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西巡諸事

過了半刻時辰,來丞相府的人越來越多,扶蘇將眼前的桌案都收拾好了,並且將書架上的卷宗都整理好了。

程邈來了之後,幫着公子收拾着卷宗。

也就程邈知道,每天早晨在丞相府的官吏們來之前,公子扶蘇就先會將這裡收拾一番,而後乾乾淨淨的丞相府內做事就會感覺很好。

程邈真的很喜歡在一個乾淨的地方工作。

他甚至覺得在乾淨的地方工作,甚至十分享受。

不多時,丞相與張蒼也來了。

扶蘇坐在少府令的位置上,看着今天要處置的國事。

丞相府又變得忙碌起來,先前的整潔也不再了。

程邈只想將自己周遭三兩步內的空間整理乾淨,如此一來也能讓心情好一些。

坐在程邈身側案邊的是張蒼,只見張蒼的案上放着高高一摞竹簡,張蒼看罷一卷,又邊上的竹簡壘高了一卷。

又有底下的一卷被擠下來,落在了地上,滾到了程邈的案邊。

程邈將這一卷撿起來,保持着坐姿,伸着手臂放在了張蒼的案上。

而張蒼依舊在批覆着文書,神色專注,並沒有察覺。

不論有多忙,程邈總會讓自己的案前很整潔。

當初程邈在御史府,御史府內顯得很昏暗,也有些陰冷。

而丞相府不同,丞相府坐北朝南,而且門很寬敞,溫暖又明亮,程邈很喜歡這裡。

今天要處置的事不多,冬季的朝中總是清閒,上午就忙完了一天的國事。

用罷午食,扶蘇與李斯就在城牆上走着,就當作散心的,看着在冬日裡還熱鬧非凡的咸陽城。

此刻的敬業縣,諸多公子與公主正在這裡讀書,這裡的公子與公主們多數時候會與村子裡的孩子們玩鬧。

就連公子高也在這裡有幾個關係很好的朋友,能夠一起相處與玩鬧。

平時也有宦官與宮女照顧着公子與公主們。

今天,諸多宦官隱約聽到了一個風聲,傳聞那個給公子胡亥送鳥雀的趙高被殺了。

咸陽送來的消息也不知真的假的,但有一件事是真的,那就是公子扶蘇不喜有人給年幼的公子與公主們送去玩物。

至於趙高的死活,衆人並不清楚,多半真的是死了,因趙高一直沒回來,去過宮裡的宦官也沒再見到過趙高。

公子高也說過,以後不許再送取樂之物給公子與公主們。

十六歲的公子高與幾個人說着話,幾人的年紀都相仿,其中年紀最長的一位年有十九,最小的一個十五歲,一共有十二人,四個要送去上郡入軍,餘下的可以前往各地,當作是遊學也好。

以前的士人也有遊學一說,這些人與先前的孩子們一樣,像是另一種東出。

去年就有一羣少年人離開了這裡,如今又有十餘個,將來的每年都會如此,就像稂與隹。

公子高站在商顏山下,從西北席捲而來的寒風還在呼嘯個不停,看着遠去的同齡人,或許書籍的知識各有不同,但教書的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尤其重要。

叔孫通道:“公子。”

“老師,我好羨慕他們。”

叔孫通面帶笑意,道:“公子也要離開這裡嗎?”

公子高深吸一口氣,神情多了幾分氣餒,低聲道:“我才十六,等我二十行了冠禮,兄長說過會將一份事業交給我,讓我去做。”

叔孫通道:“這不是很好嗎?”

公子高望着遠處,道:“我很想去看看外面的天地,看看外面是什麼樣的,父皇與兄長一心想要改變世道,但世人中也有很多人不想改變吧。”

望着這個少年人,叔孫通能察覺到這個少年人也想要走出的念頭,勸道:“公子在這裡多學幾年也無妨,總歸是好的。”

公子高頷首。始皇帝的西巡一個月後,扶蘇得知父皇要在冀縣祭拜白帝,而丞相李斯也受命前往隴西。

丞相府又跟着離開了不少人,這一次就連丞相李斯也被召去隴西。

丞相與右相都不在,這一月間的諸多國事,又落在了扶蘇身上。

在咸陽的扶蘇接連收到了隴西送來的文書,扶蘇懷疑大爺爺應該也在父皇的隨行隊伍中,從雍城開始就一直跟在父皇身邊。

父皇西巡路線一路穿過義渠人的故地,一路朝着蒙恬據守的邊關而去。

扶蘇坐在丞相府內,看着眼前忙碌的衆人,自從渭南開始建設時,蒙恬就去了上郡修建長城。

現在父皇西巡路線就是一路朝着邊關而去的,而且許多邊民都看到了始皇帝的西巡隊伍。

傳令而來的官吏也送來了消息,始皇帝在西陲設立西縣,讓丞相李斯去了隴西,就是爲了讓丞相李斯重新劃定隴西郡的區域,將隴西郡的範圍擴大到了狄道,也就是河西走廊與隴西之間的咽喉之地,並且派出了兵馬駐守。

