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老一少

第26章 一老一少

一個成功的將軍總會細數過往的對手,而後將對手的不足之處拿出來再說道一遍,而後再將各種經驗總結一番。

老將軍剛說那些話……多半就是如上情況。

但再一想又不太對,齊威王距離王翦老將軍應該還差一個大輩分,孫臏都過世多少年了。

眨眼間,扶蘇腦海閃過一大片思緒,而後上前扶住這位老人家,道:“老將軍先請休息。”

王翦擺手道:“老臣還未給公子行禮。”

“不用多禮。”

“老臣還是要行禮的。”

一老一少推諉了好一會兒,最後在衆人的目光下,老將軍與公子一起行禮了。

四周的老秦軍都面帶笑容的看着這一幕。

章邯聽到了四周的議論聲。

“我們的公子都長這麼高了?”

“我孫子也這麼高了……”

“你們看這公子,雙手雙腳長得多好,一看就是能在軍中練砍殺的好娃子。”

大家的話語聲樸素且友好,章邯聽在耳中,但依舊肅穆而立,不敢有笑容。

但再看眼前公子扶蘇與王翦老將軍站在一起的場面,一老一少互相扶着對方,的確是令人心安的一幕。

本來嘛,老將軍回來了,滿朝文武的心也該踏實了。

立下如此大功的老將軍回來了,有點架子也正常,而且還有公子扶蘇前來迎接。

現在,人們看到謙遜有禮的公子扶蘇,又覺得就應該是公子接老將軍回去,如此又何嘗不是一樁美談。

公子扶蘇親自迎老將軍入關,這是一件多好的事。

大秦的老秦軍們,看見這一幕也都心安了。

王翦被公子攙扶着,花白的鬍鬚隨風而動,低聲道:“公子,老朽的孫子要是不肯去北方……”

“老將軍放心,我就算是綁也把他綁到北方。”

王翦重重點頭,嘆息一聲道:“公子比老朽的孩子有出息多了。”

扶蘇尷尬一笑,道:“說笑了。”

“老夫沒在說笑。”王翦的語氣強調了幾分,一手悄悄指着身後的王賁,道:“老夫看了一輩子人,打了一輩子的仗,從趙國打到楚國,這輩子什麼人沒見過,唯獨公子……將來必然不凡。”

扶蘇覺得老將軍這話,有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就是把全家老小託付了。

再一聽,又覺得這位老將軍在哄孩子開心。

王翦抓着公子的手,又道:“老朽這就收拾收拾,與公子一同回咸陽。”

扶蘇站在原地,又見王翦老將軍大步走了回去。

這個大步,真的是走得虎虎生風,一點都不像風中殘燭。

而後,王賁也腳步匆匆跟了上去。

在大營的正中,有一駕囚車,囚車上有個中年男子,此男子衣衫破爛,神色瘋瘋癲癲,正在癡癡笑着。

章邯解釋道:“公子,此人就是楚王。”

到現在,看到眼前這個被俘的楚王,扶蘇才覺得秦滅六國的戰爭,是真的結束了。

扶蘇道:“父皇會怎麼處置他?”

章邯面對公子,抱拳行禮,道:“皇帝有詔命,善待被俘的六國國君,只是……”

聞言,扶蘇頷首道:“若爲難,不說也罷。”

章邯退後一步,在一旁站得筆直。

始皇帝的確說過要善待六國的國君,這些事扶蘇是知道的,當初大秦善待了韓王給了韓王居住的地方,可是韓王卻趁着秦楚大戰,在新鄭發動了叛亂。

之後,在始皇帝與秦國羣臣的憤怒之下,韓國的最後一位韓王韓安被殺了。

而大秦攻下齊地後,齊王田建並沒有死在秦軍的刀下,而是被活活餓死的,其實他本可以不用被餓死的,但卻沒有齊人願意幫助他們的齊王,大概是齊地的人也痛恨齊王。

還有眼前的這個楚王,扶蘇覺得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僅僅比拼的是兵力,更拼的是國與國之間誰更能撐,誰能耗得住。

負芻在位時的楚國正是內事混亂,外事不穩的階段。

至於燕國,唉……

夜風吹過,吹起函谷關前的一片黃沙。

扶蘇想起了韓非的一句話,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

換言之,也可以這麼說,一個再好的泥瓦匠修不好一面要塌的牆。

扶蘇站在原地,對一旁的章邯道:“原來接老將軍回去,還挺容易的。”

章邯沉默不言,肅穆以對。

遲疑片刻,扶蘇擡首又道:“本來……應該也挺容易的吧。”

一想到眼前大營還有這麼多的老秦軍,還有回咸陽的一路,扶蘇吩咐道:“請章邯將軍先走一步,再回咸陽的各處要道準備好糧草。”

“末將領命。”章邯翻身上馬,招呼了一隊百夫長,一路朝着黃河的上游而去。

天色逐漸入夜了,明月高懸,夜空中星羅棋佈,穀雨下過之後,這夜空中的星星也更多了。

閒來無事,扶蘇就坐在函谷關的城關下,燉着今天晚上的飯食。

田安拿來了羊肉,還有蘆筍與野果子。

當吃飯與絲竹放在一個場合,那麼吃飯也會成爲一件十分有藝術感且高級的事,眼前有了絲竹之音,再或者是眼前有一羣美人在起舞,就更好了。

不過函谷關下,別說沒有絲竹之音,又去哪裡尋美人呢?

