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公子好學

從泰山的小徑一路走到山下,雨勢是越來越大。

在內侍的引路下,衆人來到宅院內。

院內大致有二十個博士,他們有的是躬身站着還有的是跪坐在一旁。

扶蘇從父皇與丞相的手中拿過雨傘,交給了站在門外的田安。

等父皇與丞相一起走入院內,扶蘇就站在院外,聽着此刻院內的話語聲,博士們所言的都是有關封禪泰山的話語。

還有一些話,講的是齊魯各地的博士們的近況。

田安親自提着四把傘,安靜地候在一旁。

扶蘇沒有進入屋內,而是聽着他們的話語聲,安靜地吃着棗。

屋內的話語,說到了孔鮒。

包括淳于越在內,以及其他的齊魯博士,其實大家都沒有真心想要去請孔鮒來面見始皇帝。

但當淳于越等人去見孔鮒時,孔鮒就已不在齊地了,至於他在哪裡,他家中的人只說是出遊了。

雨水下了兩個時辰就停下了。

等雨完全停下,有內侍來稟報,說是始皇帝已去休息了。

扶蘇頷首,又看向院內,只有老師還在面對着諸位博士,爭論着封禪事宜,其中還有幾個博士漲紅了臉,看起來是丞相的班底與齊魯博士們,各執己見。

老師不會真的在意這些博士們的意見的。

之所以召見這麼多博士來商量,也不過是爲了一種體面,畢竟有更多的人蔘與封禪觀禮,這不是壞事。

泰山的秋雨沒有關中的秋雨這麼漫長。

翌日,這裡就恢復了晴天。

扶蘇從棠兒手中抱過孩子,妻子就可以給孩子擦一擦身子,再換上乾淨的布裹上。

馬車外傳來了田安的話語聲,“公子,再過十天就傳皇帝詔命,泰山封禪。”

“好。”

扶蘇迴應了一聲。

半歲大的公子衡自小就十分喜爬行。

“王婆婆說這孩子以後也能走很遠的路,這孩子以後會很有毅力的。”

聽到妻子的話,扶蘇知道這孩子務必貴重,他的外公是關中最富有的王家,他又是秦公子。

看孩子清澈的眼神正看着自己,扶蘇無聲一笑。

這孩子還不知道,他要面對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若是將來的世界很美好,扶蘇也就安心了。

始皇帝有意召孔鮒爲太傅,但是孔門以及孔門的子弟就像是有意與秦作對一般。

孔鮒離家出遊至今不回,這麼多時日一個來回都夠了,話肯定是傳到了,依舊不見人回來,多半是不敢來,不回來了。

以至於連一句話回話都沒有,孔鮒其人肯定是怕得連話都不敢讓人傳,躲在某個地方不敢吱聲。

又過了幾天,臨近始皇帝就要泰山封禪前的第三天。

這些天父皇已開始在山下祭祀了。

扶蘇帶着張蒼與程邈打算去孔鮒的家中借書看。

“孔鮒是叔孫通的老師,叔孫通入教書,就算是孔鮒不在,我也應該去拜訪的,就當是替叔孫通拜訪。”

扶蘇隨意找了一個理由,說給身邊的張蒼與程邈聽。

在李士尉的一隊騎兵護送下,扶蘇正要離開,又見到了徐福。

徐福十分恭敬地行禮,道:“張府丞,程長史,公子……”

扶蘇道:“你來做什麼?”

徐福忙道:“韓終說要遠行,他見不到公子,已向博士府遞交了文書,但丞相忙於祭祀,臣只能……”

說着話,徐福遞上一卷文書。

扶蘇接過文書,道:“我正好要去薛郡看看,你是要同行?”

徐福退後一步,再道:“臣……臣想去一趟東海。”

“也是來告辭的?”

“是的。”

“無妨,你想去就去。”

徐福再一次行禮之後,就離開了此地。

張蒼望了眼遠去的徐福,卻也沒有多問。

程邈也沒有問,自顧自地看着四周的景色。

李由心知,公子身邊的張府丞與程長史都有些古怪,這兩人從來只關心他們自己的事,而不會過問其他事。

張蒼是這樣,程邈也是如此。

薛郡看起來與其餘一路而來的其他郡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人多一些,但一眼望去是黑灰色的。

因路面與建築都是黑灰色爲主的,人們的衣裳也都是樸素的麻布衣,若是在人羣中出現一抹紅色,都會極其顯眼。

當扶蘇走入這座城時,就是這種感覺。

孔鮒的家並不在薛郡的城內,而是在城外的一個縣中,穿過薛郡可以順利抵達。

在四周有李由的騎兵開道,十步之內閒雜人等不能靠近。

因先前沒有告知這裡的郡守,當薛郡郡守得知公子扶蘇來了,他親自帶着兵馬前來清理街道。

從薛郡穿過,不遠處就是曲縣,曲縣就是孔鮒的住處。

扶蘇道:“當年孔子是住在這裡嗎?”

