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超級戰艦

就在湖北地區的商家軍和清軍展開激戰的時候,杭州坐鎮的商毅來到造船廠裡,參加一艘新船的出塢下水儀式。

現在的造船隊是商毅治下的另一個大型工廠,規模人數,僅次於兵工廠。而且運行近三年時間以來,大大小小己有二百餘艘船下水,但有商毅親自參加的新船出塢下水儀式,卻是屈指可數,一般只有重大象徵意義,或是使用了新式技術的新船下水,商毅纔會親自出席。

不過這一艘船絕對是有重大的象徵意義,因爲這是造船廠生產的第一艘超級大船,也是商家軍的海軍第一艘一級戰列艦。

按照商毅制定的戰船等級劃分標準,兩千料以上爲二級戰列艦,換算成噸位,大約是一千到一千二百噸左右,目前商家軍己經自行生產了三艘,加上從西班牙海軍那裡繳獲來的兩艘,一共有五艘二級戰列艦。另外還生產了三艘二千料的新型福船,也隨於同一等級的大戰艦。而一級戰列艦定爲二千五百料,噸位在一千五百噸左右。堪稱是這個時代的超級鉅艦。現在也終於製造出來第一艘。

隨商毅一起參加新船出塢下水儀式的還有亞莉桑徳拉,海軍軍長成鋼、副軍長黃震,以及第一、二艦隊的隊長,這兩艘艦隊都駐守在杭州灣裡。而亞莉桑徳拉偏重於喜歡海軍,這樣的重大事件當然少不了她。

在戰船正式出塢下海之前,商毅和衆人也在造船廠廠長胡江濱的帶領下,上船參觀了一番。並且也對他們做了詳細的介紹。

這艘超級鉅艦是在去年六月份時就開始動工,到現在差不多花了十個月左右的時間,船身才算是全部完工,可以進行初次下水試航了。不過這艘船並沒有釆用西班牙式帆皓前低後高,有高大的後尾船樓的造型,而是釆用荷蘭式的平滑甲板,尾樓僅僅只有一層樓的造型,全長二十二丈四尺,寬五丈六尺、高七丈五尺米,吃水二丈二尺,甲板上樹三根桅杆,可掛三面風帆,船尾爲三角帆,船樓設尾桅,甲板下共有三層,共有二百八十餘間房間,一共配有一百一十八門火炮,重炮達二十八門,全艦的士兵水手在一千人左右。

商毅估計,這艘船的總排水量應該在一千六百噸到一千七百噸之間,和這個時代的巨型風帆船代表,於1637年下水的英國戰艦“海上君王”號相比,要超過其始建的規模,和在1685年維修重建之後的“海上君王”號大體相當。

因爲考慮到這艘船一但試航成功,幾乎可以肯定會做爲商家軍海軍的旗艦使用,同時也將會成爲商毅的御用坐艦,因此胡江濱在設計船體房間時,也專門分出了商毅的專用房間、海軍最高指揮官的專用房間和艦長的專用房間。其中商毅的專用房間一共有三室,分別是客廳、書房、臥室。這在空間狹小的戰船上,是十分奢侈的,當然也只有這樣的超級鉅艦才能這麼奢侈一回。

雖然現在整條船隻是初俱規模,房間裡、甲板上都是光禿禿的,沒有任何裝飾,甚致連門板都沒有裝,但在衆人蔘觀了一番之後,還是對這艘巨大的戰船讚不絕口,而且有不少人都在想像這艘超級鉅艦真正服役之後的雄姿了。

就連見慣了戰艦的亞莉桑德拉也對這艘新船讚歎不己,認爲這樣一艘超級鉅艦就是在歐州,也是十分罕見的。一但真正服役,也必然會是海上的一個巨大的威攝力量。

商毅同樣也十分興奮,因爲造船廠的建設,可是花了自己不少的心血,同時也在其中投入了巨資,而現在中國也終於能夠自行製造一流的風帆戰船了。另外如果來得及,這艘鉅艦也許將會在不久之後,就能派上大用場的。

衆人在船上看了大半個時辰,然後才離開新船,來到岸上。而這時在船上只剩下參與試航的工人,而胡江濱站在船頭指揮,從海面上開來了五艘一千料以上的帆船,栓上了繩索,而在岸上還有十餘根拖繩,一起拖動着這艘巨船向大海慢慢的駛了出去。而在海邊,參與制造這艘鉅艦的工人,還有不少士兵都在注目觀看着這艘鉅艦一點一點的人船塢裡向外挪動着,有不少人還握緊了拳頭,恨不親自上去推它一把。

經過了大半個時辰的緩慢移動,這艘鉅艦也終於被搖搖晃晃後拖到了大海里,在岸上觀看的人們也都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喝釆聲。

等船身漸漸平穩下來之後,胡江濱也指揮着工人們解開拉船上的纜繩,升起船帆,開始在海中航行,而在新船的周圍,還有七八艘船跟隨着護航,組成了一個船隊,在海面上航行着。而且隨着新船各桅杆上的風帆升起,速度也在漸漸加快。而在岸上的人們更是笑逐顏開,不少人都開始提前慶賀初次試航的成功。

不過因爲是新船第一次下水,因此各根桅杆都是升起了一面風帆,並且在胡江濱的指揮下,不斷調整着風帆的角度,以觀察這艘新船的性能,以及下一步需要調校修改的地方。

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時辰之後,才又慢慢向船塢的方向航回來,又花了大半個時辰的時間,纔算是重新駛進了船塢裡,而到這個時候,這艘超級鉅艦的第一次試航纔算是完全結束,當然也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而胡江濱也把剩下的事情交給其他的工人處理,自己來到岸上面見商毅等人。

衆人又一起回到造船廠的會議室裡坐下,商毅又向胡江濱詢問,道:“胡廠長,這艘船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正式服役。”

胡江濱道:“回稟大人,經過這一次試航之後,這艘船將有許多地方要進行調校和修改,大約要一個月的時間,再進行第二次試航,那時將會滿帆航行,隨後可能還要經過二到三次試航,總體來看,致少也要三到四個月的時間,才能正式開始服役,另外還需要其他部門進行配合才行。”

商毅點了點頭,道:“胡廠長,需要其他部門怎樣配今?”