扶蘇將蘆筍切了之後,放入一個陶鍋中,在其上鋪上一層切好的羊肉,放在爐子上煮着。

田安將扯好的面片放在碗中,而後擦了擦手,又給爐子中添了些木材,將爐子下方的風口打開,如此爐子的火也就越來越大了。

這個爐子是公子幫忙修好的,便於攜帶又好用。

田安看到有熱氣從鍋蓋的縫隙中冒出來,滿臉笑容地又去扯麪。

不多時,鍋中香味就傳了出來,扶蘇揭開蓋子見到了正在隨着湯汁翻滾的羊肉。

“好香的肉。”

聽到老將軍的話語,扶蘇忙將蓋子重新蓋上,將勺子也擱下,詢問道:“老將軍可用過飯了?”

“老夫……”

話說到一半,王翦的目光看着陶鍋,又正色道:“可惜了,公子拜李斯爲師,可惜當年老夫打得太慢了。”

“何出此言?”

“當年,末將要是早點去打楚國,說不定就能活捉荀子,把荀子抓到咸陽來教導公子。”

話語到了興頭上,扶蘇將這鍋羊肉端了下來,讓老將軍邊吃邊說。

王翦嘴裡還嚼着燙嘴的羊肉。

扶蘇問道:“老將軍還見過荀子?”

“末將也想不起來上一次見到荀子是什麼時候了。”

扶蘇見面條煮好了,便撈起一些放入老將軍的碗中。

王翦吃完了鍋中的羊肉,再將麪條伴着餘下的湯汁一口氣吃完。

吃罷,他老人家舒服地長出一口氣,感慨道:“公子這一鍋,值萬金。” 田安勤快地繼續拉着麪條。

扶蘇聽着王翦大將軍說着當年打仗的事。

一老一少坐在函谷關下,一個願聽一個願說。

關於當年征戰天下的事蹟,王翦大將軍可以說三天三夜不帶停的。

在王賁與章邯的護送下,扶蘇與老將軍同乘一車,一路上還在聽着老將軍講當年。

來函谷關時,隊伍只有一千鐵騎,現在要去咸陽了,隊伍的規模擴大到了六千人。

除卻那還在護送的一千鐵騎,還有五千老秦軍。

六千人可不是什麼小數目,六千兵馬一起走動着,就怕到一個地方就吃空一個地方。

哪個村縣經得住六千人的吃用。

章邯是個辦事很得力的人,他連夜奔走各地調糧,大軍走了一天,就提前準備好了今天駐紮的地點與糧草。

現在章邯應該是在安排明天的糧草了。

王翦道:“這些都是公子安排的?”

扶蘇解釋道:“我讓章邯將軍去辦的,我有個習慣讓老將軍見笑。”

“公子有什麼習慣?”

“總是今天想明天的事,春天想夏天的事。”

王翦撫須笑着點頭道:“這是好事。”

扶蘇問道:“項燕很厲害嗎?”

“老夫有六十萬大軍,他項燕就算是再厲害,還能敵得過六十萬大軍嗎?”

言罷,王翦爽朗地笑着,“哈哈哈!”

扶蘇瞭然點頭,秦滅楚國的過程是十分曲折的,到底過程如何,敵人與對手如何,只有這些老秦軍與王翦知道,他老人家是說得簡單了。

回去路上明顯比來時更加順暢了。

穀雨之後,關中的氣候明顯回暖,曬久了會有些許汗意。

老將軍與公子扶蘇走了一路,說了一路,也吃了一路。

沿途,老秦軍們各自散去了,多數都回了自己家。

就快要到咸陽,來到了商顏山附近。

那駕載着楚王的囚車就穩穩地在隊伍中,扶蘇小聲問道:“就沒有楚人來劫囚嗎?”

王翦搖頭道:“沒有。”

“爲何?”

“他們楚人自己都看不上這個楚王,誰會來救他。”

“扶蘇受教了。”

一邊說着,扶蘇還驚疑,原來還有這樣的啊……

王翦又道:“公子不用過謙,楚國那點破事大家都知道。”

楚國的春申君之後,權臣李園與楚幽王的確不是什麼好人,他們的內部已爛了,誰都想要得到更多,誰都想要權力。

王翦道:“公子,楚國本來是有機會的,哈哈……老夫就篤定他楚王沒魄力殺了權臣,也沒魄力決斷國事。”

“是呀……”

扶蘇不住點頭,相比秦國那真是說殺就殺,即便是扳倒呂不韋的時候根本就沒猶豫,要殺呂不韋的時候,父皇最多隻是內心掙扎一番,委婉地給了一封書信。

而後不用刀斧手,呂不韋自己就自殺了。

所以呀,一個君王在位,氣魄和決斷力很重要。

“前車之鑑,扶蘇學到了,感謝老將軍教導。”

“哈哈哈!”王翦笑得更開懷了,這個公子真是越看越欣賞,雖還年幼就已如此賢明謙遜。

隊伍臨時在商顏山休息,扶蘇要去村子裡處置一些事。

王賁守在老父親身邊,今夜不知爲何,老父親似乎做夢了,做夢都在笑。

翌日,咸陽城遙遙在望,天還未亮,隊伍就要啓程前往咸陽。

王翦早早睡醒,詢問道:“公子可都安排好了?”

