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楚王的噩夢

第60章 楚王的噩夢

近些天來,每當黃昏時,總能看到有三三兩兩的人走在田埂邊,人們都會觀察一番種出來的糧食。

當麥子的麥穗開始有些成熟的跡象時,就有不少官吏來到了渭南,他們多數都是從咸陽來的,這些人來看看渭南是不是真的種出了這麼多的糧食。

而當人們真來到此地,並且切實看到了萬頃良田,長滿了糧食,皆會感慨,原來只是開挖一條河渠就能擁有如此良田。

對扶蘇而言,這個關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它的潛力遠遠還不止眼前看到的這些。

此刻,扶蘇正在吃着從敬業縣帶來的桑葚,還有西域進獻的葡萄。

扶蘇看着弟弟公子高在河灘抓魚。

河岸邊,妹妹陰嫚正在指着有魚出沒的水面。

公子高彎腰一抓,魚沒有抓到,倒是掀起了河底的一片泥沙,河水渾濁之下更找不到了。

扶蘇吃着桑葚道:“聽說西戎與西域的桑葚更大更好吃,還有吃不完的葡萄。”

辛勝吃着葡萄道:“公子所言在理,西域的確是一片富饒之地。”

扶蘇道:“早有人去西域看過?”

辛勝道:“早在孝公時,就有人去西域查探過,聽說走得並不遠,當年正值列國爭先變法之時,秦全心全力要與六國爭霸,自然無心顧及西域。”

言罷,辛勝看到公子扶蘇若有所思的表情,看來公子對西域是有所圖謀的,可偌大的江山,尚不安定,四處躲藏且密謀復國的六國舊貴族依舊在,談何容易?

扶蘇笑看着弟弟妹妹,依舊吃着葡萄。

葡萄是西戎進獻給始皇帝的,公子高送來的。

田安正在縫補着一個麻袋,公子扶蘇是始皇帝最疼愛的孩子,也是始皇帝最倚重的一位公子,說不定始皇帝允許公子建設渭南,也是爲了鍛鍊公子。

不多時,公子高再也沒有抓到魚,他氣餒地抱着一個大河蚌回來了。

看了眼狼狽的弟弟,扶蘇倒覺得意外,這裡的河蚌的確很多。

可能是這一段河道有秦軍保護着,潼關的村民都不能在這附近抓河鮮吃,都去了較爲遠一些的上游或下游,才導致這片河道的生態更繁榮一些。

高重新換好乾燥的衣裳,他吃着葡萄問道:“兄長何時回咸陽?”

聞言,扶蘇看向一旁的妹妹陰嫚也正看着自己,回道:“等這裡的糧食豐收了,我會回咸陽看看的。”

陰嫚笑着,“等兄長回來了,高泉宮的魚也都養肥了。”

高又道:“這些文書都是父皇讓高送來,皇兄一定要看。”

扶蘇頷首道:“好。”

言罷,公子高與公主陰嫚坐上車駕,回了咸陽宮。

扶蘇將餘下的葡萄分給兩位老人家吃,而去看弟弟帶來的文書。

扶蘇先是看了三兩卷,這些文書所記錄的都是各地各郡的情況,關中在七月就迎來了汛期。

可是中原別的地方則不同,楚地發生了內澇,趙地又鬧了乾旱。

看着這些文書,扶蘇就像是在看一個十分脆弱的文明,接連一個月不下雨河水就會枯竭,就會莊稼顆粒無收。

始皇帝讓公子高送來的文書就像是一個個重擔,這些重擔在告訴扶蘇,這個誕生於長江與黃河的文明依舊很脆弱。

這個農業社會依舊很原始,這些文書沒有蓋印,原本它們應該有丞相府的蓋印,沒有蓋印就說明他們都是抄錄下來的副本,這些副本都是要收錄起來,放入卷宗庫的。

直到夜裡,扶蘇還在看着這些文書,並且挑選了其中幾卷做了一些批註,讓田安派人送回了咸陽。

餘下的幾天,從咸陽又送來的不少文書,扶蘇甚至發現了其中有幾卷文書是原件,乾脆也寫了批註。

再之後,送來的奏章依舊沒減少,但幾乎都是原件。

直到七月的下旬的這天,扶蘇處置好昨天送來的文書,讓人送回咸陽。

忙完這些之後,扶蘇走出小院,見到了青臂與他的工匠扛着一個個的架子而來。

“老漢我按照公子的要求改了改。”

這其實是後世的腳手架樣式,本來青臂也會做手腳架,但他們做的腳手架並不高,而且樣式也簡單。

扶蘇道:“現在有多少民夫?”

