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強攻臨朐

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的步兵當然是無法騎兵對抗,但清軍的騎兵在與商家軍接戰之前就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人數只剩下三百餘人,而且隊伍早就散亂,形不成集團衝擊,只能夠各自爲戰,有人在戰壕邊與商家軍撕殺,有人縱馬躍過戰壕,殺入商家軍的陣地裡,但每名騎兵至少都要面對四五名商家軍的士兵,同時還有冷槍,因此對商家軍的陣地形不成有危脅的打擊。

更爲重要是,清軍沒有後續部隊的支援,因爲阿巴泰等人離得太遠,而且這時戰場上硝煙迷漫,根本就看不淸楚戰況,因此也不敢輕易再投入兵力,結果耽誤了這難得的戰機,而在商家軍的陣地上,清軍的騎兵只被殺得紛紛落馬身亡,人數也越來越少。

等到硝煙漸漸散盡之後,商家軍陣地前的戰鬥也基本結束了,清軍的進攻也以徹底失敗而告終,一共出動了五千進攻的人馬,退回到清軍陣列中的,只有二千多人,騎兵更是不足百人。而戰場上屍片地,盡是殘肢斷臂,還有幾十匹無主的戰馬,緩緩的走動的。

清軍釆用的戰術其實很有效,但缺點就在於各兵種的配合銜接,第一批進攻的步兵和第二批進攻的騎兵之間的時機捏拿,都把握的不好,在騎兵攻入商家軍的陣地之後,第三批進攻的兵力沒有及時跟進,因此導至了本來就很好的局面,但卻沒有抓住。說到底,還是阿巴泰對這種看不見戰場的戰鬥指揮還不是很適當,許多命令都慢了不止一拍。相比之下,商家軍的主要將領都有望遠鏡,對整個戰場的動向把握,遠比清軍清楚。也顯示了科技的力量。

而這時嶽樂還有些不服氣,道:“阿瑪,咱們再調動人馬,再攻一次,這一回讓孩兒我來親自指揮,一定要把明軍的陣地攻破下來。”

阿巴泰皺了皺眉,看了看戰場,然後又想了一想,搖搖頭,道:“不用了,今天就到這裡吧,收兵。”

嶽樂還想再說幾句,博洛在一邊拉了他一把,這才又咽回去了。

這是阿巴泰奉命進攻山東的第一戰,清軍共計折兵三千二百佘人,其中滿軍超過千。而商家軍的陣亡人數也超過了五百人,這在過去的戰鬥中可不多見。

而周少桓也徹底收起了對清軍的小看之心,同時也派人送信給童大勇,讓他儘快復奪臨朐縣,然後趕到青州來支授自己,仍然還是用第一次擊敗清軍的辦法,兩路夾擊清軍。

其實不用周少桓給童大勇送信,童大勇也知道要儘快收復臨朐縣,才能和周少桓合力夾擊淸軍。因此在清軍奪取了臨朐縣的第二天,童大勇就集中了穆陵關獨立團五個營的兵力,來複奪臨朐縣。

這一次童大勇可是有備而來,把穆陵關的炮兵也都帶來了,就在臨朐縣城外排開火炮,對着城牆展開猛轟。而守衛臨朐縣的清軍主將是阿巴泰的二子博和託,他也知道臨朐的重要性,因此死死守住城池,不敢後退一步。而且阿巴泰爲了守住臨胊,也投入了不少力量,僅火炮就有二十門,其中紅夷火炮有八門,也在城牆上排開,和城下的商家軍對轟。

穆陵關的炮兵營裡有火炮四十八門,重型火炮有十二門,其中三寸六分口徑青銅野戰炮有六門,因爲這一次是轟擊城牆,開花彈的作用不大,因此這一次商家軍也全換上了實心彈,四十八門火炮輪番轟擊,立刻就將清軍的炮火完全壓制住了,只打得臨朐縣的城牆上塵土瀰漫,石屑坭塊亂飛亂濺。

