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

世事無常,向如白雲蒼狗,變幻多端,無跡可尋。

數日前,李恪和蕭月仙原本還是面如死仇的兩人,轉眼間又好之如初,甚至更甚往昔。

也正因如此,原本外表看似平靜的揚州城,私底下也已漸風起雲涌,暗流悄生。

彩絲巷,煙雨樓。

自打蕭月仙出事後,這煙雨樓便被一位做綢緞買賣起家的富商給盤了下來,可就在今日晨間,竟又由地方官府出面,將此處轉賣於了一位自稱是從碎葉來的神秘商客。

整個交易前後不過盞茶的功夫,煙雨樓的東家便就換了人,而在整個揚州城,有這個本事的只有李恪,至於這個所爲的神秘商客自然就是蕭月仙了。

煙雨樓,內院。

蕭月仙站在內院臨湖的閣樓之上,看着眼前的煙雨樓,長呼了一口氣,對李恪道:“想不到仙兒有生之年,竟還能再回煙雨樓。”

蕭月仙主事煙雨樓也有段時間了,煙雨樓中傾注了蕭月仙的許多心血,故而覺着親切,如今重回故地,自然難免感嘆。

李恪看着蕭月仙的模樣,笑道:“煙雨樓是你的心血,你既喜歡,本王便送於你了。”

蕭月仙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訝色,問道:“這可是煙雨樓,這麼大的一筆銀子,殿下便不心疼嗎?”

煙雨樓本就是揚州名聲最大的青樓,又在寸土寸金的彩絲巷中,煙雨樓作價怕不要近十萬貫,哪怕是對家資鉅富的李恪來說,也不該是個小數目,可李恪張嘴便送於了蕭月仙,蕭月仙豈不訝異。

其實蕭月仙哪知,現在李恪的身家早已不是當初蕭月仙與他初見時的模樣了,自打去歲李恪收了鹽行這年入百萬貫的買賣,要買下一個煙雨樓,不過翻掌之間而已。

李恪淡淡一笑,回道:“你既不願回臨江宮,本王總該給你找個安身之處纔是,煙雨樓曾是你的產業,你既點名要這煙雨樓爲基,本王何不成人之美?乾脆將它送給了你,日後你有煙雨樓在手中,富貴無憂,本王也就放心了。”

蕭月仙問道:“煙雨樓是整個揚州最大的銷金窩,每日來此揮霍的豪紳不知多少,縱說是日進斗金也不爲過,那家綢緞商人怎肯賣於你的?”

李恪笑道:“所謂民不與官鬥,這些做買賣的地方豪商誰還沒些欺行霸市的劣跡,背地又不做些亂法壞紀的勾當,本王要買菸雨樓,法子多得是。”

蕭月仙聞言,玩笑道:“殿下不會是分文未出,奪來的吧。”

李恪搖了搖頭,一本正經道:“本王行事怎會如此,你放心,本王出的價可是依行情而論,比之他當初接手煙雨樓時還要高出一成。”

蕭月仙笑道:“殿下做買賣,倒是童叟無欺。”

李恪笑道:“童叟無欺不敢當,不過比起朝中那些袞袞諸公,行事倒還要規矩上幾分。”

蕭月仙靠在李恪的身旁,擡頭看着李恪,看着李恪嬉笑的模樣,心中卻覺得莫名地踏實。彷彿就這樣靠在李恪的肩上,挨在李恪的身邊,她的心便安寧了許多,她原本迷茫的路又明朗了起來。

蕭月仙對李恪問道:“殿下可知仙兒爲何要這煙雨樓爲基?”

