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大戰之前

就這樣一連過去了十三天,守衛濟南的各項工作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但淸軍卻還沒有殺到濟南府動向,商毅也不禁有些奇怪,按說這時間也差不多了,怎麼清軍還沒打過來呢?莫非說清軍不打算進攻濟南府,而是準備直接繞道回關外去嗎?要是真那樣到也不錯,清軍如果要走就讓他們走吧!商毅也不打算再去招惹他們了。反正這一次收復濟南的目地以經都達到了,物資、錢糧、人口全都大有收穫,如果不是迫不得己,商毅也不想再節外生枝。

當然這也僅反只是想想而己,商毅可從來不抱這種幻想,因此依然是小心謹慎的練兵守關,並且繼續嚴密關注兗州的動向。果然就在第二天,商毅就接到了偵察兵傳來的消息,清軍以經從兗州府出動,向着濟南府殺來了。而就在三天以後,清軍的先鋒人馬果然以經殺到,在濟南府城西南下寨。

殺到的清軍正是圖爾格帶領的一萬人馬,不過他現在可不敢再輕視穆陵軍了,因此也不敢冒然去進攻濟南府,因此清軍在濟南府西南下寨之後,圖爾格就一直小心防守,閉營不出戰。而清軍不出戰,穆陵軍自然更不會主動出戰,雙方就這麼暫時對持起來。

不過清軍雖然不出戰,但圖爾格可也沒有閒着,一面四下裡派出偵騎出去打探,看看是否有其他明朝的大隊軍馬在向濟南府方向集中,同時又加緊製造攻城的器具, 爲以後可能會進攻濟南府做準備。

但一連過去了三四天,清軍的斥候騎兵基本搜遍了濟南府附近二百里左右的距離範圍,似乎並沒有發現在其他的明軍在活動。而且就在同時,嶽樂也領軍進駐了東昌府,在那一邊同樣也沒有發現有明軍的動靜。也就是說,在山東西北方圓數百里以內,其實就只有穆陵軍這麼一支明軍存在。

圖爾格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以後,也稍稍鬆了一口氣,看來奪取濟南府,只是穆陵軍這一支軍隊的個別行爲,並不是明軍有意施行的誘敵深入之計,而明朝的其他軍隊,似乎還是像以前那樣畏戰。那麼僅僅只對付這一支穆陵軍,可就輕鬆多了。

而又過了二天,阿巴泰也率領着大軍押運着所有的錢糧物資、人口牲畜也終於到了濟南城衆。聽圖爾格說明了情況之後,阿巴泰也着實鬆了一口氣,原來是自己擔心的有些過甚了。那麼接下來應怎辦?是繼續繞過濟南北迴,還是攻打濟南府呢?

如果直接繞倒返回關外去,也未免太怯懦了,穆陵軍攻取了濟南府,無異於給了清軍一個響亮的耳光,如果清軍連打都不敢打一仗,就這麼鴉默雀靜的退回去,那也太窩囊了,大淸自太袓努爾哈赤起事以來,大清是什麼這時受過這種憋氣。

但攻打濟南,阿巴泰又覺得沒有把握,雖然阿巴泰也確實很想見識一下,穆陵軍到底強悍到什麼地步。但他也知道,穆陵軍能夠兩次守住穆陵關,擊敗圖爾的大軍,現在又奪取了濟南府,絕對不是偶然的。而且現在清軍的底層將士們都盼着能夠早日回到關外去,與家人團聚,作戰之心不不如初入關時那麼強烈了。萬一再攻城不順,恐怕會造成軍心渙散。

從濟南到關外還有兩千多裡的路程,雖說現在其他明軍都不敢和清軍交戰,但如果清軍真在濟南府城下受挫呢?明軍辶中會不會有人改變主意呢?或者明軍不敢正面和清軍作戰,但在暗中襲擊呢?而且又或者誰敢保證,會不會在返回的途中,又冒出笫二個商毅來。要知道清軍現在可不像入關的時候了,還押運着這麼多的錢糧物資、人口牲畜,這本身也是一個沉重的付擔。

阿巴泰和圖爾格、博洛商量了一下之後,覺得還是雙管齊下爲好,留下一部人馬圍攻濟南城,派另一部份人馬押運着錢糧物資、人口牲畜返回關外,兩下都不耽誤。

最後幾人商議決定,由博洛帶領五萬人馬,押運着錢糧物資、人口牲畜繼續北上出關,返回大清境內,而阿巴泰和圖爾格帶領剩下的約三萬五千人馬,留下來繼續攻打濟南府。而駐守東昌府的嶽樂付責兩面接應。

留下來進攻濟南府的人馬雖然只有三萬五千,但卻包括了六十五個滿八旗牛錄,八個完整的甲喇,共計有披甲兵二千五百多人,輔兵四千多人,跟役、包衣八千餘人。另有漢軍牛錄五十八個,九個完整甲喇,人馬一萬二千多人;蒙古牛錄三十二個,六個完整甲喇,加上外藩蒙古兵共計也有八千多人。同時還擁有各種火炮二十門。

因此這一次清軍的實力遠遠超出了上一次圖爾格進攻穆陵關的人馬。而且還有東昌府的嶽樂接應,就連阿巴泰也覺得以這樣的兵力,別說是攻打濟南府,就是去進攻北京城,也沒有問題。不過這次面對的對手畢竟不同一般,不能用常理來判斷。而且在圖爾格的再三勸告下,阿巴泰也不能不小心謹慎一些。於是打算等幾天,讓博洛帶領人馬走得遠了一些之後,再進攻濟南府。這樣就算這邊攻城不順,那怕是出現意外,也不會影響到北返的人馬。同時也可以多做一些攻城器具。