因爲臨朐縣的城牆只有城樓是用石塊砌成,其他的城牆段都是用夯土塊堆砌,並不算堅固,在清軍攻打臨朐縣時,就曾轟開了多處城牆。不也用泥袋免強堵上了。因此經過了啇家軍大半天的轟擊之後,也在城牆上轟開了五六個豁口,童大勇見了,也立刻命令步兵出擊,攻進臨朐縣裡去。

那知守城的清軍竟然異常頑強,雖然城牆被炸開,但依然毫不動搖,用弓箭手、火銃兵守在豁口的地方,等着商家軍攻上來,火銃弓箭一齊發射,商家軍也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因此也一下子被打殺了幾十人。雖然商家軍的步兵立刻舉槍還擊,但城牆前又是一片開闊地帶,沒有任何掩護,而城牆雖然被炸開了豁口,但依然可以爲清軍提供隱蔽藏身的地方,結果商家軍打得十分被動。

雖然在付出了近二百人陣亡的代價之後,商家軍終於攻到了城牆邊,但清軍仍然不退,死死守住豁口,和商家軍進行白刃作戰。

論真刀真槍的拼殺,商家軍並不佔優勢,商家軍的格鬥能力雖然可以勝過漢軍,但和真正的滿八旗兵相比,還是要稍遜一籌雖然依造着火力和手榴彈,能夠佔到一些上風,但到底還是無法突破豁口,殺入縣城中。

看着這樣打下去傷亡太大,而且效果也並不理想,童大勇也只好退兵,另想其他辦法。而這一戰商家軍的陣亡人數也達到了三百八十多人。

第二天童大勇也改變了進攻的戰術,他吸取了第一天的教玔,不再輕易對臨朐縣展開強攻,首先還是用火炮來壓制住淸軍的火力,然後命步兵在離城牆八十步的距離外停住,架好盾牌作爲掩護,然後對城牆和豁口射擊,並且又派出狙擊步兵,專沒有完全隱藏好的淸兵。

這一來果然有效,在商家軍的密集打擊和精確打擊結合的戰術下,清兵被打得傷死無數,但他們的火銃和弓箭在這個距離是打不到商家軍後,因此只打得清兵跟本就不敢在城牆和豁口處露頭,整個城牆上都空空如也,彷彿無人守衛一樣。不過儘管如此,一但商家軍派出兵力,對臨朐縣發動佔領性的進攻時,清軍就會立刻都會從躲藏的地方顯身出來,守住豁口,和商家軍進行白刃戰。反正清軍也學聰明瞭,遠距離打不過你,乾脆那就不打,只等商家軍攻上來之後,再進行近身作戰。這樣反到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

童大勇也發動了兩次試探性的進攻,結果都發現清軍的防守仍然無懈可擊,也沒有硬攻,立刻就退了回來。不過也因爲商家軍退得極時,因此也沒有遭受什麼損失。但清軍依然牢牢的守住了臨朐縣,商家軍還是無法通過。

而就在這時,童大勇也收到了周少桓的來信,知道清州那邊現在吃緊,正等待着自己的救援,因此童大勇也十分着急,畢竟臨朐縣的失守,自己是要付很大的責任,因此也恨不能馬上就攻破了臨朐縣。

於是就第三天,童大勇也決定對臨朐縣發動強攻,首先依然是用火炮壓制,炮彈也如同雨點一樣打在臨朐縣的城牆上,本來就己經多處裂口的城牆更是被打千創百孔。

而這時臨朐縣的紅夷大炮也已經被阿巴泰抽調去攻打青州去了。清軍見商家軍的火力兇猛,索性把火炮全部都收了起來,連城牆都棄守了,一直退回到臨朐縣城裡去防守。

等商家軍的炮火轟開了臨朐縣的城門之後,童大勇也立刻下令殺進臨朐縣城裡。但清軍卻並沒有退出臨朐縣,而是藉助縣城裡的房屋建築作爲掩護,並且充份利用弓箭和火銃,和商家軍進行巷戰。

