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誤會

阿史那忠不知李恪因何要見咄摩支,但李恪下令,阿史那忠當即照辦。

雖然大唐和薛延陀的和平早已實亡,但名義上卻仍舊存續,李恪有命,要見咄摩支,咄摩支也沒有避而不見的道理,而且咄摩支自己也想知道李恪的心思,也想見上了李恪一面。

“外臣薛延陀咄摩支,拜見大唐楚王殿下。”達布河對岸,咄摩支站在馬下,對對岸的李恪拜道。

咄摩支行事謹小慎微,沉得住氣,明知李恪待他有敵意,卻能仍舊恭敬,叫人挑不出毛病來。

不過李恪本就是尋事而來,咄摩支就算沒有毛病可挑,李恪就算編也得給他編出來。

李恪看着河對岸行事恭敬的咄摩支,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竟指着咄摩支,怒喝道:“咄摩支,你好大的膽子!”

李恪上來便是一頓呵斥,倒是把咄摩支弄地有些懵了,咄摩支問道:“外臣不知殿下何意?”

李恪一臉嚴正之色,戟指咄摩支,喝問道:“本王同夷男可汗早已定下合約,兩國間以達布河爲屆,互不征伐,你今日陳兵河岸,是爲何意?”

咄摩支陳兵河岸是爲何意?咄摩支陳兵河岸自然是因爲得知李恪率軍北上的消息,率軍佈防了,可今日聽着李恪的口氣,倒是大有藉此事問罪的意思。

咄摩支道:“殿下率大軍北上,駐蹕諾真水,與我浚稽山相隔不足百里,我是不得不防啊。”

咄摩支所言正是實情,李恪率大軍北上,若是自諾真水輕騎突襲,到浚稽山不過半日的功夫,臨時備戰自然不及,故而咄摩支纔在河北岸提前佈置。

但所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恪想抓咄摩支的毛病哪是難事。

李恪道:“諾真水水草豐美,走獸甚多,本王此番北上乃是爲圍獵而來,與你何干,又與你在此處陳兵何干?”

咄摩支聽了李恪的話,一下子頓住了,他不知道李恪爲什麼會這麼說,爲什麼能這麼說。此次浚稽山之爭,先調兵的分明就是李恪,可李恪竟然能當着兩方數萬軍士的面說出這等話來,着實是叫咄摩支始料未及的。

李恪圍獵,動輒萬餘大軍北上,縱是太子圍獵也沒有這樣的排場吧,李恪北上的目的是什麼,咄摩支心裡清楚地很,但李恪就是矢口不認,只說自己是北上圍獵,咄摩支拿李恪也沒有什麼法子。

咄摩支解釋道:“殿下圍獵,聲勢浩大,動輒上萬大軍,實在是出乎外臣意料了,這才生了誤會。”

李恪問道:“那依你之言,本王北上圍獵,還需事先向你報備不成?”

咄摩支忙回道:“外臣不敢,只是外臣不明,殿下既是在諾真水圍獵,又緣何會到了浚稽山隘口,率重兵至此,殿下總不能是在此處圍獵的吧。”

浚稽山隘口地勢險阻,又多山丘,是兩國交界,自然不是圍獵的好所在,李恪若堅持自己是來此圍獵的,實在就說不過去了。

李恪道:“本王自然不是在此圍獵,本王是聽得探子回報,你在達布河北岸佈下重兵,意欲南侵,本王這才親自率軍北上禦敵,不曾想你竟倒打一耙,反過來惦着臉將引戰之罪歸咎於本王的身上,當真是狼子野心。”

李恪的話傳進咄摩支的耳中,咄摩支臉上的神情頓時精彩了起來,李恪所言分明就是指鹿爲馬,顛倒黑白,但偏偏又叫咄摩支說不出話來。

正如李恪所言,李恪今日才至達布河,而咄摩支早在幾日前便在達布河邊布兵了,怎麼看都像是咄摩支先動的手,而李恪只是聞訊北上罷了。畢竟若是咄摩支意欲南侵,而李恪身爲唐軍主帥,又恰巧在諾真水圍獵,得知咄摩支意圖不軌,親自前來巡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咄摩支頓了片刻,纔開口問道:“如此說來殿下並無北伐之意了?”

