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與荷蘭人談判(三)

亞莉桑徳拉這才發現,商毅的情緒並不好,也不禁有些奇怪,道:“親愛的,你怎麼了?好像不太高興。”

商毅苦笑了一聲,道:“臺灣從一千五百年以前,就以經是中國的土地了,現在我不僅不能把臺灣全部收復回來,而且還要廢這麼多的心思,不得不和侵略者合作,你說,我能夠高興嗎?”

亞莉桑徳拉呆了一呆,彷彿像是第一次認識商毅一樣的看着他。而這時商毅又道:“我的實力還是不夠強大,否則就不會這麼顧忌,而是會直接通知荷蘭人,勒令他們離開臺灣。”頓了一頓,彷彿是像對亞莉桑德拉說,又像是在自語一樣:“兩年之後,最多三年,我一定會把荷蘭人趕出臺灣,讓臺灣重新完全回到中國人的手裡。”

亞莉桑徳拉將頭伏在商毅的胸前,道:“親愛的,我現在才知道,你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將軍,而且同樣有一顆高尚的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的。”

商毅也摟着她的腰,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道:“謝謝你,亞妮。你放心吧,只要我們現在能夠打通馬尼拉的貿易航線,我想在五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就能有足夠實力去進攻馬尼拉,打下了馬尼拉之後,我就可以挾持着西班牙亞州貿易線,和菲利普四世談條件,這是我能夠爲你做的最大幫助了。”

亞莉桑德拉心裡也一陣激動,擡頭看着商毅,道:“親愛的,你爲我做的己經夠多了,在我的家族遭遇這樣重大的不幸時刻能夠遇見你,是我最大的幸運,直到這一刻我才相信,一定是上帝還沒有放棄我的家族,因此才把你送到我的身邊來。”

商毅眨眨眼睛,笑道:“亞妮,你知道,我是不信上帝的。”

亞莉桑德拉也笑了,道:“商,有些時候,你確實是一個很討厭的人哦。”

―――――――――分割線―――――――――分割線―――――――――

荷蘭人確實不愧“海上馬車伕”的稱號,兩天以後,快船再度返回了基隆港,商毅也知道,與荷蘭人談判的時機己經成熟了。於是商毅立刻下令,招見荷蘭使者,展開了談判。

雖然在談判一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故意擡高了價碼,商毅要求荷蘭人徹底退出臺灣和澎湖列島,而荷蘭人則要求由自己隴斷商毅的所有海外貿易。但商毅清楚荷蘭人的底牌,而荷蘭人也自以爲掌握了商毅的底牌,因此在互相試探了幾輪之後,雙方很快就回到了正軌上來,並且達成了一致的協議,雙方的協議分爲兩個方面,一是關於雙方在臺灣的權力,二是關於雙方的貿易。

關於臺灣的協議是:

一、雙方在臺灣的勢力範圍將保持現狀,商毅佔領臺灣東北部,包括基隆、淡水、小琉球、宜蘭等地,荷蘭一佔領臺灣西南部,包括大員、澎湖、麻豆、虎尾壟、打狗(即高雄市)。其餘的地方均爲公共區域,雙方可以自由進行開墾、開礦、收編、傳教土著等事宜。但不得侵佔對方己進行開發區域。

二、雙方可以隨意收編公共地區內的土著居民,但華人居民除外,荷蘭人不得收編公共地區的華人定居點,在荷蘭人控制地區內的華人如要遷移到商家軍的控制區內,荷蘭人不得阻攔。

三、一但臺灣遭到外來勢力的侵襲,雙方都有義務共同保衛臺灣,浙江和巴達維亞也有義務增援兵力。

關於雙方貿易的協議是:

一、商毅開放浙江寧波府,作爲對荷蘭的通商口港,禁止別國家的商船停靠寧波港口,但別國家的商船可以在其他港口與商毅進行貿易來往,荷蘭可以在寧波建立商館,但荷蘭的駐商館工作人員不得超過四十人,必須尊守中國的法律,禁止攜帶任何火藥武器。違反中國法律,商毅有權力依法給予抓捕、審訓和處罰,荷蘭可以通過正常渠道提出上訴,但無權干涉商毅的執法。

二、在寧波進行貿易的荷蘭商船將尊照商毅的規定,交納關稅,但商毅給予荷蘭商船的稅收不得超過其他國家的一半。同時將有十二種商品由商毅指定的商行供貨,但保證價格與市場價相當,非指定商品,荷蘭可以與其他商行進行商業貿易來往。

三、荷蘭將開放浙江到菲律賓和馬尼拉的航線,准許商毅的船隊通航進行貿易,但商毅不能參與對日本和巴達維亞的貿易。

雖雙方在關於臺灣的協議中,基本承認了臺灣由雙方共同佔領的現狀,但劃分出了公共區域和保護在臺華人的條款中,其實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只要雙方的實力平衡一打破,隨時都可以從裡面找到藉口來製造爭端,挑起戰爭。這雖然是商毅所需要的,但荷蘭同樣也覺得這樣很好。說白了雙方其實都希望獨自佔領,而不願意和對方長期共同擁有臺灣。

當然商毅知道荷蘭的底細,因爲荷蘭又是一個小國,全國的人口也才只有二百多萬,在全球有那麼多的殖民地,放在亞州的經力確實有限。就算想加強對亞州的投入,但荷蘭離亞州實在太遠,增兵困難,地利優勢遠不及商家軍,而且現在荷蘭還在歐州打三十年戰爭,等三十年戰爭結束之後,又要面臨着英國人的競爭,因此時間拖得越長,實際對荷蘭越不利。

