭人謀害,畢竟她入宮多年根基深厚,若真能被人悄無聲息地害死,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董佳佳只能對着孝懿皇后的死因胡亂猜測,盼着能從中尋到些蛛絲馬跡幫上忙。至少南巡那段日子相處下來,她覺得這位皇貴妃還算不錯,她若能活着,於自己終究是利大於弊的。
正胡亂思忖間,格蘭珠的聲音將她的思緒喚了回來。幾人又熱熱鬧鬧地八卦起惠妃與太子一派究竟會如何應對眼下的局面來。 wWW ☢тт kān ☢C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