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朱允炆死

清晨第一縷曦光自東而來,灑落江畔,天際盡頭的長江滾滾東流去,朵朵浪尖水花在光中泛着晶瑩剔透,重重拍在岸邊。

燕軍士卒渡河而過,黑壓沉沉,連綿成片,每一張或年輕、或蒼老的面容上皆透着興奮與激動。

燕王朱棣站在巍峨的城池前,甲冑貼着他雄壯的身軀,手中利刃折射着晨光,帶着清晨不曾消散的寒意。

俄而,朱棣策馬於萬軍陣前狂奔,做最後的戰爭動員。

……

李祺正奉詔進宮。

漢丞相蕭何曾言:非壯麗無以重威,自古以來除了宋朝外,皇宮俱是威重顯赫之所在。

可宮殿終究是死物,李祺依舊記得朱元璋駕崩那一日,整座皇宮充斥着陰冷森然,而此時的皇宮中則充斥着茫然失措與六神無主。

他一路走來,入目所見,俱是一片蕭瑟,宮牆邊的拂柳下落了滿地枯敗發黃的枝葉,宮道兩旁的溝壑中填埋着雜物,奉天殿的屋檐下,燈籠垂下半截,隨風而輕搖晃盪,宮人更是魂不守舍,神色間有茫茫的惶然。

任誰看到這一幕幕,不說一句大勢已去,命數已盡呢?

可誰又能相信,這竟然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的第二代,僅僅三年。

李祺沒想到朱允炆會在這個時候詔自己進宮,雖然意外,但他自然不可能不來。

即便朱允炆馬上就要失去皇位,可只要朱棣還沒有攻進城中,朱允炆就依舊是大權在握的帝王。

歷史上他能夠輕而易舉的殺死徐增壽,現在殺了李祺也不是一件難事。

李祺進了奉天殿,而後見到了朱允炆,方孝孺不在這裡。

往昔俊秀風雅、丰神俊朗的皇帝此刻已然憔悴的不成樣子,雙眼的紅腫和青紫,一看就多日不曾安然入睡。

見到李祺走進,朱允炆好像看到了大救星一般,帶着深深的哀求,“姑父,朕之前錯了,悔不該不聽你言,有了今日的禍事,你有通天的智慧,想必能夠救朕於水火之中。”

可世上哪有後悔藥呢?

李祺木然道:“陛下,臣哪有通天的智慧呢?

先前的削藩之策、平定叛亂之策,並不是他人難以想出的高明手段。

臣只不過是秉持着一顆公心,纔敢於對陛下獻策而已。”

朱允炆呆呆的望着李祺,聽着這番話,手上再也沒有力氣,泣聲道:“朕從前都做了什麼啊?難道除了堅守城池真的便別無他法了嗎?”

堅守城池?

李祺搖了搖頭,堅固的堡壘從來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大勢一敗,人心一散,便如同沙灘上的城堡,一碰就散,一觸即潰。

“從洪武三十一年起,陛下每一次都不相信臣的進言,今日若陛下願意相信臣,便去將曹國公李景隆這些年幼時便與燕王朱棣相交莫逆之人全部扣下,或許還能有半分生機。”

李祺話音落下的瞬間,朱允炆已然呆住了,他又不是一個徹底的蠢人,自然知道李祺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徹骨的寒意從心底透出,他哆嗦着說道:“朕對曹國公恩重如山,他怎麼會背叛朕呢?”

李祺平靜的望着朱允炆,聲音毫無起伏波瀾,“因爲他是一個無恥的人。”

而無恥的人背叛恩主並不算是什麼。

殿外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有御前太監飛奔而進,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悽然哀嚎,“陛下,曹國公李景隆打開了城門,燕逆已然進城了!”

李祺都有些沉默,這也太快了,剛說完就進城,他還沒從宮中脫身呢。

恍若沉沉的鐘聲在耳邊響徹,震的朱允炆目眩神暈、口乾舌燥,他說不出任何話來,無盡的絕望席捲了他的全身。

他用力晃了晃身子,望向了李祺,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心中卻有一道聲音在響徹,“李祺又是對的,如果朕早知道……”

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問太監道:“朱棣已然進宮了嗎?”

“他不會進宮的。”

李祺突然道,朱允炆望過來,李祺又重複了一遍:“他不會進宮的。

大勢已定,他不會讓自己的手上沾染帝血,他會等待你自殺,或者主動讓位給他。”

朱允炆勃然色變,“他做夢!不過是亂臣賊子,竟想從朕的手中接過皇位,絕不可能!

朕就在這裡等着,難道他還敢光天化日之下弒君不成?”

“有何不敢呢?”

李祺淡淡道:“燕王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全家死絕的準備,這便是天下之爭。

他走到了這一步,縱然揹負着弒君的罪名,也絕不會半途而廢,陛下當初一意孤行,難道從未想過可能會有今日之事嗎?”