只不過,又有消息送來,丞相李斯到隴坻,與始皇帝登隴山祭西大冢,傳聞乃是秦人祖宗少昊之祠。

始皇帝命李斯在隴坻刻石,皇帝立國,西降戎狄。

頗有一種立志的感覺,這個刻石多半也是對匈奴人說的。

衆多邊民都見到了始皇帝的西巡隊伍,這既是一種威懾也是爲了穩住民心,始皇帝從來沒有忘記過邊關的治理,並且還親自來巡視,重新再立郡縣,再劃邊地,祭西陲宮,用太牢禮祀秦襄公。

始皇帝西巡的黑旗像是遮天蔽日席捲關隴,震懾着邊關,也在警告着西戎與匈奴人。

幾天之後,西巡到義渠故地的始皇帝聽聞了一個消息,原本與西戎人交戰的匈奴人竟然退兵了。

護送始皇帝的車駕還在行進着,這支隊伍無聲且肅穆,大片的甲士與黑色的旗幟,向此地彰顯着秦滅六國且一統南方之後,依舊有足夠強大兵力。

在此地生活的義渠舊民見到了車駕悉數拜倒在地。

車駕內,嬴政看着地圖,對站在面前的李斯道:“扶蘇將戎地比作河西走廊,此地看起來倒的確像個走廊。”

李斯面帶笑容,回道:“公子覬覦此地,很久了。”

“怎麼?”嬴政面帶笑意,又道:“你給他的私產還不夠他用的嗎?”

站在邊上的右相馮去疾也是面帶笑容,他當然知道始皇帝並不是說公子扶蘇如何貪心,始皇帝明顯在誇讚兒子有野心有目標。

如果公子扶蘇只是一個守成的公子,倒也無妨。

可他是始皇帝的兒子,若沒有野心就沒有進取之心,公子扶蘇越有進取心,反倒讓始皇帝更滿意。

始皇帝是如何登上秦王的位置上的?

哪怕始皇帝當初心軟半分,哪怕有半分憐憫與軟弱,也不會有現在的大秦。

面對始皇帝緩緩移來的目光,馮去疾收起了心中所想,將目光放低。

“前面就是蒙恬正在駐防的長城了吧。”

“正是。”

嬴政收起手中的地圖,擡着頭看向窗外,又道:“朕出巡有多久了?”

李斯回道:“有四十五天了。”

嬴政低聲道:“這四十五天,都是扶蘇在處置國事?”

“臣在咸陽時,常聽公子說,每年入冬時節實在清閒,各地的官吏應該都挺清閒。”

嬴政放鬆着身體閉眼道:“見了蒙恬,就回咸陽。”

李斯頷首,心中猜想公子該是不會殺齊魯博士的。

……

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38章 渠與田第112章 權與利第149章 “還價”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28章 驪邑第149章 “還價”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77章 棗第64章 選擇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72章 佩劍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72章 佩劍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128章 驪邑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30章 共同經歷第53章 刀與火第79章 善意第86章 羣鹿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46章 立夏第146章 立夏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12章 權與利第98章 又聞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98章 又聞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161章 學城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17章 徐福第99章 頻陽公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14章 韓舊地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27章 務實是一種風氣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20章 老秦人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23章 冷流雪第96章 稂與張良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53章 刀與火第67章 設宴第93章 認真的人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58章 秋獵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153章 告別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53章 告別第74章 回咸陽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33章 橋建成第51章 一定還清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0章 渠中骨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61章 學城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64章 嚴苛到三代第128章 驪邑第71章 秦人古都第40章 渠中骨第89章 軍報
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38章 渠與田第112章 權與利第149章 “還價”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28章 驪邑第149章 “還價”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77章 棗第64章 選擇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72章 佩劍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72章 佩劍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128章 驪邑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30章 共同經歷第53章 刀與火第79章 善意第86章 羣鹿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46章 立夏第146章 立夏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12章 權與利第98章 又聞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98章 又聞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161章 學城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17章 徐福第99章 頻陽公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14章 韓舊地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27章 務實是一種風氣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20章 老秦人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23章 冷流雪第96章 稂與張良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53章 刀與火第67章 設宴第93章 認真的人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58章 秋獵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153章 告別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53章 告別第74章 回咸陽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33章 橋建成第51章 一定還清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0章 渠中骨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61章 學城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64章 嚴苛到三代第128章 驪邑第71章 秦人古都第40章 渠中骨第89章 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