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連日的複選讓董佳佳頗感疲憊。轉眼複選已結束,她得了康熙恩旨,可召幾位秀女到永和宮來細細考較一番。
永和宮內,董佳佳坐於上首,戴佳氏三人分坐兩側。隨着小銀子的宣報聲,四位格格踏入殿門,董佳佳等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她們身上。
四人並肩站成一排,邁着規整的步子走上前來,對着董佳佳一行盈盈福身行禮,齊聲說道:“臣女見過端妃娘娘、戴佳娘娘及諸位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四人衣飾各有千秋,單從穿着打扮便能看出她們對這次召見的重視程度,想來這四人都清楚,董佳佳此番傳召,是爲七阿哥擇選福晉。
是以,待董佳佳示意四人起身之後,沒有再開口,只是目光沉沉地將四人細細打量了一番。
正紅旗的輝發那拉氏與西林覺羅氏並肩而立,前者一襲天青色衣衫,後者則身着玫紅。
穿天青的輝發那拉氏,生得一副鵝蛋臉,眉如細柳輕描,眼神清亮有神,瞧着便是副溫婉可人的模樣。她姿色雖非頂尖,卻也屬中偏上,氣質更是典雅端方,通身透着落落大方的氣度,讓人瞧着既舒服又親切。
而穿玫紅的西林覺羅氏,卻讓董佳佳心裡生出幾分不喜。她打扮得過分隆重,服飾搶眼不說,頭上的金銀珠飾更是堆砌繁多,乍看像是極其重視這場召見,細瞧卻透着股“以進爲退”的刻意。
這般光彩照人,反倒沒有世家格格風範,倒像個暴發戶一般怪異。再看她舉止,又故意帶了幾分拘謹。要知道複選時,西林覺羅氏可絕非這般金光閃閃、小心翼翼的模樣。
平心而論,西林覺羅氏容貌明豔,姿色上佳,只是被這一身打扮壓得失了韻味。看她心思淺顯,且志不在胤祐,董佳佳不喜之後便沒再多看一眼。倒是一旁的戴佳氏,望着西林覺羅氏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動。
剩下鑲紅旗的舒穆祿氏與巴拉雅氏,一人着淺藍,一人穿荷粉,兩色衣衫都襯得人愈發光鮮亮眼。
穿淺藍的舒穆祿氏,五官精緻,皮膚是四人中最白皙的,瞧着清純秀麗,言行舉止進退有度,端的是大家風範,算得上是上佳之姿。
而穿荷粉的巴拉雅氏,生得一臉福相,圓圓的臉蛋,圓圓的杏眼,笑起來便彎成月牙,兩旁還漾着小梨渦,瞧着討喜又可愛。她性子看似也很活潑,兩眼滴溜溜轉個不停,倒讓董佳佳想起了活蹦亂跳的兔子。論姿色,勉強也能評個中上。
董佳佳將四人細細打量一番,才緩緩開口,問及她們的家庭境況與日常喜好,盡是些家常話。四人應答尚算得體,輝發那拉氏與舒穆祿氏舉止嫺雅,落落大方;巴拉雅氏性子活潑,話語也多;
唯獨西林覺羅氏,許是剛剛留下的印象不佳,此刻答話在董佳佳看來總帶着幾分戰戰兢兢,言語也格外寡淡膚淺。見她仍是這副假模假樣,董佳佳心底已隱隱竄起些火氣,只是面上不動聲色,並未當場發作。
之後,她又問及幾人讀過的書籍,隨即挑了些內容考查,然後狀若不經意地引出得寵妾室以及庶子相關的問題,試探她們對這些的看法。
一番應答下來,唯有輝發那拉氏與舒穆祿氏的言辭還算周全穩妥,其餘兩人要麼眼中流露不屑,要麼話裡帶着輕慢調笑,字裡行間滿是未經世事的年輕氣盛。
董佳佳又隨口問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問題,便命人取來見面禮分賞四人,讓她們退了下去。
隨後,她又傳見了另幾位格格。這幾位家世稍遜一籌,若論做皇子福晉,只能算勉強夠格,但卻也不乏容貌出挑、品性端方之輩,像阿魯特氏、瑚圖裡氏、吳扎庫氏等人便是如此。
因董佳佳放寬了家世門檻,所以見的秀女便多了些,攏共約有十人。待把所有看上的秀女都見過了,董佳佳等人才歇了片刻,隨後便着手商議要呈給康熙的人選。
因胤祐身有殘疾,向來不被康熙看重,他選福晉的事,比起其他阿哥來便有了更大的轉圜餘地。康熙早前也暗示過董佳佳,表明她呈上來的人選,他會好好斟酌考量。
董佳佳先開了口,提出了自己屬意的人選:“我瞧着輝發那拉氏、舒穆祿氏、瑚圖裡氏和吳扎庫氏都挺合適,性子與胤祐也還算相配,你們覺得呢?”
