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十一年

黑雲壓下,天陰沉沉的,半絲光也透不出來,頗有風雨欲來之感。

壯麗的皇城愈顯威嚴沉重,宛如山嶽沉凝,檐牙高啄的奉天殿沉靜若磐石。

臨安公主府的馬車停在宮門前,宮門中迎面出來數人擡着輦,“陛下憐惜小公子年小,特命奴婢們擡小公子入宮。”

“兒臣叩謝父皇!”

李祺與臨安公主一左一右扶着李顯穆上了輦。

深邃的城門洞隱沒了一家三口的身影。

一行人繞過外三殿,向內宮的皇帝居所而去。

臨安公主一邊走,一邊已經有些難以自制。

對於臨安而言,朱元璋就像是參天的大樹,撐天的神柱,只要有父皇在,她就永遠也不擔心會有不測之事。

總說女人出嫁後的依靠就是丈夫,可對於天家而言,皇帝纔是她的依靠。

可現在,她的依靠似乎真的要倒塌了。

她無措的望向丈夫,眼眶微紅,想說些什麼,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有深深的悲傷。

李祺握緊了她的手,微張嘴,“別怕,我在。”

如今是洪武三十一年,皇帝身體每況愈下,已然不再視朝,而由太孫監國,當然,皇帝依舊在禁中發令,諸如追查胡藍逆黨之事,如火如荼,羣臣百僚不敢懈怠。

李祺知道朱元璋就快要死了,從時輪轉入洪武三十一年,他幾乎覺得度日如年,直到此時,看到乾清宮中沉凝淵滯的氛圍,他心中終於有了幾分實感。

朱元璋真的快要死了!

一家三口進了乾清宮中,一股濃重的藥味撲鼻而來,薰的人眼生疼。

李祺入目所見,皆是高掛的垂幕,上面寫着無數祈福的經文,頗爲莊重肅穆。

拐過一道內門,臉色蒼白的朱元璋正半躺在牀榻上,縱然在病中依舊難掩霸道,手中持着奏章,正爲在身旁侍奉的朱允炆講解。

走近些才能看到朱元璋臉頰瘦削的已然微微塌陷。

“皇爺爺。”

李祺三人行禮後,又同太孫朱允炆見禮,李顯穆已然直奔皇帝而去。

在如今的皇族中,李顯穆是個頗爲特殊的存在,他受到了朱元璋格外的寵愛。

“小穆兒,最近可否有好好用功啊?”

朱元璋笑眯眯的,身上那股威懾天下的氣勢也消散一空,就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

“回皇爺爺話,孫兒一直有在用功,父親已經同意孫兒參加兩年後的應天府鄉試了。”

聽到這話,殿中幾人皆是一幅理所應當的表情。

朱元璋更是朗聲笑道:“好,等你殿試的時候,皇爺爺親自點你爲狀元。”

唯有朱允炆嘴角抽了抽,他這個表弟真是一個妖孽般的天才,兩年後他才九歲吧。

九歲中舉人,十歲中進士,若還是狀元,那在大明朝怕是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臨安、允文,你們先帶穆兒去外間,咱有些話想要單獨和李祺說。”

三人走到外間後,朱元璋收起了方纔的笑意,那股睥睨天下的氣勢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

朱元璋眉眼清淡,“李祺,知道咱爲何要單獨和你談話嗎?”

李祺幾乎在瞬間淚水便盈滿了眼眶,跪在地上,低聲道:“請父皇保重身體,若您有礙,天下若何,大明若何,兒臣一家若何啊?”

