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察哈爾之戰(三)

龍嘯大明

滿珠習禮和瑪濟克帶領着敗軍一口氣逃出了二十餘里,而在這其間,被中華軍步騎配合的追擊戰一連割下去三刀,每次都會被割出去有三四百人,也被割得鮮血淋漓。而中華軍的追擊仍未停止,依然在後面緊追不捨。

而這時滿珠習禮和瑪濟克只剩下兩千餘人,如果再被割去兩刀,中華軍就可以直接追上蒙古軍的前面進行攔截。因此滿珠習禮和瑪濟克也商議,兩人是不是分開逃命,這樣總也有五成的機會逃出生天。

幸好就在這時,蒙古軍的援軍趕到了,這是聯軍的第二隊人馬,由碩塞帶領三千清軍,和卓索圖盟的土默特左、右翼兩旗,人馬約有近六千人。也救下了滿珠習禮和瑪濟克。

中華軍的騎兵見蒙古軍來了援軍,也果斷的停止了追擊,退回去和步兵匯合,並且迅速撤離戰場,重新列陣準備戰鬥。而投降的蒙古兵也只能全都放了,因爲這時沒有空管他們。這樣纔有一些被包圍或是己經成爲中華軍俘虜的蒙古兵僥倖逃脫,也紛紛歸複本隊。

得到了援軍之後,滿珠習禮也不由得精神大振,說實話在滿珠習禮心裡只覺得剛纔那一仗敗得實在是有些窩囊,因爲那一仗完全是敗在自己對中華軍的火器特點不熟,不知道中華軍的火炮竟能打得那麼遠,如果當時自己再把主陣退遠一些,退出中華軍火炮的射程以外,那麼勝敗還很難說,因此在滿珠習禮看來,中華軍並不是憑真實的殺伐戰術、騎射之技戰勝蒙古軍,而是依靠的火銃,實在是勝之不武。

當然這種心態也很正常,其實在清軍和中華軍交戰的早年,也都普遍對中華軍不服氣,認爲中華軍只是靠着火器犀利而已,贏得並不光彩,如果憑真砍實殺,騎殺衝陣,肯定不是自己的對手。只是中華軍可並沒有費爾潑賴精神,不管清軍如何鄙視自己,仍然照使火器不誤,給果久而久之,清軍也就習以爲常了,現在蒙古軍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但不管怎麼說,現在滿珠習禮就覺得自己這一仗敗得十分窩火,而援軍趕到,自己收拾殘軍,也還有二千五百多人,加上援軍,總計也有八千多人,兵力己經遠遠超過了中華軍,因此也想把這個面子再找回來,於是下令全軍,立刻再度整隊,再向中華軍發動進攻。

碩塞聽了,趕忙勸阻道:“達爾罕郡王,中華軍的火器實在太厲害了,因此不可再與之交戰,我還是先退回鑲黃旗察哈爾去,與大軍匯合拒守城池,再作打算。”

滿珠習禮正是一肚火的時候,聽碩塞勸自己退兵,也忍不住有些耐不住,道:“承親王,你的膽子也小了,簡值就是畏敵如虎了,快不得這萬里江山都被中華軍奪去了。若是太宗文皇帝在天之靈得知,自己的孑孫竟然會向漢人一樣軟弱,恐怕也會感刦蒙羞。”

被滿珠習禮這一搶白,碩塞頓時滿臉通紅,心裡也着實十分惱火,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發作的時候,而且心裡也想,這滿珠習禮也太不知道好歹了,剛剛纔吃了一次虧,怎麼一點教訓也不長呢,難到就看不出中華軍的厲害來呢,把自已的一片好心當成驢肝肺,還嗆了自已幾句,既然是這樣,那就讓他再去償償中華軍的苦頭吧,長長教訓也好。因此也鐵青着臉,道:“好吧,那麼我就在此爲達爾罕郡王擂鼓助陣,靜候達爾罕郡王旗開得勝。”