兆佳氏點頭附和:“我最看好的還是輝發那拉氏和舒穆祿氏。這兩人性子沉穩,瞧着是能爲胤祐打理好內宅的;而且兩人說起打理家事,回答得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想來她們家裡是下了功夫精心教養的。”
格蘭珠卻帶着幾分笑意說道:“我倒喜歡那巴拉雅氏,這孩子瞧着就喜慶,說話也透着股機靈勁兒,若是能日日來給咱們請安,倒也能添些樂趣。”
戴佳氏則有些遲疑,緩緩開口:“我覺得西林覺羅氏也不錯。瞧着便是家裡極其看重的格格,家世出衆,容貌也上佳,既能爲胤祐添些助力,往後在他後院裡,也壓得住其他姿容出衆的格格。”
兆佳氏與格蘭珠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擔憂,又不約而同地望向董佳佳,盼着董佳佳能勸誡一二。在她們看來,西林覺羅氏最是浮誇,斷不適合做皇子福晉,戴佳氏竟會看中她,實在令人費解。
董佳佳臉上的笑意霎時僵住,貴妃那句“胤祐因有生母在,終究不如胤?”的話猛地在耳邊迴響起來,心頭頓時涌上一股難以言喻的無奈。
董佳佳心裡掠過一絲不快,卻沒在臉上顯露半分。她斂了斂情緒,又開口道:“咱們喜歡也作不得數,待會兒讓白霜把幾位格格的畫像送去給胤祐瞧瞧,看他屬意哪位。終究是他要與人過日子,他喜歡纔好。”
這已是董佳佳能做的極限了。胤祐不可能來永和宮與秀女們見上一面,那實在不合規矩,她只能出此下策,盡己所能讓胤祐知曉與之相看的格格究竟是什麼模樣、品性如何。
白霜送畫像去後,董佳佳便沒了說話的興致,閉目養神起來。這時,格蘭珠與兆佳氏才後知後覺,察覺到因戴佳氏那番出人意料的選擇而滋生的尷尬氛圍,兩人便都帶着幾分不解,望向了戴佳氏。
戴佳氏被兩人看得有些不自在,臉上也露出猶豫之色。四人沉默半晌,還是兆佳氏率先打破了這份尷尬,勸道:“妹妹,你若是有什麼顧慮,不妨直說。相處十數年,董佳姐姐從不是獨斷專行的人。你若說得在理,她定會考量一二,畢竟是關乎胤祐終身的大事,有話但講無妨。”
“這……”戴佳氏望着仍在閉目養神的董佳佳,臉上掠過幾分難堪。可一想到這些年始終不得皇上看重的胤祐,她咬了咬牙,帶着幾分委屈開口道:“姐姐,我先前打探到,這屆秀女裡還有幾位家世出衆的格格……像郭絡羅氏、鈕祜祿氏,我私下打聽着品性都不差,還有哈達那拉氏與舒舒覺羅氏,瞧着與胤祐甚是相配……五阿哥和八阿哥終究分別只能娶一位福晉,還剩這麼多人選,姐姐若真疼惜胤祐,爲何不替胤祐爭上一爭?若不是我,胤祐也不至於讓皇上厭棄,選個福晉都要撿其他兩位阿哥剩下的……一切都是我的錯,都怪我……”
說着,戴佳氏忽然情緒崩潰,語無倫次地將所有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抽噎着哭了起來。兆佳氏與格蘭珠看得瞠目結舌,萬萬沒料到戴佳氏竟藏着這樣一番心思,此刻她們才恍然明白,戴佳氏爲何偏要選西林覺羅氏,只因西林覺羅氏是這被召見的秀女裡,出身最好的。
董佳佳見狀,心中也是一片無奈。戴佳氏這些心思,她早些年便有所察覺,只是終究沒鬧出什麼事端,便也未曾過多留意。
畢竟戴佳氏自覺虧欠了胤祐,想爲他爭些更好的,本也無可厚非。只是在她看來,爲胤祐選福晉,家世固然重要,性子與那份對胤祐的尊重卻更爲關鍵。胤祐是她撫養長大的,表面看似溫良不爭,骨子裡卻極是要強,身邊人哪怕有一絲可憐或厭棄,他都能敏銳地感知到,要不然也不至於如此渴望得到康熙關注。
故而董佳佳想爲他選的,是能相互尊重、扶持一生、彼此依賴的伴侶,而非一個家世顯赫、徒有體面,卻只能做到相敬如賓的擺設。
況且關於選福晉一事,她自有考量。胤祐的綜合能力在一衆阿哥中不算突出,卻也不差,屬中上水準,奈何身有足疾,總被康熙下意識忽略。她本就不打算讓胤祐捲入奪嫡之爭,所以其日後封爵與晉升恐怕難免會受到些委屈。
因此她纔想選個出身過得去的福晉,盼着能引得康熙多幾分愧疚與關注,日後待胤祐好些;也盼着皇上能看在她與皇子應有的體面上,重視起胤祐的才幹,如此一來,胤祐封爵後的晉升速度也能快些,這纔是她挑中這些格格的真正緣由。
不然的話,她大可敷衍了事,不必費這許多心思,直接選出身高貴的秀女給胤祐做福晉便是,這樣想來康熙也挑不出什麼錯處。只是胤祐終究是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她總願意多費些心思罷了。
想到這,董佳佳見格蘭珠與兆佳氏已走到戴佳氏身邊安撫她,便深吸一口氣開口道:“你若是對此有疑慮,爲何不早些與我講?那些出身高貴的世家格格,又有幾個是好相處的?胤祐是什麼性子,你這個做額孃的難道還不清楚?有五阿哥、八阿哥在,那些格格心裡奔着誰去,你難道看不明白?即便胤祐真娶了她們,她們能不帶半分怨氣,安心與胤祐過日子嗎?難道你就願意看着胤祐把個尊貴的格格娶回府裡,當菩薩似的供着?到時候佳偶沒成,反倒成了怨偶,平白蹉跎了兩人一輩子?”