胡江濱道:“首先是這艘戰船攜帶的各種武器,從現在開始,都要陸續到位了,因爲這也是以後試航的另一項重點測試項目,其次是這船的艦長,船員、士兵、水手也都要在下一次試航前到位,開始參與這艘船的調校和改進工作,讓他們儘快熟悉這艘船的性能,並且根據他們的需要,加以改進,因爲以後使用這艘船的,可是他們。還有就是這艘船的名稱也要馬上確定,我們纔好爲它準備神像供奉。”

因爲按照商毅制定的戰船命名原則,一級戰列艦將是以古代名將的名字來命名,因此在每艘船上會設立一個神像的位置,用來供奉戰艦命名的名將,以求其保祐。雖然在商毅看來,這是地到的封建迷信做法,但畢竟是這個時代的風俗習慣,也需要加以尊重。

不過關於胡江濱提出的後兩點,海軍部都己經作了討論,這艘新戰艦的艦長人選,海軍部都一致認爲由吳大海來擔任。

吳大海一家是從商毅一到浙江之後就追隨商毅,他的父親吳全福己經擔任一個商船隊的總隊長,不過是跑海外貿易,另外吳大海的弟弟吳亮現在是商毅的衛隊長,妹妹吳蘭是葉瑤瑱的貼身侍女,還和段鵬訂了親,因此屬於出身、政治上都絕對可靠的人選。

當然在專業上吳大海也毫不遜色,先後擔任過飛剪船、巡洋艦、二級戰列艦的艦長,在歷次海戰中也有很出色的表現,並且還參加了文化學習班,現在也能夠讀書識字,也算是擺脫了文盲。因此由他出出任這艘一級戰列艦的艦長也是順理成章的。

而對戰艦的命名,海軍部提出了四個後選:霍去病、李靖、岳飛、戚繼光,基本覆蓋了所有的大一統的朝代,分別是漢、唐、宋、明四朝名將的代表者,但最後以那位名將的名命來命名第一艘一級戰列艦,在海軍部並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因爲這四位名將都有不少支持者,雖然相對戚繼光的支持率略高一點,因爲他畢竟是本朝的名將,但也沒有絕對的優勢,還是要由商毅來做最後的確定。

但對商毅來說,戚繼光是第一個被否決掉得,到不是商毅對威繼光有什麼誠見,原因在於他是明朝的名將,因爲商毅既然打算取代明朝自立,自然就要在商家軍中盡力淡化明朝的影響力,那麼也就決不可能用一個明朝名將的名字來命名這樣一艘有重大意義的戰船。

不過這個理由是不能說出來付,而商毅直接給出了自己的選擇——岳飛。這一方面是出於商毅的個人偏愛,而更爲重要的個理由是岳飛的歷史功績在於抗擊金軍,當時南宋的形式和現在頗爲相似,而金軍——女真族正是滿族的先祖,因此用岳飛的名字來命名海軍的第一艘一級戰列艦,其像徵意義當然不言而喻的。

海軍部對商毅提出的這一點理由都十分贊同,因此也一致通過,商家軍海軍的第一艘一級戰列艦就這樣名命爲“岳飛號”。

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56章 火船(二)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35章 開業(二)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45章 規則(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34章 開業(一)第2章 應對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41章 造船廠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63章 通商第36章 南歸(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85章 夜襲(三)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406章 國策(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38章 家事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41章 造船廠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1章 婚姻(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1章 狙擊手第90章 合圍(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71章 追擊第234章 收尾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87章 人材(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78章 衡州府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
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284章 家庭鎖事(下)第97章 豫北戰場(三)第56章 火船(二)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219章 商毅出兵(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35章 開業(二)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94章 整編軍隊(上)第383章 中荷決戰(一)第145章 規則(下)第50章 進軍武昌(一)第134章 開業(一)第2章 應對第3章 擁立監國(上)第166章 東林黨上臺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41章 造船廠第12章 撤離北京(三)第216章 朝鮮使團在南京(下)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48章 清廷平亂(下)第281章 辭職(下)第29章 管理戰俘(下)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163章 通商第36章 南歸(下)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85章 夜襲(三)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0章 技術革新(一)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85章 清軍反擊(上)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20章 豫北戰役(六)第109章 合圍南京上第145章 新年(下)第72章 清廷進京第406章 國策(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38章 家事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66章 江淮大撤退第141章 造船廠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11章 婚姻(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121章 狙擊手第90章 合圍(一)第116章 假太子案(三)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71章 追擊第234章 收尾第253章 中國的殖民時代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333章 對持(三)第127章 收復南京的後續戰鬥(上)第158章 經略江淮(上)第23章 羅川口攻防戰(二)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62章 返回杭州(上)第226章 收取山西(三)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87章 人材(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78章 琉球之變(三)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251章 葉瑤瑱的請求第三章 中荷決戰七第212章 平定朝鮮(一)第71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三)第78章 衡州府第190章 獻俘閱兵(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04章 迴歸國內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