不過這幾天的時間,阿巴泰可也沒閒着,和圖爾格一起帶領着一隊護衛,查看濟南府的地形。看了穆陵軍在城外佈置的陣地,看着城外挖出的一條一條壕溝和壘砌的一道一道低牆,再加上圖爾格的解釋說明,阿巴泰也不得不承認,就從這城外佈置的防守陣地來看,守城的軍隊確定不容小視。穆陵軍能夠兩次打退清兵,守住穆陵關,不是沒有道理的。

看了許久之後,阿巴泰纔對圖爾格道:“這些壕溝矮牆會給我們進攻濟南府帶來很大的麻煩,必須要想辦法把它們清除纔好。”

圖爾格苦笑了一聲道:“貝勒, 我也知道這些壕溝矮牆會阻礙我們進攻濟南,但想要清除這些壕溝矮牆,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爲這些壕溝矮牆都在明軍的火炮打擊範圍內,淸除他們,我們會承受巨大的損失。如果驅逐明朝俘虜的百姓來幹這些清除的工作,一來商毅不會手軟,他照樣會對明朝的俘虜開炮不誤,還會故意在城牆下拆磨我們大清被俘的勇士,那樣不禁會增強明軍的同仇敵愾之心,而且對我軍士氣的打擊也相當大。因此我們也不能這麼做。”

阿巴泰點點頭,道:“爲了守城,能夠不惜對本國的百姓開炮,看起來這個商毅到也確實是一個梟雄,想不到漢人之中,還有這樣的人物,確實是讓人有些意想不到。這個人恐怕將來會成爲第二個袁崇煥,成爲我大清的勁敵。而且這濟南的確不好打,看來只能多準備一些木板做跳板,在攻城的時候,就讓先那些漢軍去攻城,不管傷亡多少,然後再試着清除這些障礙,如果濟南城真的難以攻取,那就算了。”

圖尓格道:“這到都好辦,漢軍是不敢不聽我們的命令,我到是很但心那些蒙古人,這些人從來都是欺軟怕硬的,這一次又是有硬仗要打,恐怕又會想着怎麼保存自己的實力了,如果他們在戰場上不努力,不僅不能很好的幫助我們進攻南府,相反還會影響到那些漢軍的戰鬥意志。”

阿巴泰“哼”了一聲,道:“這一次可就由不得他們了。過去他們跟着我們大淸,也撿了不少便宜,現在也該輪到他們出力的時候了。如果還敢首施兩端,縮手縮腳,我可不會僥過他們。要讓他們搞淸楚,現在是他們依附我們大淸,還是我們大清依附他們。”

圖爾格點點頭,道:“既然貝勒這麼說了,我想那些蒙古蠻子也該清醒清醒了。”

阿巴泰又擡起頭,看了看二百多步開外的濟南城牆,道:“說實話,我現在到是真的有一些期望,能夠和這個人較量一下。”

就在這時,阿巴泰心中一動,忽然道:“圖爾格,如果現在下一場大雨,你說會對我們兩軍那一方不利一些呢?”

圖爾格怔了一怔,擡頭看了看天空,只見濟南城上方,正籠罩着一大片烏雲,他雖然沒有學過觀天像,但也是久經戰陣的人,靠經驗也能大概判斷出,確實是有一些要下雨的樣子,也不甴得一喜,道:“如果真要下起雨來,雖然對我們攻城會造成一些麻煩,但明軍的火器就不能發揮作用了,我們應該是對我們更有利一些。”

阿巴泰也呵呵笑道:“如果天佑我大清,三天之內必會有一場大雨來臨,圖爾格,我們回營去作好準備,只耍雨一下,立刻就出兵全力進攻濟南。”

這時在濟南城裡,商毅也在擡頭看着天空,臉上也不禁露出了一絲苦笑,看來這一場雨是避不可免的了。

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8章 立威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92章 返航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5章 反擊(三)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67章 變數(三)第346章 親情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49章 新政(三)第156章 奪船(上)第35章 鄉鬥(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37章 新武器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67章 建設(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64章 調兵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21章 狙擊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93章 合圍(四)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96章 遷移(三)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67章 變數(三)第154章 激戰(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48章 新政(二)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93章 合圍(四)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1章 婚姻(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403章 新年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45章 新年(下)第5章 強盜第131章 攻城(上)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95章 形勢逆轉(下)
第217章 另一位宗師(上)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33章 荷蘭交涉(下)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8章 立威第140章 活字印刷術第92章 返航第87章 等待消息第15章 反擊(三)第68章 三徵湖北(五)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67章 變數(三)第346章 親情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49章 新政(三)第156章 奪船(上)第35章 鄉鬥(下)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254章 新的起點(一)第37章 新武器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416章 南京風雲(四)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67章 建設(下)第114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下)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64章 調兵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21章 狙擊手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32章 湖北反擊(上)第144章 內線作戰(二)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270章 挽留紫玲瓏(上)第121章 海盜的俘虜(下)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93章 合圍(四)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25章 江北之爭(二)第306章 曰本內戰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96章 遷移(三)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26章 林府壽宴(一)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312章 攻佔九州島(一)第275章 丁亥之變(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85章 連寨戰術(上)第282章 國會成立(二)第267章 變數(三)第154章 激戰(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33章 互不相干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148章 新政(二)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55章 進攻廣東(三)第93章 合圍(四)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11章 婚姻(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403章 新年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105章 清廷御前會議(上)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145章 新年(下)第5章 強盜第131章 攻城(上)第32章 劉澤清出擊(上)第265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上)第95章 形勢逆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