青臂回道:“公子,如今正是農忙,能找到的民夫也就六十人,還是華陰縣的縣令給的人手。”

“待夏收,渡過農忙會有更多的民夫。”

青臂頷首。

院內,田安又在哼着歌謠扯着麪條了。

近來田地裡也住了不少人,他們是真的住在田地裡,睡在田地裡。

大抵是田地裡的糧食,是這些新遷來的民夫所僅有的。

他們剛來到關中時,除了家人與能夠蔽體的衣物,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當初張蒼選擇這些人時,挑選的絕大多數的人就是一無所有的。

直到夜裡,當有人去田地裡走動,還聽到麥田裡有此起彼伏的鼾聲,麥子就快要熟了,人們守護着糧食,就像是在守着自己的家產。

今夜的月光正好,也沒有下雨,扶蘇走在黃河邊看着月光灑在這片望不到頭的田野上,如今依舊是酷暑,夜裡也沒讓人覺得有多涼快。

扶蘇覺得幸好,幸好的是當初丞相給了自己三千家僕與幾百頃田地。

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糧又有人,真的就沒什麼事再能難倒你了。

有這份家底作爲私產,扶蘇認爲果然是丞相更加深謀遠慮,丞相更懂得大秦的公子需要什麼,將來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而公子遇到困難之後需要用什麼樣的資源來解決這個麻煩。

好在,如今自己所做的事還能依靠那三千家僕與那些田地。

那將來呢,扶蘇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又是一陣無言。

總不能回頭再怪丞相,怪丞相當初沒多給一些?

回到河邊的小院之後,扶蘇整理着書架,又找到了那個太僕令的銅印,在修建咸陽橋之前,父皇就將此令交給了自己,至今也不知道何用,也沒有拿回去。

難道說父皇忘了此事?

或者說自己提醒父皇,將這個銅印還回去?

不過扶蘇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太僕事關大秦的馬政,既然沒有要回去,也就在自己的手中,說不定將來還有用,與知識一樣。

扶蘇不怕知識貪多嚼不爛,權力也一樣,權力自然是越大越好。

翌日,午時剛過,章臺宮的廷議結束之後,嬴政就來到了高泉宮。

公子高近來暫住在這裡,他早早得知父皇正在往高泉宮來,便在殿外等候。

穿着一身黑衣的嬴政望着高泉宮,低聲道:“高,這都是你在打理?” 公子高低着身子回道:“這都是兒臣該做的。”

嬴政還未走入殿內,就見到了殿外兩棵梅樹,這兩棵梅花樹長得並不好。

“父皇,兄長一直養着這兩棵樹。”

嬴政頷首走入這處大殿內,一入殿內就看到此地放着一個個的書架,這些書架成排地列在殿內,導致原本寬敞的大殿顯得擁擠了許多。

一旁的桌上還零散放着一卷卷竹簡,這應該是高先前在看的書,嬴政拿起其中一卷,這是在看《春秋》。

不過嬴政覺得,扶蘇這孩子看書是很快的,而且對書中的學識理解得很快,更不會像高這樣把書卷凌亂地放在桌上。

扶蘇其實是一個很謙遜的孩子,那孩子尊重知識,很看重書籍,每一卷書都會好好對待。

論學習的能力,公子高一輩子都追不上扶蘇。

論謙遜與所思所慮,公子高也不及扶蘇。

見到父皇在翻看自己的書,公子高欣喜道:“父皇,兒臣也要與兄長一樣,要多學。”

嬴政神色依舊嚴肅,緩緩道:“李斯說過,扶蘇向來是春天想秋天的事,春耕時就在考慮夏收了,這孩子想得很遠。”

高一臉崇拜地道:“父皇,兄長何時能回來?”

嬴政放下了這卷書,低聲道:“快了。”

在跟隨始皇帝而來的內侍看來,始皇帝能給的也僅僅是這個回答,現在公子扶蘇正在建設渭南,或許最近會回來,也說不上是哪一天。

嬴政走向了高泉宮的後殿,在這裡放着一個靈位,是華陽太后的靈位。

在高泉宮的內侍與宮女的猜測中,原來始皇帝今天是來告祭華陽太后的。

華陽太后的靈位前很乾淨,其實這並不是扶蘇不懂事,或者是公子高自作主張,而是華陽太后生前有過囑咐。

嬴政看着靈位,低聲道:“祖母,扶蘇他二十歲了。”

當始皇帝開始面對靈位講話,公子高與一衆內侍都退出了後殿。

後殿內,嬴政道:“當初祖母說扶蘇早慧,你總是告誡扶蘇一定不要在外面表現這種早慧,你擔心會有人扼殺這個早慧的孩子,現在他二十歲了……”

“祖母,以前你擔心有人會傷害早慧的扶蘇,你就一直保護着這個孩子,現在的扶蘇很有手段,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其實早就知道該怎麼保護他自己……”

衆人一直坐在後殿的門口,大概過了半個時辰,始皇帝才從後殿走出來。

可就要離開高泉宮,嬴政看到了殿內的魚池,低聲道:“高,你要照看好這裡。”

公子高站在高泉宮前送了始皇帝。

離開高泉宮的時候,嬴政問起了被俘的楚王負芻的事。

一旁的內侍回道:“楚王負芻就住在咸陽城的東城,整日裡玩樂,聽說是瘋了。”

看在華陽太后的份上,嬴政留了楚王負芻的性命。

嬴政沉着臉走向章臺宮,問道:“他怎麼瘋了?”

