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推位讓賢
第二日,太陽升起。
不久,晉升正三品禮部右侍郎的聖旨便到了公主府,即便是臨安公主,也驚奇的左看右看。
若是在洪武時期,李顯穆的升官速度自然不算什麼,那個時代一年進士,兩年侍郎,三年尚書的人比比皆是,但第四年就魂歸地府的官,也比比皆是。
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流程和制度。
永樂時代後,那種大規模對官員的屠殺消失後,官員晉升就有了固定制度,於是李顯穆這個十九歲的右侍郎一下子就珍惜起來。
李芳嘖嘖稱奇道:“按照三弟這種晉升速度,最晚在二十五歲前,就能升任一部尚書了。”
大明可不是那離奇怪誕的女頻世界,層出不窮的統率數十萬大軍的攝政王、鎮北王、鎮國公,權傾朝野的丞相如同瓜子般,數也數不請。
顯得那六部尚書如同小嘍囉般。
在大明朝,縱然是勳貴權勢最盛的永樂朝,上至諸王、下至公侯,也沒人敢忽視一個尚書,那是真正站在權力頂端的重臣。
李茂笑着指着聖旨道:“哪裡還用得着二十五歲前,陛下命三弟兼任內閣大學士,這是要讓他現在如尚書般統掌禮部。
看來陛下對如今的禮部尚書胡英很是不滿啊。”
任誰都知道,禮部侍郎加內閣大學士甚至要凌駕於禮部尚書之上,皇帝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就是要讓兩個人鬥。
“我李氏終究是又出了大明頂級大臣了。”
李芳倒是頗有揚眉吐氣之感,“那胡英早在數年前就攻訐過三弟,欲要置三弟於死地,如今三弟再站在他面前,倒要看看他如何而爲!
屋中衆人聞言紛紛大笑起來,就連臨安公主也開懷大笑。
先前誰都知道李顯穆前途大好必潛力無限,可潛力終究沒有轉化爲實力。
現在李顯穆一躍大九卿級別。
自宋朝科舉制度大行以來,除洪武朝外,文官之中,如同李顯穆這等短短五年、幾乎可以說在最短時間內橫行天下的,實在少見!
李氏衆人又怎麼能不驕傲呢?
見家人皆高興不已,李顯穆也不打斷,待衆人停下後,他纔對着衆人緩緩道:“今日是件喜事,可做兒子和弟弟的,卻要掃掃興,越是這等時日,越要低調。
禮部侍郎還不算什麼,上面還有禮部尚書,甚至還有更高,要完成父親所留下的遺言,現在還差得遠。
大哥,你是李氏族長,弟弟希望能……”
“三弟。”
李芳好似突然下定了什麼決心一樣,打斷了李顯穆的話,衆人包括李顯穆都驚奇的望過去,只見李芳面容肅然,徑直向母親臨安公主跪了下去,“母親,今日是三弟的大喜事,兒子心中憋了許多年的一番話想要說。”
這突然的變故讓衆人頓時立住,唯有臨安公主嘆了口氣,臉上帶着一絲憐惜的寬和,伸手輕輕摸了摸李芳,“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就過不去心中的坎呢?”
李芳依舊臉色肅然,眼中已經蓄滿了淚水,“萬不敢望父親教導。”
“唉,既然如此,現在你二弟三弟都在這裡,有什麼話就說吧。”
李芳頓了頓後帶着一絲懷念道:“三弟出生後,父親爲李氏立下了三十代字輩,三弟是第一代顯字輩,父親對三弟的偏愛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兒子曾經有一段時間不明白,爲什麼同樣是父親的兒子,三弟有所有的偏愛。”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其餘衆人立時不敢說話,用眼角餘光偷偷瞧着三公子,李茂迷茫的望向大哥,唯有李顯穆依舊從容,他了解大哥,九天之上李祺也看着這裡,帶着從容,他教導李芳李茂十年,有足夠的自信。
“後來兒子明白了,父親並沒有偏愛,甚至……”李芳臉上流露出幾絲羞愧,“父親是偏愛兒子和二弟的,他老人家給予了我們一切富貴,卻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將所有壓力都加到了三弟身上。
三弟……”
李芳有些哽咽了,李茂也掩面啜泣起來,可屋中的氛圍卻陡然從凝滯化開,“三弟從小就有如聖人般的智慧,雖不曾經歷寒窗之苦,可苦讀之日遠勝他人,十五歲入仕,如今未及弱冠,位列三品,名居萬人之上,撐起了李氏的門面和脊樑。
兒子則無能,因母親和父親的餘澤,補了個閒差,能力也不出衆,心知並沒有什麼前途,卻因年長而忝居族長之職,兒子心中實在……”
李顯穆已經知道李芳要說什麼了,振聲道:“大哥,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你是嫡長子,這就是你該得的,弟弟對族長之位並無興趣。” “三弟!”這是李芳第一次這般對着李顯穆振聲,“可皇位的傳承也有禪讓一說,如今李氏皆是你一手所扶起,你有能力帶領整個家族走的更高、走的更遠。
你是族長,李氏就會被人更高看一眼。
爲兄又怎麼能因爲一己私慾而佔着這個位置呢?