李恪握住仙兒纖長的手,放在手中慢慢地摩挲,道:“說來聽聽。”

蕭月仙道:“青樓一地,從來都是魚龍混雜之處,各色人等齊聚的所在,殿下欲成大事,自當朝野並重,仙兒若是能以煙雨樓爲基,數年內擴至長安、洛陽、太原等要地,便可爲殿下極大的助力,助殿下成事。”

“此事倒也不急於一時,慢慢來吧,以揚州,以煙雨樓爲基,本王要織一張大網,一張看似不起眼,卻能一捕必中,將那儲君之位撈起來的大網。”李恪輕輕地握着蕭月仙的手,手上的力氣很柔,李恪的笑也很柔,但李恪說話的聲音卻帶着滿滿的志在必得的剛韌。

此時的蕭月仙還不知,李恪口中的這張網,遠遠不止青樓一處,還有漕運,鹽行,糧草,等等,他要用這張屏蔽海內,稱量天下。

——————————————

在東南揚州,一張大網已經在悄然織就,與此同時,李恪爲段璀上書請功的奏本也送到了長安。

長安,勝業坊,魏王府。

自打李恪南下後,李泰便慢慢地變得緊張了起來。

段璀這一步棋事關重大,若是成了,李承乾名望大損,甚至被廢,而李恪又因那封信跟李世民生了嫌隙,這太子之位便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可李泰估摸着李恪應該早已到了揚州,但蘇州那邊段璀的消息卻遲遲沒有傳來,這叫李泰的心裡始終有些不安。

李泰跟李恪打過不少交道,李恪此人頗有些手段,李泰在對付他時也不敢有絲毫大意,只要一天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李泰便不會心安。

“殿下,揚州的消息來了。”魏王府書房中,李泰正在心神不寧地讀着書,魏王府衛率府典軍餘甫走了進來,稟告道。

李泰聞言,當即放下了手中的書冊,擡眼看着餘甫的神色,似乎有些不對,擔憂地問道:“如何?”

“似乎有些不妥。”餘甫把手中的密信交到了李泰的手中,回稟道。

李泰自餘甫手中接過密信,迫不及待地掃視了兩眼,心便一下子沉了下去。

軍械尋回、段璀北上一衆盡數身死、李恪表功請追封段璀,李泰等了許久,萬萬沒想到,李泰竟等來了李恪爲段璀表功的消息。

段璀是他的人,此次揚州軍械被劫一事便是他一手策劃,李恪憑什麼爲段璀請功,還請封的是他李恪麾下右驍衛的中郎將。

李恪官拜右驍衛大將軍,右驍衛中郎將便是李恪之下,這李恪是什麼意思?

李泰是多疑之人,而李恪又一向狡詐,李泰看着手中的密信,心裡卻不禁地多了幾分猜想。

猛地一下子,李泰的心裡竟想到了一種可怕的可能,那就是段璀已經被李恪擒拿,逼問出了軍械的下落,否則東南如此之大,李恪爲何在軍械被劫之後,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便能尋回軍械。

一時間,李泰甚至有些擔憂,李恪的手中有沒有指認背後之人便是李泰的證據,或者說,段璀會不會已經轉投了李恪,臨淮城外的二十餘具屍體早已被燒地面目全非,誰知道段璀是不是真的在其中。

“怎會如此。”李泰手中攥着密信,咬牙道。

餘甫看着李泰的模樣,小聲地問道:“殿下,此事蹊蹺地很,要不要末將派人去揚州查查。”

“不,萬萬不可。”

餘甫之言剛落,李泰便大聲否決了餘甫的話,李泰道:“自今日起,本王從不知段璀其人,與段璀也無半點瓜葛,至於揚州大都督府軍械被劫一事本王更是不知,你切不可妄動,免得惹火燒身。”

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十章 回京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章 靈州軍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六章 拜府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十九章 夏乏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四十九章 放糧第十四章 拉攏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十四章 拉攏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七章 武家女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三十章 破陣第九章 奪河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十三章 南下第十章 收局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
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十章 回京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三章 靈州軍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六章 拜府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十九章 夏乏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六十章 太子還京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四十九章 放糧第十四章 拉攏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十四章 拉攏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七章 武家女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八章 夜擷明珠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三十章 破陣第九章 奪河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十三章 南下第十章 收局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四十四章 太子易師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