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託付 知秋

解決了一樁大事,一家人正其樂融融,管家匆匆從外走進,臉上帶着焦急之色。

進了門子徑直單膝跪下拱手稟告,“稟公主,陳英陳老爺遣人來府上,說是病重不行了,想請二少爺、二少夫人和小公子過府一敘。”

屋中衆人頓時一驚,李茂的妻子正是陳英的小女兒,聞言更是搖搖欲墜,李茂連忙扶住,攬在懷中。

若說曾經的李氏,那自然滿朝都是門生故吏,可早在洪武年間就死完了,其餘的也斷了聯繫,自李祺重建李氏後,交好的人家中,陳氏算是首屈一指。

歷經刑部侍郎、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工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永樂九年三月致仕,沒想到僅僅一年就病重難治。

陳英人品貴重,李祺爲之敬重。

其實陳英身體不好是早已有的事,按理說他早就該致仕了,但是當時朝中李祺剛剛去世,心學只有大貓小貓兩三隻,解縉被貶到了交趾,只有他一人位列九卿,於是他便強撐着,這一拖就把身體拖垮了。

臨安公主也不耽擱,立刻沉聲道:“紫鵑,你去庫房中取兩件老山參來,讓老二、老二媳婦帶去給親家公,老三,既然集英公要見你,必然是有事要與你說,你便跟着你二哥去一趟。”

李茂、李陳氏、李顯穆面上皆帶着凝重之色,匆匆躬身行了禮,便離開公主府,往陳府而去。

李顯穆沉着面容,陳英致仕後本該回老家的,但當時陳英身體就不好,因爲擔心在路上勞累出個什麼波折,最終還是留在京城養病,沒想到還是油盡燈枯,沒能熬過去。

待到了陳府後,日頭已遠離這高大的朱門,帶着一絲悽切,尚書府的門子喚了一聲“姑娘”、“姑爺”後,便帶着三人進了內堂,府中不見什麼下人,有些荒涼。

兄弟二人心情沉重,陳氏則泫然泣下,已是迷濛了眼,入了內堂後,陳氏頓時失聲痛哭撲在病榻前,“爹……父親、大人。”

“岳父大人,小婿有禮。”

“陳伯父,顯穆拜見。”

內堂中陳英面容塌陷,任誰看到都知道,這是名不長久之相了,好在還沒到迴光返照之時,病房中不見醫生,只在病榻前的小桌上放着一碗藥,瞧着顏色像是蔘湯,大概是已經迴天無力,只爲了吊着一口氣,見幾人一面。

陳英睜開眼,他氣色雖不好,可一碗蔘湯下去,卻有了些精神,見小女兒哭成淚人,伸手摸了摸她腦袋,“好女兒,不哭了。”

這一說陳氏哭的更厲害了。

陳英微微嘆口氣,但心中卻欣喜,他只有一個兒子,讀書不算好,只中了個同進士,但有他這個當朝二品大員的爹,外放知縣後,十幾年時間,也一步步走到了四品知府的位置。

小女兒嫁到李氏過的也很好,他素知李氏家風是極嚴謹的,但又不是那等古板的家族,畢竟李祺可是立志要破除理學的心學領袖。

想到這裡陳英便對着女兒囑託道:“李氏是家風清正又不古板的人家,是爲父千挑萬選的人家,你素來是個知禮的,在夫家要孝順婆婆,臨安公主身份貴重,身邊雖不缺人侍奉,可你做媳婦的要多侍奉些,在家要聽從丈夫的話,不要嫉妒……”

一個父親對女兒的諄諄教誨,其中潛藏的是即將離開人世的放心不下,陳氏又是淚如雨下。

李茂和李顯穆也有些止不住想要落淚,他們都想起了父親去世前也是這樣,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好像每一件事都想交待一番,生怕離開之後,孩子受了什麼委屈,遇到什麼難事,他再也不能在身邊替他們做主了。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一定好好照顧芸娘,絕不會讓她受了委屈的。”

陳英枯萎乾瘦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否則也不會把芸娘嫁給你,我對你是放心的。”

陳英對李祺教出來的這三個兒子都很滿意,老大和老二能力雖然遠不如李顯穆,可人品好就夠了,李氏這樣的人家,只要人沒有大問題,一輩子的富貴就輕而易舉。

事實也正是如此,李芳和李茂雖然沒什麼名聲,遠不如他們的同胞弟弟李顯穆,可實際上已經是正四品的武官了,按照這種速度,日後再升一級也沒問題,只要不犯事,足夠保一輩子的富貴了。

同女婿女兒敘話完後,陳英望向了李顯穆,他的臉上突然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神色,“顯穆啊,你非常好!”

他眼中是不夾雜任何雜質的欣賞,“景和曾經和我說過他的夢想,當時我就想,那太難了,根本就做不成,可最後我還是跟着景和做了。

可景和有你這個兒子,我突然覺得那些荒誕不經的事情,或許也不是沒有希望。

只可惜我看不到了。”

李顯穆沉聲道:“先父多次說過,陳伯父人品貴重,是他老人家的良師益友。”

“那些話都不說了,今日將你喚來,是有些人想要和你說一遍。”陳英開口,李茂和陳氏聞言一驚,而後緩緩退出了屋中,二人皆知這是陳英要把自己那些人脈關係都交給李顯穆了。

李顯穆也爲之一驚,“伯父,這些東西該留給世兄的。”陳英從洪武二十四年就擔任刑部侍郎,又擔任了多年的大理寺卿,他掌握的東西,雖然不如電視劇中的百官行述那些離譜,可很多東西也極其富有價值。

從洪武時期到永樂時間,陳英在九卿高位上坐了十幾年,一個人就能穩得住心學不被攻訐,自然不是簡單人物!

