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選誰都好

第65章 選誰都好

丞相說完了糧食與豐收的事,蒙武大將軍開始說這軍中的事,大抵都是與南北戰事有關的話。

扶蘇站在一側,聽着有關戰事的一句句稟報,這些話語落入耳中,與昨晚看到的文書對照着,整個國家的現狀也都清晰了起來。

今天所說的事也都與昨晚看到的文書記錄,相差不多。

今天又有人說起了東巡的事,始皇帝始終沒有言語,不過這件事被右相駁了回去。

有人贊同東巡,有人反對東巡,但只要始皇帝不開口,東巡這件事多半是不會繼續的。

之後,始皇帝又問詢了桂林郡的建設事宜,此事由太尉蒙武稟報,說着近來的桂林郡情況。

這些話也與自己昨晚看到的文書沒什麼差異。

這場廷議一直到午時才結束,衆人三三兩兩離開章臺宮。

扶蘇走在人羣的最後方,自己難得可以輕鬆一些。

不過丞相府多半是會很忙,因昨晚批覆了不少文書,昨晚就送去了丞相府,現在丞相李斯沒有看到那些文書。

王賁站在大殿外,看着公子扶蘇走出大殿,而後像是個沒事人,竟然還十分禮貌地行禮,又笑了笑就離開了。

此刻,王賁真的很困惑。

有個內侍腳步匆匆而來,在王賁的耳邊低語兩句。

王賁先是看了看對方,而後又看了看已走遠的公子扶蘇,猶豫了片刻,就跟着這個內侍離開。

廷議結束,午時剛過,扶蘇正走在回高泉宮的路上,打算回去用過午食之後,再休息一兩個時辰。

還未走到高泉宮,田安就腳步匆匆而來,他一邊道:“公子,公子,宗室來人了。”

扶蘇好奇道:“誰來了?”

田安低聲道:“是族老。”

能夠被稱作族老,是輩分足夠高且能夠定下族中大事的人,也就是現如今父皇的伯父,自己的大爺爺嬴傒。

雖說嬴傒是秦孝文王的庶子,並不是正室所出,可輩分足夠高。

扶蘇跟着田安來到了高泉宮前,這裡坐着一位老人家,老人家身後跟着兩個少年人。

這位老人家鬚髮花白,看模樣有六十多歲了,手中拿着一根柺杖,正端坐在一塊乾淨的石頭上。

扶蘇走近了兩步發現這位老人家一直閉着眼,行禮道:“大爺爺。”

嬴傒雙眼稍稍睜開,他擡眼看着眼前的年輕人,道:“多少年,你都長這麼高了。”

對方的聲音很老邁,中氣也不足。

嬴傒一手支撐着柺杖要站起身。

扶蘇連忙上前扶住,又道:“大爺爺坐着就好。”

嬴傒只好先坐下來,他老人家的手落在扶蘇的肩膀上,在肩膀一側輕拍兩下,又道:“嗯,宗室單薄,你是近來最好的一個孩子了。”

聽着大爺爺的話,扶蘇心有感觸,如今的大秦宗室的確很單薄,甚至薄得有些不像話了,前兩代宗室外戚爲了爭權,死了太多人。

導致現在的宗室叔伯不是躲得遠遠的,就是死得早。

扶蘇又道:“大爺爺,先在這裡用飯吧。”

嬴傒看了看天色,又道:“也好。”

當田安開始準備飯食的時候,公子高與陰嫚也睡醒了,兩個孩子想要給田安幫忙,卻被田安勸走了。

扶蘇道:“你們不要打擾。”

