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

李元昌乃太上皇之子,貴爲親王,平日裡仗着李淵的寵愛,在這長安城中也算是膽大妄爲。

但縱然李元昌膽子再大,有兩個人他卻是萬萬不願得罪的,一個毋庸置疑,自然是皇帝李世民,而另一個便是魏徵。

魏徵性情耿介忠直,雖曾爲隱太子舊臣,但卻沒有半分降臣該有的謹小慎微的模樣,反倒時常犯顏上諫,因爲所奏之事還數次惹惱李世民,就連一向以直諫著稱的王珪都自覺不如,說出了“每以諫諍爲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之語。

李元昌固然尊貴,但魏徵有時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他李元昌又算得上什麼?

就在魏徵從刑部下值回府的路上,便遇到了自稱是那女子阿爹的中年男子攔路伸冤,狀告漢王李元昌玷污了其女。

魏徵爲人忠亮節義,而這中年男子攔路所伸冤之事正是在魏徵刑部尚書職權之內,他豈會坐視不理。

脾氣暴躁的魏徵受了這人的狀子,當即大怒,親自帶人前往採荇堂,欲要捉拿李元昌,請旨治罪。

當魏徵拿着狀子,風風火火地趕到採荇堂大門時,此時的李元昌已經得到了魏徵已至的消息,便想要趁着魏徵趕到之前收拾好,然後矢口不認。

李元昌一面命隨自己趕來的僕從擋住正要上樓的魏徵,一面自己急忙四處尋摸着衣服,想要先將衣服穿好。

可李元昌實在是高估了他的僕從,抑可說他是低估了魏徵,光是靠着他的那幾個人,豈能擋得住犟脾氣的魏徵。

“魏尚書止步,漢王殿下正在屋內歇息,還請魏尚書勿要擅闖。”李元昌的家僕也知魏徵不好惹,上面便擡出李元昌來,想要鎮住魏徵。

可魏徵連皇帝李世民都輕易鎮不住,區區一個漢王的名頭他又怎會忌憚。

魏徵看着擋在身前的漢王府家僕,喝道:“本部受百姓訴狀,特來此捉拿嫌犯李元昌,你等速速退下,否則便是連坐之罪。”

在他們奉命擋住魏徵之時,李元昌已經下了死令,他們也退縮不得,面對魏徵的呵斥,他們縱心中生畏,卻也只能硬着頭皮道:“魏尚書這是何意?王爺尚未召見,你便要硬闖,莫不是要犯上嗎?”

論官爵,李元昌乃是親王,自在魏徵之上,漢王府家奴的話倒也沒錯。

可他們這話對旁人說興許還有用,可魏徵連皇帝的帳都不買,李元昌便更不會了。

“今日本部非進不可,莫不是你們還敢攔我不成。”魏徵說着,也不管漢王府家奴的反應,自己硬着頭皮便往內間走去。

這些漢王府家奴的腰間都佩掛有刀劍,可魏徵當面,他們豈敢拔刀?

魏徵的大名他們豈能不知,就連魏徵數次觸怒皇帝,尚且無礙,他們又能拿這頭犟驢如何,難不成還敢將他扣押不成?他們自然沒有這個膽量。

魏徵說着,全然不顧擋在他身前的幾人,直往內間而去。

“砰!”

魏徵到了門外,猛然一腳踹開了房內,身子矯健非常,哪像是一個年過四旬的文人。

隨着魏徵的一腳,房門爲之洞開,魏徵擡眼一看,果然,屋內的李元昌正一面披着外袍,一面匆忙地繫着腰帶,顯然是未能在魏徵破門之前收拾停當。

——————————

王玄策做局,自然不會只做一處,他不僅要依照李恪之意,叫李元昌無法迎娶阿史那雲,同時他還有自己的想法。

魏徵正在採荇堂捉拿李元昌,與此同時,王玄策已經悄悄地來到了頡利的右衛大將軍府。

王玄策之所以悄悄來此,防備不是李元昌和李承乾,而是李恪,因爲他是揹着李恪來的。

“下官王玄策,拜見豁真。”頡利府上的偏廳中,王玄策對阿史那雲拱手拜道。

阿史那雲聞言道:“先生叫錯了,阿爹已非突厥可汗,我亦非突厥豁真,眼下我不過一尋常突厥女罷了。”

