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突襲

甲府城是甲府藩的藩治所在,位於富士山以北,江戶以西大約一百公里的中山道上。也是從江戶到達京都的必經之路。

甲府城被中華軍偷襲得手,也就意味着幕府大軍的歸路被中華軍切斷,而且從江戶運出的所有後勤、糧草、物資也都無送到關原的幕府大軍中。

偷襲甲府城的,是中華軍第九軍的十四師和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

在得知幕府的大軍從江戶出動了,商毅率軍出擊進攻彥根城,隨行的是十一軍的全軍和九軍的四旅、特種兵旅,而十一軍的十四師和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也從大阪出發,通過紀伊水道進入太平洋,繞過了紀伊半島,向東北行駛。三天之後,到達了駿河灣的靜岡附近海面。

這時日本關東地區、江戶附近的所有大名,兵力都被抽調到了關原地區,與中華軍決戰,因此這一帶地區的防守十分空虛。中華軍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成功的在靜岡附登陸,並且繞過富士山,攻佔了甲府城,從而也切斷了江戶和關原地區的聯繫。

因爲甲府離江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離,因此江戶首先得到了甲府失守的消息,留守江戶的保科正之得知以後,也不由大爲震驚,甲府的重要性,他當然是知道的,因此也急忙調集兵力,準備收復甲府。

在酒井忠勝率軍出擊以之,留守在江戶的,還有五萬多人馬,因爲有了上一次中華軍從海上突襲江戶的教訓,因此江戶地裡也一直都在預防中華軍故伎重演,不僅佈置了重兵把守,而且還在江戶沿海邊修築了一排城牆,保護江戶的安全。那知中華軍這一次雖然也是跨海,但確改攻甲府,令德川幕府又一次失算。

就在保科正之在計算江戶可以出動多少人馬,去收復甲府城的時候,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又一次駛入了江戶灣,來到了江戶城的海邊,炮轟江戶城,並且向江戶城裡又發射了二百多發戰斧式火箭。雖然江戶城在海邊修好了城牆,但卻沒法攔住戰斧火箭,因此絕大部份戰斧火箭都落到了江戶城裡。

好在是這一次江戶城裡也做好了充份的準備,而且二百多發戰斧火箭也確實不多,因此這一次攻擊,並沒有給江戶城帶來多少損失,中華軍也沒有上岸進攻江戶。

但這一次進攻,還是也給江戶城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城裡人心惶惶,秩序大亂,畢竟中華軍的艦隊就在海面上停着,完全就是一付虎視眈眈的樣孑,隨時都可以向江戶發動登陸進攻。因此保科正之也不敢再出兵去救援甲府,只好把所有的兵力都留在江戶城裡守衛,先把江戶守住要緊,同時派人繞過甲府,通知酒井忠勝,讓他從關原前線抽調一部份兵力,重新復奪甲府。

這時酒井忠勝正是一籌莫展的時候,收到了保科正之的信之後,更是大驚失色,想不到中華軍在這個時候居然還襲擊了甲府,現在不僅整個大軍的退路都被中華軍切斷,而且自己也陷入了腹背受敵當中,直到這個時候,酒井忠勝才箅是真正領教到了商毅的可怕之處。

因此酒井忠勝首先下令,嚴守這個消息,不得泄露,以免動搖了軍心,並且立刻招集主要的大名到南宮山主營來集合,商議對策。

等衆大名都聚齊之後,一聽說甲府被襲,歸路被切斷,也都毛了爪,紛紛要求酒井忠勝,立刻派兵救援甲府,由其是甲府藩的藩主德川綱重,一聽說自己的主城被中華軍襲取了,當時就急了,因爲在甲府城裡可有他歷年以來積攢的財產,還有他的幾個美麗的妻妾,當時就在大帳中大吵大鬧,甚致指着酒井忠勝的鼻子破口大罵,要酒井忠勝立刻從關原撤退,去救援甲府,。

酒井忠勝現在正煩着,聽了德川綱重的話之後,也不由煩上成惱,但甲府藩雖然不是御三家之列,但德川綱重的身份可不同於一般,他是上任幕府將軍德川家光之子,現任幕府將軍徳川家綱的兄長,今年只有十八歲,哥兩是一起長大,關糸十分親宏,也是不能得罪的,因此也只好強奈着性子,道:“綱重殿下,你請稍安匆燥,這件事情我們還要從長計議。”

德川綱重是屬於典型的官*代,平素在甲府藩裡是說一不二,在他看來,自己提出了要求,酒井忠勝就應該立刻照辦,居然還說什麼從長計議,還要自己稍安匆燥,他一但發起性孑來,就是在德川家綱面前都敢大吵大鬧,何況是酒井忠勝。因此立刻跳了起來,道:“還計議個什麼?要是拖得晚了,我甲府的庫房裡少了一兩銀孑,都必須由你來付責賠償……”

正說着,忽然只覺後腦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打得德川綱重向前一個趔趄,差一點栽倒在地上,心裡自然不由得火往上撞,正要發作,但回頭一看,頓時矮了半截,因爲打他的是正是德川直義。

酒井忠勝見了,也鬆了一口氣,在這個場合,也只有德川直義製得住徳川綱重,因爲德川直義不僅是御三家之首,而且是現在德川宗室中輩份最高的一個,他是徳川家康的幼子,算起來徳川綱重還要算他叫爺爺,當然實際徳川直義並不太老,也才五十三歲。因此酒井忠勝在南宮山分兵時,特意把徳川綱重分派到了徳川直義那邊去,就是希望讓這位老爺爺管住這位小太爺。

