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七星寶刀

自朱雀大道上,百士跪謝李祺,士林氛圍又爲之一變。

李祺踏入聖道以來,猶如煌煌大日,每辨必勝之,每論道必服膺,明眼人皆看的出來,他有聖人之姿!

江南諸儒對李祺已生畏懼之心,皆約束門人,再不願與他爭道,做他的踏腳石、登雲梯,這卻不是徹底認輸,而是認爲“李祺不過孤軍,門下多肉狗無能之輩,一旦李祺不逮,不過土雞瓦犬而已”。

李祺聽到這種言論時,正教授着李顯穆,簡直要笑出聲,李顯穆的天資,足以繼承他的衣鉢,併發揚光大,再橫壓天下士林一世。

李祺並未多關注此事,且不提他自己有事要做,直隸的鄉試幾個月後就要開始,他作爲主考官,要負責出題。

其次,藍玉和朱元璋的矛盾已經激化到極點,錦衣衛指揮使馬上就要告發藍玉謀反,屆時人人自危,功臣宿將,幾近亡絕,誰還會關注區區士林之事。

藍黨之獄如狂風呼嘯而過,先是二十多位公侯被下獄,而後便是其軍中黨羽,一兩萬人將要爲之陪葬。

……

春夏之分,自東面照下的晨光,有微風撫來,八百里秦淮之上的脂粉香似也傳到了大內禁中,三殿宮闕之間,白玉階梯之下,羣臣齊聚,絮絮交耳之聲,嘖嘖而鳴。

立於臺下的諸位公卿各自交耳,時不時目光掃向被綁縛跪在地上的涼國公藍玉等人,心中有無盡的疑惑。

昨夜宮門大開,而後便是從皇宮傳來口諭,讓朝廷七品以上官員,以及京中的王公侯伯,全部在明早進宮。

聽候陛下訓示。

這不是正常的朝會之日。

但凡國朝異常,都要謹慎對待,所以接到口諭的衆人,都知道有大事發生。

但即便是最膽大的人,也沒有想過,竟然會在這裡見到涼國公藍玉。

按照胡黨之案的慣例,不該直接處死嗎?

陛下要做什麼?

無數疑問縈繞在羣臣心間,李祺心中也滿是疑惑,歷史上似乎沒有這一遭。

不多時,太監傳呼羣臣入殿,羣臣皆停下小聲的議論,各自定神後踏上白玉階,手持笏板,垂首跟在引者身後,從殿外左右兩闕,沿階而上,往奉天殿中步去,入殿時小心翼翼的擡頭望一眼。

洪武皇帝竟然已經坐在了皇位上。

他面容威嚴整肅,似同往日並無什麼不同。

漆黑如墨的瞳眸似乎在望着魚貫而入的羣臣,但又像是在望着殿外清澈若琉璃明鏡的天空。

羣臣進殿後按照禮者所布,各自站定,在禮官引領下齊聲向帝國皇帝行禮,而後手持笏板,垂首噤聲。

眼角則瞥向同樣被帶上奉天殿的涼國公藍玉等一衆公侯,鐵鏈落地摩擦的聲音嘩啦啦,像是流水。

殿中靜悄悄的。

羣臣皆眼觀鼻,耳觀心,眼角餘光望着御座上的皇帝。

靜靜等待着皇帝說話。

朱元璋直接站了起來!

皇帝陛下從御座上站起,繼而響起叮噹金屬碰撞的聲音。

此刻殿下羣臣才見到,皇帝腰間竟懸着一把刀,鞘上銘刻七星,鑲金嵌玉,華貴至極。

古話道:藏鋒於鞘!

但此刀的鋒芒,刀鞘卻完全掩蓋不住,從七星刀出現在衆人面前,凜冽的寒意便降臨在奉天殿上。

皇帝立於御座之前,瞳眸掃下,漆黑如墨,似有深寒,神情難以分辨,唯見皇袍衣角輕揚。

“你們都擡起頭來。”

當今皇帝陛下身量極高,又站在高處,想要望到,需仰着頭。

於是諸位大明公卿,服朱穿紫,此刻皆齊齊仰頭看着那道高高的身影。

縱然見過千百次,都只覺有凜然威勢,成就帝業的,真不是凡人。

李祺目光緊緊盯着那把刀,他記得父親曾經說過,陛下有一把極爲鍾愛的七星寶刀,陪着陛下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都不曾丟棄。

藍玉等一衆功臣宿將,望着那把刀,有些動容,眼前似乎不再是高樓宮闕,不再是至尊天子,而是當年那個持刀亮劍,在風雨飄搖間,依舊誓言要清平天下的英豪。

朱元璋站在最上首,左手輕按刀柄,從奉天殿望下去,冉冉升起的晨陽恰好落在滿朝公卿身上。

今日的陛下,真是不一樣啊!