而雙方的貿易協議在目前來說,到是對互相都有利,荷蘭取得了與中國直接通商的機會,不用通過臺灣轉口,還能夠在中國大陸的城市設立商館,而且在海關稅收上也享有十分優惠的條件。儘管還有諸多的限制,但也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了。這可是西班牙人做了近兩百年的夢想,荷蘭卻一下實現了。

其實開設通商巷口,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事情,甴其是在目前,商毅的海上力量薄弱的時候,吸引別國商船到自己的港口來通商,一方面可以增加海關收入,另一方面還可以擴大出口貿易,繁榮社會經濟。何況商毅還得到了一條貿易航線的通行權力。

在中國與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商貿圈中,主要有三條航線,即中國——日本包括朝鮮、中國——馬尼拉包括菲律賓、中國——巴達維亞。這三條航線目前都是由鄭芝龍集團和荷蘭控制,儘管按照協議規定,商毅沒有取得對日本和巴達維亞的貿易航線,但商毅本來也就是一窮二白,取得了與馬尼拉貿易的航線,也算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了。而且馬尼拉也是商毅未來要征服的第一個海外目標。

因此単從貿易協議上來看,商毅並不算吃虧。至於另外兩條航線的通啇權,只要自己的海上實力擴大了,自然也有馬到成功了。什麼協議、條約,說白了都是要有實力做保證的。

商毅現在的最大問題是需要時間來擴大自己的海上力量,那怕只給他容出一年的時間來,底氣也會足得多,也不致於向現在這樣縮手縮腳。說白了,現在對商毅威脅最大的,還是鄭芝龍集團。儘管現在商毅還沒有和鄭芝龍發生衝突,但只要商毅不放棄發展海外貿易,與鄭芝龍的衝突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在現階段,商毅也不得不與荷蘭人聯合,才能抵消鄭芝龍的威脅。

征服馬尼拉,當然不僅僅只是爲了幫助亞莉桑德拉,而且確保未來中國參與世界大航海競爭的第一步。在商毅的計劃中,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都將成爲中國的海上勢力範圍。因此只有先進佔了馬尼拉,才能進一步出兵渤泥、巴達維亞,仍致控制馬六甲海峽和整個東南亞地區。只有達到這一步,中國才能算是跟上了世界大勢,參與到世界的競爭中來。當然這一宏大的目標,也將從取得了對馬尼拉的貿易通航權開始。

協議擬定好了以後,林加和哈魯斯立刻將協議草案派快船送回大員,交給德老典過目。兩天之後,德老典也親自趕到基隆,與商毅正式草簽協議。

之所以說是草簽,是因爲德老典還要將協議送到巴達維亞,讓巴達維亞總督確認,然後再送交到東印度公司,由公司議會認可之後,才能算是正式協議。這也是民主國家的麻煩之處。不過徳老典也向商毅再三保證,說這份協議一定會通過公司議會的認可,因爲取得了與中國直接進行貿易來往,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而德老典能做到這一步,可以說是爲荷蘭東印度公司立下了大功,只要貿易量發生大提升,那麼升官晉職是指日可待了。以後就是混到巴達維亞總督,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一去一來至少也要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商毅可在臺灣等不了這麼久,因此決定先返回浙江,等荷蘭東印度公司認可協議之後,再到浙江來正式簽約。德老典自然也滿口答應,同時又派林加、哈魯斯和尤紐斯隨商毅一起回浙江,並在寧波府考查建立商館的地址。

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35章 天命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67章 變數(三)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35章 追擊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402章 北境第28章 立威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87章 講和(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93章 勸降(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61章 飛剪船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章 喜迅(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66章 變數(二)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5章 反擊(三)第152章 談判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78章 衡州府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89章 交易(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65章 出兵
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32章 擂臺比武(下)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42章 進攻南陽之戰(下)第237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代表團(下)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03章 突襲盛京(二)第226章 排華事件第135章 天命第20章 浙江巡撫第154章 進攻廣東(二)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232章 除夕——皇城之戰(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99章 撤離麻城(下)第45章 戰後總結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236章 南京巷戰(下)第191章 議和後續(四)第243章 身陷囹圄第267章 變數(三)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7章 進攻北京(四)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16章 收復南京之戰(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35章 追擊第120章 海盜的俘虜(上)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13章 兵工廠和印刷作坊(上)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143章 日本使臣(下)第90章 合圍(一)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62章 濟南備戰(二)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402章 北境第28章 立威第88章 計劃調整(上)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244章 葉瑤瑱的秘密第394章 荷蘭求和(三)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87章 講和(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22章 羅川口攻防戰(一)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下)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93章 勸降(上)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161章 飛剪船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19章 淸軍又來了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94章 降價風波(上)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1章 喜迅(上)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3章 開封戰役(三)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170章 攻城激戰(三)第266章 變數(二)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5章 反擊(三)第152章 談判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9章 挺進大別山(三)第78章 衡州府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75章 湖南告急(上)第272章 長城定蒙(一)第151章 鄭成功的選擇(三)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209章 東林分裂(上)第243章 東西方的交流(一)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89章 交易(下)第3章 擁立新君(三)第18章 朱印船(下)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165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