只見徳川直義厲聲道:“綱重,這裡是什麼地方,那容你在這裡胡鬧。還不給我退到一邊去。”

果然徳川綱重不敢和目前徳川家裡唯一的老祖宗強嘴,只好坐到一邊去忍着。

好不容易讓這位小太爺消停下來了,酒井忠勝也擦了一把汗,才又繼續剛纔的討論。

德川賴宣道:“家老大人,雖然剛纔綱重衝動了一點,但他說的也並沒有全錯,甲府事關我們的後路和糧草供應,當然不能不理,因此現在奪回甲府,纔是當務之及。因此我同意回兵去救援甲府。”

徳川直義皺了皺眉,道:“如果回兵去救援甲府,那麼關原怎麼辦?難道說這一戰我們就不戰而敗了嗎?”因爲徳川直義是尾張藩的大名,關原一失,那麼尾張就是首當其衝,因此他是決對不希望幕府大軍從關原撤退,剛纔跳出來阻止德川綱重,也有很大原因是不想撤軍。

酒井忠勝也道:“是啊,如果我們回兵,叛軍一定會隨後衝擊,我們恐怕還沒有到甲府,就己被叛軍追上了。”

衆人聽了,有不少人都點頭,因爲大軍撤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由其是在敵軍的眼皮低下撤退,是最容易遭到敵人的襲擊,弄不好就會被打得全軍潰散,一敗塗地。

阿部正春道:“家老大人,我看這是一個好機會,雖然叛軍襲取了甲府,但這也說明他們在關原的兵力己經分散了,因此我們不如立刻出兵,全力去進攻叛軍,只要是在關原擊敗叛軍,那麼甲府自然也就解救了。”

酒井忠勝心裡也動了一動,阿部正春所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但轉念一想,酒井忠勝也不禁有些泄氣,畢竟他對主動進攻的信心不足,而且現在也不清楚,中華軍突襲甲府,到底用了多少兵力,留在關原的兵力還有多少,冒然向倒幕軍發動進攻,可太冒險了。

這時徳川直義又出列,道:“家老大人,各位,我看我們地在還不必這麼緊張,雖然叛軍襲擊了甲府,切斷了我們的糧道,但現在我們軍中的糧草至少還能夠支持十天以上,而且在我的尾張藩裡,也還有不少的存糧,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的大軍不會有斷食之危,因此局勢遠沒有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能自亂了陣腳。”

衆人聽了之後,也都安心了不少,到底是老祖宗,見識和鎮定也都要高人一籌,徳川直義繼續道:“這次關原之戰,關係到幕府的存亡,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輕易放棄,而甲府也不能不救,因此依我看來,不如先派遣一部份兵力,去收復甲府,大軍仍然駐守關原,與叛軍對持不動,等收復了甲府之後,兵力迴歸,再設法進攻叛早,如果收復不了甲府,再考慮增派兵力,或者是撤軍也不遲。”

酒井忠勝聽了,也連連點頭,不愧是徳川幕府的四代老臣,這個建議穩妥持重,而且又不輕急冒險,兩頭都照顧到了,確實是一個好辦法。而其他大名也都認爲徳川直義的這個辦法不錯。畢竟現在還有一個多月的糧草,也用不着那麼荒。

而見衆人都同時徳川直義的意見,酒井忠勝也立刻下令,由駐守南宮山南的德川賴宣和徳川綱重合兵,共計六萬人馬,去救援甲府。同時又命鬆平綱隆領三萬人馬,並從徳川直義部抽調出一萬五千人馬,補充左翼的兵力。

就在八月二十一日,德川賴宣、徳川綱重率軍離開關原,救援甲府。

第5章 受勳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84章 開戰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95章 遷移(二)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36章 投靠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章 清廷(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72章 不解(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06章 接頭第281章 辭職(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98章 遷移(五)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87章 講和(下)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63章 破局(三)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95章 進攻南京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38章 軍隊調整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83章 下獄(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89章 交易(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45章 貨幣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7章 行軍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3章 反擊(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
第5章 受勳第156章 進攻廣東(四)第183章 薩摩之戰(四)第47章 金殿廷議第133章 夫妻團聚第150章 陰魂不散(下)第374章 文萊歸降(上)第84章 開戰第79章 強攻臨朐第147章 干係臘戰記(三)第25章 作戰原則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158章 進駐濟南(上)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63章 爭奪山東(七)第181章 進攻臺灣第95章 遷移(二)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165章 新式武器(下)第203章 徵薩艦隊歸來(上)第14章 廬州聚兵(上)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27章 除夕—主動出擊(三)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244章 東西方的交流(二)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一章 船廠重組第36章 投靠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49章 中國西印度公司總督(二)第2章 清廷(下)第179章 封王的風波第26章 攻取兗州(二)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72章 不解(下)第98章 撤離麻城(上)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206章 接頭第281章 辭職(下)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36章 江南初定(一)第225章 議和的條件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221章 新武器(二)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98章 遷移(五)第6章 第一次考驗第85章 進山追擊(三)第187章 講和(下)第8章 挺進大別山(二)第63章 破局(三)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131章 進軍江西(三)第68章 中原三策(上)第353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四)第273章 長城定蒙(二)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67章 巡視濟南(下)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95章 進攻南京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254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第213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348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下)第325章 進駐大阪第38章 軍隊調整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20章 進取光州(三)第183章 下獄(下)第107章 圍殲阿濟格(三)第41章 進攻南陽之戰(上)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4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一)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89章 交易(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422章 中俄之戰(二)第45章 貨幣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7章 行軍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5章 懷遠阻擊戰(三)第13章 反擊(一)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