“大明朝的聰明人很多,而在這其中,你算是最聰明的那一批,聰明人想法多,不好管啊。

咱的身體這次是真不行了,恍惚中咱甚至已經看到了龍馭賓天之日。

臨終前,乘着咱還有幾分力氣,咱便見見一衆大臣,看看誰忠誰奸,誰又能託付大業。

你說說,你覺得還有誰會威脅咱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的語氣淡淡的,李祺卻只覺後背冷汗直流,“回父皇,兒臣愚鈍,不知朝中誰忠誰奸,只有一些老生常談之言。

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九卿不分上下,彼此不能服一人,是以有大事不敢相壓,有謀逆不能藏密,事皆陛下總之,甚是穩當。

是以,只要將天下的聰明人都通過科舉導入文官之途,再下令不許文官接觸軍隊,而專由父皇親隨近臣執掌大軍,皇帝一言出而小兵位列公侯都督,聖旨一言出縱公侯亦身死萬刃。

陛下則位居中宮,坐視天下風雲,羣臣皆訥訥奉於上,無有專權而欺主者,我大明朝便能萬世安穩了。”

這番話說罷,李祺能明顯的感覺到朱元璋投注到他身上銳利如寒芒刺背的視線消失了。

“你說的很好,想來是有好好想過。

你的恭謹咱很喜歡,但你太恭謹了,八年前咱尚且能垂恩於你,如今你又有何懼呢?

咱懷疑誰會造反,也不可能懷疑到你的身上。

若你都能造反的話,咱的大明怕是已經亡了千萬次了。”

這是朱元璋發自內心的實話,李祺從江浦回到京城這八年,唯一的成就便是在士林中聲望卓著,但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權力,一直就是正五品的大學士。

淮西勳貴在朝中也徹底失勢,然後李祺還是北人領袖,而朝中官員以及士林中,皆是南人佔據上風,這要是還懷疑李祺,那可真就是失心瘋了。

李祺聞言緩緩放鬆了下來,沒想到臨終前,朱元璋竟然恢復了正常,不再懷疑一切,能夠正常思考。

以大明朝的制度,在消滅了藍玉等一衆勳貴後,李祺根本就找不到外姓人篡位的可能。

中央朝廷裡面文官勢大,又沒有宰相統籌一切,不可能有一言九鼎的權臣出現。

至於兵變?大明分封的藩王估計做夢都能睡醒,直接諸王一起奉天靖難了。

等到朱棣即位後,更是徹底沒有了外姓人奪位的土壤,所有勳貴都是天然保皇黨,權臣怎麼做都可以,但篡位不可能。

總有人說明朝皇帝死法多,以此來證明皇帝被文官架空。

但捫心自問,即便真的是文官下手,一個建立已經兩百多年的王朝,臣子們還只能暗戳戳的下手,等到換一個新皇帝上來,皇帝依舊想殺誰就殺誰,這難道不更證明皇權的穩固嗎?

換作其他朝代建立兩百年,權臣宦官早就“陛下何故造反”,然後“毆帝三拳”、“鴆殺皇帝”、“立傀儡皇帝”,而後“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總百揆、都督中外諸軍事”,最後“你們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163章 入宮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86章 奪嫡之爭第45章 燕王世子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37章 李祺收徒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35章 統合!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168章 日本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64章 當問何罪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63章 入宮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49章 國有名王第86章 奪嫡之爭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
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195章 我以威望服萬民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65章 永樂九年,第二次道具信息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09章 大朝會上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4章 爲道縱死心如鐵第163章 入宮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72章 萬世一系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86章 奪嫡之爭第45章 燕王世子第33章 英雄狗賊第170章 花之御所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77章 大明道統在我之言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151章 人心似水,臣服頗易第18章 天闕之上辯天經第84章 非滅浙東,實重造也!第160章 金陵之誓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37章 李祺收徒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37章 李祺收徒第75章 請重修史第139章 扶大廈之將傾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143章 語滅大臣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2章 寡婦陳請淚蹣跚第87章 士子云集浙東,李祺要成聖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08章 大勢已在我掌中!第107章 慨然陳詞於東宮第142章 雨盡天明第169章 誰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銀礦(第四更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30章 分省定額第114章 伯父,我是個假聖人啊第179章 陷阱(第五更)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35章 統合!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168章 日本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92章 二官殺一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82章 我請尚書見諸生!第156章 哭到我李氏祖宗面前來第64章 當問何罪第8章 順昌逆亡亂士林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63章 入宮第164章 王者容人所不能第101章 永樂六年春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49章 國有名王第86章 奪嫡之爭第34章 東宮相邀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73章 京都條約(第四更)第70章 大明制度設計第79章 自此而顯貴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64章 當問何罪第166章 暗中攻訐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