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

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

這一次李祺醒來的時間變得很是漫長。

秋闈已然結束。

鹿鳴宴上,不僅李祺沒來,今科解元李顯穆也沒來,這不同尋常的一幕頓時讓人心生不妙之意。

因着秋闈已然結束,諸師長也不再瞞着諸生,便將李祺的身體情況紛紛說了出去。

這個消息如同驚雷在無數士子心中炸響。

李顯穆以李祺爲天地神明,這等感情自然不是常人所能夠比擬,可這世上視李祺爲尊師的不知凡幾,無數的拜帖紛然而至,所有人都想要拜訪李祺,因爲誰都不知道下一次見到李祺他是否還在這世上。

這一次的李祺縱然是醒來,可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見外客,每一次從昏迷中醒來,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身體狀況,上一次他去國子監,便是修養了好些時日,纔有精力去一趟。

諸士子翹首以盼的希望能夠再見到李祺,哪怕不能單獨見到,也希望能夠一起再見一次,可公主府一直不給準信,只能繼續等待。

直到時間進入了十月,才終於傳出消息,說在春闈前,李祺會再同諸今科參加會試的舉人相見一次。

做出這個決定的人自然是李祺,臨安公主是不贊同的。

“你的身體怎麼能再往外而走呢,若是你出去了再回不來又該怎麼辦呢?

縱然勢不可挽回,可能多拖一日,我總是希望你能多陪一日。”

生人便是如此,有諸多的遺憾,總是希望親人能夠多留一日,哪怕是多說幾句話也是好的。

李祺很是理解,他曾經經歷過喪父之痛,臨終前都不曾說一句話,每每想起都只覺甚是遺憾,乃至於念念不忘。

“娘子,爲夫不出去,就在公主府前的大街上,不去國子監了,這些士子總還是要見見的。

我這十二年,沒做什麼大事,眼看着天下有諸多亂象,沒能改變,只養出了這一身聲望,能在諸士子中卓越而顯耀。

大明總是要依靠文官來治國的,這些士子都是未來大明的希望,我每見這些士子一次,或許未來就能多影響一個人,讓天下多一個君子,多一個好官。”

“你總是有這樣的道理,倒是顯得我不懂事。”

“娘子是最好的公主,是命婦中的典範,能與你執手,是我的幸運。”

臨安公主最終總是會同意他的話,這番話是李祺心中之言,和臨安公主相伴這十二年,他很幸福。

“我去看看藥有沒有煎好。”

臨安公主匆匆走出去,剛剛走出屋中,眼淚便潺潺流下,流放時她都不曾哭過這麼多次,她根本不想哭的,以免李祺看到心情不好,所以只能躲出來。

李祺望着紋滿祥雲的屋頂,環視着屋中古樸中帶着奢華的陳設,那些幕布垂簾上,帶着濃濃的草藥味,這一年來日日服藥,已然是浸入其中了。

“我死亡會是怎樣的場景呢?”

李祺突然想到了這幅場景,他是真的不知道死後會是如何,這畢竟不是電腦遊戲,沒有一個人操縱家族。

“降神香應當是能夠喚出我,可若是沒有降神香呢?會是沉睡於無盡的黑暗嗎?會是直面傳說中的生死之間的無窮大恐怖嗎?”

李祺突然輕聲笑出聲來,“何其有幸,竟能知曉生死之間,到底有什麼東西!”

常言說,人死如燈滅!

生死之間並沒有什麼東西,因爲沒有人能腳踏生死二界,生與死之間就連一個剎那的間隙都插不進去,可現在事情發生了變化,李祺將成爲這個不生不死、既生又死的人!

公主府依舊如同往日,時間緩緩向前。

這時日之中,諸省考中的舉人已經逐漸赴京而來,離得近的剛到京城就聽到了李祺已然是垂垂之狀,有人如喪考妣,有人則欣然卻不敢表現出來,離得遠些的北方學子在路上時便聽到了京中傳出的風聲,根本不敢相信,匆匆進京後,卻發現是真的,一時之間頗有恍惚之意。

好在他們還能見到李祺一面,算是了了一樁遺憾,這是第一面,大概率也是最後一面。

李祺的身體每況愈下,這是所有親朋好友都知曉之事,這種情況下,公主府自然是不能隨便去,以免打擾到李祺修養。

但作爲親朋好友,總還是要道別,不可能連最後一面都見不上,所以解縉等人都向公主府送上拜帖,看李祺什麼時候有時間,能和他們見面。

世人皆知曉解縉、陳英和李祺的關係好,但這些年下來,又何止這二人呢?

入值文淵閣,擔任應天府鄉試和會試主考官的黃淮,亦是極其聰明的人,很多事情慢慢就想通猜測出來,無論出於何等原因,他總是要來拜訪一番的。

黃淮走進裡屋瞧見李祺時,是愣了片刻的,因爲眼見的李祺和他印象中的那個人,已然大相徑庭。

他對李祺絕大多數印象都是當初的浙東大會,那時的李祺就如同傳說中的那樣,橫壓一世,讓浙東絕望又充滿希望,從那時起,他對李祺就有一種恐懼,彷彿天然就矮了一頭。

直到皇帝突然讓他擔任會試主考官,他才覺得黑暗的夜空突然被撕開,有耀眼奪目的光照下來,前途一片光明,而後他知道了這是李祺所提議。

此刻屋中只有他和李祺,他終於忍不住問出了那個困擾他很久的問題,“景和公,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李祺聞言頓時笑出聲來,他知道

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90章 五年第65章 燕王何意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24章 喪鐘已鳴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68章 日本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90章 五年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64章 當問何罪第30章 分省定額第61章 朱允炆死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66章 陛前問罪第20章 千里孤墳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50章 慨然赴死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30章 分省定額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57章 艱難困苦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32章 七星寶刀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61章 朱允炆死第32章 七星寶刀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43章 前奏之曲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99章 哀榮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24章 諫言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22章 心、理之學第90章 太子尊位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47章 不足與謀第61章 朱允炆死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43章 前奏之曲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41章 三十一年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1章 朱允炆死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29章 耆老進京第63章 聖朝以孝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90章 五年
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90章 五年第65章 燕王何意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24章 喪鐘已鳴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81章 直入宮中第168章 日本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90章 五年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64章 當問何罪第30章 分省定額第61章 朱允炆死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66章 陛前問罪第20章 千里孤墳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50章 慨然赴死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30章 分省定額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57章 艱難困苦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32章 七星寶刀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61章 朱允炆死第32章 七星寶刀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43章 前奏之曲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99章 哀榮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24章 諫言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22章 心、理之學第90章 太子尊位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47章 不足與謀第61章 朱允炆死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43章 前奏之曲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41章 三十一年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1章 朱允炆死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29章 耆老進京第63章 聖朝以孝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90章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