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羣鹿

咸陽城北郊的林光宮外,王翦被家僕攙扶着下了馬車。

王翦拄着柺杖腳步遲緩地走向林光宮,還要一旁的家僕攙扶着。

之後,有消息傳出來說是始皇帝與頻陽公談得很高興,說是公子夫人有了身孕,這是大喜事,頻陽公與始皇帝都飲了酒水。

據傳聞,頻陽公王翦的其餘孫子孫女得了子嗣後,頻陽公都沒有這般高興。

公子夫人有了身孕之後,頻陽公高興到醉酒。

甚至,王翦還幾次三番說着當年打仗時,一直惦念着當初的關中。

王翦說,他老人家在攻打楚國時就一直記掛着關中,他說帶着如此多的兵馬,還擔心關中的田地是不是沒人種的。

擔心關中的糧食是不是沒人收了,關中的娃娃是不是會餓着,擔心匈奴人是不是南下了。

帶兵在外的時候,王翦老將軍整夜整夜地睡不好。

林光宮的衆多宮女與內侍站在殿外,都能聽到頻陽公的這些話語。

始皇帝與頻陽公在殿內喝得酩酊大醉,幾乎是忘了時辰。

直到三天後的這天早晨,頻陽公才離開了北郊。

而後又傳言頻陽公回了頻陽老家之後,再一次放出話,說是他老人家從此閉門謝客,也不會再出門了。

大概,早在公子扶蘇成婚之後,頻陽公就這麼說過,而現在他老人家又說了一次。

之後有傳聞,說是頻陽公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

這天清晨,王賁回到了頻陽的老家,看到了正在吃着麪條的父親。

老人家的身體一直很好,王賁早就習慣了老父親的這種行爲,總是在外或在始皇帝或者是公子扶蘇面前,裝得垂垂老矣的模樣。

實則,老父親的身體一直很好。

見到是兒子來了,王翦道:“今年新收了麥子,可讓人去收拾過了?”

王賁回道:“我回家就是爲了這些事來的,縣裡各亭鄉都吩咐過了,我們與各家都是老規矩。”

幾乎整個頻陽的田都是王翦的食邑。

而且頻陽老家的人,也都是最早一批跟着王翦出生入死的人,包括現在已老邁的頻陽老秦軍,他們的兒子與孫子都是跟着王翦打過仗的。

因此王翦雖掌握了頻陽的食邑,這裡的一切其實沒太大的變化。

王翦對頻陽的老兄弟們特別優待,甚至誰家缺糧食了,王家也會送一些過去。

王翦想起當初因爲敬業渠而起,與李斯的一個約定,笑道:“十萬石糧食,呵呵……這已是第二年了,公子能還給他李斯十萬石,他李斯敢收嗎?”

聞言,王奔暗歎父親其實是個很記仇的人。

李斯雖是大秦的丞相,可父親心裡多少還是有些瞧不上他李斯的。

當初被李斯擺了一道,父親至今還記得。

王翦擺手示意一旁的僕從退下,等屋內就剩下了父子兩人。

“公子如今任少府丞?”

王賁頷首。

王翦沉着臉,“他李斯教導公子扶蘇,卻將公子扶蘇放在你這個少府的麾下,他李斯是何用心?”

“公子任職少府丞是始皇帝安排的。”

王翦冷哼道:“那是他李斯向始皇帝提議的,始皇帝向來如此,當年還是秦王的時候,他在咸陽殺了多少人?始皇帝會爲王家考慮,可也不會爲王家考慮太多。”

王賁盤腿而坐,安靜地聽着父親的話,父親深知始皇帝的城府,纔會有這麼多告誡。

話鋒一轉,王翦又冷哼道:“那李斯……呵呵,別人不知道他李斯的心思,老夫豈會不知,李斯希望公子扶蘇能夠坐在少府的位置上,讓公子扶蘇位列九卿。”

王翦又從陶鍋中撈出一碗麪,道:“現在李斯希望公子扶蘇能夠坐在少府丞的位置上,用不了多久,李斯就會讓公子扶蘇坐在你這個少府令的位置上,再用不了多久李斯就會讓公子扶蘇坐在更高的位置上。”

言至此處,王翦看着兩鬢已斑白的兒子,道:“該讓就讓了吧,有棠兒在,公子扶蘇會一直善待我們的王家,公子扶蘇是一個言出必行,令人信服的人。”

王賁頷首。

坐在家中,王賁都能感覺到現在的咸陽暗流涌動,還能感受到始皇帝帶來的壓力。

父親與始皇帝在北郊的兩天真的很和諧嗎?

