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愛子情深

李顯穆這次思考的時間便比較長了。

“燕王大劣!”

李顯穆給出了自己的判斷結果,而後解釋道:“孩兒雖不通軍略,但父親曾說過,元末以來諸英豪,能軍無出先帝者,如今大明的軍事制度皆是先帝所設計,他老人家久歷戰陣,經歷良多,不可能想不到今日之事,是以朝廷一定比藩王強得多。”

李祺聞言甚至都愣了一下,而後啞然失笑,他萬萬沒想到李顯穆會給出這麼一個答案,這話雖然簡單乃至於有取巧之意,但卻深諳“人盡其才”之道。

他不禁感慨道:“你不僅能成爲聖賢,還有做丞相的才能啊。”

李芳和李茂即便早已習慣李顯穆的聰慧,依舊很是震驚,都是一個爹媽生的,爲什麼你這麼聰明?

李顯穆畢竟年歲還小,羞澀的撓了撓頭。

“你們說的都沒錯,燕王從盤面上來看的確是大劣,僅從理論上來看,他嬴的概率只有一成。”

李祺肅然道:“但兵聖孫武爲什麼會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顯穆三子知道父親這是在教導他們了,皆豎耳靜聽。

李祺感慨道:“因爲只要戰爭一開始,不到最後就沒人知道結果!

漢光武帝昆陽之戰時,天上突然砸下隕石;曹操赤壁之戰時迎面吹來東風、軍中忽生大疫;還有歷史上無數突如其來的大雨以及辨不清方向的大霧。

以至於突然炸營的士卒、突然染病而死的主帥,僅僅是能夠改變一場戰爭乃至於一個國家命運的意外就數都數不過來。

更何況,戰爭雙方士卒的強弱、統帥的統兵強弱,亦或者某個士卒射出的一支箭矢,都可能改變一切!

這場戰爭會不會有天象的變化爲父不知道,但耿炳文不過是一將之材,且只擅長守城,燕王卻擅長野戰,二人相擊,耿炳文勝算不大。”

三子受教,李顯穆面上帶着一絲遲疑,李祺見狀便問,“穆兒可是還有不解之處?”

李顯穆猶豫道:“父親,皇帝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孩兒覺得此言甚是不妥,可能將爲大害。”

李芳不解道:“這有什麼大害,陛下不過是因爲湘王之死而受制於輿論,假意客氣一下罷了,戰陣之上刀槍無眼,縱然是殺了燕王殿下,難道陛下……”

李顯穆低聲道:“成濟舊事!”

李芳聞言立刻住了嘴,眼中流露出駭然之色,甚至身體都顫抖了一下!

在古代,縱然是再不學無術的人,也不可能不知道成濟,當街弒殺皇帝的第一人,而後被他的主子司馬昭作爲替罪羊夷滅了三族!

以當今陛下的爲人,不遵從他的旨意,殺了燕王的那個人,大概率不會得到賞賜,只可能被作爲替罪羊扔出去受死。

李祺臉上帶着淡淡笑意,沒再提這件事,而是讓三人先行離開。

過了半個時辰,李顯穆又走進了書房中,李祺沒有絲毫意外,知子莫若父,剛纔他就知道李顯穆故意留着話沒說,所以才讓三人都離開。

“方纔有未盡之語,現在都說出來吧。”

李顯穆望向李祺,眼中帶着濃濃的疑惑和好奇,甕聲甕氣道:“孩兒認爲燕王靖難能夠成功!”

李祺手一頓,沒說話。

李顯穆眼中帶着無盡的孺慕之情,“皇爺爺雖然是世之豪傑,古往今來都不曾有幾人能夠相提並論。

可父親乃是天人,有天縱之姿,縱然是皇爺爺亦不能相比。

父親一路行來,已經不是一次疏遠皇帝,甚至不惜放棄唾手可得的權勢和地位,這就說明父親極度的不看好皇帝。

孩兒雖然不懂爲什麼,但父親總是沒有錯的!”

李祺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他望向自己的兒子,今年才八歲,生的鐘靈毓秀、惠質天成,乃是整個大明朝獨一無二的天才麒麟子!

縱然無數次的告誡自己不能把李顯穆當作孩子來看,可李祺還是一次次的被震驚。

“如果爲父說早就看到了天命更易、神器易鼎,燕王將要入主應天,成爲新的皇帝呢?”

“那一切便合理了。”

“你不會覺得爲父太過於虛僞嗎?明明早已看穿了一切,卻裝出一副忠臣的樣子,甚至還因此而得到了天下士子的讚譽和崇敬。

你所崇拜的那個父親,或許並不如同你想象中的那樣高潔如山中高士!”

李顯穆跪在了李祺面前,目光中帶着無盡的誠摯和孺慕,“父親請千萬不要這般說,兒子如何會這般想呢?

wWW● тTkan● c○

父親有天縱之姿,能察古今,能知先後,能明是非,李氏陷入罪族,是父親一步步將家族帶到了如今的地步,兒子只不過是坐享其成之輩,焉有指摘父親的道理?

況且父親說自己虛僞,兒子卻不這樣認爲。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可知父者,亦莫過於子也!

父親乃是滴水之恩以涌泉相報的性情中人,若朱允炆以真心待父親,縱然父親知道建文事有不逮,也定然盡力斡旋,乃至於盡心竭力,而爲其計。

皇爺爺雖然待孩兒甚厚,可孩兒知道皇爺爺始終對父親心存懷疑,不能完全信任,當今陛下更是刻薄寡恩之輩,實在不是值得輔佐的明主。

兩代君主皆如今待父親,而父親能不做憤懣之言,已然是忠臣、良臣了,又如何能夠苛求父親呢?”

李顯穆又叩首在地上,聲音中已然帶上了一絲哽咽之色,“更何況,父親明明有天縱之才,卻鬱郁而不能得志,十年算計,百般籌謀,不過是爲了讓孩兒能夠清白於世間,不過是爲了讓孩兒乘風而起!

父愛子若此,子但有絲毫疑父之舉,當死於五雷之下,化爲齏粉,永世不得超生矣!”

【你的兒子李顯穆對你的孺慕之情到達人之極限,獎勵玄階道具:降神香。】

【降神香已加入兌換商店,可使用香火值兌換。】

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63章 入宮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163章 入宮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24章 喪鐘已鳴第24章 喪鐘已鳴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25章 儲君之位第45章 燕王世子第26章 聖君無過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63章 入宮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66章 陛前問罪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90章 太子尊位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30章 分省定額第59章 飲馬長江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63章 聖朝以孝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90章 五年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
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63章 入宮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163章 入宮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24章 喪鐘已鳴第24章 喪鐘已鳴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56章 愛子情深第137章 太子危矣!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25章 儲君之位第45章 燕王世子第26章 聖君無過第20章 千里孤墳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63章 入宮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66章 陛前問罪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94章 棄城者死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90章 太子尊位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30章 分省定額第59章 飲馬長江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63章 聖朝以孝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33章 祭祖,第一次信息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36章 太子赴南京,妖氛起東南第85章 朱雀街上初鑄望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90章 五年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