論真實的兵力,商家軍其實還要少於清軍,而且在巷戰中,火炮和霹靂火箭當然是無法使用的,而步槍幾乎也沒有了優勢,論白刃戰的能力,清軍也不遜色於商家軍。而唯一比清軍強的,是商家軍的士兵有手榴彈,一般的薄木板牆跟本就擋不住手榴彈的爆炸。但這麼一點優勢,並不足以讓商家軍把清軍趕出臨朐縣。

因此雙方就在縣城裡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有時爲了一條街道,一座建築,都要反覆的爭奪數次。而且雖然商家軍的手榴彈厲害,但滿八旗的弓箭手也不是吃素的,儘管這裡並非是他們擅長的野外戰場,但在這種場合也得到了充份的發揮空間,精準的箭法還讓商家軍的士兵吃盡了苦頭。

有不少士兵都會被突然從某個房間裡飛出的冷箭射傷射死,不過一但有箭射出,就能夠找到敵人的位置,於是幾顆手榴彈扔過去,“轟”的一聲,往往也能炸死幾名清軍,因此這樣一來,雙方的傷亡人數都在快速的增加。

童大勇心裡雖然十分着急,但到了這時候也毫無辦法,只能和清軍拼消耗,看誰先耗不過去。結果一直打到天色黃昏,依然還是無法擊敗清軍。童大勇也只得再次下令收兵,這一天的激戰才終於結束。

回到城外的大營中,童大勇查點士兵,今天一戰競陣亡了六百多名士兵,童大勇也不禁大吃一驚,這次復奪臨胊的戰鬥,商家軍損失的兵力己經接近千人,對穆陵關獨立團來說,可以算是損失慘重,這樣下去就算奪回了臨朐縣,自已又能剩多少力量去增援青州呢?

就在童大勇左右爲難的時候,忽然一個衛兵進來報告,說登州有緊急軍令送來。童大勇趕忙接過了軍令,打開一看,也不禁呆了半響,然後命人傳令,明天全軍開拔,退回穆陵關去。

次日商家軍退兵之後,臨朐的守將博和託也鬆了一口氣,商家軍的損失雖然慘重,但清軍的損失更爲巨大,這幾天的戰鬥中,清軍的傷亡己經接近半數,如果商家軍繼續強攻,博和託也不知道還能堅守住幾天。

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8章 計劃(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34章 開業(一)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67章 變數(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93章 雷汞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206章 接頭第5章 強盜第85章 地雷陣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93章 雷汞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51章 調兵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5章 受勳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91章 合圍(二)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49章 新政(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8章 計劃(上)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61章 破局(上)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章 各懷鬼胎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
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223章 南京見聞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214章 平定朝鮮(三)第70章 火拼左良玉(二)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28章 計劃(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88章 騎軍交戰(上)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57章 進取漢陽府(一)第88章 喜得千金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06章 圍殲阿濟格(二)第277章 丁亥之變(三)第257章 進攻蒙古(下)第144章 規則(上)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34章 開業(一)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67章 變數(三)第174章 滿載而歸(二)第169章 先島海戰(下)第54章 水上進攻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40章 外線作戰(二)第167章 言論自由(下)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93章 雷汞第241章 傳教士的調停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206章 接頭第5章 強盜第85章 地雷陣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93章 雷汞第149章 陰魂不散(上)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251章 調兵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84章 駛進江戶灣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67章 新法令(下)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68章 蘇州絲綢總會第5章 受勳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7章 朱印船(上)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91章 合圍(二)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36章 機構調整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49章 新政(三)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385章 中荷決戰(三)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28章 計劃(上)第159章 琉球有變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190章 軍權與民權之爭第61章 破局(上)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420章 外侵內叛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37章 江南初定(二)第74章 龍困淺灘(下)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209章 清廷的難題第3章 各懷鬼胎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37章 向南向北(四)第373章 前哨戰(下)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