其實剛一說完之後,滿珠習禮也知道自己說得過頭了,本想馬上向碩塞道歉,把話拉回來,但聽碩塞這麼一說,顯然就是認定自己出戰必敗,等着看自己的好笑,心裡又不禁來了氣,因此也把想說的話都收了回去,道:“好,等我打敗了中華軍,再來向承親王請教。”

說完之後,滿珠習禮立刻帶領着蒙古各旗的人馬,向中華軍衝殺而去,而碩塞帶來的三千清軍沒有動,只是看着滿珠習禮帶兵殺去,心裡冷笑不止,等一會看滿珠習禮還有什麼臉來見自己。

而就在這時,中華軍也己經重新佈置好了陣式,在剛纔的戰鬥中,中華軍其實並沒有損失多少兵力,因此戰鬥力也基本完好無損。現在也是嚴陣以待,只等着蒙古軍再來進攻。

雖然說滿珠習禮急於找回臉面,但他畢竟也不是不顧一切,只知道一味胡乾的人,通過了剛纔那一戰,他也看得出來,中華軍的火槍確實十分厲害,使用熟練,射程遠,射速快,如果是正面進攻,就算沒有被中華軍的火炮攻擊,但也很難突破中華軍的火力,而且就算是強行突破了,也會造成極大的傷亡,因此正面強攻並不可取,而是應該從兩翼迂迴包抄,攻擊中華軍的側後方,這纔是騎兵的正統戰術。

於是滿珠習禮下令,命土默特左翼旗從正面進攻,牽制中華軍的注意力,命自已的餘部分爲兩支,分別從左右兩翼迂迴包抄到中華軍的側後方去進攻。

不過中華軍對蒙古軍的這種戰術也早有準備,因爲中華軍普遍都裝配了望遠鏡,因此視野也遠比蒙古軍想像得要廣闊得多,蒙古軍的兵力調動,根本就瞞不過中華軍的耳目。

因此蒙古軍一向左右兩側移動,團長張守正就知道,蒙古軍這是打算從兩側迂迴,於是也立刻下令保護兩翼的中華軍列陣備戰。

果然等蒙古軍迂迴之後,仍然遭到了中華軍的猛烈火力阻擊,根本無法突破中華軍的陣地。而滿珠習禮見迂迴襲擊失敗,也無計可施了,只能下令,甴襲擊改爲強攻。結果蒙古軍分從三路,向中華軍進行強攻。而中華軍一邊阻擊,一邊調整着自己的陣形,最後由橫隊線型陣變成了一個圈陣,而蒙古軍在圈陣的外圍,展開了圍攻。

但這一次蒙古軍的士兵才體會到中華軍的火力是何等的兇猛可怕,儘管蒙古騎兵向中華軍的圓陣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但都無法突破中華軍組成的火力網,由其是衝擊到五六十步之後,中華軍的各種中小型火炮,和連射槍也開始發威,就連騎兵也站在步兵的身後,加入了阻擊的陣列之中。

結果只能是蒙古騎兵一個接一個的倒在向中華軍的陣地衝鋒的途中。就算是有少數蒙古騎兵可以衝過中華軍的火網,殺入中華軍的陣地中,但數最實在太少,被守候在陣地中騎兵一一殲滅,還是無法真正衝破中華軍的陣地。

戰鬥進行了差不多有一個小時,蒙古軍的傷亡十分慘重,但中華軍的防線卻依然牢不可破。這時滿珠習禮也才知道,剛纔碩塞勸自己退兵並不是膽小怯戰,而且早就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戰勝中華軍的可能性,但問題是剛纔自己把話說得太滿了,現在沒辦法向回收了,成了騎虎難下。又回頭看了一眼在遠方觀戰的碩塞,心裡也不禁暗暗的後悔起來。