李恪回道:“那是自然,我大唐行仁重諾,本王既同夷男可汗定下合約,又怎會出爾反爾,攻伐薛延陀呢。倒是你,竟敢擅起刀兵,欲乘本王北上圍獵之機偷襲於我。”

李恪的話,多有在問罪咄摩支的意思,但有了李恪這句話,咄摩支反倒放心了許多,李恪在三軍陣前講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無論如何,李恪應該是沒有北伐的意思的。

咄摩支一向謹小慎微,李恪只要無意北伐,剩下的他都可以讓步。

咄摩支俯身拜道:“如此說來倒是我的罪過了,我只知殿下提兵北上,卻不知殿下來此何事,攝於殿下神威,故纔在此結陣自守,絕無冒犯殿下的意思,也沒有冒犯殿下的膽子,還望殿下明查。”

李恪問道:“如此說來,這倒是一場誤會了?”

只要李恪無意北伐,咄摩支也希望大事化小,咄摩支忙道:“正是如此,不過是一場誤會罷了,實在不值當殿下動怒,不值當你我兩方數萬大軍在此隔河對峙,不如你我就此退兵如何?”

李恪道:“若只是一場誤會,要本王退兵倒是不難,只是...”

李恪說着,臉上露出了一絲難色,對咄摩支道:“只是此次聲勢太大,想必難掩地住,到時若是朝中有人彈劾本王,說本王同你勾結,意圖不軌,父皇怪罪下來,本王該如何交代。”

咄摩支也知道,大唐的朝局比之薛延陀要複雜上許多,李恪身在河東,在朝中確也有不少人正在盯着他,李恪雖然位高權重,但他的處境也不是那麼好。

咄摩支道:“此事殿下不必憂心,只要殿下願意撤軍,外臣願上表爲殿下解釋此事,絕不叫殿下爲難。”

李恪想了想,對咄摩支道:“如此也好,你且將奏表寫好送來,本王便退兵。”

說完,李恪也不再同咄摩支多言半句,轉身離去了。

“殿下爲何要同咄摩支說這些,陛下對殿下很是信重,殿下只消去信長安,向陛下解釋此事當無大礙,何必要咄摩支上表。”李恪自河岸退回後,雲州都督喬師望不解地對李恪道。

李恪以幷州大都督職掌河東一十六州,並轄制漠南突厥,手握河東十萬便軍並突厥四萬胡騎,大唐立國以來,手中權柄之重僅次於當年還是天策上將時的李世民,可見李世民對李恪的信任,李世民又怎會因此事而懷疑李恪。

喬師望之意,李恪也清楚,李恪笑道:“本王要咄摩支的表書給父皇看倒是其次,本王最主要的是想給夷男看。”

李恪說完,對身後護衛的薛仁貴道:“仁貴,你拿到咄摩支的表書後便使人帶着表書去一趟鬱督軍山,告訴夷男,咄摩支其人草木皆兵,於我大唐又敵意過重,若留他在浚稽山統軍甚是不妥,早晚必生大亂。爲保兩國邊線安穩,務必將此人調離,否則無異於同本王宣戰。”

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一章 漠北路遙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三章 結好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七十章 雍王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三十章 事定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八章 婚成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六十一章 頡利北征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四章 求親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二十章 尋人第十七章 反常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三十章 破陣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一章 奉茶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八章 演練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十三章 南下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十四章 恩蔭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八章 鞠文泰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二十一章 彈劾
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三十二章 阿史那社爾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一章 漠北路遙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八章 慶功大宴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三章 結好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七十章 雍王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三十章 事定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八章 婚成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六十一章 頡利北征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五章 訓斥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十三章 拔灼身死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四章 求親第五十四章 定價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二十章 尋人第十七章 反常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三十章 破陣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一章 奉茶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二章 裴行儉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八章 演練第六十八章 身後憂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五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四章 神箭震軍威第五十六章 當務之急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十三章 南下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十四章 恩蔭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八章 鞠文泰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二十一章 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