聽到兄長的話語,公子高與陰嫚這纔沒了要幫田安做飯的心思。

而後公子高與陰嫚也還能在一旁呆呆坐着,看着田安扯麪,洗菜,切肉。

田安學會這些以來,只要他做飯食,那裡爐子周圍三尺地界內,都是他的禁區,你可以在外面看着,但不能參與做飯。

因爲就算是幫忙,最多也是幫田安的倒忙。

田安有他自己的做飯方式。

高泉宮又恢復了熱鬧,每個宮女與內侍又有了他們自己要做的事。

這裡又恢復了整潔,田安就是一個對整潔有着近乎苛責的人。

扶蘇陪着大爺爺說着話,這位大爺爺一直在說以前的事情,說着父皇當年少年時有多難,父皇真正執政是多麼地不容易。

話裡話外,扶蘇聽得出來,大爺爺大概是十分厭惡呂不韋的。

而呂不韋死後,大爺爺便從當年的頹廢中走了出來,重新開始整頓宗室。

但這麼多代人過去了,自秦孝文王之後,大秦的宗室越來越單薄,餘下的也都不敢攀附。

而現在,始皇帝家還有宗室,也都是這位大爺爺在支撐着。

田安將陶鍋中燉好的羊肉倒出來,全部放入一個盆中,而後又拿出幾個陶碗,將一碗碗羊湯倒出來,撒上一些鹽,在湯中放入一些苦菜與蔥花。

再之後,田安又從爐子中拿出烤好的餅,從鍋中撈出麪條。

聞着餅香與羊肉的香味,以及那清澈且飄着油花的羊湯,公子高與陰嫚都重重嚥下一口唾沫。

高泉宮的桌子都比較高,田安搬出來桌椅,午食便準備好了。

扶蘇道:“大爺爺,先用飯吧。”

嬴傒笑呵呵道:“李斯他們常說,公子這裡的飯食如何了得,老朽也能夠吃一口了。”

見老人家落座,拿起一張餅咬下一口,餅的外表是有些焦脆的,咬下一口之後露出內部的淡黃色,內部還冒着熱氣。

等老人家吃了第一口。

扶蘇注意到弟弟與妹妹眼神,也緩緩點頭,示意他們可以吃了。

公子高與陰嫚這才痛快地吃了起來,別看這兄妹還是小小一個,要吃起來,吃得其實一點都不少。

而田安則是一個人坐在他的爐子邊,一邊看着爐子的火,一邊吃着面,時而還往口中送蒜,吃得也正香。

嬴傒飲下一口羊湯,道:“這是老朽此生喝過最好的肉湯。”

扶蘇道:“您老要是喜歡,可以住在這裡,以後可以常喝。”

嬴傒緩緩搖頭,表示了拒絕。

扶蘇大概能夠想到大爺爺拒絕的原因,多半是秦孝文王時期,他們內部當初爭位有過矛盾,而當初的華陽太后與秦孝文王沒有選擇大爺爺繼任秦王。

當年的那件事肯定與呂不韋也有關係。

雖說不知大爺爺是如何看華陽太后的,當年大爺爺在秦國內部的鬥爭中輸給了呂不韋,這個外人。

扶蘇甚至懷疑,當年呂不韋死後,大爺爺笑得有多麼開心,化解了大爺爺積攢了二十餘年的怨恨。

誰又能想到,當年的大秦相邦會亡在二十年後的秦王手中。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父皇執政之後,讓呂不韋去死。

呂不韋死後,父皇也得到了嬴傒以及秦國宗室的全面支持。

這些思慮也都是在太爺爺咬下一口餅之後,在扶蘇的腦海中閃過的諸多想法。

嬴傒咬着餅,道:“公子的餅確實很好,這湯也很好。”

扶蘇伸手從桌上拿起一塊羊肉,道:“大爺爺放心,這個羊肉煮得恰到好處,吃起來也不會塞牙的。”

嬴傒接過公子遞來的一塊羊肉,放入口中細細嚼着,忽然笑道:“好,這羊肉果然燉得好。”

公子高與陰嫚吃得多,也吃得快。

扶蘇與大爺爺一邊說着話,也沒吃兩口。

高與陰嫚吃了之後,就回了高泉宮。

嬴傒詢問道:“老朽想問公子一句。”

“大爺爺請講。”

嬴傒道:“聽聞公子未來的妻室出自何家是公子自己選的?”

“父皇讓我選的。”

扶蘇說出這句話,就意識到大爺爺的神色有些犯難,可能大爺爺心裡在說,一個真敢讓兒子選,另一個是真敢選?

不過在扶蘇看來,那確實敢選,這又有什麼不敢選的。

嬴傒擱下碗,雙手放在膝蓋上,低聲道:“公子爲何不選楚國舊人?”

扶蘇道:“大爺爺,以前的時候,楚國與秦聯姻太頻繁了。”

嬴傒再問道:“王翦雖打下了楚國,你父皇也設立了郡縣,可老朽聽聞楚地如今的人心依舊不太好。”

扶蘇頷首。

“就算是看在穩固楚地人心,你也不願娶楚地舊人的女子嗎?”

扶蘇回道:“當年列國征伐,互相聯姻,可最後呢,所有的聯姻都成了各國博弈的代價,難道大爺爺認爲只要扶蘇與楚地的羋氏再聯姻,楚地的人心就不會反覆了嗎?”

嬴傒還要再說什麼,卻不知該如何反駁。

是呀,就便是再與羋氏聯姻,難道楚地的人心就能安穩嗎?

