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攻取兗州(二)

清軍對中華軍的陣地連續發動了三天不間斷的進攻雖然清軍用盡了各種方法神威營的士兵不行就上其他的清軍還不行就用騎兵衝但中華軍的陣地依然是穩如泰山而清軍損失的兵力己經接近了五千別說是攻破中華軍的陣地就連攻入陣地進行白刃作戰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這還是清軍總算學會在進攻中將兵力充份展開進行散線突擊的結果如果還向是以前那樣那人往上堆損失的人馬超過一萬也不是不可能的

阿巴泰和嶽樂這時也無計可施這才知道雖然神威營照着中華軍的方式差不多進行了兩年的訓練但和真正的中華軍相比依然還有相當的距離雖然阿巴泰連繼寫了兩封信到兗州要求李率泰從兗州出兵對中華軍前後夾擊但李率泰的迴應是:現在兗州也遭到中華軍的猛烈攻擊自己無力出擊請阿巴泰儘快突破中華軍的防線來救援兗州云云

但李率泰也忽略了一點送信人看得十分清楚中華軍只是圍困了兗州並沒有大舉進攻當然也把情況如實向阿巴泰做了彙報結果只氣得阿巴泰跺足踵胸大罵李率泰太不知道好歹了自己好心好意來救援他他反到是端起架子來

其實李率泰也是有說不出的苦衷雖然中華軍沒有大舉進攻兗州但己經將兗州城外的各個交通路口全都封鎖住了只要自己派兵出擊就會立刻遭到中華軍的襲擊現在兗州城裡只剩這一萬五六千人馬出擊的兵力少了完全是自取滅亡而出擊的兵力多了兗州又難保誰敢保證中華軍不會趁機來攻取兗州呢?

另外李率泰也有些明白中華軍一直不來進攻兗州城並不是自己家的祖墳冒煙而是有意留着兗州不打誘引阿巴泰率軍來進攻當初中華軍進攻濟寧州時就用過這一招但現在自己唯一的指望就是阿巴泰的援軍因此李率泰在向阿巴泰嶽樂的求救信上對此隻字未提相反還會寫上一些自己在兗州奮力守城抵擋住中華軍的進攻等等言語否則阿巴泰認識到中華軍的計策也就不會來救援兗州了

李率泰的真實打算是等阿巴泰的援軍接近兗州之後自巳再率軍從兗州城裡出擊和阿巴泰裡應外合一舉突圍出去根本就不打算守住兗州但一來是現在兗州城外的要路都已經被中華軍給封鎖住了而阿巴泰的援軍離兗州城還有二十多裡這個距離還遠了一點因此李率泰也有些猶豫不敢輕易率軍出擊如果阿巴泰的援軍還能夠向前推進一點到十里的距離那怕是十五里也好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阿巴泰遭遇到了中華軍的頑強阻擊很難再前進一步了中華軍的防禦能力李率泰可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中華軍真要守住某一處地方清軍還確實很難通過因此李率泰也開始考慮自巳是不是太保守了援軍巳經到了南驛確實就差不多了自已似乎應該從兗州城裡出擊了

雙方就在這樣糾結的心理中等待着對方的迴應

當天睌上在清軍的南驛大營裡阿巴泰也招集衆將商議下一步的對策是繼續進攻還是等着李率泰先從中華軍背後發動攻擊或者是退兵

嶽樂道:“阿瑪現在局勢很眀顯了中華軍根本就沒有進攻兗州而且正在全力阻擊我們這樣和中華軍硬拼下去可不是辦法我看我們還是暫時按兵不動等着李率泰從中華軍的背後動手然後再發動進攻”

在這三天的進攻中神威營都是進攻的主力而損失也超過了兩千人嶽樂也纔算清楚神威營和中華軍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出擊之前那種躊躇滿志的心理也發生了轉變開始謹慎了起來

阿巴泰皺了皺眉道:“但我們己經催了李率泰好幾次他膽小如鼠躲在兗州城裡不敢出來這怎麼辦呢?”

嶽樂道:“阿瑪您再派人給李率泰送信這一次命令他一定要從兗州出擊進攻中華軍的背後否則我們就撤軍回泰安看他還會不會躲在兗州城裡”

阿巴泰點了點頭這到是一個辦法如果不逼一逼李率泰只怕他會一直躲在兗州城裡完全等着自己來救援他

這時一傍的李國英道:“郡王貝勒末將覺得現在的情況有一點不大對勁”

阿巴泰道:“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儘管說出來”

李國英道:“這幾天居末將觀察中華軍阻擊我們的兵力絕不會超過萬人不知王爺以爲如何?”

