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三年前百州和平楚那場鬧劇過後,京北、東海和西嶺三王爲了避免朝廷猜疑,對自己封地裡的平楚商販盤查的很嚴密。而即墨晟在百州設置商團的本意是把父親的目光引離洲南,故而,他將自己的商團設置在了百州國都盛泱近郊的城鎮內。
在他的周密安排和佈置下,這個包括了藥材、磚木、珠寶金器等各行各業的商隊安然無恙地在這個堪稱敵國的朝廷眼皮子底下扎穩了根,當然,這些商隊中的各店鋪,從掌櫃到夥計,都是即墨晟從自己家族在平楚的龐大商團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每年五月和十月中旬,在去過洲南王府之後,他都會到這裡來巡察一番,畢竟,現在百州和平楚之間,雖然不再劍拔弩張,但也絕對稱不上友邦。既然是他將他們帶到這裡,他必須對他們的安全負責。故而,每次來巡察的時候,他不是住在商隊所在的城鎮內,而是住在盛泱,這個最利於探知百州朝廷動向的核心城市。至於爲何選擇五月和十月,那是因爲五月和十月正好是春季播種和秋季收割過後的季節,百州朝廷會在每年這個時候徵兵。
百州東南西北四位藩王會配合朝廷在自己的領地上徵兵,在按制留下新兵數量的百分之十之後,其餘新兵會立刻被帶往盛泱城外那三支護城守軍的大營進行集訓。集訓過後,三支護城守軍留下大概佔新兵總數兩成的優秀士兵補充自己的隊伍,其餘的,則派往邊防部隊。
每年通過這兩次徵兵數量的多少以及派往殷羅與平楚邊境邊防軍的比例,就可以看出百州朝廷這一年對自己這兩個鄰國的態度了。
夜靈與他八個弟兄就是在兩年前春季招募時應徵入伍的。夜靈的本意是想被派往百州和平楚的邊境當邊防軍,因爲不論兩個國家表面有多平靜,邊境上小規模的衝突總是時有發生的,只有格殺衝突,才能讓一個普通的士兵有機會往上爬。若是能在邊防軍隊中混出名號,一旦百州與平楚開戰,自己就能第一個殺進平楚境內,名正言順地找那姓即墨的報仇了。
然而,很不幸的,他和八個兄弟雖然分別被分在虎翼軍、勇捷軍和威武軍這三支不同的軍隊大營接受集訓,但集訓過後,九人都被留在了各自的軍中,而且都因爲身手不凡而做了新兵伍長,一個也未能被派往邊境。
本來夜靈還有些鬱悶,因爲這三支皇城守軍主要職責是守衛皇城和皇帝的安全,根本不可能離開盛泱去別處打仗,除非平楚國即墨襄的軍隊衝破邊防軍,各藩王的郡國軍,兵臨城下,自己纔有機會與他交手。然而到那一刻,大勢已去,單憑几人之力,又怎能滅得了他?
然,在軍中呆了幾個月之後,他又聽到了於己有利的消息。原來百州國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旦百州與鄰國開戰,邊防軍中有將領戰死或是被俘或是戰敗,朝廷不會從人才濟濟的各藩王的郡國軍中挑選替補將領,而是直接從三支護城守軍中指派。
三支守軍的軍長擔負着守衛皇城的重任,自然不會被派往邊境去,所以,指派的章程是:三位軍長各自推薦自己認爲合適的部下,由兵部從推薦名單中挑選出最佳人選,然後由吏部調查該人的身世底細,社會關係等,爲的,當然是確保此人確係百州國人而且對朝廷絕對忠誠。
調查無誤後,兵部和吏部聯合向國君上奏,國君批准後,下發任命書。接到蓋着玉璽的任命書後,這個被選定的皇城守軍軍官,就可以走馬上任了。
也曾有文官指出,朝廷這一項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杜絕了出現實力強大的藩王們插手邊境防務,難以控制甚至與敵國勾結倒戈攻打國都的局面,但是捨棄郡國軍中帶領過大規模軍隊有過實戰經驗的將領而選擇皇城守軍中軍長手下沒有帶領過軍隊打過仗的小小軍官去做邊防軍的統領,實是在拿邊防幾十萬將士的生命和百州的安全開玩笑。
對此,兵部尚書林坤是這樣說的:守護我們的皇城和尊貴的國君陛下的護城軍隊,本來就是全國士兵的精英所在,這一點,在徵收新兵時就已經體現出來了。而能在衆多優秀士兵中脫穎而出,得到軍長賞識而當上軍官者,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作爲國君腳下精英部隊裡精英中的精英,他難道沒有資格去遙遠的邊境當一羣土包子的統領麼?