其實這時在碩塞心裡根本就沒有嘲笑滿珠習禮的念頭,而是充滿了十分震驚,因爲他對中華軍的戰術、武器性能都十分了解,但在剛纔的觀戰中碩塞己經發現,中華軍的火槍射程竟煞比以前提高了一部有餘。

碩塞當然知道,以前中華軍裡確実有一種火槍,在槍膛內刻了螺旋形的膛線,用錐形彈頭,射程極遠,而且精準度很高。以前清軍也曾繳獲過一些這樣的火槍,碩塞還親自試過,但清廷一直都解決不了在槍膛裡刻出螺旋形膛線的技術,因此也仿製不出這種火槍。

不過這種火槍在中華軍裡裝配並不多,只有少量精銳部隊纔有。居一些投降清廷的中華軍士兵說是因爲這種火槍的膛線容易磨損,使用壽命不長。因此才無法大規模裝配部隊。當然清廷的許多官員也都十分慶興,都說如果中華軍有一天能大規模裝配這種火槍,清廷恐怕就很難與其相抗了。

但還沒等到中華軍大規模裝配這種火槍,清廷就已經被滅亡了,而現在看來,中華軍顯然己經解決了膛線容易磨損的問題,因此也可以大規模的裝配這種火槍,這也就意味着,中華軍的戰鬥力又將再上一個臺階。

而中華軍己經夠可怕了,如果實力再上一層,那還讓不讓人活了,想到這裡,碩塞也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這麼一來蒙古還靠不靠得住,如果蒙古也靠不住了,那麼自己還有什麼路可走。

因此碩塞也把剛纔和滿珠習禮嘔氣的事情都忘了,畢竟現在大家都是同一陣營的人,沒必要爲一兩句過頭的話耿耿於懷,還是應該團結一致,齊力對付中華軍。於是碩塞也立刻派人給滿珠習禮傳話,說中華軍的火力兇猛,不可力敵,請滿珠習禮儘快撤軍。

其實現在滿珠習禮就等着一個梯子下牆,因此接到了滿珠習禮的傳話之後,也立刻下令,馬上撤軍。

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67章 重逢(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63章 通商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80章 放棄青州第4章 趕集(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0章 婚姻(上)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98章 國事(一)第90章 合圍(一)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63章 破局(三)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60章 莊妃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56章 奪船(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245章 獻投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8章 計劃(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56章 火船(二)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3章 餘波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45章 戰後總結第一章 安撫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
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267章 重逢(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52章 孝陵—享殿(上)第159章 進駐濟南(下)第74章 吳甡的調停第364章 南洋首戰(一)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41章 洪承疇復職(上)第131章 暫時休戰第121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110章 合圍南京(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186章 神奈川條約(上)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32章 再徵湖北(二)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241章 南京的新格局(下)第193章 禁宮之變(二)第163章 通商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47章 接收火槍(下)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178章 入川之戰(三)第80章 放棄青州第4章 趕集(下)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81章 辭職(下)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45章 戰後總結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172章 清軍北迴第246章 東西方的交流(四)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224章 收取山西(一)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0章 婚姻(上)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398章 國事(一)第90章 合圍(一)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217章 朱由崧升朝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393章 荷蘭求和(二)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63章 破局(三)第391章 中荷決戰(九)第60章 莊妃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51章 正面強攻(一)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39章 團兵初成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156章 襄樊之戰(一)第13章 山東戰役(一)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9章 安慰公主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27章 煙雨杭州第156章 奪船(上)第192章 勸進(下)第245章 獻投第291章 出航印度(上)第72章 水路攔截第314章 攻佔九州島(三)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67章 會見左良玉第28章 計劃(上)第95章 進攻南京第56章 火船(二)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97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三)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3章 餘波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153章 火力廷伸(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69章 中原三策(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84章 薩摩之戰(五)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45章 戰後總結第一章 安撫第99章 荷蘭人的抗議(下)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