“這裡一切都好,請老將軍上馬!”

“賁兒,給老夫披甲!”

原本穿着一身布衣的老將軍重新穿上了戰甲,整個人看起來貌似年輕了十歲。

可老將軍也真的年邁了,需要王賁扶着才能上戰馬。

田安牽着一匹馬兒而來,行禮道:“公子,馬匹準備好了。”

這匹馬兒通體黝黑,陽光下還有些發亮的反光。

戰馬看起來高大且有力量感,扶蘇拉住繮繩翻身上馬。

這匹馬兒只是有些不耐地踏了兩下馬蹄,就安靜了下來。

扶蘇又輕拍馬脖子,這戰馬是受過訓練的,因此特別地溫順。

章邯朗聲道:“公子都準備好了。”

扶蘇面向咸陽方向,又回頭看向東方,朝陽還沒出來,這個時辰動身,一路順利的話可以在午時之前趕到咸陽。

“走,去咸陽。”

章邯朝着前方的王賁朗聲道:“公子有命,開拔,去咸陽!”

這是前往咸陽最後一段路了,隊伍走得很安靜,直道上的行人紛紛避讓,距離咸陽越近,沿途的官吏與兵馬也越多,他們正在維持路上的秩序。

距離咸陽城只有幾裡地了,馬兒停下了奔跑,在王賁的指揮下,讓戰馬緩緩走着,因爲道路兩側圍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扶蘇又回頭看了看那駕囚車的楚王。

楚王負芻,負芻這個名字有揹負薪木柴火的意思,大概在起名的時候是希望這個楚王能夠揹負起社稷的。

扶蘇又確認了一番,一路上的確沒有楚人來劫囚。

正想着又一人站在路邊,舉着竹簡道:“公子,丞相書信。”

田安拿過竹簡,再遞給扶蘇。

策馬在一旁的王翦,詢問道:“是有何事?”

扶蘇看罷,又收起了竹簡,回道:“有儒生說我對商顏山的家僕太過嚴酷了。”

“哪來的儒生?敢議論公子家僕。”

“老將軍不用動氣,老師都已幫我解開誤會了。”

扶蘇又將竹簡收了起來。

王翦又笑道:“如此甚好。”

衆人在咸陽城前下馬卸甲,而後有內侍站在城牆上,高聲宣讀着始皇帝的旨意。

待旨意念誦完,丞相李斯這才走到城門前,三兩步就抓住了王翦的手,激動地道:“大將軍回來了,陛下的心也就踏實了。”

(本章完)

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40章 渠中骨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6章 戍邊第65章 選誰都好第23章 老秦軍第53章 刀與火第70章 臘日之前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13章 東去第93章 認真的人第79章 善意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96章 稂與張良第70章 臘日之前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86章 羣鹿第114章 韓舊地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0章 老秦人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20章 登山第18章 叔孫通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6章 稂與張良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11章 暴雨第51章 一定還清第98章 又聞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67章 設宴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47章 貧民入關第87章 田與棗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7章 兩年南征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17章 徐福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35章 侷促之人第86章 羣鹿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40章 渠中骨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47章 貧民入關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81章 相會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23章 冷流雪第112章 權與利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17章 徐福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28章 賀禮第72章 佩劍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14章 韓舊地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4章 韓舊地第55章 學荀子者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13章 東去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7章 兩年南征第55章 學荀子者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8章 叔孫通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22章 公子觀海
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40章 渠中骨第55章 學荀子者第16章 戍邊第65章 選誰都好第23章 老秦軍第53章 刀與火第70章 臘日之前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13章 東去第93章 認真的人第79章 善意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96章 稂與張良第70章 臘日之前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86章 羣鹿第114章 韓舊地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0章 老秦人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20章 登山第18章 叔孫通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6章 稂與張良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11章 暴雨第51章 一定還清第98章 又聞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67章 設宴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47章 貧民入關第87章 田與棗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7章 兩年南征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17章 徐福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2章 有關張良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35章 侷促之人第86章 羣鹿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40章 渠中骨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47章 貧民入關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81章 相會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23章 冷流雪第112章 權與利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17章 徐福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28章 賀禮第72章 佩劍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14章 韓舊地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4章 韓舊地第55章 學荀子者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0章 臘日之前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13章 東去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7章 兩年南征第55章 學荀子者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8章 叔孫通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22章 公子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