張蒼搖頭道。

看他搖頭的意思,也不知道他是不清楚的意思,還是否定。

程邈的目光看着遠處,沒有講話。

薛郡的郡守親自帶着公子扶蘇前往曲縣,在這裡就有不少正在讀書的孔門子弟。

扶蘇還未抵達曲縣,就能注意到四周有不少好奇的目光正看過來,從這些目光中能夠感受到敵意,警惕,好奇,或者是欣喜。

沉默良久的張蒼終於開口講話,他道:“以前此地的齊魯宿儒多數都穿本白衣袍,所謂本白其實是素布,不能浸染,爲了顯廉,多數都是穿深衣,也有戴方巾,各地的學說不同,派系不同,穿着也不同。”

扶蘇想到現在的始皇帝還未焚書,焚書令之後,便禁了儒服。

臨到這個縣前,扶蘇拉住了繮繩,讓馬匹住行,目光掃視四周,道:“這個縣有多少鄉民?”

郡守稟報道:“回公子,七百戶。”

七百戶,按照一家四口算,那人數也有近三千了。

郡守又道:“此地還有六百餘孔門子弟。”

扶蘇看了看四周護送的甲士與兵馬,騎兵百餘騎,甲士三百餘人,這都是李由的隊伍。

薛郡守的兵馬也不知道會不會變節。

扶蘇吩咐道:“就到這裡吧,李士尉。”

“末將在。”

“我平素喜看書,你代我向孔鮒家借一些書來。”

李由帶着一羣甲士,進入了縣內。大概過了一個時辰,一羣羣甲士扛着一箱箱的竹簡裝車之後就拉了出來。

跟着出來的,還有一羣穿着素衣的孔門子弟。

原以爲公子扶蘇會進入這個縣,其實這裡的學子也都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如果公子扶蘇敢對孔鮒不敬,他們這些學子肯定會拼命的。

扶蘇想到了先前聽廷尉馮劫說過,丞相李斯要禁私學。

如果說孔鮒也是私學之一,那麼也一定會被禁止,秦法是很嚴酷的,不僅僅教書的人會死,就連擁護私學的人,可能也會被拿下。

扶蘇嘆息一聲,百家學說雖好,但若教書的人不對,那麼教出來的學子也是不對的。

在這個剛被一統不久,甚至書同文才施行了六年的天下,你如何讓六國的舊貴族與所有人一起維護且保護現在太平,又如何讓六國的舊貴族一起擁戴大秦,一起抵禦匈奴人,一起開發南方。

李斯的顧慮是對的,李斯的擔憂也是對的,所以纔會向始皇帝提議,禁私學。

私學的存在會養出一批批的反秦人士。

教書的人若要反秦,教出來的學子也會反秦。

這一點,扶蘇覺得自己與丞相的想法是一樣的。

公子扶蘇就帶着一箱箱的書離開了,此地的學子與人們都十分迷茫,也不知道這位公子爲何要這麼做。

再一次從薛郡穿過,就要回車隊的扶蘇問道:“李由。”

“末將在。”

“真的只有這些書嗎?”

“這……”

扶蘇遲疑道:“你說他們會私藏嗎?還有那些學子會私藏嗎?”

李由遲疑了良久說不出話。

扶蘇又吩咐道:“你多帶些人手,多去搜一搜,我這人喜看書,孔鮒他老人家不在,你留個字據就說這些書都是我借的,將來會還給他。”

田安補充道:“李士尉,公子扶蘇自小就愛看書,還望仔細些。”

“末將領命。”

李由又一次折返了回去。

扶蘇回到了泰山腳下的住處,讓人打開一箱箱的書,拿起一卷,入眼的並不是秦小篆,而是齊地的文字。

剛入眼,扶蘇便蹙眉神色不悅。

當初在御史府,扶蘇就熟悉過六國的文字,其實字體的形意差別不是太大,勉強能夠看懂。

清閒的時候,王棠兒幫着公子將這些書轉譯成小篆。

曲縣發生的事很快就傳遍了這個車隊,還聽聞李由闖入各個學子家中搜了不少書籍,這使得不少孔門子弟都沒書看了。

齊魯博士們聽到這個消息,他們覺得是皇帝請孔鮒入秦爲少傅,孔鮒拒不回話。

公子扶蘇懷恨在心,命人搜了他們的書。

當博士們想要問個究竟時,這些人都被廷尉馮劫攔了下來。

“公子扶蘇自小就愛看書,諸位不要鬧了。”

廷尉很有耐心的勸着,始皇帝正在祭祀,這些天都不能見到皇帝,而丞相又在陪同。

眼前,這些事自然就落在了他這個廷尉身上。

“公子怎能搜奪孔鮒的書?”

馮劫又嘆了一聲,道:“你們可去問問曲縣的人,公子扶蘇讓李士尉寫了字據,孔鮒可隨時帶着字據前來,公子就會將這些書還給孔鮒。”

“要孔鮒親自前來?”