這是一份相當豐厚的政治遺產,而現在他竟然要給李顯穆這個外人。

陳英不在意的擺擺手道:“我早就和你世兄說過這些,他是個憨厚的,把握不住,給了他也無甚大用,我把這些給了你,或許對他也是件好事。”

陳英的兒子李顯穆是見過的,在官場中的確是個老實人,當時在河南當縣令,黃河支流發大水,據說在堤岸上住了三天三夜,硬生生把黃河支流缺口堵住纔回了縣衙,然後就因爲發高燒差點沒挺過去,也不會溜鬚拍馬,可以說,如果沒有當九卿的爹,一輩子就在縣衙當縣令了,甚至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扣上一頂大大的黑鍋,做了刀下亡魂。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陳英心中自然也是有一分希望日後李顯穆能看顧一下他兒子的打算。

“伯父放心,世兄爲人耿直,雖不善權變,可有大毅力,日後必然有錦繡的前程。”

李顯穆向陳英許下了承諾。

陳英卻搖搖頭道:“倒也不必過於擡舉他,他能走到哪一步都由着他吧,官場波雲詭異,不要拖了你的後腿纔是。”

“伯父不必憂心,小侄自然心中有把握。”

李顯穆心中自有計較,若真是不堪造就的,他自然不會扶持,可陳英這個兒子不一樣,乃是幹吏一樣的官,這種官做起事來,是好用的,他日後要厲行改革,手底下就需要這種願意衝鋒陷陣的。

況且陳英的兒子,這是自己人,能提攜一把自然是要提攜一把的。

李顯穆心中想着,陳英伸手從枕頭下面取出一把鑰匙,而後告訴了李顯穆一個地點,“那裡便藏着些我在刑部和大理寺多年積累的東西,其中不少已經廢掉了,但還有一些能用,我那些門生故吏,我都給他們打過招呼,其中人情我也一筆筆記着,日後能助你一臂之力。

當初你父親說廣播心學,但真正的心學黨人要純粹一些,這些人你看看哪些能用,便吸收進來,若是用不了的還了人情後就舍掉吧。”

李顯穆將鑰匙收起來,又應着這些言語,陳英望着李顯穆怔怔出神,“我的前半生一直在官場中打轉,卻只覺得毫無意義,只能謹守着自己的本心,直到遇到了你父親,我才知道人生應該這麼過。

你父親是個很不同的人,在先帝時期那些艱難的情況下,他依舊懷着理想,並且持之以恆,只可惜好人不長命啊,剛剛迎來光明,他就去世了。

他還那麼年輕,不像我,已經垂垂老矣。”

其實陳英也不老,他只比李祺大了十幾歲。

李顯穆靜靜聽着,便有些走神,想到了父親臨終前的模樣,回過神來時,二哥李茂和二嫂已經不知何時重新回到了屋中。

陳英的話音也漸漸落在了尾聲,聲音顫抖着好像漸漸說不出話來,陳氏急着想讓父親再喝一口蔘湯,卻被陳英按住。

他的面容陡然紅潤起來,可陳氏卻面容慘白,一時竟然不知誰纔是病重那人。

“以後好好的,爲父走了。”

望着已經哭成淚人的女兒,陳英眼角終究落下了一滴憐女之情的眼淚,他終究是不放心啊。

“父親!”

陳氏捧着父親的手痛哭出聲,含着無盡的哀悽。

李茂作爲女婿在裡面幫忙。

李顯穆走到院中,望着湛湛青天,“父親的好友在漸漸凋零了,好像屬於父親的痕跡在一點點消失。”

他嘆了口氣,有一條葉子落在他的頭頂。

他將其取下,茫然,秋天到了嗎?

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38章 胥吏潘三第64章 當問何罪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35章 統合!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81章 直入宮中第31章 尊位大成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33章 英雄狗賊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63章 入宮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89章 立地成聖第23章 格物大道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50章 慨然赴死第57章 艱難困苦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69章 何爲忠臣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44章 最後一夜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53章 掛冠而去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9章 宗族社稷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41章 三十一年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35章 秋闈之事
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38章 胥吏潘三第64章 當問何罪第91章 李顯穆入國子監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35章 統合!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81章 直入宮中第31章 尊位大成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11章 李顯穆問諸臣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33章 英雄狗賊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63章 入宮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89章 立地成聖第23章 格物大道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50章 慨然赴死第57章 艱難困苦第144章 言出禍隨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69章 何爲忠臣第49章 國有名王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44章 最後一夜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36章 閱卷若何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53章 掛冠而去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19章 宗族社稷第52章 殿中抗辯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42章 皇帝所託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7章 奉天殿脣槍舌戰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4章 鑄劍試問公卿利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6章 相鼠尤言昭德行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80章 元史之事終發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41章 三十一年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62章 事了終歸去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31章 尊位大成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38章 胥吏潘三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35章 秋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