嬴傒伸手輕拍着扶蘇的後背,低聲道:“你真的很像你父皇。” “扶蘇擔心大爺爺生氣。”

嬴傒的臉上總算有了笑意,又道:“老朽給了三個人選,就是希望公子從中選一個,選誰都好,大爺爺都安心。”

扶蘇頷首。

嬴傒拄着柺杖站起身,低聲道:“都挺好,餘下兩家也不可惜的,一樁婚事而已。”

扶蘇忙站起身相送。

大爺爺走得並不快,他擺手道:“公子不用相送了,老朽有人照顧。”

說着話,大爺爺指了指與他一起來的兩個少年人,大概他們也是宗室裡的小輩了。

扶蘇還是送着大爺爺出了宮門,看大爺爺身邊的兩位年輕人,應該也是宗室子弟。

回到高泉宮,扶蘇又遇到了一件較頭疼的事。

田安也是神色犯難地站在殿內,公子高與公主陰嫚正在收拾着包袱。

扶蘇道:“你們這是做什麼?”

高行禮道:“兄長,我要離開咸陽,去渭南。”

陰嫚道:“妹妹也去。”

“爲何?”

高的神色堅定,他道:“兄長,書卷所得終究有限,高想要去看看外面,就像兄長在書中所言,學以致用。”

扶蘇道:“渭南如今正在建設,那裡很忙碌的。”

陰嫚回道:“妹妹願意學。”

扶蘇看向一旁的田安。

而田安低着頭站在一旁也沒有言語。

扶蘇又道:“讓王少府帶兵馬走一趟。”

田安道:“王少府近來在調動兵馬……”

“他會幫忙的,讓他安排人幫忙照看我的弟弟妹妹。”

田安頷首就去吩咐。

弟弟高與妹妹陰嫚離開之後,扶蘇就坐了下來,看着還有些凌亂的高泉宮,宮女與內侍正在收拾這裡。

廷議之後,王賁去見一面始皇帝,與始皇帝用過了午食。

現在剛回到太尉府,他着手準備兵馬調度的事宜,今天廷議好在沒有說起公子的婚事,也好在丞相也沒有再追問。

只是剛打開軍報看着其中內容,王賁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始皇帝的話語。

眼下,始皇帝的詔命還未下,但王家與公子扶蘇的婚事始皇帝已在今天用飯食的言語中做了承諾,公子扶蘇會娶一位王家的適齡女子爲妻。

等始皇帝的詔命下了,這件事就真的會天下皆知了。

現在人們在議論的也都是捕風捉影的消息,王賁覺得自己大可以不搭理。

“王少府,聽說你們家的女娃與公子聯姻?”

聞言,王賁擡腳就要踹向這個裨將,對方迅速閃躲,這一腳踢空了,又拿起手中的軍報丟在那人身上,道:“蜀中調來三千石糧食,你送到上郡去。”

“末將領命。”

王賁神色不悅地再一次坐下。

“王少府?”

耳邊又傳來了話語。

聞言,王賁瞪着眼,這暴脾氣正要再發作,擡眼一看,見到是公子扶蘇身邊的內侍田安。

王賁的氣勢頓時一收,禮貌笑道:“可是公子有吩咐?”

田安看向身後跟着的公子與公主,笑道:“公子說,有件事要王少府相助。”

“請講。”

田安將高泉宮的事前前後後都說了一遍了,王賁算是明白了其中緣由。

公子高行禮道:“還有弟弟胡亥,將閭……”

聽着公子高念着一個個名字,王賁算是明白了,他又向太尉蒙武稟報。

蒙武帶着笑意地看了眼王賁窘迫的神情,這還未成爲姻親,就有各種事情找上門了,思慮了片刻,道:“王少府儘管去,軍中的事不會耽誤,老夫會看着的。”

王賁再一次行禮,腳步匆匆地離開。

田安是一個辦事很得力的人,前後幾次奔走,諸多公子與公主在他的安排下,都交給了王賁照顧。

除了那幾個不滿五歲,尚且很年幼的弟弟妹妹,其餘幾個都跟隨公子高一起去渭南學本領。

在渭南有章邯,叔孫通,辛勝老將軍,還有伏生,之後還會有毛亨,婁敬。

弟弟妹妹可以挑選這些人做老師。

公子高十二歲了,而且很懂事,扶蘇對此還是很放心的,況且有王賁照看着。

田安只用了兩個時辰就將這件事辦好了,他回稟道:“王少府打算大荔縣建設一處宅邸,好照顧公子與公主們。”

扶蘇道:“章邯將軍那邊給消息了嗎?”