阿巴泰又點點頭道:“差不多我看也是這樣”

李國英又道:“剛纔聽送信人回報中華軍並未大舉進攻充州因此也可以判斷中華軍是在全力阻擊我們的援軍但居我們先前所知的消息這次中華軍進攻兗州出動的兵力有三個軍兵力不下七萬就算攻佔的地方要派兵守衛那麼進攻兗州的兵力也不會少於五萬而留在兗州牽制的兵力最多也不萬五那麼中華軍至少有三萬左右的兵力還沒有動用”

阿巴泰聽了之後臉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李國英的分柝很有道理

而見阿巴泰沒有異色李國英也精神大振接着又道:“王爺、貝勒中華軍的戰鬥力不用末將說你們也是清楚的末將算了一下從中華軍開始進攻兗州起一直到今天己經是十五天的時間了不是末將長中華軍的威風滅我們的銳氣就是當年的南京城也不過就是堅守了七天因此以中華軍的實力早就應該攻破了兗州但他們偏偏放着兗州不打等着我們的援軍趕來中華軍這分明就是兗州爲誘餌誘使我們來救援兗州好將我們一舉殲滅現在兗州府失守己成定局如果我們這支援軍再有所閃失濟南府將無兵可守了這次中華軍是明取兗州實際上是卻是在盯着濟南”

李國英本是左夢庚的舊部隨左夢庚降清之後二次南侵的過程他其本都經歷過雖然沒有擔任過什麼重要的角色但卻能從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中華軍的戰鬥力和作戰方式對中華軍靈活多變的戰術一直都心有餘悸在兗州的告急傳到濟南時心裡本能的有一種預感中華軍一定又有什麼陰謀鬼計於是也極力反對阿巴泰出兵救援兗州但當時他也找不出什麼有說服力的理由來因此也不敢深勸現在局勢漸漸明朗化得到的線索也多了李國英才基本能夠推斷出中華軍的大致計劃來

阿巴泰聽完之後也不禁心頭大震這段時間以來他確實是當局者迷現在被李國英提醒之後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中華軍這一次完全是連打帶消一箭雙鵰想到這裡阿巴泰也驚出了一身冷汗連連點頭道:“李國英你說得對我們都上當了眀天一早我們就撤軍”

然後阿巴泰又站起身來對嶽樂道:“嶽樂你馬上帶兵連夜出發後退二十里立寨準備接應大軍撤退”

嶽樂答應一聲剛要出帳只見帳簾一挑跑進來一個士兵慌慌張張道:“王爺不好了泰安州失守了”

大帳裡的衆將聽了全部都驚得呆住了阿巴泰只覺眼前一黑身子晃了兩晃要不是雙手扶住桌子差一點的栽倒在地上中華軍果然出手了而且這一出手就最狠的泰安失守就意味着援軍的後路被切斷而且濟南府和兗州府之間也被徹底斷開了同時心裡也一陣恐懼難到說自己這三萬多人馬就交待在這裡了嗎?

這時李國英又急忙道:“王爺現在事不遲疑泰安雖然被中華軍襲取但還有好幾條小路可以繞過泰安回到濟南因此我們應該立刻放棄所有輜重輕裝上路將大軍化整爲零分成數隊各自分頭撤退這樣一來讓中華軍無法找到我們的主力就算有一二路人馬被中華軍圍殲但其他各路人馬還可以平安撤回濟南”

阿巴泰聽了也不禁眼睛一亮這到是一個辦法而且這也是現在唯一的辦法分兵撤退總好過在這裡全軍覆沒至於那一路逃得了那一路逃不了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因此道:“好就這麼辦拿地圖來我們確定分兵撤退的路線”

那知還沒等從人將地圖拿來忽然又有一個士兵跑進大帳道:“稟王爺在裴家莊附近發現有中華軍”

大營裡頓時一陣騷亂因爲裴家莊就在南驛東北方而緊接着又連續有士兵來報在南驛周也的高家店、三王廟、郭家堂孔村、袁家村等地都發現了中華軍

第85章 夜襲(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63章 通商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49章 新政(三)第73章 阻擊第302章 造勢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47章 制度(下)第37章 進攻南陽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3章 震盪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81章 洋人(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96章 遷移(三)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09章 宣戰(下)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4章 趕集(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92章 局勢嚴峻第79章 桂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章 喜迅(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209章 進京(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8章 蒐羅人材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334章 突襲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
第85章 夜襲(三)第94章 勸降(下)第15章 全村動員(上)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63章 通商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149章 新政(三)第73章 阻擊第302章 造勢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47章 制度(下)第37章 進攻南陽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23章 震盪第201章 無間行動(下)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81章 洋人(下)第180章 出兵(上)第168章 剿滅馬家寨(上)第96章 遷移(三)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48章 南征開始第282章 訪問歐州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39章 外線作戰(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309章 宣戰(下)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26章 除夕—主動出擊(二)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01章 收編海盜(二)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24章 伏擊清軍(二)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144章 規則(上)第4章 趕集(下)第123章 造船(下)第161章 勝利迴歸第1章 擁立新君(一)第92章 局勢嚴峻第79章 桂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33章 清軍撤兵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72章 批鬥大會(上)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429章 平定叛亂(下)第29章 攻取兗州(五)第2章 喜迅(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209章 跨海入朝(二)第209章 進京(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233章 訪歐船隊歸來(一)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52章 進軍武昌(三)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8章 蒐羅人材第210章 船上的生活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334章 突襲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79章 軍隊整編第217章 嚴肅軍紀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45章 東西方的交流(三)第3章 擁立監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