戴佳氏被這一連串帶着解釋意味的反問打斷了哭聲,一邊啜泣一邊沉思。有格蘭珠二人在旁勸解,過了片刻,她才清楚自己的錯處,沉默片刻,還是鼓起勇氣,帶着幾分扭捏與不好意思,向董佳佳道歉:“對不起,姐姐……我只是害怕……怕姐姐覺得我貪心、不知感恩,日後厭棄了我和胤祐。姐姐,是我錯了,這些年姐姐待我們母子寬厚仁慈,我都記在心裡,是我自己鑽牛角尖,沒能領會姐姐的一番苦心。若是姐姐想解氣,無論怎樣罰我、罵我,我都受着。”
戴佳氏把話說到這份上,董佳佳還能如何。只得無奈地笑了笑:“好了,誤會解開就好。咱們都是爲了胤祐,我又怎會怪你。往後還要相處數十載,有話敞開了說,反倒痛快。”
戴佳氏三人聽了這話,相視一笑,先前的滯澀散去,氣氛又回到了往日的親暱熟絡。
過了片刻,白霜帶回了胤祐的意思。董佳佳還是瞭解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孩子的喜好,知道胤祐偏愛溫婉恬淡的女子,是以西林覺羅氏不出意外的胤祐沒看上,成功落選了。
而她與兆佳氏先前看好的輝發那拉氏、舒穆祿氏,果然在列,除此之外,還有吳扎庫氏與另一位格格。
人選既定,董佳佳便讓人將名單呈給了康熙。之後的兩三天裡,她常召那四位格格來永和宮敘話,一來二去,也算進一步探了探她們的真實想法。
董佳佳的眼光確實不錯,這四位格格的確出衆。她們對胤祐的足疾沒有半分嫌棄,也不曾耍過西林覺羅氏那般流於表面的手段,反倒透着一股坦蕩氣度,你若選我,我便擔得起這份責任與榮耀;你若不選,我歸家待嫁,亦是美事。
秀女們很快陸續出了宮。康熙也因胤祐選福晉的事,來了永和宮兩三趟商議人選,他這邊也提出了幾個出身極好的人選,其中便有哈達那拉氏與舒舒覺羅氏。
只是最終,董佳佳還是堅持要從已經瞭解過的輝發那拉氏和舒穆祿氏兩人中擇一。因爲考慮到先前戴佳氏的不滿,她便把出身稍低的吳扎庫氏與另一位秀女也排掉了。
最終,康熙敲定了人選,那便是出身滿洲正黃旗、其父爵位爲一等伯,曾參與平定三藩,現任正三品參領、其母是無爵的宗室之女的舒穆祿氏。
福晉人選既定,董佳佳幾人過日子也添了幾分盼頭,只等着舒穆祿氏早日嫁進來,能日日陪着她們說說話。
時光轉眼到了三月,二十一日這天,承乾宮的王氏平安誕下了十二格格。只是格格剛滿月不久,康熙便將她交給了宜妃撫養。這安排倒也不算稀奇,畢竟再過兩三年,五格格便要下嫁蒙古了,算是提前安撫宜妃。
三月底,康熙降下賜婚旨意,五福晉定爲出身滿洲正黃旗祖父是陝西巡撫、兵部侍郎,但其父只不過是個五品小官的他他那拉氏,七福晉定爲舒穆祿氏,而八福晉則定爲這屆秀女當中出身最爲顯赫、安親王十分愛護的外孫女郭絡羅氏。
福晉人選剛定,內務府便着手擇選婚期,最終定下五阿哥與他他那拉氏於九月底完婚。
三位阿哥的終身大事剛塵埃落定,蒙古那邊也傳來了喜訊。四月、五月間,榮憲公主與雅利琦那邊接連來信,信中表明兩人都已懷上了身孕。榮妃、兆佳氏與董佳佳爲此着實歡喜了好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