當初父親將祭祀權給予你,爲兄其實就知道了父親的選擇,但他老人家終究是不忍心讓我這個長子爲人所詬病,所以將族長傳承給了我。
當時三弟你還小,又沒有名望,爲兄也不想以此而讓世人的毀謗累及你。
現在你即將加冠,長大成人,大哥推位讓賢,以成我李氏佳話,難道不好嗎?
你看看你這些侄子、侄女,哪一個不是因爲你,而被人高看一眼?
甚至你當初說,未來若李氏復爵,必然落在爲兄大房一脈,這已經是最大的好處了。”
屋中一衆小孩,皆隨在母親身側望着他們三叔。
“正如大哥所言,父親將祭祀權給我這一脈,已然是偏愛了,至於爵位本該嫡長子承襲。”
對李顯穆而言,有祭祀權能夠聯繫到父親便是最重要之事,其他的都不算是什麼。
說個不好聽的,五百年後,或許諸家早已經流散了,可他的後人始終會有一支能夠聯繫到父親這位真神上位。
當然,如果能夠擔任族長,那自然更好,更方便對族中子弟的教養、安排。
“可這世上從來沒有弟弟在前面立功爲家族增光添彩,最終所有的好處卻讓做兄長的拿走的道理!”
李芳道出了一句堪稱絕殺之語,而後再次在母親臨安公主的腳邊叩首,“母親!”
這下甚至就連李顯穆都說不出話來了。
究其根本,族長之位和皇位、爵位、世襲官位這些東西是不一樣的。
後三者是朝廷有明確律法規定的,要落在嫡長子頭上,甚至第二順位、第三順位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但族長之位是宗族內部自己推選,按照宗法慣例以及儒家傳統綱常自然是長房爲族長,但實際上朝廷不管此事。
臨安公主聽出大兒子已經鐵了心,轉頭望向小兒子,“穆兒,你大哥說的很有道理,現在你剛剛升任侍郎,一切還來得及。
日後若是你再建立大功,外邊少不了風言風語,說他‘吃着弟弟打下的江山,卻厚顏佔着尊位’,到了那時便讓也不是,不讓也不是了。”
“誰敢?”李顯穆陡然喝出聲,“中傷我兄弟感情,真該死。”
李芳又是感動,又是連忙安撫道:“三弟,公道自在人心,縱然別人家有這等事,我們也會這般議論,這本就是人之常情而已,怨不得旁人,只怪爲兄太過於平庸,給你拖後腿了。”
李芳這句話是真的說到點子上了,一般宗族中並不會有這種顧慮,許多宗族族長是長輩,就算後輩走的再高,那也是長輩教養之功。
可李芳和李顯穆同輩,李芳升官很多時候還是李顯穆的恩典加到他身上,這自然就尷尬起來了。
話說到這份上,李顯穆也沒什麼可說了,同樣跪在臨安公主面前,“全憑母親做主。”
如今李氏堪稱高配版的紅樓夢賈家,上有身爲長公主的老祖宗,勝過史老太君賈母,中間有三兄弟,老三李顯穆身居高位,位列大九卿,除了沒有世襲爵位,哪方面都遠勝賈府。
臨安公主瞧着跪在面前的兩個兒子,語中帶着欣喜,“常說家和萬事興,如今瞧來果不其然。
做兄長的願意推位讓賢,做弟弟的亦對兄長敬愛有加,你們兄弟間相親相愛,做母親的便欣喜。
我李氏如今人脈單薄,從你們三兄弟開始繁衍子弟,翌日母親將親朋好友喚來,做個見證,而後便爲你們兄弟二人做下此事。”
李芳深深鬆了一口氣,只覺壓在心中許多年的巨石落了下去,兄弟二人對視一笑,而後齊齊叩首,“恭聽母親之命。”
這場變故以喜事收場,屋中頓時又鬧騰起來,李芳和李茂的妻子也沒什麼不滿,誰都知道,這李氏未來就指着李顯穆往前衝,族長不過是個虛名罷了。
尤其是李芳妻子,她就指望着小叔子能一直得恩寵,日後真能爲李氏復爵,那可是國公爵位,到時候她就是國公夫人,九等外命婦中的第一等稱號,一個非宗室女人的頂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