朱允炆沉默了,他自然是沒想到過會有今日,“難道真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

李祺心中已然不耐到了極點,堂堂皇帝,竟然連赴死之心都沒有,又菜又愛玩,輸又輸不起。

若非要維持人設,以及不太想刺激朱允炆,跟着他陪葬,李祺早就開噴了。

這裡不能再久留了。

【消耗200成就值兌換兩支黃階道具迷幻香,當前剩餘成就值400。】

嫋嫋香菸瀰漫殿中,氤氳之間,宛如仙境,朱允炆只覺有一道哀悽幽遠的聲音彷彿從遙遠飄渺之處傳來。

那道聲音哀悽婉轉,聲聲泣淚,帶着無盡的苦痛,其音甚哀。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一遍唱罷,又是一遍,“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朦朦朧朧、輕輕揚揚之間,朱允炆想到了當初他問方孝孺若是應天守不住怎麼辦,方孝孺亦是斬釘截鐵的說道:“皇帝爲江山社稷而死,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難道要受到亂臣賊子的折辱嗎?”

天子豈能受到亂臣賊子的折辱呢?

雙倍的劑量用在他身上,朱允炆已然深深困在幻境之中出不去了,而李祺則乘此機會離開了這裡。

他走到了宮門前,正準備出去時,突然聽到一陣騷亂,而後回望奉天殿,竟然燃起了熊熊大火!

時間剛剛好,殿中有太監、宮女、禁衛,所有人都能看到駙馬李祺是正常談完出的宮,沒有人會認爲皇帝自焚與他有關。

歷史上的朱允炆死沒死他不知道,但這一世的朱允炆一定死了!

【朱允炆死,成就值+1000,當前成就值1400。】

溫煦的陽光照在他身上,他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放鬆,朱允炆不過是明朝的一段插曲,接下來與朱棣的會面,纔是決定人生、家族命運的關鍵時刻!

第128章 海洋時代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76章 有三問罪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86章 奪嫡之爭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24章 喪鐘已鳴第25章 儲君之位第53章 掛冠而去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46章 當廷爭辯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124章 諫言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章 宗族社稷第168章 日本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9章 耆老進京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35章 統合!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21章 學府諸生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54章 痛斥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99章 哀榮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28章 意滅靖寧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6月底病中隨筆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57章 艱難困苦第47章 不足與謀
第128章 海洋時代第176章 託付 知秋第105章 何人阻道?第110章 祖陵?和先帝聖旨說去吧第76章 有三問罪第28章 意滅靖寧第106章 破局之道第86章 奪嫡之爭第74章 大明要遷都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88章 永樂十二年:後裔大寫一個慘,住院了第25章 儲君之位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71章 總該有些氣節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12章 天下何人不識君?第140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95章 真是親父子啊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24章 喪鐘已鳴第25章 儲君之位第53章 掛冠而去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88章 大明之正,可爲綱常第177章 禮部衝突第104章 敢問學士,可還記得李氏否?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93章 官逼民反第46章 當廷爭辯第44章 最後一夜第131章 救太子於危難之間第45章 燕王世子第149章 威壓江南第102章 人心如水,大勢易變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39章 勢在必行第167章 雙劍合璧第187章 王者之心第124章 諫言第129章 新的道具!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82章 御前會議,泰半南人第181章 宋儒?明儒!第58章 道衍和尚第15章 大道之上辨善惡第115章 陰謀之始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50章 慨然赴死第191章 高潔之雪,今日殺人第199章 衍聖公輩何足惜!第198章 以衍聖公相威脅?第19章 宗族社稷第168章 日本第132章 大明財政會議!第122章 同心共志!第138章 未來大勢,在此一役!第100章 點燃此香,就能見到父親嗎第35章 秋闈之事第29章 耆老進京第2章 風霜寒劍嚴相逼第24章 喪鐘已鳴第157章 狹路相逢,無可倖免!第135章 統合!第92章 朱棣:爲李祺加恩第21章 學府諸生第86章 奪嫡之爭第161章 滾滾長江第1章 一朝流離六百年第180章 烽火重燃!第126章 廷議對峙鄭和!第62章 面見朱棣第154章 痛斥第11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94章 傳承的故事第183章 聖諭如雷霆第147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99章 哀榮第61章 朱允炆死第141章 蒼天爲證,臣言無虛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116章 南人異動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23章 格物大道第146章 劍指漢王第28章 意滅靖寧第97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113章 登英國公府說張輔第178章 程序正義(第四更)第78章 今日終脫罪身6月底病中隨筆第186章 大明的未來交於你第89章 立地成聖第150章 說諸官生第57章 艱難困苦第47章 不足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