這個感慨幾乎同時出現在了所有人心中。

皇帝陛下一掃往日陰鬱,身上竟然有股朝氣,他們好像看到了大明剛剛建立時的那個皇帝。

李祺也想到了後世對朱元璋的一個評價——“只看朱元璋的前半生,世人皆以爲他是唐太宗第二。”

“嗒嗒嗒。”

皇帝從臺階之上走下,一直走到藍玉之前,端詳他許久,藍玉甚至都感覺眼睛有些酸澀了,才聽到皇帝面無表情問道:“藍玉,你可認得此刀嗎?”

藍玉口中的布條被取出,渾身鐵鏈不住碰撞掙扎,嘶啞道:“知道。”

朱元璋摩挲着七星寶刀,滿懷感慨懷念的聲音響徹於每個人耳邊:“每當咱擦洗此刀時,就總是忍不住回想起曾經打天下的那些艱難歲月。

從咱順應天命,帶着兄弟們自淮西舉起義旗開始。

到暴元至正十二年,韓宋龍鳳二年,那時暴元大軍壓境,濠州城危在旦夕。

咱得到了此刀。

你們是否可還記得,在濠州城,咱持着此刀,和你們說過的那句話?

咱說,要光復漢之鼎業,要興隆唐宋之制,爲天下人,雖元兵百萬衆,吾往矣!”

皇帝的聲音於宮闕響徹。

“噌!”

凜凜寒意順着刀光映在目視此景的羣臣眼中!

日上中天!

意氣縱橫!

讓人動容,彷彿將所有人都帶回了那個充斥着血腥、紛亂、流離、孤寂以及死亡的亂世之中。

“那時的咱,真是個英雄!”

“那時的常遇春、徐達,還有很多人,都是英雄,就像是誅除暴秦的劉項,除暴隋之亂的太宗他們。”

“你藍玉,曾經也是個英雄,在捕魚兒海你一戰打垮元朝,立下大功,咱封了你涼國公之位!

哪怕你欺辱了元順帝的妃子,咱也想着算了。”

聽着皇帝陛下緬懷往昔,藍玉眼中迸射出光來,他的豬腦子大概覺得,自己已然有了生機吧。

李祺卻大概知道朱元璋想要做什麼了。

他緬懷往昔,手中卻提着刀。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若是你死在那個時候就好了。”

朱元璋輕撫寶刀,“咱就不用面對今日。”

一言而出,殿中瞬間氣氛凝固。

暖風習習。

刀意寒徹!

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35章 統合!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99章 哀榮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20章 千里孤墳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87章 王者之心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76章 有三問罪第28章 意滅靖寧第35章 秋闈之事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76章 有三問罪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39章 勢在必行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51章 但行好事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6章 陛前問罪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22章 心、理之學第67章 建文有罪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90章 五年第89章 立地成聖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54章 痛斥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41章 三十一年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33章 英雄狗賊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
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125章 斡難河畔第130章 大朝會上反駁皇帝第13章 生死皆於堂上請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35章 統合!第121章 諄諄教誨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40章 李祺教子第11章 走馬上任爲哪般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99章 哀榮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34章 君臣交心搶白銀!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67章 建文有罪第148章 江南爲棋盤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55章 李祺之爲第103章 有聖諭自洪武三十一年來!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27章 深藏功名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26章 聖君無過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20章 千里孤墳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第187章 王者之心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127章 大明從此走向開拓第65章 燕王何意第184章 大風起兮第76章 有三問罪第28章 意滅靖寧第35章 秋闈之事第3章 以情動人活我家第76章 有三問罪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93章 再不進宮了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55章 功名去罷第153章 父子二人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7章 拔劍出鞘仇敵殞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97章 衍聖公爲何不殉國?第39章 勢在必行第5章 磨刀霍霍向仇敵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51章 但行好事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45章 心學向南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96章 世修降表第66章 陛前問罪第69章 何爲忠臣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123章 北征!北征!第22章 心、理之學第67章 建文有罪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20章 降神香,父子相見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90章 五年第89章 立地成聖第53章 掛冠而去第189章 賜福道具第68章 廢帝而立第154章 痛斥第43章 前奏之曲第175章 推位讓賢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第83章 《元史》的監修乃是李善長第41章 三十一年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33章 英雄狗賊第41章 三十一年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85章 時代變了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