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封賞

第27章 封賞

城門前,尤爲熱鬧,在咸陽城臣民的目光下,丞相李斯帶着王翦大將軍進入了咸陽城。

扶蘇回頭看去,見到了那羣鬚髮灰白的老秦軍。

這些老秦軍領着校令發的錢餉各自離開了,而發錢的正是軍中校令,丞相的兒子李由。

李由想要擺脫這個官職,但他的少年時光多半是不能擺脫丞相的管束與控制了。

相較於被咸陽臣民熱烈歡迎的大將軍,這羣老秦軍離開時,卻是默默無聞的,這些老秦軍拿了屬於他們的那一份,就轉身要回家了。

扶蘇翻身下馬,看着這羣老秦軍的背影,躬身深深一禮。

公子的這一行禮,站在城牆上的御史程邈看在眼中,而後他將這一幕寫下來,揮毫一筆就將大秦公子的行爲寫在了大秦的史書上。

咸陽城內,羣臣與衆將一起走入了咸陽宮。

一路上正走着,淳于越對走在一旁的伏念說着話,一邊走向章臺宮,一邊低聲且語速很快地道:“老夫當初在廷議時說過,教導公子扶蘇不能只聽他李斯一家之言,誰知他李斯又讓公子拜張蒼爲師,豈有此理……”

淳于越越說語速越快,就怕走到章臺宮還未說完,“天下誰人不知,他張蒼與李斯師出同門。”

伏生低聲道:“李斯師出法家,荀子與張蒼又不是法家。”

淳于越神色帶着些許怒意,又道:“那也不能任用他。”

跟在後方的叔孫通聽得直皺眉,他道:“其實丞相忙於國事,哪有閒心教導公子,公子多數時候都是與張蒼往來。”

伏生緩緩點頭。

這下輪到淳于越無言以對了。

叔孫通暗暗嘆息一聲,道:“事涉公子扶蘇,就是國事,莫要用個人恩怨。”

淳于越想說他與李斯只有治國成見,沒有個人恩怨。

衆人紛紛走入大殿中,等丞相李斯與王翦大將軍走入大殿,今天的廷議也開始了。

張蒼正站在章臺宮,見到公子這纔到來,忙上前道:“公子,廷議開始了。”

扶蘇道:“原來是我遲到了。”

張蒼解釋道:“丞相說公子只是聽政,不去也無大礙,若擔心召見,不如就等在這裡。”

扶蘇聽話且懂事地站在邊上。

遲到了嘛,就在門口罰站也不錯。

章臺宮前的臺階太高了,扶蘇聽不見此刻大殿內的議論,也見不到大殿內的衆人。

在這裡站了小半刻時辰也沒見要召見楚王的意思,被俘虜的楚王就像是被始皇帝與羣臣忘記了一樣。

一個內侍腳步匆匆而來,在張蒼身邊低語了幾句。

聞言,張蒼道:“丞相有吩咐,讓臣帶公子去見一個人。”

“什麼人?”

張蒼又道:“公子這邊請。”

扶蘇又看了看大殿,跟上了張蒼的腳步。

從章臺宮前,一路往南走,路過御史府時扶蘇見到正在行禮程邈報以微笑,對其他人行禮的人也都報以微笑。

張蒼一路走,一邊道:“公子能將老將軍接來,公子是大功一件,朝野上下都要恭賀公子。”

扶蘇低聲道:“白撿的。”

張蒼道:“公子過謙了。”

博士府是新建設,近來年入咸陽的六國博士越來越多,除卻叔孫通,張蒼,淳于越之流。

還有很多很多人,但其中絕大多數人,扶蘇都不認識。

扶蘇跟着張蒼腳步走入博士府。

此刻,這裡沒有其他人,顯得空空的,大概多數人都去咸陽城看熱鬧,要不就是章臺宮參加廷議了。

眼前的博士府內,坐着一個老者,這個老者身邊還有一個穿着布衣的小童照顧着,正在研墨。

張蒼介紹道:“公子,這位是甪里先生。”

老人家起身道:“老臣見過公子。”

扶蘇忙行禮,甪里先生是與荀子他老人家同一時間的學者,在戰國時期就有不小的名聲,更是後來的商山四晧之一。

這位老人家鬚髮不是那麼整齊,看起來裝束長髮都打理得很隨意,老人家白髮已比黑髮要多了,看起來是黑髮摻雜在白髮間。

“老將軍回來了,始皇帝的心也就放下了,往後始皇帝也該好好處理國事了,大秦還有許多事要辦吧。”

扶蘇先是看了看身邊的張蒼,老師閉目眨着,一副不打算開口的樣子。

“照理說,是這樣的。”

“你們要如何處置楚王呢?”