王玄策道:“豁真於殿下和我有恩,無論時局如何,在在下心中,豁真永遠都是豁真。”

阿史那雲倒也不想同王玄策去計較這些,只是問道:“日前我已同楚王見過,不知此時楚王遣你來此又有何事?”

阿史那雲知道,王玄策乃李恪心腹,除了李恪,還有誰能喚地動他,故而阿史那雲想當然地以爲王玄策是奉了李恪之命來此。

不過王玄策卻搖了搖頭回道:“在下非是奉殿下之命前來,而是自作主張,有要事相求豁真。”

阿史那雲聽了王玄策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訝色。

王玄策可是李恪的左膀右臂,極得李恪信任,他有什麼事情竟是要揹着李恪做的?

阿史那雲問道:“何事?”

王玄策道:“三日之內,陛下或將下旨,將豁真嫁於殿下,事關殿下身家性命,還望豁真千萬回絕。”

“什麼!”阿史那雲突然從王玄策口中聽到了這句話,大大地出乎了她的意料,既驚訝,又不解。

王玄策執禮拜道:“殿下少時自請爲質,北上四載,經營數年,爲的就是大唐儲位,殿下乃皇三子,論年齒只在太子之下,論聲望,更是冠絕衆皇子。殿下若去豁真,便不爲帝,殿下若不爲帝,便是死路一條。”

李恪若娶阿史那雲便必死無疑,王玄策乍一聽來似是危言聳聽,但阿史那雲仔細想來卻又不無道理。

如今城中正在風傳的消息阿史那雲自也知道一些,唐皇有意同突厥聯姻,娶阿史那雲者,封襄王,拜定襄大都督,外鎮漠南。

李恪若娶阿史那雲,便意味着他將之官定襄,也意味着他再難重歸大唐,那他同皇位便也就徹底無緣了。

阿史那雲知道李恪對大唐皇位的執着,也知道他的雄心壯志。

“若我主政朝堂,大唐與突厥必將和同一家,不相攻伐,再無兩族之分。”陰山之下,兩年李恪即將南歸的前夜,李恪同她說過的話她還記在心中。

阿史那雲同李恪青梅竹馬四載,他們之間雖也曾有些誤會,但阿史那雲相信李恪對她的感情,想必是王玄策在李恪那邊說不通,亦或是不敢說,這才求到了她這邊。

阿史那雲看着拜在身前的王玄策,突然想起了李恪曾經對他提過的一句話:“不爲帝,終爲螻蟻。”

旁人如此,他李恪更是如此。

其他皇子爭不贏帝位,興許尚有活命的可能,但李恪不會。

李恪功績壓地過包括李承乾在內的任何一個皇子,沒有那個皇帝會容得下這樣一個兄弟,就像當年的李建成容不下李世民一般。

正如王玄策所言,李恪要麼爲帝,要麼死,哪怕李恪外鎮漠南,待李世民故去之後,李恪也同樣必死無疑。

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十七章 安置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七章 命格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十四章 藥箱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一章 接風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五十四章 柳家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一章 玄武門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十六章 欽陵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三章 奏對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十三章 誤會第十六章 欽陵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八章 鞠文泰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九章 拒親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
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十七章 安置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七章 命格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十四章 藥箱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一章 接風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五十四章 柳家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一章 玄武門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十六章 欽陵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三章 奏對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十三章 誤會第十六章 欽陵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八章 鞠文泰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六章 東宮將廢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九章 拒親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