“楚王負芻擔心楚地的項氏會來殺他,項氏的人覺得,是他負芻害死了楚人的大將軍項燕。”

嬴政吩咐道:“叫李斯來。”

當即就有內侍去傳話。

嬴政一步步走上了章臺宮,來到大殿又吩咐道:“今天的文書送去給扶蘇了?”

“丞相讓人送去了。”

“嗯。”

嬴政應了一聲,走入大殿內。

不多時,李斯就快步走入章臺宮。

嬴政將楚王負芻的事情告知了李斯。

李斯行禮道:“臣以爲,此事不足爲慮。”

秦一統中原,六國與秦的仇怨尚且說不完,六國舊貴族間的恩怨又何曾說得完,六國貴族自己的那些破事,數都數不清。

李斯道:“當年的六國貴族確實都尚在,其中……甚至有不少人在密謀復國。”

嬴政的神色又陰沉了幾分。

李斯站得筆直,他絲毫不懼,而是又道:“人是要吃糧食的,六國舊貴族密謀復國多年,他們總是在各地走動聯合他們所謂的‘志士’,實則其中真正有本事的寥寥無幾,多數人也不過是藉着當年舊貴族的身份到處混個吃喝而已,實則窮困潦倒。”

“一畝田一年的收成能養活幾口人?他們若長年不事勞動,他們就無口糧……”

嬴政聽着李斯滔滔不絕的言語,李斯就善用法家的學識,因此當讓李斯來說這件事時,他是從田,糧,人與志向結合在一起。

李斯認爲他們沒有足夠的儲備,反賊們就只能顧着眼前的糧食是否夠吃,而無法考慮長遠的事。

聽了李斯的言語,嬴政又讓人將這個問題送去了渭南,讓扶蘇看看這件事。

潼關,扶蘇一邊幫着青臂夯實城牆的地基,一邊向青臂學習着這個時代的土木知識,以及各種建設技巧。

每日有所得,就讓扶蘇覺得每一天都是有收穫的一天。

今天的勞作剛結束,扶蘇就與一羣工匠跳入河中洗澡,在河水一泡便暑氣全消。

將來,這些工匠也可以驕傲地說,他們與公子扶蘇一起在同一條河中游過。

扶蘇溼漉漉地回到了小院,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衣裳,再將自己換下來的衣裳洗着,這個時候田安正在做飯,聞着味道今天多半有餅吃。

扶蘇將洗好的衣裳掛在院子裡晾嗮。

“公子,這些事不用公子做的。”田安一邊說着端來了一碗羊肉湯與一個剛出爐的餅。

剛出爐的餅正香,扶蘇正要吃就見到有一個人來到了院外。

見狀扶蘇先咬下一口餅,來人與自己的年紀相當。

他是丞相府的吳公,扶蘇聽田安說過,吳公是丞相李斯同邑的孩子,是丞相李斯的弟子。

(本章完)

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12章 權與利第53章 刀與火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28章 賀禮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20章 登山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99章 頻陽公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23章 冷流雪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55章 學荀子者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20章 老秦人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35章 侷促之人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6章 戍邊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79章 善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17章 徐福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2章 齊魯博士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21章 成果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17章 徐福第38章 渠與田第87章 田與棗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11章 暴雨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6章 戍邊第72章 佩劍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54章 蜀中消息第62章 婁敬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123章 冷流雪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70章 臘日之前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3章 刀與火第68章 金車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30章 共同經歷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14章 韓舊地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49章 將來的郡第62章 婁敬第47章 貧民入關第89章 軍報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2章 齊魯博士第93章 認真的人第70章 臘日之前第33章 橋建成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12章 齊魯博士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99章 頻陽公第49章 將來的郡第55章 學荀子者
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12章 權與利第53章 刀與火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28章 賀禮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20章 登山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99章 頻陽公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23章 冷流雪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55章 學荀子者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20章 老秦人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35章 侷促之人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6章 戍邊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79章 善意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17章 徐福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12章 齊魯博士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21章 成果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17章 徐福第38章 渠與田第87章 田與棗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11章 暴雨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6章 戍邊第72章 佩劍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54章 蜀中消息第62章 婁敬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123章 冷流雪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70章 臘日之前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3章 刀與火第68章 金車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30章 共同經歷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14章 韓舊地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49章 將來的郡第62章 婁敬第47章 貧民入關第89章 軍報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2章 齊魯博士第93章 認真的人第70章 臘日之前第33章 橋建成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12章 齊魯博士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99章 頻陽公第49章 將來的郡第55章 學荀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