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聖朝以孝

“於殿下而言,殺一人並不難,但方孝孺擅長文章,天下人稱讚,縱橫豪放,頗出入東坡、龍川之間,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

古來這樣的人,殿下應當知道,一時的貶黜是難以踐踏其名的!

是以祺斗膽敢問殿下,是要方孝孺以建文忠臣之名而死,還是以賊子之名而死?

若以建文忠臣之名而死,待天下大定,處死於西市即可。”

李祺一言既出,營中諸人神情各不相同,朱高煦茫然的盯着面前酒杯,朱能若有所思,居於末尾的張輔神采奕奕的盯着李祺。

坐於左手第一的道衍目露精光,而後緩緩眯了眯眼睛。

朱棣負氣橫生,若李祺不提他還矇在鼓裡,險些被方孝孺算計。

他不是不學無術之輩,如何能不知道,方孝孺這樣願意殉道的人,註定是要名傳千古的,甚至本朝就會被平反,還會被當做忠臣標杆教育天下讀書人!

可他是真的氣急了,他自問對方孝孺夠尊重了,可這老匹夫竟然算計他,朱棣重重一拍案几,咬牙切齒狠道:“本王歷經千難萬險、千生萬死,揹負了無數罵名纔到了這裡。

方孝孺用一死就想要換千古流芳之名,簡直做夢,景和教我,若能踐踏其名,本王必有重謝!”

李祺鄭重道:“踐踏其名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只要做成兩件事即可,一,先問其大罪;二,斷其苗裔學說於萬世。”

生前學術成果再厲害,若是沒有後人繼承,日後也只能被隨意貶斥甚至抹黑,祖宗、先輩的榮耀,大半來自於後人的奉承,古今皆是如此,這便是傳承的意義。

朱棣沉吟,而後遲疑道:“問其大罪不難,但斷其苗裔學說,那豈不是焚書坑儒之舉了?”

營中衆人齊齊色變。

縱然是朱高煦這種莽夫,也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幹的,否則只會背上千古的罵名,這可不僅僅是文人罵,須知就連朱元璋這個皇帝建立帝王廟,裡面都沒有秦始皇。

朱棣不相信李祺不知道這件事,“想來是本王對景和的言語有所誤解?”

“殿下恰好說反了,方孝孺這一脈從根上便有問題,斷其苗裔學說反倒是不難,祺有辦法讓殿下合情合理的斷絕他這一脈的道統,不僅不會被天下讀書人攻訐,還會交口稱讚。

實際上反而是這問罪之事,甚是艱難!

殿下以皇明祖訓爲藉口起兵,以清君側、靖國難之名殺入應天。

現在的結果可謂是頗爲成功!

可天下人皆知,您來到了京城就不會走,您真正的目標是皇位,除非您真的還位建文一脈,否則這是您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了的事情。”

營中又是一片寂靜,風吹的營帳有烈烈之聲,清晰傳入衆人耳中,朱高煦心中第一次對李祺生出了一絲敬意,這世上竟然有如此勇猛之人,敢直接說出這番話!

古代人終究不像是現代人那樣發自內心的對皇權沒有敬畏之心,朱棣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訕訕道:“妹夫還是接着說吧。”

“祺敢問殿下,可否想好了要用何等面目、何等身份去面對天下人的質疑和攻訐?

方纔在方孝孺面前的一番周公輔成王之論,可萬萬不能再用了,徒然爲天下笑!”

朱棣聞言臉色又是一變,營中燕藩諸將亦是臉色怪異。

方纔朱棣被方孝孺僅僅三兩句話便堵的根本還不了口,朱棣自然是極其的尷尬,甚至只能胡攪蠻纏,最後更是破防的惱羞成怒,要殺方孝孺。

朱高煦忍不住了,鬍子一翹,大聲嚷嚷着,“誰敢多說一句,便看看是他們的骨頭硬,還是刀把子硬了!”

衆將皆深以爲然,就連朱棣眼底也猛然生出一股煞氣,從血火中走出來的領袖,大部分人都習慣性的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可李祺對此一向是不屑一顧的,若是暴力那麼有用,那最崇尚暴力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怎麼那麼亂?

李祺正聲道:“殿下可以行霸道讓羣臣畏懼如虎,行王道讓羣臣事之如父,卻萬萬不能如優伶讓人思之發笑!

方纔在方孝孺面前的一番周公輔成王之論,落在天下人眼中便是反覆之言,便是掩耳盜鈴之事,先說自己是周公,然後又做了曹操之事,豈不爲天下人恥笑!

殿下能殺掉嘴上說的,還能把心中想的人都殺掉嗎?

況且,把忠於建文的、有骨氣的人全殺了,然後接納那些諂媚阿諛之輩,讓天下人都看到做忠臣的死無全屍,見風使舵的升官發財,嘿,真是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臨了高居帝位,放眼四海,感慨一句忠臣何在?

殿下還不曾登基便得了一個如晉朝一般‘以孝治天下’的大朝,何等榮幸!

祺爲殿下賀!”

李祺這一番話,直接讓方纔還有些躁動的營帳寂靜如夜,朱棣眼中煞氣殺意瞬間消散一空,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彼其娘也!

幾乎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這句話,這文人的嘴怎麼這麼毒?

先不說晉朝的下場……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這句話還能這麼解釋?

光有孝、沒有忠是吧?

朱高煦甚至差點沒繃住笑出聲,但現在的氛圍不太適合笑,他只能強行憋回去,連李祺這番話是迴應他殺人之論都不在意了。

道衍忽的朗聲大笑,“駙馬之言高屋建瓴,已然是以殿下爲天下之主而獻言,是以能一陣見血,一言而道出至理,建文不能用駙馬,而殿下得之,臣實爲殿下賀。”

他這一番話瞬間衝散了營中的凝滯之氣,朱棣走下來握着李祺的手,慨然道:“妹夫之語,真是一陣見血,若是沒有景和,本王今日險些便要敗壞天下忠正之風!

只是這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景和可有解決之道?”

不殺這些人,但他們死不投降,甚至有的還在外帶着勤王大軍,始終是個威脅,可若是殺這些人,那便會落入李祺方纔所言的天下忠正之風敗落的下場!

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32章 七星寶刀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48章 元宵之夜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25章 儲君之位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34章 東宮相邀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59章 榮耀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59章 榮耀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5章 燕王何意第35章 秋闈之事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135章 統合!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53章 掛冠而去第75章 請重修史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24章 諫言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56章 愛子情深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58章 大勢已定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28章 海洋時代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32章 七星寶刀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31章 尊位大成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43章 前奏之曲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90章 五年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75章 請重修史第48章 元宵之夜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72章 永樂天下第29章 耆老進京
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60章 皇帝后悔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17章 劍指顯穆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54章 大勢人心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32章 七星寶刀第171章 賜汝王冠第48章 元宵之夜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25章 儲君之位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34章 東宮相邀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74章 太想進部了(第五更)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59章 榮耀第96章 總是要道別的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59章 榮耀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5章 燕王何意第35章 秋闈之事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135章 統合!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52章 本官不刮窮人的油第53章 掛冠而去第75章 請重修史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24章 諫言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56章 愛子情深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158章 大勢已定第73章 磨了五年的神劍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28章 海洋時代第72章 永樂天下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32章 七星寶刀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31章 尊位大成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43章 前奏之曲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90章 五年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75章 請重修史第48章 元宵之夜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72章 永樂天下第29章 耆老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