“讓人送去口信了,宮裡也安排內侍與宮女三百人,照顧公子與公主們。”

扶蘇稍稍頷首。

今天朝野上下很忙碌,扶蘇剛休息了兩個時辰,就在宮中,從這裡往外看去,能見到一個個腳步匆忙的人,帶着一卷卷的文書送去章臺宮,這個國家還在運轉着。

直到黃昏時分,丞相府內的衆人還在忙碌。

李斯蹙眉看着一卷文書,這卷文書的批覆上寫了很多字。

心中覺得好奇,李斯擡頭看向在丞相府還坐着的衆人,這些人都在忙於眼前的事。

李斯掂量一番手中的竹簡,繼續看着上面的批註,這其實是公子扶蘇的字跡,當然不是始皇帝所寫的。

重建廢丘,建設武功,扶風,興平三縣,重設戶籍,遷徙人口。

“張蒼。”

李斯呼喚了一聲。

但沒有人迴應,擡眼看去張蒼正在文書上書寫。

此刻,張蒼也正在寫着文書上的規劃,他也知道這些都不是始皇帝批覆的,這些都是公子扶蘇批覆的。

公子擅長將一件事細化,從而將一件件拆解下來。

就比如說涿縣大水,公子的批覆很簡單,就是遷民。

但有遷民就是重建,重建就需要人手,公子的意思是遷去上郡。

“張蒼!”

又聽到丞相的呼喚,張蒼這才停下手中的筆,連忙擡頭道:“丞相。”

李斯將手中的文書遞給他,道:“你看看。”

張蒼雙手接過這卷文書,蹙眉看着文書上的內容遲疑道:“這是……”

李斯稍稍頷首,暗示這就是公子扶蘇所寫的。

兩人心知肚明,就不用明說了。

張蒼看着這卷文書上的內容,良久沒有說話。

剛建設完渭南,還要在咸陽橋以西重建三個縣,這要做多少事呀……

始皇帝批覆的文書是命令,而丞相府的職責就是將命令執行下去。

上一卷文書還未吩咐下去,這一卷文書又來了,張蒼只感覺頭如斗大。

李斯拍了拍張蒼的肩膀道:“老夫與公子扶蘇去談談。”

張蒼看向外面的天色,儼然是要入夜了,低聲道:“宮門關了。”

李斯又是一陣無言,就差沒說該如何是好。

張蒼妥協地點亮一旁的油燈,剛點亮一盞又給丞相的桌上點了一盞,也不用言語,這意思就很明顯,一起熬夜吧。

李斯會意頷首,大概也就認命了,吩咐道:“將少府,宮室令都叫來。”

不過話語剛說出口,李斯後知後覺,纔想到宮室令一直是張蒼兼着,少府是王賁,少府丞是公子扶蘇。

(本章完)

第12章 齊魯博士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4章 韓舊地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17章 徐福第33章 橋建成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9章 善意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41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侷促之人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65章 選誰都好第43章 挖通第53章 刀與火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98章 又聞第111章 暴雨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8章 立夏的雨第40章 渠中骨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9章 善意第117章 徐福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30章 共同經歷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68章 金車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4章 韓舊地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47章 貧民入關第54章 蜀中消息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51章 一定還清第49章 將來的郡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23章 老秦軍第112章 權與利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2章 權與利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65章 選誰都好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4章 韓舊地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26章 一老一少第30章 共同經歷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9章 頻陽公第62章 婁敬第98章 又聞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54章 蜀中消息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38章 渠與田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1章 秦人古都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14章 韓舊地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2章 與農禮有關
第12章 齊魯博士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4章 韓舊地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17章 徐福第33章 橋建成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9章 善意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41章 上架感言第35章 侷促之人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65章 選誰都好第43章 挖通第53章 刀與火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98章 又聞第111章 暴雨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57章 兩年南征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8章 立夏的雨第40章 渠中骨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79章 善意第117章 徐福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30章 共同經歷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68章 金車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14章 韓舊地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47章 貧民入關第54章 蜀中消息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51章 一定還清第49章 將來的郡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23章 老秦軍第112章 權與利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4章 墨子有言第112章 權與利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65章 選誰都好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14章 韓舊地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26章 一老一少第30章 共同經歷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9章 頻陽公第62章 婁敬第98章 又聞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54章 蜀中消息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38章 渠與田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1章 秦人古都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14章 韓舊地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42章 劍拔弩張第92章 與農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