文官想要再駁,卻發現,不但那羣武夫在那握拳咬牙地嚇唬自己,連國君都開始瞪自己了,於是,他很識相地閉上了嘴。
所以,只要能做到軍長的下面的高級軍官,比如說校尉、中尉和郎中令什麼的,一旦和平楚開戰,還是有機會到邊防軍那邊去的,而且,一去便是大軍的統領,對於夜靈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更誘人的了。
但是,在和平年代,在人才濟濟的皇城守軍中,要一級級往上爬,卻是很不容易的,更何況,雖然夜靈等九人武功高強,身後卻無憑無靠,在軍營裡,多少是被那些高官氏族子弟鄙視和排擠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成爲軍長身邊的高級軍官,除了能力、毅力和忍耐力外,運氣似乎更爲重要。
夜靈等九人從來都不缺能力、毅力和忍耐力,他們甚至有過人的觀察力和行動力,但是,對於運氣,他們無能爲力,只能靜靜地等待命運的眷顧。
勇捷軍和威武軍的軍長分別與京北詹氏和東海龍氏有些或親或友的關係,因爲朝中那兩位皇子的關係,這兩支軍隊從上到下一直都有些看對方不順眼,雙方都想壯大自身的實力壓倒對方的氣勢,因而,一些有勢力背景的士兵在這兩支軍隊中特別受到重視,隨之而來的,自然是恃強凌弱,仗勢欺人的風氣盛行,因而,夜靈那六位被編入這兩支軍隊的弟兄日子不是很好過。
而夜靈和另外兩個兄弟所在的這支虎翼軍,其軍長卻是韓威遠的親信,韓威遠身爲百州的大將軍,自然以忠於皇上和國家爲宗旨,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因而,這支軍隊的紀律和軍風要比其餘兩支好很多,所以,夜靈才能在一年的不懈努力下,從伍長一躍升爲管轄一百多人的卒長,另外兩個兄弟也都升爲了兩長,手下都有二十幾個兵,而且又正好編在夜靈統轄的一卒中,有大哥罩着,日子自然好過許多。
在不用備戰的時候,每天,三支軍隊都要輪流派出一個卒去巡城,一方面協助城內衙門維持秩序,一方面爲自己的部隊耀武揚威。三支軍隊的軍長雖然都要聽命於大將軍韓威遠,但彼此之間卻是互相獨立的,因此,各軍隊的巡城時間也由各軍隊自己安排。
城中百姓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大清早,從城門口浩浩蕩蕩開來兩支百餘人的步兵,雙方肩上分別扛着勇捷軍和威武軍的旗幟,個個趾高氣昂,不可一世。
到了城門口,雙方都想先於對方進城,雙方的卒長相持不下,於是,雙方開始互相對罵,吐口水,扔磚塊,最後終於扭打在一起,將整個城門完全堵住,城裡的人出不去,城外的人進不來。
只要雙方一開打,守衛城門的最高長官,也就是守門隊長便習慣性地往城中的大將軍府疾奔,不多時,大將軍府的衛兵便列隊跑過來,連踢帶踹的將兩方分開。因爲護城守軍都是韓威遠的部下,勇捷軍和威武軍再囂張霸道,也終是不敢動將軍府的人的,捱了打受了踹,也只能將火氣往肚子裡咽。
久而久之,不管兩支隊伍在城門口打得有多難分難解,熱火朝天,只要有人大喊一聲:“將軍府的人來啦!”兩支隊伍裡的士兵加卒長便立馬觸電般地分開,規規矩矩地站回自己的隊伍中,動作出奇的迅捷和規整。
然後,兩百多人一窩蜂似地同時擠進城門,其齜牙咧嘴的艱難程度,不亞於便秘。進城之後,各自列着寬寬的的隊伍並排而行,儘管街道旁的小販們已經很知趣地將自己的攤位後移了幾米,但那兩隊還是經常爲了你踩了我的鞋我擠了你的胳膊而再次大打出手,弄得城中交通阻塞,雞飛蛋打,百姓怨聲載道。
中午,兩隊打得差不多了,覺得餓了,又一起收隊回營吃飯去。
下午,虎翼軍的巡城隊來了,他們一般比較規矩,偶爾,還會幫着街上攤販收拾一下混戰過後的殘局,因而,三支護城守軍中,唯有虎翼軍最得百姓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