甪里先生的目光一直看着自己,扶蘇行禮道:“扶蘇也不知道會如何處置楚王。”

“公子年少就如此沉穩,當真難得。”

“只是實話實說,不敢妄言。”

甪里先生的目光這才從眼前這位少年公子身上離開,他低聲道:“打完了,真的打完了,秦真的一統了天下。”

扶蘇聽着這些話語,話外音似乎還有些不相信,可事實是戰國的時代真的結束了。

現實就是列國真的不在了,秦真的一統六國。

對眼前這位老人家來說,多半是如夢如幻的。

列國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對始皇帝來說,對丞相李斯來說,有些國事就該施行了。

甪里先生又道:“列國打了八百年了,這八百年的紛亂,每三五年一次戰爭,每隔十餘年就有一次舉國大戰,黔首怨苦,士兵戰死,多少家亡,多少國破,徒增孤寡。”

扶蘇行禮道:“列國的戰爭真的結束了。”

甪里先生忽然道:“還望秦能夠珍惜世人。”

“扶蘇謹記。”

“那麼公子以爲該如何治理天下呢?”

扶蘇道:“這也是我正在想的,無非是做一些對的事,將對的事做好,將錯誤的事糾正過來。”

“他李斯想讓老夫能夠留下來,爲大秦爲始皇帝效命,可老夫還未答應李斯,原本老夫是準備在今天離開咸陽的。”

扶蘇蹙眉而立,安靜聽着。

“但有人說公子扶蘇賢明,還有人說公子師從法家遲早會是下一個李斯,前兩天公子還不在咸陽,老夫聽了叔孫通與張蒼所言公子近來的行狀,纔會在今天留下,見一見公子,也好迴應李斯是去是留。”

到現在,扶蘇明白了老師的用意。

甪里先生擺了擺寬大的衣袖,雙手放在膝蓋上端坐,問道:“公子覺得天下該如何治理。”

扶蘇還未開口。

一直沉默的張蒼就搶先言道:“先生,公子曾說荀子有言君者舟也,黔首者,水也……”

扶蘇退到了一旁,很自覺地將講話的主導權交給老師。 有些話,大秦的公子不能隨便說,若是說了會被人利用,會被曲解。

這個時候張蒼能夠站出來說話,扶蘇心中感激這位老師,爲弟子解惑,能夠在關鍵的時候保護弟子,他是一位好老師。

接下來,扶蘇保持沉默,談話交給了老師,老師與甪里先生正在談着。

張蒼看起來也只有三十歲出頭,卻大有與甪里先生辯經的架勢。

其學術與論述水平,不比甪里先生差。

而後就說起了選官與用官的制度,扶蘇記得這還是當初自己與這位老師提過的疑惑。

那還是去年冬天的時候,師徒之間只是書信往來。

萬事都是開頭難,哪怕這個開頭要走十餘年,要殺很多人。

扶蘇都覺得自己還年少,還有很多時間。

老師與甪里先生又講到人口,分封制能養多少人口,郡縣制能養多少人口,爲什麼近一百年間,秦國的人口會增加這麼多。

直到廷議結束了,外面走動的官吏越來越多,也已是黃昏時分。

甪里先生十分滿意地點頭,笑呵呵道:“公子尋了一個好老師。”

扶蘇道:“老先生見笑了。”

而後張蒼又與甪里先生走出博士府,雙方在黃昏下分別。

扶蘇望着老先生離開的背影,低聲道:“他老人家會留下來嗎?”

張蒼緩緩搖頭。

甪里先生沒說是否要留下來,他當然也不知道。

始皇帝想要將六國博士都留在咸陽,丞相李斯給了情面,張蒼與叔孫通又幾番勸說,該做的努力也都做了,就算是留不住也不能勉強。

張蒼又道:“丞相說了,老先生若要走,派兵馬護送,賜百金。”

扶蘇道:“真是大方呀。”

張蒼道:“這是丞相向始皇帝進諫的,始皇帝答應的。”

真的沒有人去管楚王的死活,他被幾個侍衛給帶了離開咸陽宮,他這輩子或許會在咸陽默默無聞地老死,或者是病死。

這大概也是始皇帝給六國國君的人道了。

當年的六國國君鮮有像現在這位楚王這般聽話的。

比如餓死的齊王,叛亂的韓王,派荊軻刺秦王的那位,都沒什麼好下場,大抵……他們不想活得像個黔首,可能連像黔首都不行吧。

扶蘇回到了高泉宮,翌日一早,朝中就休朝了,始皇帝昨晚與羣臣飲宴,今天休朝也是情理之中。

田安腳步匆匆來報,“公子,楚王被交給了咸陽城的一戶人家照顧。”

看來始皇帝根本不想爲了這個一個楚王分心,至少楚王的衣食住行不用擔憂了,就讓他在咸陽默默無聞地活着。

“公子,封賞也賜下了。”