聽說父親還與始皇帝在外郊遊,真正在郊遊並且享受郊遊的只有始皇帝而已。

當初父親帶着大軍攻打楚國,在父親回函谷關之前,始皇帝就像是壓在全家人心頭的一座大山。

而當父親再一次去面見始皇帝,與始皇帝郊遊,王家上下多數也都是徹夜難眠的。

棠兒有了身孕,王家不能沒有表示,因此父親纔會親自奔赴北郊,將這件事告知正在避暑的始皇帝。

好在,當年公子扶蘇去函谷關迎回了家父,才讓王家覺得少了許多壓力。

王家要求存,需要公子扶蘇。

而公子扶蘇想要成爲將來的秦帝,就離不開王家,李斯,蒙家以及關中人心的支持。

王賁什麼都知道,知道公子扶蘇想要成爲下一個秦帝。

公子幾乎是將這個想法寫在了臉上,並且一直付諸行動。

從渭南的事就能看出,人心與權力……公子實則都要。

以前的公子只是一個孩子,現在的公子扶蘇修渠,墾荒,得人心。

言出必行,賞罰分明,待人以誠且有能力,有遠見的公子扶蘇,以後自然會不斷有人來效忠公子。

並且,李斯正在幫助公子扶蘇。

正在讓公子得到權力。

……

在如今的咸陽宮中,有一個傳聞,這個傳聞與鹿有關。

始皇帝自去北郊避暑後,而養在章臺宮後殿的鹿無人照顧。

正值酷暑,這些鹿就去了人比較多的高泉宮,這些鹿與人親近也很有智慧,它們知道哪裡人多,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那麼人們就會照顧它們。

而當這些鹿來到了高泉宮之後,被公子夫人留下了,就養在了高泉宮。

所養的鹿羣中,其中有一頭雌鹿正是領頭鹿。

《管子》曾有言,鹿羣以君卿爲首。

《周禮》有言:林衡之山,其獸多鹿。田安念着宗室大爺爺嬴傒送來的書信,他道:“正因公子與夫人的孩子頗具祥瑞之氣,林衡之山,其獸多鹿。”

扶蘇與妻子棠兒安靜地聽着,所謂林衡之山,其獸多鹿,寓意是但凡一座山中多有鹿羣守護,那麼這座山中必定有祥瑞之物,鹿羣是來保護祥瑞的。

也就在人們的傳言中,鹿羣常能發現祥瑞。

而當公子夫人有了身孕之後,這些鹿就來到了高泉宮,就是爲了保護夫人所懷的孩子。

扶蘇覺得大爺爺這話說得挺玄乎的,也越玄乎的事吧,這個時代的人們就越容易信以爲真。

田安讀了宗室的書信,又道:“公子是否給回信。”

扶蘇搖頭道:“大爺爺不喜別人過多打擾,他老人家也是祝福之意,先不用回信,等孩子出生了再給他老人家回信吧。”

田安頗爲贊同地點頭。

王棠兒走到魚池邊,她在邊上坐下來,便有一頭鹿走來,來到她身邊,正擡頭看着對方。

王棠兒伸手拂過它的頭,面帶笑意。

用過早食之後,扶蘇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道道文書放在眼前,其實許多事丞相已處置好了。

而只要再過一遍,在決意上自己與丞相沒有異議了之後,這些文書都會被下發。

其實丞相批覆過的許多文書都是沒有問題的。

看罷眼前的文書,已過了午時。

下午的時候,扶蘇便開始爲修建靈渠的工匠們賞賜。

ωwш▪T Tκan▪C〇

都水長祿被賜爵五大夫,五大夫是一種除了軍功制封爵以外,能夠給不是軍功立功之人封爵的爵位。

高泉宮內很安靜,一頭鹿就臥在書架邊睡着,王棠兒也正在拿着書安靜地看着,如今她常看公子的書。

這裡很多書都是公子扶蘇近些年所寫的,王棠兒看着時而蹙眉,她自認學識也尚可,但看公子的書,公子對諸子百家書的見解頗爲有意思。

這讓王棠兒打開了新的眼界與認知。

扶蘇看着一個個名字,這些人名都是一起參與過靈渠修建的工匠,還要給他們安排賞賜,此事就落在自己與丞相的身上。

修靈渠的工匠中還有三千民夫留在了桂林郡與蜀中,他們在南方成了家,定居了下來,按照丞相的意思是將其中一千人升任工師,相當於技術監工。

其餘民夫皆賜田宅,而南征所得田畝,銅器與金銀皆作爲軍功賞賜給將士們。

早在南下之前,丞相李斯與頻陽公就定下了南下的總領,也就是軍功原則上的賞賜。

賞賜是明碼標價的,大秦軍功一如既往,而當初定下的,斬首一級賜爵一級,戰功換取田畝宅院,所得銅器財寶按功分予將士們,以此激勵。

並且,出兵之後沿路招撫西甌與駱越,歸附越人首領秦之官印,若歸附也可許其自治。

扶蘇蹙眉地看着一道道記錄以及各種名字,逐一對其進行單獨記錄。

夜色逐漸深了,王棠兒幫着公子收拾着剛寫好的竹簡,夫妻兩人也頗有默契,默不作聲地配合着將一箱箱的竹簡都歸類好,讓人送去丞相府。

等扶蘇將眼前的卷宗都看完了,見到妻子正睡在一旁,靠着躺椅,她身上蓋着一件大氅。

扶蘇抱起她這纔回去休息。

翌日,天才剛亮,田安便招呼着高泉宮的宮人們打掃這裡。

“田爺爺,聽說昨晚丞相府的燈火達旦。”

又有人道:“昨晚,從高泉宮送了五大箱竹簡去丞相府,丞相府能不燈火達旦嗎?”