有人這麼一問。

見到馮劫點頭,衆人登時沒了先前的怒意。

直到王賁帶着兵馬回來了,看樣子是始皇帝與丞相回來了。

馮劫道:“有什麼話,你們可以與丞相說。”

衆人紛紛揮袖離開。

馮劫面帶笑意送別衆博士。

太尉王賁護送回來的自然是始皇帝與丞相李斯。

王太尉回到了隊伍之後,便安排人手進入泰山要連夜派出隊伍,將泰山四野都控制起來,始皇帝就要登山了。

夜裡,騎兵往來不絕,戰馬的嘶鳴聲不止。

泰山腳下,扶蘇坐在父皇面前,另一側站着丞相與王太尉。

“朕聽聞你借了很多書?”

“兒臣想看看那些書。”

“借的?”

聽到父皇又強調的問了一句話,扶蘇道:“兒臣留了字據,若孔鮒想拿回去,親自來取,兒臣自會交還,他若不來,兒臣看完了自會還給他。”

李斯面帶意味深長的笑意,道:“公子只是借書,便是尊禮。公子留存字據,示敬重,孔鮒若來取,公子原樣歸還,此乃信。如此禮,信,敬,學兼備,”

“公子謙遜有禮,賢名遠播,公子好學,天下皆知,公子求學,天下名仕難道都要藏私不授嗎?”

王賁習慣了李斯的利嘴與才能,不然人家怎麼能做丞相呢?

嬴政道:“天亮之後,你與朕一起登山封禪。”

扶蘇行禮道:“兒臣領命。”

嬴政頷首,面色依舊若有所思。

翌日,天還未完全明亮,天空是深藍帶着一些灰濛濛。

泰山腳下站滿了人,黑壓壓的秦軍齊齊站着,列隊成排,站得筆直送始皇帝登山。

山風吹過,焚香的爐中有青煙飄起。

扶蘇看着,身着黑袍的始皇帝一腳踩在登上的石階上,而後第二腳跟上,一步接着一步的往上邁。

扶蘇跟在後方,落後兩步不徐不疾地跟上。

而後方以李斯爲首的衆多文臣武將落後十餘步,他們跟在後方肅穆且沉默的跟着。

身後的腳步聲很密集,扶蘇再往前走兩步,與始皇帝更近些,還能聽到呼吸聲。

登泰山是始皇帝考慮了三年的決定。

當東方的陽光升起,照亮了整片泰山。

踩着登山的石階走了已有一個時辰,扶蘇回頭看去,以丞相爲首的隊伍遠遠落在後方,距離更遠了。

朝中大臣有的人已年邁,他們走不快。

扶蘇長出一口氣,擡眼望去,登山的道路一眼望不到頭。

這泰山很高,實在是太高了,從這裡一路上泰山之巔,從此時出發,大概需要一天一夜,等到了山頂多半是第二天的凌晨。

始皇帝每邁一步,扶蘇便也往前一步。

若始皇帝身形有些許搖晃,扶蘇覺得自己應該第一時間上去攙扶,哪怕始皇帝走不動了。

就算是揹着,扶蘇也要將始皇帝背上泰山。

無它,只因他是始皇帝。

第16章 戍邊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2章 劍拔弩張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72章 佩劍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38章 渠與田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23章 冷流雪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21章 成果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9章 善意第18章 叔孫通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20章 登山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8章 渠與田第27章 封賞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81章 相會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64章 選擇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120章 登山第62章 婁敬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17章 徐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70章 臘日之前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28章 賀禮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77章 棗第111章 暴雨第51章 一定還清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38章 渠與田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54章 蜀中消息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14章 韓舊地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53章 刀與火第38章 渠與田第26章 一老一少第30章 共同經歷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6章 戍邊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23章 老秦軍第70章 臘日之前第86章 羣鹿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11章 暴雨第79章 善意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2章 齊魯博士第62章 婁敬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15章 崤函古道
第16章 戍邊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2章 劍拔弩張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72章 佩劍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38章 渠與田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23章 冷流雪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21章 成果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79章 善意第18章 叔孫通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20章 登山第51章 一定還清第38章 渠與田第27章 封賞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81章 相會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64章 選擇第7章 公子喜種樹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120章 登山第62章 婁敬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17章 徐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70章 臘日之前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28章 賀禮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50章 公子扶蘇的建設第77章 棗第111章 暴雨第51章 一定還清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38章 渠與田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54章 蜀中消息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35章 侷促之人第114章 韓舊地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53章 刀與火第38章 渠與田第26章 一老一少第30章 共同經歷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22章 公子觀海第16章 戍邊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23章 老秦軍第70章 臘日之前第86章 羣鹿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11章 暴雨第79章 善意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63章 公子的腳踏實地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12章 齊魯博士第62章 婁敬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83章 將要從南方歸來的人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15章 崤函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