扶蘇心中有些失落,當初沒有參加廷議,沒有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王翦滅楚之後在回來的路上就移交了兵權,將兵權交給了始皇帝。

一路上邊走邊將兵馬都散盡了,只留下了兩千老秦軍相伴。

聽罷田安的言語,扶蘇才知道,王翦大將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封賞。

始皇帝賜王翦徹侯,封號武成侯,這比當初白起的武安君還要高一級。

賜封邑頻陽,頻陽是王翦的家鄉,也是王翦長大的地方,子孫世襲。

不止如此,還給了楚地吳縣三百戶封邑,吳縣此地……那可是楚地核心最富裕的一片土地之一。

特賜劍履上殿,歲祿萬石。

王翦成了咸陽最閃耀的人。

扶蘇又覺得這是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家,他老人家得了賞賜之後就告老了。

聽說這位老人家在章臺宮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着他的不容易。

其實,這就多少有些老不修了。

扶蘇很想爲父皇說一句話,“你老人家帶着六十萬大軍在外面跑,你覺得我父皇吃得好,睡得好嗎?”

“公子,有人求見。”

扶蘇喝着碗中的熱水,詢問道:“誰?”

“回公子,是右相。”

說來御史府是副相的地盤,老秦人在冬天都是要窩冬的。

去年,休朝窩冬,我這個公子也算是在御史府窩冬兩個多月,還沒與副相打過招呼,副相即是右丞相,朝中多稱右相。

馮去疾的年紀與李斯相當,就是看起來高瘦,比李斯還高几分。

此人被迎入殿內,扶蘇行禮道:“扶蘇,見過右相。”

馮去疾也行禮,道:“公子。”

“當初我在御史府查閱文書,一直沒與右相說叨擾。”

“無妨,公子想去隨時都可以,不叨擾。”馮去疾擺手,又從他的袖子裡拿出一卷竹簡,道:“陛下對公子也有賞賜。”

扶蘇再一次行禮。

馮去疾將竹簡遞上,又咳了咳嗓子道:“公子護送武成侯回咸陽有功,陛下特賜都水長。”

一國公子被封官職並不少見,歷代列國還有讓自家國君的公子當丞相的。

馮去疾又道:“陛下與丞相念公子年少,命張蒼任宮室令協助公子,還望公子早日修成西渭河的橋與商顏山的河渠。”

“扶蘇領命。”

馮去疾笑着點頭,又道:“還有一事,丞相讓臣來告知公子。”

扶蘇擡首看他。

“丞相說王離已被派去上郡戍邊。”

言罷,馮去疾行禮道:“臣告退。”

待右相離開高泉宮,扶蘇還在思索着,搜刮着自己近來在御史府的所見所得,都水長主管修橋修路,建造營造。

忽然,扶蘇又想到了自己與張蒼的官職,都歸九卿之一的少府管。

現在朝中任職九卿之一的少府是誰,那不就是王賁嗎?

王賁就是我與張蒼的上官。

那麼王賁的上官是馮去疾。

這一次,王翦大將軍回來了,父皇開始安排九卿位置,多半……朝中有不少人要升遷。

“公子,公子。”又有一人快步跑來,“公子,有人送來消息,說是甪里先生決定留下來了。”

(本章完)

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39章 民夫第71章 秦人古都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74章 回咸陽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53章 刀與火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47章 貧民入關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40章 渠中骨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17章 徐福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71章 秦人古都第26章 一老一少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3章 冷流雪第68章 金車第74章 回咸陽第20章 老秦人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17章 徐福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9章 頻陽公第38章 渠與田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81章 相會第42章 劍拔弩張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17章 徐福第111章 暴雨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94章 墨子有言第43章 挖通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35章 侷促之人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42章 劍拔弩張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8章 立夏的雨第26章 一老一少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4章 蜀中消息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81章 相會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21章 成果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40章 渠中骨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86章 羣鹿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68章 金車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20章 登山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98章 又聞第47章 貧民入關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8章 賀禮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
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39章 民夫第71章 秦人古都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74章 回咸陽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53章 刀與火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47章 貧民入關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40章 渠中骨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17章 徐福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71章 秦人古都第26章 一老一少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3章 冷流雪第68章 金車第74章 回咸陽第20章 老秦人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17章 徐福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9章 頻陽公第38章 渠與田第82章 有關張良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81章 相會第42章 劍拔弩張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17章 徐福第111章 暴雨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0章 公子的鬥爭與反思第49章 將來的郡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94章 墨子有言第43章 挖通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35章 侷促之人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42章 劍拔弩張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8章 立夏的雨第26章 一老一少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4章 蜀中消息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81章 相會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21章 成果第118章 泰山秋雨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40章 渠中骨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86章 羣鹿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68章 金車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120章 登山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98章 又聞第47章 貧民入關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8章 賀禮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