田安瞪了這兩個宮女一眼,這兩丫頭才羞愧地低下頭。

當天快完全亮堂的時候,先前給公子夫人看身體的老婦又來了,她說是奉頻陽公之命前來照顧夫人。

扶蘇見棠兒與她親近,又是頻陽縣王家的自己人,算是妻子的孃家人,棠兒又想學點醫術,便也應允了。

田安也覺得夫人身邊需要有個懂醫術的長輩照顧。

一早,關中的氣候就帶着一些暑氣,這夏天沒完沒了,秋天始終不來,明明都已是八月了,酷暑依舊在。

扶蘇讓田安提着一包袱的竹簡來到了丞相府。

早晨時分的丞相府很凌亂,一箱箱的竹簡,還放在地上。

扶蘇到這裡的時候,少府令王賁也到了。

見到來人,扶蘇道:“正好有些事要與王少府商議。”

王賁道:“昨天,臣去太倉了,聽聞昨晚公子忙到深夜,是臣疏忽,臣慚愧。”

咸陽的太倉是皇帝家的糧庫,管理糧庫也是少府令的職責所在。

扶蘇道:“無妨,我才整理好,羅列了不少事,需要王少府與丞相來定奪。”

兩人一起走入丞相府,發現丞相還未來,在這裡還有三五小吏正睡在竹簡上,應該是昨晚太忙了,他們都睡在了這裡。

丞相還未到,扶蘇與王賁也商議起了這一次軍功和賞賜的事,有都水長一起回來的八千人都是需要給賞賜的,這件事已耽誤三天了。

放在以前,耽誤三日而已,王賁其實並不在意,但公子顯然很在意。

至於公子爲何這般在意,王賁刻意考慮是公子與丞相的別有用心,是爲了得到更多的人心也好,公子這般進取當然是好事。

王賁痛苦地承受着來自李斯的算計,一邊身爲公子扶蘇岳丈,有着體恤女婿,幫扶女婿的意思。

先前聽過父親的言語,即便是父親與李斯再不對付,李斯是不是對王家有所圖謀,這些都不重要。

換言之,正是身爲公子的岳丈,王賁當然要把少府令的位置交給女婿,甚至女婿要當秦帝,也要用王家所有的力量扶着公子上去。

“咳咳……”王賁清了清嗓子,神色頗爲認真地拿過公子的竹簡,而後將竹簡打開,入眼就是一列列密密麻麻的字。

不由得又讓王賁覺得眼前一黑……

在丞相府的諸多小吏都甦醒了,他們醒後先是來公子這裡行禮。

又過了小半刻時辰,李斯也來到了丞相府。

……

注:南下將士與移民可保留中原禮俗,越民“渠帥”子弟需學習秦法,出自近代考古記錄:睡虎地秦簡《語書》:“矯端民心,去其邪僻。”

對降服的西甌、駱越首領保留“君長”地位,名義上納入秦吏體系,取自:《淮南子·人間訓》載“使尉屠睢發卒鑿渠,而越民皆入叢薄中,莫肯爲秦虜,相置桀駿以爲將。”

授田宅:嶺南新置郡縣,南下士卒可分得當地土地,於桂林郡屯田,取自近代考古記錄:(裡耶秦簡載“洞庭郡戍卒墾嶺南”)。

免賦役:戍守嶺南的士兵家族免納賦稅,出自:《商君書·境內》載“得甲首者,復其家”。

第72章 佩劍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38章 渠與田第68章 金車第81章 相會第49章 將來的郡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39章 民夫第18章 叔孫通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12章 權與利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64章 選擇第27章 封賞第20章 老秦人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9章 軍報第41章 上架感言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7章 棗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21章 成果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42章 劍拔弩張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41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49章 將來的郡第43章 挖通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93章 認真的人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67章 設宴第28章 賀禮第16章 戍邊第62章 婁敬第27章 封賞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47章 貧民入關第26章 一老一少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98章 又聞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21章 成果第26章 一老一少第64章 選擇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38章 渠與田第33章 橋建成第57章 兩年南征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93章 認真的人第28章 賀禮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2章 齊魯博士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20章 登山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2章 齊魯博士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72章 佩劍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
第72章 佩劍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38章 渠與田第68章 金車第81章 相會第49章 將來的郡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39章 民夫第18章 叔孫通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12章 權與利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64章 選擇第27章 封賞第20章 老秦人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89章 軍報第41章 上架感言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77章 棗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41章 上架感言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21章 成果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42章 劍拔弩張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41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49章 將來的郡第43章 挖通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93章 認真的人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67章 設宴第28章 賀禮第16章 戍邊第62章 婁敬第27章 封賞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47章 貧民入關第26章 一老一少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98章 又聞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21章 成果第26章 一老一少第64章 選擇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38章 渠與田第33章 橋建成第57章 兩年南征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93章 認真的人第28章 賀禮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2章 齊魯博士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120章 登山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2章 齊魯博士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72章 佩劍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